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進鋒
一、初中歷史多媒體教學中的兩大誤區(qū)
時下,很多初中歷史教師把多媒體引入到教學中,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提高學生素質、培養(yǎng)學生學科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效果。不過在具體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過多注重表現(xiàn)形式,忽視知識傳授或技能訓練,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活動形式上而不是知識技能與思維活動上,出現(xiàn)了一些誤區(qū):為了強調學生的獨特見解,忽視了對文本的基本尊重;為了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忽視了教師的主導性;為了強調對學生的尊重和賞識,忽視了對學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導。概括來說,主要存在兩大誤區(qū):形式化誤區(qū)和絕對化誤區(qū)。
1.形式化誤區(qū)。
在初中歷史多媒體教學中,有的教師不注意教學目的,只是讓書本搬家,把屏幕當成電子黑板,而沒有真正的實質內容;有的教師熱衷于追求多媒體顯示效果,學生對顯示畫面印象很深,但不能掌握歷史知識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聯(lián)系,無法實現(xiàn)教學目標。給人以喧賓奪主的感覺;有的教師在設計課件時不注重把握教材的整體結構,無法體現(xiàn)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整堂課下來平淡無奇、輕重難辨,這樣的教學可謂是“繡花枕頭稻草芯”,很難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很難提高教學質量,和新課改的目的是背道而馳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程序、講方法、講效益、講質量的實踐活動,要促使學生掌握知識、提高技能、發(fā)展智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學生學到什么、得到什么、形成什么是任何教學形式都必須考慮、追問和考核的。缺乏實質內容、表面熱鬧的多媒體教學會損害教學的內在功能,導致學生不做深入的思考,或隨心所欲、胡猜亂想,或照本宣科、不求甚解,或固執(zhí)己見、失之偏頗。
2.絕對化誤區(qū)。
采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引進多媒體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但有的教師不從教學實際出發(fā),不注重實效,認為運用多媒體手段就是運用了最先進的教學手段,就最能顯示教學水平,從而一味盲目使用,忽視了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運用。其實,對于那些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如果牽強地使用多媒體,反而會破壞課堂教學結構,影響教學效果。例如,有的教師喜歡將大量的歷史知識寫入課件,在課堂上展示出來,這樣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不深,甚至連筆記都來不及記,這樣當然不利于學生理解、掌握知識。
二、糾正誤區(qū)的對策
1.積極學習貫徹新課改理念,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展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居于主導地位,不僅做知識的傳播者,更要做好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初中學生對歷史問題理解的深度和廣度還不夠,思維的時間也不易持久,這就需要教師很好地組織課堂學習、鼓勵學生思維,并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引導,幫助學生開啟歷史知識之門,樹立正確的唯物史觀,并及時獲取反饋信息,使教學活動有的放矢。而多媒體手段只能輔助歷史教師教學,不能完全代替教師的作用。在初中歷史多媒體教學中,還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時,應從歷史課的授課類型和歷史教材內容的實際出發(fā),靈活運用;同時還要遵循初中生的學習規(guī)律,從其心理、生理特點出發(fā),科學地運用多媒體,使多種教學方法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2.根據(jù)教學實際、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地設計課件。
在初中歷史多媒體教學中,華而不實的課件沒有任何意義,我們要根據(jù)教學實際、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地設計課件。在設計課件時要體現(xiàn)教學目標,要忠于教材并高于教材,符合科學性和客觀實際,同時要圍繞歷史課堂教學,突出重點,詳略得當。
3.將傳統(tǒng)教學手段和多媒體手段有機結合起來。
傳統(tǒng)教學手段有自身的優(yōu)點和長處,至今仍被廣大教師普遍使用。為走出多媒體教學絕對化誤區(qū),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克服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缺點,將傳統(tǒng)教學手段和多媒體手段有機結合起來,在教學中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總之,只要認真貫徹新課改理念,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根據(jù)教學實際、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地設計課件,將傳統(tǒng)教學手段融入多媒體教學,就能走出多媒體教學形式化、絕對化的誤區(qū),有效提高多媒體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