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留柱
對話是對話主體互相交往的過程,這是對話的基本特征。教學過程包括教與學兩類活動,形成了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師師關系等多種關系。學生的學習不再是被動地接受外在影響而進行,而是積極地互動、不斷內(nèi)化互動活動中獲得的東西的一種能動過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在互動過程中還實現(xiàn)著多種視界的對話、溝通、融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認識偏見得以糾正,并產(chǎn)生新的視野,讓真正的探求不斷增加新的可能性。
綜觀現(xiàn)在的語文課堂,我們可以欣喜地發(fā)現(xiàn),在新課程理念的春風吹拂下,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變得靈氣和躍動了,師生之間的關系融洽和諧,平等對話、啟迪互動已成為當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主旋律了。
一、對話教學給語文課堂帶來的喜人變化
(一)對話,開拓了學生的心智和視野
塞珍珠說過:“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識的積累,而是心智上能力的發(fā)育。”對話的課堂,師生之間無拘無束地圍繞文本展開,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在教師的發(fā)展性評價與真誠期待下,學生們憑著經(jīng)驗、體驗、同伴的啟示,對某一問題便能作出有個性的且有依據(jù)的解讀與理解。請看蘇教版第十冊《絕句》中的一個教學片段。
師:下面老師將請4位同學來讀這首詩,其他同學都是評委。評分標準是咬音是否清晰、正確,朗讀是否流利,聲音是否響亮。
(4位學生分別朗讀詩歌)
學生當場用手勢給4位學生的朗讀打分。教師馬上采訪“評委”:為什么給A同學打5分呢?
生1:他咬字清楚,特別是前后鼻音都咬得準。
生2:老師,我現(xiàn)在還無法給他打分。
師:為什么?
生2:因為我無法確定詩中的“古木陰中系短篷”的“系”該讀什么音。
師:喔!這個問題提得好。誰能幫他解決?
生3:老師,我認為這里的“系短篷”應該讀“xì”,因為它本來就讀這個音。
生4:老師,我倒認為這里的“系短篷”應該讀“jì”,表示動作“拴起來的意思”,我讀了兩遍,覺得都挺順的。
生5:老師,我與整首詩聯(lián)系起來思考,認為應該讀“jì”,這樣理解才前后一致。
師:這位同學剛才能與前面的詩聯(lián)系起來考慮,真棒!老師也覺得應該讀“jì”。
一個多音字究竟該讀哪個音,教師不是權威性地將個人意見強加給學生,而是將來自學生中的問題回拋給學生,在師生平等對話的情境中引起學生思維的碰撞,開啟了學生的心智,拓展了學習的視野。
(二)對話,搭建了文本與學生互動的平臺
新課程理念下的對話是立體網(wǎng)狀式的,它是教師與編者、教師與文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作者、學生與文本的交互對話。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性”,“沒有兩個像兩滴水那么相似的兒童”。人的天賦、可能性、能力和愛好確實是無可限量的,而每一個人在這些方面的表現(xiàn)都是獨一無二的。對話的課堂,讓這些獨一無二的個性擁有了展示的機會和空間。請看筆者采擷到的教學片段。
《盧溝橋烽火》(教學片段)
教師要求學生自由默讀課文的第2~5自然段,做好批注,理解后要把自己的心情讀出來。
接下來是學生的讀書體會交流:
生1:我非常痛恨日本侵略軍,恨不得跑到他們國家,揪著他們的衣領,讓他們當面向我們道歉,并要求他們賠償損失。
生2(搖頭嘆氣):在中國的大地上他們橫行霸道,真讓人太氣憤了。
生3:我恨當時的統(tǒng)治者。我從課外資料上得知,國民黨反動當局不僅不支持抗日,還當縮頭烏龜,簡直有損中國人的形象。
生4:那些侵略軍應無條件向我們認錯!
生5:我真佩服我們的這些抗日勇士,他們勇往直前,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才真正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和光榮。
生6:我從文中中國士兵和日寇一連串的動詞中體會到當時戰(zhàn)斗是多么的慘烈和驚心動魄。
……
以上的教學片段,教師所設置的問題是多元且開放的,它引領著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親密接觸,學生們依自己的認識來解讀文本、豐富文本,將課外積累的資料引進文本,豐盈了文本內(nèi)涵,使解讀不僅具有個性化,還具情感化。
(三)對話,啟迪了學生的情感和思維
語文大師呂淑湘指出:文學作品中的語言很美,特別是詩歌、散文,不僅詞語美,篇章也美,好像一座很好的建筑物,造型很美。只要教師善于引導,學生是能夠領會的。請看小語第十冊《古詩兩首》教學片段。
屏幕出示兩首古詩,在輕曼悠揚的古箏曲中,學生自由輕聲朗讀,然后與同桌交流。
師:你最喜歡哪一首詩?并說說為什么。
生1:我最喜歡《絕句》,作者把春天的雨和風寫得真是太生動了。
師: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生1:后兩行詩。
師:你能不能用很美的語句來描述,并美美地朗讀詩句呢?
(生1讀得有滋有味)
師:“杏花雨”和“楊柳風”是什么意思?
生2:結合前面的詩句,我認為是“杏花開放時下的雨”“楊柳發(fā)芽時下的蒙蒙細雨”的意思。
……
生3:我最喜歡《游園不值》,因為它構思巧妙,詩人沒有花很多筆墨去描繪滿園的春色,只是用一枝紅杏來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
師:說得太棒了!
