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顯忠
近日聽過幾節(jié)公開課。執(zhí)教者放手讓學生活動,啟發(fā)學生充分發(fā)表見解,突出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但也有一些意外。一位老師一開場就鼓勵學生任意選讀課文語段,喜歡哪一段就學哪一段,哪一點印象最深就談哪一點。結果學生提出了一大堆問題,卻少有觸及課文精髓的“真知灼見”,那些膚淺而零亂的提問也干擾了對教學重點的把握。還有一位老師讓學生“用2分鐘快速瀏覽課文”后就轉為討論,結果整節(jié)課老師“主導”吃力,學生“主體”迷茫,教學步驟的推進十分艱難。課后交流反思,我深深地感到,有效的語文課堂離不開學生課前的深度預習。
平常教學,預習是老師必然要求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但由于重視不夠,學生對如何預習存在著誤區(qū)。有的同學認為預習作業(yè)就相當于沒留作業(yè),那只是老師的一個“程序”;也有同學認為預習就是讀讀課文;大部分同學認為預習就是解決生字生詞,了解一下文學常識,結果也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所以高中語文學習,要倡導學生作深度預習,只有進行深度預習,才能真正給課堂教學助力。
何謂深度預習?結合平常教學實踐點滴,筆者認為,深度預習應該包括:在初讀課文、解決生字難詞的基礎上,初步形成整體感知,基本把握重點和難點;在主動求疑和思考的基礎上,盡其所能地利用資源,對課文理解增加深度,拓展廣度,為課堂學習激發(fā)興趣,引領方向,提高效率。
根據(jù)自身體會,筆者對指導學生學會深度預習作過一些嘗試和思考,也有一些感悟。
一、由淺入深,適時適人
課前預習的內容涉及面比較廣泛,但一般都離不開“識記”“閱讀”“欣賞”等方面。歸納一下,按照由淺入深的層次可以列舉如下:①理解標題和背景知識;②標注和掌握生字生詞;③讀通讀熟課文,形成整體感知;④嘗試解答課后練習,明確學習重點難點;⑤搜集課文相關資源;⑥提出質疑,交流探討。顯然前三項是基礎性要求,后三項為發(fā)展性要求。通常情況下,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基礎和時間有選擇地確定預習內容。現(xiàn)實中多數(shù)同學選擇基礎性要求作為預習內容。
但深度預習強調的重點正在發(fā)展性要求。這首先是落實新課標精神的需要。“發(fā)展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個性化的閱讀,”“養(yǎng)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此類要求隨處可見。其次是適應高中學段語文學習特點的需要。經(jīng)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在語文知識、學習方法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的基礎,所以高中語文教學的目標轉向在“積累整合”基礎上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鑒賞”“拓展創(chuàng)新”能力。教材選錄的課文既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適宜學生個性解讀,又有大量的課外資源連接,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方便。深度預習,要求學生由淺入深,努力在“發(fā)展性要求”方面探究規(guī)律,培養(yǎng)習慣,取得實效。
語文課前預習適宜在課外進行,深度預習更不主張放在課內。因為它需要較多的時間保障,高中生學業(yè)再重,花一定的課余時間來學好語文也是應該的。語文教學“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規(guī)律更提醒我們要讓學生用好課外時間。深度預習要求充分鼓勵學生利用一切課余時間。對于全冊性的預習,建議學生利用好假期時間或周末時間;對于單元性的預習,建議學生用好周末時間或自習課時間;對于單篇性的預習,建議學生利用好課后或自習課的時間。所用時間的多少,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基礎和興趣來定。
二、類型多樣,形式活潑
根據(jù)內容的特點、指向的差異,預習可以分為不同類型。主要有:①瀏覽性預習。閱讀課文,整體感知背景知識和大體文意,標注生字難詞疑點,留待老師講課時解決。②思考性預習。是帶著問題,開動腦筋,精細閱讀,把握文章的重點難點。③技能性預習。耗時較多,但它是對語文學習有幫助的基本技能練習。如故事情節(jié)復述、分角色有表情朗讀、重點內容的改寫仿句等。④輔助性預習。有些課文內容或涉及一些社會歷史、自然科學常識,或涉及社會風土人情甚至舊有的已學知識。為更好地理解課文,學生需要課前查閱一些相關資料,回顧前面已學知識,或開展一點社會調查,或看視頻、聽錄音,或參觀現(xiàn)場實物……這些行為就是輔助性預習。
一般認為瀏覽性預習是常規(guī)預習方式,而其他預習類型可以有選擇實施。但深度預習要求學生盡可能靈活運用多種預習方式,取得最佳預習效果。比如《林黛玉進賈府》課文太長,必須課前作靜心瀏覽。但僅此還遠遠不夠,要求學生還要看相關視頻,激發(fā)興趣;查閱賈府人物關系,理解林黛玉“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的根源等等。如此學生作了形式活潑的深度預習,學習興趣得到激發(fā),學習質量也成倍提高。
三、檢查指導,提高實效
深度預習尤其需要老師的有效指導和檢查督促。根據(jù)新課標精神,高中語文預習指導要側重兩個方面:一方面要側重培養(yǎng)獨立收集相關課文資料的能力和提問的能力——這是高中學習的基本能力。學生獲取信息,是學習的前提;進而提出問題,就是探究的開始。深度預習,既包括大量地占有資料,也包括建立在資料基礎上的思考和發(fā)現(xiàn)。思考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才能使他們主動地進行新的探索,才能使課前預習發(fā)揮最大功效。另一方面要側重在正視學習態(tài)度、能力基礎方面的差異的基礎上選用恰當?shù)念A習方法。只有遵循了“正視差異,靈活調控”的原則,深度預習才不會讓學生望而卻步,也才能讓每一個學生實現(xiàn)最大收獲。筆者在教學中,一般依據(jù)學生情況提前擬就面向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指導方案,讓學生討論商量其可行性。如果可行,就要他們選擇完成預習任務;如果不可行,可以自己做修改完善和執(zhí)行。這樣,深度預習做到了目標明確,針對性強。
老師及時地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反饋并給予一定的評價,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學習參與性,使教學效果大大提高。預習檢查,方式多樣,可以查看學生課本上的圈點標注或預習筆記上的體會感悟、疑惑問題,可以讓學生在討論辨析中展示預習的收獲思考,也可以用評比的方式褒揚優(yōu)秀的預習成果,還可以在課堂上收集問題,討論答疑……預習的檢查評價反饋既是課前預習和課堂講解的粘合劑,也是培養(yǎng)學生深度預習習慣的發(fā)動機。教師只有把深度預習指導和預習后的檢查評價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全面地讓學生養(yǎng)成深度預習的習慣,也才能把高效課堂引入佳境。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們通常把眼光盯著課堂40分鐘,卻不知道語文學習是從課前預習開始的。預習對課文教學起著重要的導向、輔助作用,深度預習甚至是語文高效課堂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老師要多花一點時間和心思培養(yǎng)學生深度預習的習慣,讓深度預習真正成為高效語文課堂的催化劑和突破口!
——————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 教育科學出版社 1980年版。
[2]程紅兵《自主探究式語文教學模式研究》 ,《 中學語文》2004年。
(作者單位:舒城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