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潔
摘 要: “超限效應”是指由于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因此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xiàn)象。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轉(zhuǎn)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為中心,整合教學手段,優(yōu)化教學方法,掌握“分寸”,把握“火候”,從而有效避免“超限效應”的發(fā)生,以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關鍵詞: ”超限效應“ 英語教學 啟示
“超限效應”是劉儒德教授主編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第二版)第一輯的第六篇,片頭的故事就引人入勝: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聽牧師演講時,最初感覺牧師講得很感人,打算捐出身上所有的錢。十分鐘后,牧師還沒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決定一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于結束了長篇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過于氣憤的馬克·吐溫不僅分文未捐,相反還從盤子里偷了兩元錢。
很顯然,由于牧師的演講時間過久,令馬克·吐溫心生厭煩,致使其分文未捐,反從盤子里偷了兩元錢。這種由于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因此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xiàn)象,就是“超限效應”。
那么,超限效應給我們初中英語教師帶來哪些啟示呢?
一、轉(zhuǎn)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為中心
牧師可謂準備充分,演講時間超過二十分鐘,開始時還打動了聽眾,并引起共鳴。但由于牧師以自我為中心——把準備好的稿子演講完,沒有顧及受眾馬克·吐溫的反應,導致馬克·吐溫氣憤地從盤子里偷了兩元錢。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教學不是教師的獨角戲;教師應當堅持以學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為學生繼續(xù)學習奠定基礎。
教師的教學準備不僅要鉆研教材,還要了解學情——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如何,已有經(jīng)驗有哪些?比如,在教學牛津英語8B Unit5 “International charities”第一課之前,我了解到我班的絕大多數(shù)學生不了解國際慈善機構,此處認知上的空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理解能力,所以在學習這一課前應該先用漢語介紹一下學生熟悉的國際慈善機構,比如紅十字會,出示相應的圖片,讓學生有初步的認識,有想認識更多國際慈善機構的興趣。當然,學習這一課的時候,如果學生遺忘了上一單元的中國慈善機構,就有必要復習,否則會影響新課的學習。
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可照本宣科,將教案所寫內(nèi)容教完萬事大吉;教師應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牧師準備幾十分鐘的演講,最有效的部分在前幾分鐘,若發(fā)現(xiàn)聽眾的情緒已被感染,即可結束演講進行捐款,這個時候效果最好。課堂教學中難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準備的東西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這時教師不能像牧師那樣循規(guī)蹈矩,而應因勢利導,進行新的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二、整合教學手段,優(yōu)化教學方法
整合教學手段,優(yōu)化教學方法是避免超限效應發(fā)生的有效途徑。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教學不能再是教師一講到底、包辦代替的一言堂,而要依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學生實際等整合教學資源、優(yōu)化教學方法。
避免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長時間刺激,教師可以因地制宜選擇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有機結合。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一段時間下來學生肯定會感覺單調(diào)乏味;此時,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聲、光、電對學生的有效刺激,激發(fā)其學習動機,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比如,教學牛津英語9AUnit2 Colour第一課時,我讓學生互相觀察彼此服裝的顏色,并且用英語說出相應的英語單詞, 在小組合作中,交流了英語,學得輕松,學得扎實,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同樣,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課件制作要簡約樸質(zhì),不能太花哨,要體現(xiàn)學科特點,要尊重學生的學習風格,因材施教;聲、光、電的刺激不能過強,否則會喧賓奪主,表面繁榮,實際虛幻。有的教學設計,一到學生自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就播放鋼琴曲《命運》、《獻給愛麗絲》等,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能獨立深入思考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嗎?回答是否定的。實驗證明,部分學生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學習會提高學習效率,但教師的統(tǒng)一播放不一定大家都喜歡;實驗也得出結論:部分學生邊聽音樂邊學習會降低效率,甚至個別學生在音樂環(huán)境下無法學習。
教學中,應依據(jù)實際情況,教師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轉(zhuǎn)變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調(diào)節(jié)好教學的節(jié)奏,做到有張有弛、張弛有度,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三、掌握“分寸”,把握“火候”
1.作業(yè)不過量,難度不過大。
作業(yè)量過大,會增加學生學業(yè)負擔。作業(yè)做得時間過久而做不完,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就會對這門功課失去興趣,甚至會放棄。這樣,對訓練學生技能、提高學生素養(yǎng)無益。教師在作業(yè)布置環(huán)節(jié)要下工夫。要讓學生從題海中跳出來,老師就要跳進去,精選習題,以一當十,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比如在講解牛津英語9A Unit2語法Part C和Part D時,學生了解了some和any 的用法,自然了解了something, anything , someone/somebody, anyone/anybody 的用法,所以就不必再講解太多有關的內(nèi)容,課堂上出示相應的習題,進行有效的訓練,題型設計靈活一些就可以了。課后千萬不要布置太多類似作業(yè),讓學生進行無效的重復性的練習。
難度上不要盲目加大,絕不超出課程標準要求。難度過大,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滋生畏難情緒,會出現(xiàn)更多的學困生和邊緣生。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可以積極評價,個別指導,切不可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的學生。
2.批評不過火,表揚不過頭。
因為學生犯錯,老師往往會反復進行批評,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一次批評后,學生若是認識到錯誤并能改正錯誤,就應該得到肯定,不要進行第二次批評,否則,會使學生心理逆反,某些學生會認為教師對其不信任,形成自卑心理,甚至“破罐子破摔”。如果教師不注意態(tài)度和措辭,可能會遭到學生的直面反擊,這樣勢必會影響師生關系,不利于交流與溝通。特別是教育處于叛逆期的初中生時,更要注意批評不能過火,還要做好批評的善后工作,對改進予以及時的肯定和表揚。
表揚學生也要把握分寸。在學生經(jīng)過自己努力取得英語學習的進步時,應該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真誠的關愛、表揚與祝福,這樣學生會在別人認可中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塞繆爾·約翰遜:贊揚,像黃金鉆石,只因稀少而有價值。所以,表揚與賞識學生是講原則的,一味的無原則的表揚會使學生感到表揚太廉價,造成無所謂態(tài)度,不利于學生的成長。
3.上課不拖堂,平時不占課。
上課拖堂,平時占課(語數(shù)外老師占用音體美課)是學生最討厭的事情,這樣的老師是不受學生歡迎的。網(wǎng)絡上傳最經(jīng)典的校園謊言——初中老師說:這節(jié)課體育老師有事不上了??梢?,學生對于教師拖堂和占課是有強烈的抵觸情緒的,在這樣的心境下學習,怎能取得好的效果?哪怕你的出發(fā)點是好的,動機是良的,仍然要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規(guī)律,切不可“倒行逆施”。
多讀讀教育中的心理效應,將理論與初中英語教學實踐相結合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劉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第二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陳琦.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