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瑞昇
摘 要: 初中生求知欲旺盛,剛剛學英語,都有一種新鮮感、好奇感,心里總有想試一試的愿望。但他們活潑、好動,自覺性和自制力較差,注意力容易轉(zhuǎn)移。針對這些特點,作者認為讓初中生學好英語的突破點,在于激發(fā)其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積極性。有了興趣,就會愛學;興趣不濃,就會厭學;完全失去興趣,他們就會棄而不學。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以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呢?根據(jù)二十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作者對此進行了歸納總結(jié)。
關鍵詞: 初中英語教學 教學策略 英語學習
初中英語教學如何適應時代的發(fā)展,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是每一位初中英語教師必須直面和應對的問題。英語之所以難學,主要是因為需要記憶的內(nèi)容多,單詞、詞組、句型等都需要學生掌握。再加上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動,注意力無法集中,因此要想學好英語,學生必須對英語有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
一、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自由與和諧的學習氣氛,運用輕松、愉快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初一年級的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愉快的情感體驗、和諧的創(chuàng)新學習環(huán)境。首先從主觀上引導學生樹立想學什么,要學什么,而不是今天老師要求學什么的動機。學生在與他人的接觸中希望得到他人的注意與關愛,在學校里對教師和同學的喜愛幾乎成了學習的主要動力之一,和諧的集體最能產(chǎn)生積極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壓抑學生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教學環(huán)境,必須變居高臨下、諄諄教導為民主平等的親密合作,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和老師是平等的。教師要支持學生發(fā)表不同的意見,鼓勵學生積極探索,為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只有這樣老師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真實的內(nèi)心世界,觸摸學生的思想感情。在這種關系中,學生才會感到心理的安全與自由,才會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觀察思考,才會在課堂上暢所欲言,言無不盡,課堂教學才會充滿活力、智慧和情趣。如:仁愛版七年級上冊Unit 2 Topic 1 Section A是有關介紹自己的內(nèi)容,我跳過教參設計,想在人人開口、接龍活動的輕松氛圍中開展教學。我設計的任務是:(1)要求學生每人帶自己童年時候的照片回校;(2)每人先把照片封好;(3)每個小組長負責收齊;(4)老師負責抽其中一張照片,在投影機中投影出來,要求同學們舉手猜;(5)如果被猜中的同學就上講臺做自我介紹。這個任務學生非常喜歡,因為初一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小學向中學的過渡階段,交朋友方面還比較害羞,但中學生最擅長猜測,而且喜歡這種活動,每當我在屏幕上打出“Project”時,學生都不約而同地喊出來:“Guess! Guess!Guess!”我對學生各種各樣的答案都給予肯定和鼓勵,如:“You are very clever.”“Wonderful!”“You did a very good job!”“I love you all”.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發(fā)言是安全的,自己的意見是受重視的,體驗到參與猜測自我表現(xiàn)的成功感,這樣的自由與和諧的學習氣氛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二)利用形象的簡筆畫。
簡筆畫在詞匯教學中、語法教學中、語篇教學中都可以妙用。在這里,我簡單談談簡筆畫在詞匯教學中的妙用。單詞的教學對于初始年級的師生而言均為難點,傳統(tǒng)單詞教授主要通過中、英對照來強化記憶,這樣易讓學生產(chǎn)生枯燥、厭學情緒。因此,一般在單詞講述時教師都采用實物——英語對比記憶法。這種方法可以用于生活中常見的小物件,例如水果、衣物等,有可行性,效果很好。但對動物、其他別的大物件及不常見之物,如truck、car、elephant、tiger等,則明顯不適用。簡筆畫正是在此基礎上應運而生的。它不僅具有英語圖片的功能,而且更有趣味性、直觀性,更符合初始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使抽象的單詞形象化、具體化。這樣既使教學充滿了活力,同時又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教學要求。
(三)引入教學“游戲”。
初中生愛說好動,表現(xiàn)欲、競爭欲強,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玩耍中學習,教師給予適當引導,變被動為主動,變乏味為有趣。而玩游戲是發(fā)展口語熟巧、鞏固詞匯、語法和訓練發(fā)音的有效手段,它可以緩和課堂上的緊張氣氛,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和發(fā)言。有時上課時,我往袋里放一樣東西,讓學生反復用英語猜。集體競賽游戲是在熱烈的氣氛中進行的,我一般安排男生提問,女生回答;女生問,男生答,誰對誰得分。“七拼八湊”游戲是讓學生分成三組,一組寫名詞(指出用單數(shù)或復數(shù)),一組寫動詞,另一組寫地點,然后再把這些內(nèi)容拼湊起來。有些句子非常有趣。如:The English teacher can dance in the pocket.Lilei is going to fly a kite on the moon.The twins are playing basketball in the bottle.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最易激發(fā)學習興趣。
我們學校前兩年給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設備,通過多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利用卡通、動漫、錄像、演示、唱歌、游戲,將教學內(nèi)容和學習的過程與各種靈活多變的方法融為一體,變得更加形象、直觀、有趣,順應了初中學生天性好動、趨樂、善于模仿、可塑性強的生理、心理特征,極大地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激發(fā)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樂學、愛學,增強求知欲望和學習自信心。多媒體還能全方位調(diào)動學生多樣感官參與教學,極大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強化教學效果。
