徐金粉 沈國娣
[摘要]目的 探討優(yōu)質護理在重創(chuàng)患者急診手術中的開展及效果。 方法 選取2010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急診科行急診手術的重創(chuàng)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優(yōu)質護理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急診手術護理,優(yōu)質護理組則采取優(yōu)質護理計劃,包括增加術前探訪程序、加強術中的心理護理、優(yōu)化急診手術護理程序等。比較兩組急診手術準備時間、手術時間以及醫(yī)生和患者的滿意度。 結果 優(yōu)質護理組急診手術準備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縮短(P < 0.01);手術時間也明顯比對照組減少(P < 0.05);優(yōu)質護理組患者搶救成功率為84.6%,而對照組的成功率為65.2%,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1);手術醫(yī)生及患者對手術室護理的滿意度也明顯提高(P < 0.05)。 結論 優(yōu)質護理的開展有利于縮短術前準備時間與手術時間,對提高搶救質量與搶救成功率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促進了急診手術護理向有計劃的、整體的、科學的工作程序化發(fā)展,為重創(chuàng)患者的搶救提供優(yōu)質專業(yè)的護理。
[關鍵詞] 急診手術;優(yōu)質護理;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09-0059-03
重創(chuàng)患者病情復雜、危重、發(fā)展快,搶救時間緊迫,通常需急診手術以挽救患者生命、減少傷后合并癥[1,2]。急診手術室高效率的術前準備與高質量的手術護理是提高搶救質量及成功率的關鍵所在[3]。為了優(yōu)化急診手術室護理程序,提高護理的綜合質量,我院急診科從2010年3月開始對急診重創(chuàng)患者開展優(yōu)質護理計劃,在縮短手術準備時間、提高手術護理質量以及提高手術醫(yī)生的滿意度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0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急診科行急診手術的重創(chuàng)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優(yōu)質護理組與對照組各50例。優(yōu)質護理組:男35例,女15例,年齡18~62歲,平均(38.4±9.7)歲;對照組:男33例,女17例,年齡20~63歲,平均(39.8±10.2)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比、傷情、手術類型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方法
1.2.1 對照組急診手術護理方法 對照組按照傳統(tǒng)急診手術室護理常規(guī)開展工作,即手術室護士收到手術通知單后,各崗位的護理人員各自做好術前準備,患者推進手術室后,護理人員在各個崗位各盡其責。
1.2.2 研究組急診手術的優(yōu)質護理 (1)增加術前探訪程序 急診手術室護士在收到手術通知單以后,要快速認真閱讀患者的病歷,熟知手術患者的基本資料與臨床資料,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手術類型、麻醉形式、各項檢查、既往病史情況、個人史等;利用術前準備時間,手術室安排一名護士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探訪,簡明扼要地講解急診手術的目的、基本程序、手術部位、麻醉方法等,并叮囑家屬在手術期間不要離開手術室外的等待區(qū),一旦手術過程中出現特殊狀況,能第一時間與家屬溝通[4];對患者或家屬提出的疑問要給予正確的、合理的回答與解釋;同時協(xié)助病區(qū)護士迅速建立良好的輸液靜脈通路,并對靜脈通路進行嚴格管理[5];探訪時還需認真了解患者及家屬的情緒狀況,若患者或家屬存在激動、暴躁、不知所措等行為表現時,手術室護士要及時、有效、快速地緩解或消除這些不良情緒[6],如給予同情、安慰、鼓勵等,讓患者及家屬的情緒能盡快穩(wěn)定下來,理智平靜地接受手術。(2)加強術中的心理護理 大部分重創(chuàng)患者在檢查后直接被送至手術室,神志清醒的患者會產生緊張、害怕、憂慮、恐懼等不良情緒,有的甚至會喪失求生的欲望,這些不良情緒會直接影響搶救的成功率。因此,在手術過程中要及時有效地給予心理疏導,語言要積極向上,并具有感染力,可適當運用肢體語言,如輕握患者的手,傳遞鼓勵、安撫、支持等情感,讓患者感受溫暖與關愛,有利于患者情緒的穩(wěn)定,并增強其治療信心。(3)優(yōu)化急診手術護理程序 根據急重癥患者急診手術的特征,對急診護理工作及人力資源進行優(yōu)化:①對急診手術室每位護理成員進行系統(tǒng)培訓,并且不定期地進行急救演練與考核。同時,在實踐工作中要求手術室護士不斷地自我學習、總結、改進、探索;②明確各個崗位護士的工作職責,并且要求每位護士熟練掌握各種手術所需物品及特殊器械,并在最短時間內備齊;③增加兩名急診手術室巡回護士,劃分職責,以提高護理的效率與質量;④重視患者體征觀察與監(jiān)測?;颊哌M入手術室后,給予患者常規(guī)吸氧,保持其呼吸系統(tǒng)順暢,立即對患者進行各項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時刻關注患者的意識、瞳孔、脈搏、血壓、血氧等參數變化情況,注重觀察患者有沒有發(fā)生休克并發(fā)癥,如心力衰竭、急性腎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等,做到早發(fā)現、早處理。迅速為患者建立2~5條的靜脈通路,并妥善認真管理。準備充足的血液以及相關代用品,患者在輸血的過程中要認真察看其體征及表現[7];⑤制定重創(chuàng)患者急診手術護理規(guī)范,讓護理人員有預見性、規(guī)范地開展護理工作,以保證護理的準確性、規(guī)范性和有序性。
1.3 術后回訪
