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友斌
【摘要】 目的 探討并比較肛腸治療儀和傳統外剝內扎術治療混合痔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在2009年至2011年收治的混合痔患者90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平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應用肛腸治療儀進行治療,對照組應用傳統外剝內扎術進行治療,比較兩組術后療效。結果 兩組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均為100%;觀察組在手術時間方面小于對照組,在創(chuàng)口愈合時間上大于對照組,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并發(fā)癥的比較中,觀察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26.7%)明顯小于對照組(46.7%),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兩種手術方法都是治療混合痔的有效方法,但是肛腸治療儀在減少手術時間,降低并發(fā)癥方面更具優(yōu)勢,值得首選。
【關鍵詞】 肛腸治療儀;外剝內扎術;混合痔
混合痔是指由齒狀線上、下同一方位的直腸上、下靜脈叢同時擴張并相互吻合連通形成的痔團,其是痔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一般多發(fā)于中老年人和婦女,臨床上傳統治療混合痔的方法是行外剝內扎術,而近年來隨著肛腸治療儀的發(fā)展,應用肛腸治療儀治療混合痔也被廣泛應用,本文就肛腸治療儀和傳統外剝內扎術治療混合痔的療效進行對比觀察,探討其臨床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90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51例,年齡38歲到76歲之間,平均年齡54.2歲,所有患者均為環(huán)狀混合痔,患者的病程1到18年不等,平均病程(8.3±2.5)年,對所有患者均行手術治療,且所有患者均符合手術治療的適應癥。
1.2 方法
1.2.1 觀察組患者采用肛腸治療儀治療 所有患者取側臥位或截石位,選用骶管麻醉或局麻,用消毒棉球對直腸腔進行常規(guī)消毒,擴肛1-3min,充分暴露手術視野后用組織鉗提起混合痔部位,用高頻電刀在其外痔邊緣做一梭形切口并至齒線處,對外括約肌皮下和痔內靜脈叢適度分離,另用電鉗鉗夾被分離的痔組織,然后開關3-5s后可見內鉗組織上顏色變淺,用彎剪沿電鉗上部切除內痔,對于較大的內痔可再次鉗夾切除其上痔組織,然后用同樣的方法將余下的痔切除,對于較小的痔核可直接用鉗夾處理。
1.2.2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外剝內扎術進行治療 體位、麻醉以及消毒方式均與觀察組相同,外痔部分做一V形切口并至齒線下約0.5cm處的皮膚,將其內組織適度分離,用彎鉗鉗夾內痔上組織,基底部用7號線做8字縫扎,對于較大的痔可以再次縫扎并切除上痔組織。
1.3 療效判定標準 術后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創(chuàng)口的愈合時間以及并發(fā)癥等情況進行對比觀察。治愈的標準為:臨床癥狀如便血、肛門疼痛、痔核脫出等消失,術后創(chuàng)面完全修復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系統軟件進行資料的統計分析,計量數據采用(χ±s)表示,應用X2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均全部治愈,治愈率均為100%,在手術時間的比較中,觀察組小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創(chuàng)口愈合時間的比較中,觀察組大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在并發(fā)癥的比較中,觀察組共出現12例并發(fā)癥,其中肛門墜漲5例,尿潴留7例,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26.7%,對照組共出現21例并發(fā)癥,其中肛門墜漲15例,尿潴留6例,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46.7%,兩組比較差異明顯,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應用肛腸治療儀治療混合痔的手術特點在于利用高頻電容治療鉗,電極間產生內源性熱,局限性強,因此對非治療部位組織的影響較小,組織炭化,短時間內即可脫落,有效避免了手術造成的大出血;首先對內痔進行結扎可有效避免肛門狹窄,內痔治療后更有利于切除大部分的外痔;對創(chuàng)面進行間斷縫合,可有效減少術后出血等并發(fā)癥,且疼痛小。應用肛腸治療儀是分別對內外痔進行治療,因此很好的保留了齒線部位,進而保證了肛門功能的完整性。應用傳統外剝內扎術治療混合痔術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對皮瓣的合理設計以保證肛門的正常,若外痔剝離過少,會存在外痔剝離不徹底的問題,而剝離過多又可能會造成術后肛門狹窄的并發(fā)癥,在本組的資料中,應用V形切口,有效的保留了肛管處皮膚,術后未出現肛門狹窄并發(fā)癥。
在對肛腸治療儀與傳統外剝內扎術治療混合痔的比較中,盡管肛腸治療儀的術后創(chuàng)口愈合時間長于傳統外剝內扎術,但是其具有手術時間短、痛苦少、術中出血少、且術后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而且還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術后大出血的發(fā)生,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出血率,因而肛腸治療儀可以作為治療混合痔的首選方法進行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徐飛,汪水芝,俞立民,等.從臨床實踐認識PPH[J].中國肛腸病雜志,2009,27(4):54-56.
[2] 王彬,張海英.等離子肛腸治療儀的臨床研究[J].中華臨床醫(yī)學月刊,2010,20(8):16-17.
[3] 龔翔,孫憲乾,邱春林,等.大力神肛腸治療儀在環(huán)狀混合痔治療中的應用體會[J].醫(yī)學訊息,2010,5(5):1164.
[4] 梁健雄.PPH術與外剝內扎術治療環(huán)形混合痔的臨床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2008,12(3):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