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紅梅
【摘要】目的:研究阿替卡因用于口腔局部麻醉的臨床效果。方法:選2012 年9月-2013 年6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需進行口腔局麻的病人60名,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選阿替卡因進行口腔局部麻醉,對照組則選利多卡因予以局部麻醉,分別從麻醉起效時間,局麻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等方面,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結(jié)果:觀察組平均麻醉起效時間為(2.4±0.3)分鐘,麻醉有效率高達93.3%,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僅3.3%;對照組的平均起效時間為(4.6±0.7)分鐘,麻醉有效率為80%,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3.3%;觀察組麻醉起效時間與麻醉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的不良反應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jié)論:用阿替卡因進行口腔局部麻醉起效迅速、滲透能力強、局麻效果好、不良反應少,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新型口腔專用局麻藥,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阿替卡因;局部麻醉;口腔科
【中圖分類號】R782.05+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8-85-01
近年來,口腔醫(yī)學不斷發(fā)展,無痛概念愈發(fā)受到重視,阿替卡因新型進口口腔專用局部麻醉藥物[1-2]。為深入研究其局部麻醉效果,特選2012 年9月-2013 年6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需進行口腔局部麻醉的病人60名,對比阿替卡因與利多卡因的局麻效果。
1 一般資料
選2012 年9月-2013 年6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病人60名,納入標準:(1)需進行口腔局部麻醉;(2)無局麻藥使用禁忌證;(3)對疼痛有判斷力。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0人。觀察組選阿替卡因進行口腔局部麻醉,對照組則選利多卡因予以局部麻醉。觀察組中男性患者共18人,女性患者共12人;年齡范圍在18—71歲之間,平均年齡(42.7±6.1)歲;拔牙者11人,其中上頜前牙3人, 下頜后牙8人,牙髓治療者19人,上頜前牙11人, 下頜后牙8人。對照組中男性患者共16人,女性患者共14人;年齡范圍在18—68歲之間,平均年齡(42.0±5.8)歲;拔牙者9人,其中上頜前牙2人, 下頜后牙7人,牙髓治療者21人,上頜前牙13人, 下頜后牙8人。兩組病人在一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p>0.05),可比。
2 方法
2.1 麻醉方法:
觀察組:選阿替卡因做局部麻醉劑,4%阿替卡因與1/10W腎上腺素混合注射劑,每支劑量為1.7mL,每次用量不超過一支;對照組:選利多卡因為局部麻醉劑,2%鹽酸利多卡因,每支劑量5mL(100mg),每次用量不超過一支。兩組均對拔上頜前牙者采用局部黏膜下注射麻醉,對拔下頜后牙者予以下牙槽神經(jīng)阻滯麻醉,對牙髓治者進行牙頰/唇側(cè)根尖區(qū)局部黏膜下浸潤麻醉。
2.2 觀察指標:
注射麻藥后每半分鐘用探針測量一次麻醉效果,記錄起效時間,觀察局麻效果以及不良反應。
根據(jù)醫(yī)師評價將局麻效果分成4等:(1)麻醉完全:整個治療過程中,病人無疼痛感,無痛苦表情;(2)麻醉良好:病人有輕微疼痛,無痛苦表情,可順利完成治療;(3)麻醉有效:病人有疼痛感,伴有痛苦表情,但可忍受配合繼續(xù)治療;(4)麻醉失?。翰∪擞忻黠@疼痛甚至劇烈疼痛,無法繼續(xù)配合治療。不良反應主要包括頭暈、心慌、呼吸困難等。
3 結(jié)果
觀察組麻醉起效時間與麻醉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的不良反應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如下:
3.1 兩組麻醉起效時間:
觀察組:1.5—4.5分鐘,平均起效時間為(2.4±0.3)分鐘;對照組:2.5-6.5分鐘,平均起效時間為(4.6±0.7)分鐘。
3.2 兩組麻醉效果:
觀察組:麻醉完全者17人,麻醉良好者8人,麻醉有效者3人,麻醉無效者2人,有效率為93.3%;對照組:麻醉完全者8人,麻醉良好者11人,麻醉有效者4人,麻醉無效者6人,有效率為80%。
3.3 不良反應:
觀察組:心慌1人,發(fā)生率為3.3%;對照組:頭暈與心慌各2人,發(fā)生率為13.3%。
4 討論
口腔病人對疼痛排斥與恐懼的口腔科治療中十分突出的問題, 也是導致病人不愿就醫(yī)以至耽誤病情的主要原因。利多卡因用于口腔局麻多年,但近年來發(fā)現(xiàn)其滲透力較差,只對神經(jīng)阻滯麻醉效果較理想,對浸潤麻醉存在局限性。阿替卡因與利多卡因一樣,都是酰胺類物質(zhì),是一種新型口腔局麻藥,結(jié)構有特異性,與傳統(tǒng)局麻藥如利多卡因或普魯卡因(酯類)比較,麻醉起效迅速、滲透能力強、局麻效果好,不良反應少。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平均麻醉起效時間為(2.4±0.3)分鐘,而對照組的平均起效時間為(4.6±0.7)分鐘,麻醉起效速度明顯比對照組快;觀察組麻醉有效率高達93.3%,而對照組麻醉有效率為80%,其局麻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僅3.3%,而對照組發(fā)生率為13.3%,其不良反應也明顯少于對照組。這些都充分證明了用阿替卡因進行口腔局麻的優(yōu)點。分析其機理:(1)阿替卡因有芳香環(huán)結(jié)構,因此滲透性比傳統(tǒng)局麻劑更好,神經(jīng)阻滯作用更強;(2)阿替卡因有一個額外的酯,更易被酯酶水解,因此其不良反應少,更安全。
總之,用阿替卡因進行口腔局部麻醉起效迅速、滲透能力強、局麻效果好、不良反應少,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新型口腔專用局麻藥,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郭遠龍,呂翼.復方阿替卡因用于口腔修復局部麻醉132例[J].醫(yī)藥導報,2011,30(6):749-750.
[2]俞忠偉,李鵬,浦恩澤.復方阿替卡因在活髓牙預備時麻醉效果分析[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8,10(2):197.
[3]王明月.阿替卡因在牙體牙髓病治療中的麻醉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3):59.
[4]朱軍,林苑云,鄭美華.阿替卡因與利多卡因在上頜活髓后牙牙體預備中的麻醉效果比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7):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