在患者手術后2~4 d,手術護士對患者進行一次探訪。了解患者術后的各項情況,如傷口疼痛的緩解、日常護理、恢復情況等;了解在術后對并發(fā)癥的預防與護理措施;了解患者術后的飲食、營養(yǎng)補給以及心理狀態(tài)等情況,針對不同的情況給予相應的參考指導;獲取患者及家屬對手術室護理的意見或建議,調查對手術室護理質量的滿意度;鼓勵患者積極參與術后治療與康復訓練。
1.4評估指標
①記錄手術準備所需時間:急診手術室護士在收到手術通知單后,全部備齊手術藥品、器械、血液制品等所需要的時間;②記錄手術的時間,即主刀醫(yī)生開始手術至手術全部完成所需時間;③在術后2~4 d,以不記名方式對患者、家屬及急診手術醫(yī)生、麻醉師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患者及家屬對急診手術室護理質量的滿意度,醫(yī)生及麻醉師對手術室護理的配合性、溝通性、護理準確性的綜合評分及滿意度。
1.5統(tǒng)計學方法
3討論
優(yōu)質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優(yōu)化一系列護理程序、規(guī)范及人員配制等,以達到提高護理質量、轉變護理觀念、深入護理研究的目的[8,9]。在國外優(yōu)質護理已經成為一種常規(guī)護理模式在各個醫(yī)院護理單元推廣,成熟而富有成效,而在我國,優(yōu)質護理雖然經過幾年的推廣,但仍然處于一種初級探索的模式,在此基礎上我科將優(yōu)質護理運用于急診手術室護理,在拯救患者生命、穩(wěn)定患者病情的同時,利用有限的時間發(fā)揮最大的護理作用,為患者提供最佳的、最有效的護理服務,其護理內容豐富,其中包括增加術前探訪、加強術中心理護理、優(yōu)化手術室護理程序、術后的隨訪,尤其是加強心理護理,不單單和患者自身進行有效的溝通,而且與患者的家屬進行良好的溝通,只有積極有效的溝通才能及時消除患者及家屬心中的疑慮,增加醫(yī)生、護士、患者之間的信任感,不僅大大減少醫(yī)、護、患矛盾的發(fā)生[10],更能使患者以相對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接受各種急診手術,尤其是高強度的大型手術,從而為搶救工作做好全方面的物質與精神準備,對提高急診搶救成功率具有重大意義[11];另外,有效優(yōu)化手術室護理程序,使手術的各項準備過程更加合理、規(guī)范、快速、有效,同時也盡量發(fā)揮了護理人員的最大效率,提高了護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術后通過探視,了解患者手術切口的護理、各種管道的護理以及患者恢復和并發(fā)癥預防等情況,不僅有利于改進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問題,也是一個整體持續(xù)護理觀的體現[12]。同時也為優(yōu)質護理模式的推廣打下堅實的基礎。
急診科手術優(yōu)質護理的積極開展,有效提升了護理質量,提高了醫(yī)護人員的配合性,減少了醫(yī)、護、患矛盾的發(fā)生,同時合理優(yōu)化了急診護理規(guī)范,促進了急診手術護理向有計劃的、整體的、科學的工作程序化發(fā)展,為重創(chuàng)患者的搶救提供優(yōu)質的、專業(yè)的護理[13,11]。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優(yōu)質高效的護理,也為優(yōu)質護理的持續(xù)質量改進提供基礎。
[參考文獻]
[1] 姜蘭,安虹. 損傷控制術救治44例嚴重創(chuàng)傷患者手術配合[J]. 中華護理雜志,2009,10(44):948.
[2] 謝靜萍. 骨科嚴重創(chuàng)傷急救及并發(fā)癥的緊急處理探要[J]. 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08,22(8):69.
[3] 張軒. 289例多發(fā)傷病人的急救護理體會[J]. 當代護士(??瓢妫?,2009,9(9):67-68.
[4] 謝瓊麗. 淺談手術室護士的術前訪視[J]. 中華現代臨床護理,2006,1(9):858.
[5] 徐瑩. 淺靜脈留置針在急診急救中的應用進展[J]. 全科護理,2009,9(9):2331-2323.
[6] Sands N. Mental health triage:towards a model for nursing practice[J]. J Psychiatr Ment Health Nurs,2007,14(3):243.
[7] 朱丹,周力. 手術室護理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49.
[8] steginga SK,Dum J,dewar AM,et al. Impact of an intensive nursing education course on nurses' knowledge,confidence,attitudes,and perceived skills in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cancer[J]. Oncolgy Nurs Forum,2005,32(2):375-381.
[9] Robin Glenda Riley,Elizabeth Manias. Governance in operating room nursing: Nurses' knowledge of individual surgeons original[J]. Science & Medicine, 2006,62(6):1541-1551.
[10] 張雪. 談急診醫(yī)療糾紛產生原因及對策[J]. 全科護理,2009,7(12B):3258.
[11] 王寶珠,付瑜. 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深化基礎護理內涵[J]. 護理研究,2010,24(10A):2614-2615.
[12] 劉麗華,王秀東,賀春萍. 運用人性化護理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J]. 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8,3(3):247-248.
[13] Erickson HL. Holistic nursesexaminations:past,present,future[J]. J Holist Nurs,2009,27:186-202.
(收稿日期:201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