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祝?!罚ū匦奕┲恤斔睦蠣斠彩且粋€重要人物。大家在分析魯四老爺形象時常常較為注重他的語言、行動。但實際上,文中的那段關(guān)于魯四老爺書房的描寫也是折射魯四老爺形象的一面鏡子。
原文是這樣描寫的:
我回到四叔的書房里時,瓦楞上已經(jīng)雪白,房里也映得較光明,極分明地顯出壁上掛著的朱拓的大“壽”字,陳摶老祖寫的;一邊的對聯(lián)已經(jīng)脫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長桌上,一邊的還在,道是“事理通達心氣和平”。我又無聊賴的到窗下的案頭去一翻,只見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錄集注》和一部《四書襯》。
只這一段文字,我們可以由此窺視魯四老爺?shù)膬?nèi)心世界。
一、一個“壽”字顯出品位的庸俗
讀書人是十分重視書房的,因為書房是文人靈魂棲居的地方。書房里掛的文字、書畫往往是主人心志的體現(xiàn)。如林則徐書房里的對聯(lián):“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再如蘇東坡早年書齋中懸一聯(lián):“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本捉肋@副對聯(lián),可明曉他日后之所以能成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的原因,其真諦即源于此?,F(xiàn)代著名作家林語堂書架上洋裝書和線裝書并存,顯眼處掛著梁啟超親筆書贈的一副對聯(lián):“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將這位留美博士的志向表露得一清二楚。由此可見,真正的讀書人的書房不會顯得功利、世俗。
文中說魯四老爺“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jiān)生”,按理說稱得上“讀書人”,那么讀書人的書房應(yīng)該高雅脫俗一些。而這里的“壽”字,分明是主人追求長生久安思想的體現(xiàn),一般是掛在正堂或臥室的,而他卻直掛到書房里,可見主人家的心志不在讀書一事,從側(cè)面可看出魯四老爺?shù)挠顾?,也反映出魯四老爺這封建衛(wèi)道士道貌岸然的本質(zhì)。
作者還強調(diào)這個“壽”字是“陳摶老祖寫的”,也是有良苦用心的。課文下面也有關(guān)于陳摶老祖的簡單介紹。他是五代的一個道士,后唐長慶年間舉進士不第,先后隱居武當山和華山修道。后人把他附會為“神仙”。魯四老爺掛陳摶老祖的“壽”字,大概正如后世儒家弟子供奉孔子的畫像一般,含有尊崇之意。這一點交代強調(diào)了魯四老爺?shù)纳矸?,為他在后文中頑固殘酷地對待祥林嫂作了鋪墊。
二、殘缺的對聯(lián)暗諷思想的腐朽
文中完整的對聯(lián)應(yīng)該是“品節(jié)詳明德性堅定,事理通達心氣和平”。此聯(lián)本為宋代理學大師朱熹注解儒家經(jīng)典之解語,即為后世儒家信徒奉為經(jīng)典,作為修身養(yǎng)性的標準。文中對聯(lián)隱半留半,暗示了魯四老爺行為標準只剩下了“心氣和平”,文中的他好像四平八穩(wěn),不慌不忙,就連發(fā)生幫傭被別人捆綁走的大事,他也依然邁了方步,“踱出門外”。這只是一個表象,文中,更多的是表現(xiàn)他非心氣和平的一面,尤其是他的“兩罵”。首先是“說我胖子之后即大罵其新黨”,從中足見其政治上極端的守舊頑固。這個老古董在動蕩變革的年代居然“比先前沒有什么大改變,單是老了些”;魯鎮(zhèn)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可見他是一個十足的封建衛(wèi)道士。接著是罵祥林嫂:“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這一罵,便罵出了魯四老爺?shù)脑?。祥林嫂的死與不死,魯四老爺自然全不在乎,但她死得不早不遲,忌諱仍然極多的魯四老爺就難免不大為光火、惡言相加了。于殘酷之外,更現(xiàn)其迷信愚昧,腐朽頑固。
由魯四老爺?shù)乃魉鶠樽阋钥闯鏊€沒有完全理解“孔孟之道”,也可以說還沒有完全達到理學家所宣揚的“自我修養(yǎng)”的標準,所以,對聯(lián)只剩下一半顯出作者的匠心。
三、三部書顯示主人的不學無術(shù)
文中說:“我又無聊賴的到窗下的案頭去一翻,只見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錄集注》和一部《四書襯》?!睍?,顧名思義,雖不必“汗牛充棟”也應(yīng)該是“左圖右史”。但“我”看到的只有“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錄集注》和一部《四書襯》”。從書的數(shù)量來看,只有三本書,這也叫書房?從書的質(zhì)量來看,三本書還有一本“似乎未必完全”;從書的內(nèi)容來看,課文后面有明確解釋,《四書襯》是一部解說儒家經(jīng)典《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書;《近思錄集注》是宋代理學家周敦頤、程顥、程頤及張載的文章和語錄的選編,是一部理學的入門書,都是一些淺層次的書。作為“一個講理學的老監(jiān)生”的魯四老爺只看這些入門書,只能讓我們懷疑他的不讀書和不學無術(shù)。由此可以猜測他的監(jiān)生資格實際上源于納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