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鳳蘭
摘 要:本文結合本校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改革的經驗,從優(yōu)化實驗教學內容,改革實驗教學模式,完善實驗考核制度三個方面,對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改革進行了一定的探索。
關鍵詞:中藥藥劑學 實驗教學 改革
中藥藥劑學是中藥學專業(yè)的主干課程之一,其是以中醫(yī)藥理論為指導,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研究中藥藥劑的配制理論、生產工藝、質量控制和臨床療效的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1]。實驗教學是中藥藥劑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掌握操作技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而且對于學生今后從事藥品的生產、研發(fā)、檢驗、銷售等工作有極大的幫助,其教學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中藥學專業(yè)學生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2]。筆者多年來一直從事中藥藥劑學的實驗教學工作,結合當前國家教育部提出的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與實用能力的高水平藥學技術人才的教育目標,針對本?,F(xiàn)有的實驗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教學模式陳舊單一、考核方式不完善等問題進行了一定的探索。
1.優(yōu)化實驗教學內容
目前,大多數院校中藥藥劑學實驗多是驗證性實驗,綜合設計性實驗雖有,但相對數目較少,如本校沒有改革前中藥藥劑學實驗項目共11項,綜合設計性實驗僅1項,課時數僅占到總實驗課時數的12%。驗證性實驗雖能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理論教學內容,卻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為此,我們對實驗內容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優(yōu)化。
(1) 精簡驗證性實驗項目
驗證性實驗項目可主要安排各種基本劑型的制備,課時數應控制在總實驗課時的50%左右。實驗內容的設置既要考慮劑型的全面,又要考慮常用劑型的重點掌握,應安排在前期的實驗教學中。中藥制劑的制備過程中,中藥材的前處理,包括中藥材的提取、精制、濃縮等操作會占用實驗的很大一部分時間,所以在實驗安排上,應考慮能否多個劑型用同一提取物。如本校浸出制劑選用藥材是遠志,滲漉法提取,制備遠志流浸膏,可以用此流浸膏來制備遠志糖漿、遠志酊、遠志口服液等,一次提取可以用于制備多個劑型,避免重復性的中藥提取時間。有些實驗中藥材的提取需要時間比較長,也可選擇由實驗準備人員課前準備好,實驗課時分發(fā)給同學,節(jié)約的時間能安排更多的實驗內容。另外在實驗項目的安排上,對于一些簡單的劑型或制備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的劑型,可以合并在一起進行,即可節(jié)約時間,又可以比較學習。如栓劑和滴丸的制備,前半部分都是用熱熔法進行溶解,而且制備過程都比較簡單易行,可以同時開展。如可以同時開設三黃栓和三黃滴丸的制備實驗,將三黃粉、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以一定的比例混勻熔融后,一部分熔融液可注入栓模,等待栓劑成型。等待的時間里,可用余下的熔融液制備滴丸,即節(jié)約了原料的處理,有可以充分利用時間,節(jié)約的課時可以用于開設綜合設計性實驗。
(2) 增設綜合設計性實驗項目
綜合設計性實驗主要是學生在掌握理論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查閱文獻資料,根據實驗處方中藥物的性質,自行設定合理的實驗方案,經老師指導確定后,再進行實驗操作,課時數應控制在總實驗課時的40%左右。綜合設計性實驗沒有既定的實驗方案,是學生應用所學理論知識進行處方設計、制備工藝、質量控制的訓練,將極大的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啟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在講授完中藥顆粒劑的有關理論內容后,給學生布置感冒清熱顆粒的制備與鑒別的設計性實驗,學生根據感冒清熱顆粒的處方,自行設計實驗方案,有的學生設計的方案是藥材煎煮提取、濃縮、制粒、制成干顆粒后將薄荷油、桉葉油噴灑在顆粒表面,這也是傳統(tǒng)工藝常采用的制備方法。但有的學生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確定了將薄荷油、桉葉油做成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再與其它藥材的提取物一起制粒,這兩種方案都是可行,可以按方案的不同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兩組進行制粒,做成顆粒后對揮發(fā)油的穩(wěn)定性進行比較。第二種方案將制劑新技術包合技術應用于傳統(tǒng)劑型的制備中,對于學生學習制劑新技術有更深的理解,而不像以往僅僅開薄荷油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制備的驗證性實驗,做成了薄荷油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后不知如何應用,同時對包合物能增加揮發(fā)性成分的穩(wěn)定性有更深刻的理解。綜合設計性實驗將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
(3) 加強工廠見習,增設開放性實驗
