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悅妍
摘 要:本文重點介紹作為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專業(yè)課教師,在擔任電子產(chǎn)品制作一體化與單片機一體化的教學任務中,帶領學生在不同學習領域中做任務,真正踐行做中教、做中學,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
關鍵詞:工學結合一體化 教學改革 做中教 做中學
一、增強一體化教學的執(zhí)行力
“執(zhí)行力”是完成許多工作任務的根本保障,一體化教學也同樣有個執(zhí)行力的問題。譬如一體化課程有許多固有的特色和環(huán)節(jié),它的教學過程六部法(明確任務、制訂計劃、提出決策、實施計劃、成果匯報和檢查評價),它的小組協(xié)作特色(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一個任務),它的智商情商的培養(yǎng)手段(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等等,對教師備課內容的要求非常高,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也很嚴格。若要讓一體化規(guī)范得以普及,就需要任課教師要十分嚴格的要求自己,不斷激勵學生,不懈怠每一節(jié)課。但是在一體化規(guī)范的執(zhí)行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隨著任務難度的不斷加深,能夠自始至終保持認真狀態(tài)的學生逐漸減少,這是在學生做任務中真實遇到的問題。所以我們在這里提出了一體化教學的“執(zhí)行力”問題,它包括思想和行動兩方面,包括教師和學生兩個群體,都要認真對待一體化改革中的先進性和持久性,都要認真而全面,嚴格而又有針對性的執(zhí)行。
針對以上現(xiàn)象,一體化課程教師要采取以下方法。
方法一:堅定教師及學生接受工學結合一體化教改的信念,有一個負責任的工作和學習態(tài)度。
方法二:要加強學習情境的引導,增加實用性和趣味性,學習難度要盡量以能夠滿足做完任務的需要即可,切不可在做任務的起始階段給學生過大的壓力。
方法三:要不斷加強對學生小組的協(xié)調和輔導,定期對小組組長進行思想指導和技能培訓,便于教師動員學生、開展工作。
方法四:要不斷增加學生自我匯報的機會。上臺演講是對學生諸多方面能力的鍛煉,學生從不敢說到敢說,再到會說是一個遞進的過程,所以教師應該更多地提供機會,不可過多的批評,避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二、一體化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合理安排
實施一體化教學要把許多理論知識和基礎課內容安排在學習情境的引導問題中,筆者在教學設計中的具體安排是:當學生遇到需要解決的相關問題時,讓他們通過查找資料、小組探討等途徑自己學習,從而加強自身理論知識的學習;當部分學生在開始還沒有對引導問題發(fā)生多大興趣時,讓他們在任務實施過程中遇到困難后,主動查找在理論知識方面的缺失,從而實現(xiàn)“做中教、做中學”,這就是我們實施一體化教學想要達到的效果。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會發(fā)生理論知識學習缺失的情況,比如在電子產(chǎn)品制作一體化課程中,學生總盼著老師發(fā)零件,急于動手制作,而工作頁上的引導問題卻不加關注。當安裝完出現(xiàn)問題時,他們又不主動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就影響了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
由于在每個學習情景中的引導問題基本都是針對本次情境提出來的,在一個學期中所做的任務又是有限的,所以有更多的基礎理論知識不能得到普及訓練,尤其是比較難的一體化課程,學生如果稍微欠缺學習的主動性,課后又不花費精力自己補充理論知識,就很難做到學精學熟,學會創(chuàng)新。所以,在一體化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是很難把握的一項工作。
針對以上現(xiàn)象,一體化課程教師要采取以下方法。
方法一:對于剛剛接受一體化教學方法的學生,在每個學習情境的學習中不能操之過急。開始,教師參與指導的內容要稍多一些,不能一味地放任學生自己進行摸索。
方法二:對于素質高的學生在每個學習情境完成之后,要繼續(xù)多做類似的練習,并且速度逐漸加快,練習做得多,遇到的問題就多,理論知識掌握得自然就扎實。
方法三:對于工作頁的制作,要不斷地在實踐中修改,盡可能通過引導問題完成理論和實踐的合理結合。
方法四:在一體化教學過程中,要不定期加入隨機練習課,還要單獨拿出幾課時的時間,對完成過的學習情境中所涉及的理論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摸底調查。
三、調動一體化課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一體化課堂中的學生一定要有學習的主動性,因此一體化課程的教師要采取以下方法。
方法一:增加小測試環(huán)節(jié)。在學生做任務的間歇時間里,增加小測試環(huán)節(jié),加強學生做任務的意識,收攏學生的散漫狀態(tài),同時增加小組競爭意識。
方法二:制定獎勵制度。根據(jù)每個學生的情況,任課教師有針對性地為學生制定獎勵制度。
方法三:對于不愛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要單獨分組,由任課教師擔任這個特殊組的組長,在做任務的時候對他們進行特殊照顧。
(作者單位:承德技師學院、承德工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