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玉
[摘要] 目的 比較腹腔鏡卵巢良性腫瘤剔除術中兩種不同止血方式對患者術后卵巢功能的影響。 方法 選取2010年7月~2012年 7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的卵巢良性腫瘤120例的臨床資料,根據止血方式分成雙極電凝止血組(66例)和縫合組(54例)。分別觀察兩組的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平均住院天數,術前、術后月經情況,卵巢功能早衰以及陰道B超探測竇狀卵泡數( Fo)。 結果 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月經情況、比較,縫合組顯著優(yōu)于雙極電凝組,兩組術后月經情況有顯著性差異(P < 0.05或P < 0.01);而在卵巢功能出現(xiàn)早衰比較兩組無顯著性差異(P > 0.05)。另外,兩組術前竇卵泡數(F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術后1個月和3個月時,電凝組F0顯著降低(P < 0.01)。 結論 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后的縫合止血法比雙極電凝止血法對卵巢功能的影響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腹腔鏡;卵巢良性腫瘤;止血方法;卵巢功能
[中圖分類號] R737.3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08-0012-02
卵巢良性腫瘤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中常見婦科疾病,在女性的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生,其中 20~40歲為高發(fā)期[1]。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以及腹腔鏡技術的不斷成熟,腹腔鏡手術逐漸取代傳統(tǒng)開腹手術,越來越受到婦科醫(yī)師的青睞,成為臨床上治療卵巢良性腫瘤的首選方法[2]。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近二年在我院接受腹腔鏡卵巢良性腫瘤剝除術的120例患者的資料,比較雙極電凝止血及縫合止血兩種方法對卵巢功能的影響?,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0年7月~2012年7月 在我院進行卵巢良性腫瘤剔除術的患者120例,均行腹腔鏡下剝除。所有患者術前至少3個月沒有使用激素類藥物,月經周期正常,無其他生殖系統(tǒng)相關疾病。將120例患者按止血方式不同分成兩組,一組行雙極電凝止血(66例),另一組行縫合止血(54例)。兩組的患者年齡、腫瘤大小、手術史以及月經周期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結果見表1。
1.2 方法
1.2.1 手術方法 在兩組月經周期的第3~5天,靜脈吸入聯(lián)合全身麻醉行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并于術后分別采用雙極電凝和縫合兩種方式對創(chuàng)面進行止血。電凝止血時,功率采用40~45W ,每次電凝2~3 s,縫合止血組用 2-0可吸收縫線鏡下縫合創(chuàng)面并使卵巢外觀成形。
1.2.2 月經情況觀察 術后隨訪3~6個月,記錄患者的月經時間、月經周期以及月經量。
1.2.3 卵巢功能的檢測 術后隨訪,了解兩組患者的月經情況,卵巢功能有無早衰以及采用陰道B超探測竇卵泡數(Fo)用來判斷卵巢的儲備功能。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使用SPSS13.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相對數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 < 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情況和平均住院時間比較
結果表明,雙極電凝止血方式所用時間比縫合止血短,術中的出血量也明顯低于縫合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1)。另外電凝止血后的住院時間與縫合止血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卵巢功能的測定
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術前月經情況無差異的兩組患者經兩種止血方式止血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電凝組月經不正常例數較多。在隨訪的12個月內,電凝組3例患者出現(xiàn)卵巢功能早衰,兩組早衰發(fā)生率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術后電凝組F0顯著降低,兩組間比較有顯著差異(P < 0.01)。見表3。
3 討論
卵巢是女性體內極其重要的性腺器官,較易發(fā)生各類卵巢良性腫瘤等婦科疾病,卵巢良性腫瘤治療的傳統(tǒng)手術方式為開腹手術[3]。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提高,具有微創(chuàng),出血少,恢復快,粘連少,并發(fā)癥少和美觀等優(yōu)點,越來越受到醫(yī)患的推崇,目前已經成為卵巢良性腫瘤的首選手術方式,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1,4]。
卵巢良性腫瘤剔除術中,創(chuàng)面止血是一個關鍵問題,目前國內比較流行的是電凝止血的方式。電凝就是根據高頻電流對組織產生熱效應的原理,使局部組織的溫度升高,致使局部細胞變性、壞死,最后碳化,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高頻電凝時使局部過熱,是否會對周圍的正常卵巢組織產生熱損失,進而影響卵巢的功能,目前有國內學者[5]認為,在使用雙極電凝止血時注意功率大小的控制、作用時間長短及止血的精確度,這種影響是短期的,可以恢復的。另外一種常用的創(chuàng)面止血方式是縫合止血,該方法止血牢固,較少損傷到正常卵巢的結構,能最大程度地保護卵巢的功能[6],尤其對于創(chuàng)面面積較大、止血比較困難的情況可采用縫合法。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種止血方式對月經周期有一定的影響,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其中電凝組影響相對較大,只有81.8%術后月經正常,月經減少、月經延長等不正?,F(xiàn)象占有更大比例。在隨訪的2年內,4例出現(xiàn)卵巢功能早衰,其中電凝組3例,縫合組1例,經藥物治療后均有好轉。兩組卵巢功能早衰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P > 0.05)。竇卵泡數在基礎狀態(tài)下可作為預測卵巢反應的一項重要指標。在 IVF周期中, 基礎竇卵泡數Fo≤3 個時, 周期取消率會顯著上升,妊娠比較困難。本研究結果顯示, Fo在術后1個月及術后3 個月與術前相比均有顯著減少(P < 0.01), 可能與電凝止血使卵巢血供減少而使殘留皮質缺血壞死以及手術過程造成卵巢正常組織損傷等有關。從臨床的實際應用效果觀察,在行腹腔鏡卵巢良性腫瘤剝除術時,縫合法止血較雙極電凝法止血對卵巢功能影響較小,所以在掌握了鏡下縫合技術時還是先采用縫合法,大面積創(chuàng)面更主張使用縫合止血,縫合完成后如果縫合緣滲血或針眼滲血再配合雙極電凝技術對殘存創(chuàng)面進行止血,以期達到最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縫合止血在腹腔鏡剔除術中對卵巢功能影響輕微,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從而提高了治療效果,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新艷,周曉飛,陳育梅. 腹腔鏡下卵巢良性腫瘤剝除術中電凝止血對卵巢功能的近期影響[J]. 溫州醫(yī)學院學報,2010,40(5):453-455.
[2] 李光儀. 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fā)癥防治[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0;385-416.
[3] 陳作珍. 腹腔鏡手術治療卵巢良性腫瘤的療效分析[J].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28(2):316-318.
[4] 王明玉. 開腹與腹腔鏡治療良性卵巢腫瘤效果比較[J]. 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0,2( 8):177.
[5] 劉開江,崔麗青. 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中不同止血方式對卵巢女性激素水平的影響[J]. 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1,11(1):38-41.
[6] 陳珩,林佩瑤. 腹腔鏡下雙側卵巢良性腫瘤剝除術中兩種止血方式對卵巢功能影響的比較[J].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27(4):637-638.
(收稿日期:201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