生4:紅杏種在園子里,但生命力卻是無限的,是蓬勃的。
師:詩人為什么不直接寫從柴扉中看到的春色,而要寫抬頭看紅杏,妙在哪里?你能試著想象并描述一下滿園的春色嗎?
生5:我想,詩人這種寫法應該叫“以小見大”“以一角寫全貌”吧,我爸爸說這是最高超的寫作藝術。
師(激動):說得太精彩了!請你描繪一下園中的春色吧。
生5:園內(nèi)萬紫千紅,樹木抽芽了,枯黃的小草冒綠了,給園內(nèi)鋪了一層綠絨地毯。群花爭艷,像趕集似地聚攏來,花香草香,引來無數(shù)的蜂蝶在園內(nèi)盡情舞蹈。
師:畫面真美,有靜有動,有聲有色。大家還有其他感受嗎?
生6:讀到前兩行詩,我讀出詩人是很惆悵的,讀到后兩行詩時,我明顯感覺詩人是無比欣喜的。他雖然沒進到園子里,但墻頭探出的一枝紅杏給了他無盡的春意想象。
師:這就叫意猶未盡,讀詩時,我們就應該這樣隨著詩人筆下的景致去感悟、體會。你們學得真不錯!老師真為你們驕傲!
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里,師生始終處在一種和諧平等的同伴間的對話氛圍中,教師并沒有刻意要求學生應該怎樣去讀詩、悟詩。由于有了課前的預習,有了學生學詩的經(jīng)驗,學生的潛能在對話中“游刃有余”地展示,學生的思維變得靈活,語言表達也顯得流暢而富有詩意,蘊藏在詩中的情感在對話交流中獲得了體驗。
二、對當下語文對話教學的思考
誠然,我們在看到對話教學給語文課堂帶來喜人變化的同時,也應冷靜地反思當下的語文對話教學。筆者認為有以下的“三重三輕”現(xiàn)象不容忽視。
(一)重表達,輕積累,語文課堂“異?;钴S”
走進現(xiàn)在的語文課堂,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增強了,他們個個“能說會道”“能言善辯”,可一旦要求他們轉化為書面語言時,學生又往往感到“力不從心”“舉筆維艱”。究其原因,學生的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發(fā)展不同步,(下轉第9頁)(上接第4頁)這與對話教學中重表達、輕積累有著直接的關系。從筆者所接觸到的一些語文課堂看,只有很少的課安排了詞語的積累書寫和背誦等。我們需明確的是,聽說讀寫都是語文課程應承載的任務??稍诋斚碌恼Z文課特別是觀摩課上,原本該屬于積累范疇的“聽寫詞語、摘抄句子、背誦語段、復述課文、仿句仿段”等,好多教師都不敢讓它們“登堂入室”,似乎把這些內(nèi)容“呈”上觀摩課,就會“有傷風雅”。巴金先生曾說過:少年把字刻進石頭,老年把字刻在沙灘。積累語言是運用語言的基礎,應該在以對話教學為主要形式的語文課堂中適當?shù)厝谌胝Z言的積累。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否則,學生們的語文學習便成了無源之水了。
(二)重拓展,輕品悟,語文課堂“舍本求末”
放眼當下的語文課堂,不管是低中年級段,還是高年級段,在觀摩課上,教師為了展示學生的“風采”,紛紛從文本中挖空心思找拓展點。一時間,我們的語文課堂“拓荒成風”,成了又一另類風景線。請看下面摘取的幾個“拓展鏡頭”。
《錢學森》
同學們,你們最希望得到哪項諾貝爾獎?為了這個目標,你現(xiàn)在應該怎么做?
《天游峰的掃路人》
題1:你覺得老人這樣做值得嗎?
題2:請你結合課文內(nèi)容,接著往下編《三十年后的相聚》。
蘇霍姆林斯基曾結合自己的切身體驗,深有感觸地說:“三十年的經(jīng)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從何而來?應腳踏實地地立足于文本,重在品詞析句領會文字的神韻,體會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等。不是說拓展不行,而是應適可而止,不應在舍棄文本的基礎上去追求表面上課堂的互動和探究,拓展的目的是為了深化對文本的理解、學習。只有立足于對文本的深入理解的層面上拓展,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也才能培養(yǎng)學生實實在在的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
(三)重讀“量”,輕讀“質(zhì)”,語文課堂“讀聲洶涌”
應該說,在新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的語文課堂已漸漸地回歸本真。以讀為本已成為語文課堂的常見行為,這是好事。因為朗讀是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有效方法。然而,筆者聽了多節(jié)課后,總有一種感覺,課堂上讀書的次數(shù)是多了,但讀書的味兒依然不濃。課堂上,教師往往是讓學生自讀自悟——自我朗讀——交流朗讀——全班評議——揣摩朗讀——集體齊讀。這樣的朗讀,品詞析句少,教師指導示范少,學生入情感悟少,訓練的量少,訓練的面也窄。故而使我們的語文課堂雖然有瑯瑯書聲,但缺乏情趣、理趣,給人的更多感覺是一遍又一遍地“傻讀”。
對話教學給語文課堂注入生機與活力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值得商榷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為了能讓對話教學的“航道”通暢,“吞吐”自如,我們就必須正視語文課堂中暴露的問題,想方設法彌補不足。冷思考決不是潑冷水,而是陳述現(xiàn)象,希冀得到更多同行的共鳴,攜手并肩,讓對話的語文課堂實現(xiàn)蘇霍姆林斯基所期盼的境界:課——是點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的火把的第一顆火星。
(責任編輯:符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