二、教師自身應做好的幾項工作
(一)設計并上好英語導入課是關鍵。
巧妙的導課可以激發(f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將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特定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程序之中。不同課型的課可以采取不同的導入法,這樣,才有可能使學生感到課課新穎,從而在每節(jié)課上都能激發(fā)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二)情景對話,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學習才能“學以致用”。
我們要讓學生學了英語就會開口說英語。為此,每節(jié)課,我用三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到講臺前表演上節(jié)課的情景對話。具體做法如下:每節(jié)課前選出兩個學生表演上節(jié)課的對話作為上課前的熱身活動。這樣可以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也為其他同學創(chuàng)造學英語、聽英語的氛圍。由于是課前,因此就會有充足的準備時間,給中等生、學困生提供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讓他們有機會體驗成功的喜悅。這種成功的喜悅大大激發(fā)了學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愿意上英語課。
(三)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單一的教學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個好的方法,經(jīng)常用也會失去它的魅力。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保持學生的興趣,鞏固學生的興趣,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使用不一樣的方法。在初級階段的語言訓練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物,學習他們的名稱,描繪它們的顏色、形狀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教無定法,教學方法的策劃,既要聯(lián)系教材,又要預測學生的反映,同一課型可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同的課型也可選用同一種教學法。例如:在進行語言教學時,我們時常采用語音對比法,也可交替使用聽音法、模仿法,在復習總結(jié)時往往還采用歸納法。
(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喜歡你。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先決條件。讓每一位學生喜歡你,你就可以吸引住所有學生的眼球,你的每個發(fā)音、每個知識要點也緊緊地被學生牢記在大腦里。當然,一位深受學生尊敬和喜愛的老師,除了必須有過硬的專業(yè)知識之外,還必須能以一顆愛心對待學生,這種愛必須是公正的、無私的、對全體學生的愛。
(五)開展競賽,調(diào)動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特別有榮譽感,我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教學中,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課堂上適當?shù)母傎悾瑢W生樂于參與,樂于爭先,樂于學習,這就激發(fā)了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只要教師努力探究、摸索,學生積極參與、配合,就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功。
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是中學英語教師不可忽視的問題,為了使英語教學無論從內(nèi)容上,還是在形式上均富有新穎性、趣味性、靈活性、科學性,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利用科學方式訓練學生,同時教師自己應該做好幾項工作,重視英語教學交際策略,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成績。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qū)W生的潛能,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實踐意識和競爭意識,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運用英語,以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
總之,教師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啟發(fā)性促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形成學習動力,學生對學習的投入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增強。在外語學習中,如果學生既對所學語言本身產(chǎn)生興趣,同時又認識到掌握一種或數(shù)種外語對社會的貢獻,這種愿望和認識會使他們在學習中發(fā)揮更高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經(jīng)常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在教育教學中不斷激發(fā)和維護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保證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以最大的熱情投入英語學習中,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在課堂上讓學生“動”起來,逐漸改變死氣沉沉的教學模式,提高效率,減輕學生負擔,從而達到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高文影.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興趣的方法[J].中學教學參考,2010,(13).
[2]毛心蕾.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激發(fā)動機,寓教于樂”[J].新課程(中學),2010,(09).
[3]趙麗琴.激發(fā)學習動機的7種策略.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4][美]James P.Raffini梁平,宋其輝譯.這樣教學生才肯學:增強學習動機的150種策略.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5][美]法柏等著.裴詠銘譯.如何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