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最終是服務于生產實踐的,而目前的教學大多僅限于實驗室。實驗教學所用儀器、設備大多是手工操作,與工業(yè)化生產脫節(jié)很大,故學生參加工作以后,對與生產實際貼近的儀器、設備等很不了解,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適應工作崗位。鑒于此,在實驗教學中,應增加工廠見習課,見習課時數應在總實驗課時的10%左右。一些因實驗室條件、環(huán)境、設備等原因難以在實驗室開展的劑型實驗或實驗室沒有的儀器設備,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組織學生去生產企業(yè)或醫(yī)院制劑室進行觀摩。例如,注射劑的生產條件、環(huán)境要求都比較高,一般的實驗室難以開展,可以通過對注射劑的制備、灌裝、滅菌等一系列工藝流程進行參觀,使學生對這一生產過程有直觀的認識。
開放性實驗應安排在正常的實驗課時外,側重于學生對某個專題實驗的深入研究和探討,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梢詫㈤_放性實驗與學校資助的大學生創(chuàng)新實驗項目或挑戰(zhàn)杯實驗項目結合起來,利用開放的實驗室,靈活機動地進行創(chuàng)新性實驗研究,甚至可以延伸到學生的畢業(yè)論文設計,培養(yǎng)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
[STHZ]2.改革實驗教學模式[ST]
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多是采用灌輸式教學法,老師課前做好一切實驗準備,實驗前再給學生演示或講解,讓學生按實驗指導或黑板上的實驗操作步驟,按部就班的開展實驗,一些學生常常對操作步驟不知其所以然,只會依葫蘆畫瓢,遇到問題根本不會找原因。為解決此問題,關鍵是我們教學模式要進行改革,將學生被動教學模式轉變?yōu)閷W生主動模式。
(1)課前、中、后加強引導
加強課前預習,課前布置一定的思考題讓學生預習,通過預習明確實驗目標,從理論上掌握要領,避免實驗操作的盲目性。課堂上善于提問,除了對課前布置的思考題進行抽查提問外,可根據實驗設計的目的,將實驗設計的方法及操作步驟,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引發(fā)學生思考。加強實驗過程監(jiān)督,實驗過程中帶教老師應隨堂跟班,不能講完實驗就離開實驗室,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對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地指導。課后做好實驗總結,對于操作認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實驗小組給予表揚,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實驗失敗的小組不應批評,而是給予肯定,并引導學生分析實驗失敗原因。
(2)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目前,大多數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園網,我們可以利用網絡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將與實驗有關的內容、方法、視頻等存放到實驗室主頁下,學生做每個劑型前可以現(xiàn)在網上看相關的視頻,對實驗過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同時也可以放置一些工業(yè)化大生產的視頻,以彌補實驗室設備條件的不足,以生動、形象的畫面讓學生對各種劑型的制備有更理性的認識。
[STHZ]3.完善實驗考核方法[ST]
實驗教學考核是實驗教學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具有重要的導向性,通過考核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4]。以往本校中藥藥劑學實驗考核多是以實驗報告成績?yōu)橹鳎瑳]有開設考核性實驗項目,主要也是因為中藥藥劑實驗耗時長,操作復雜。實驗報告能反映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程序的掌握程度,能體現(xiàn)學生的思考、分析及表達能力,對于學生今后寫工作報告和學術論文都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實驗報告一直都是實驗課的考核形式之一。但僅以實驗報告成績作為唯一的考核指標,就會造成學生只注重實驗報告,輕視實驗操作。而且目前許多實驗項目都是學生兩人一組完成的,有時會出現(xiàn)學生在實驗中依賴他人,實驗結束后抄襲別人實驗報告的現(xiàn)象,實驗報告不能客觀全面地反映實驗情況。本實驗室綜合考慮后,最終選擇一些實驗重點實驗步驟作為考核項目,如濕法制粒的步驟、魚肝油乳的制備、復乳法成囊等項目來考核,考核時也不僅僅以實驗結果作為指標,而是重點看學生實驗操作手法、技能等。根據本校的編排,目前本實驗室中藥藥劑學實驗考核總成績總要有四個方面組成:課堂提問(10%),實驗報告(40%),實驗考核(40%),見習總結(10%)。
以上是在本學院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中的一些探索與經驗,只有不斷思考、探討、改進,才能使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逐步完善,與時俱進,真正做到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兆旺.中藥藥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3.
[2] 胡潤淮.用創(chuàng)新性思維指導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改革[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7.18(8):2053-2054.
[3] 高鵬.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2,30(5):87-88.
[4] 張魯瑩,鄒豪,等.藥劑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0,18(5):999-1001.[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