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玲
摘 要:教育的本質(zhì)是教人“向善崇美”。任何學科的教學,都應該關注學生生命的成長,為學生健全人格的發(fā)展打下基礎。因此,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該善于挖掘語文學科的育人價值,用語文本身的莊重幽深、光明亮麗去感化學生對中國文化的激情,在文化傳承中,建構學生的精神世界。
關鍵詞:語文學習;品德提升;育人價值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基礎。語文課程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和革命傳統(tǒng),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边@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注重追尋語文學科的育人價值,教書且育人,讓學生在習得語言的同時,提升自己的精神內(nèi)涵。
那么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從哪幾方面來實現(xiàn)語文學科的育人價值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率先垂范,潛移默化——錘煉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潤物無聲
小學生對教師極度崇拜,“我們老師這樣說的?!薄拔覀兝蠋熃形覀冞@樣做?!边@些話常常成為他們的口頭禪。面對著學生崇拜的眼神,面對著學生純潔的心靈,教師應特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時刻展示自己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用自己高尚的師德去引領學生成長。
“言傳身教”是教師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的最佳方式。教師不僅要通過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對學生進行“言傳”,還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對學生進行“身教”,所以教師一定要提高文化素質(zhì)和品德修養(yǎng)。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教師發(fā)出來自內(nèi)心的尊敬、熱愛、信任和敬佩,從而激起一股巨大力量追隨教師,實現(xiàn)德育滲透的目標。
二、文以載道,以文化人——挖掘教材的德育素材,寓德于教
語文教材,或是對真、善、美的頌揚,或是對假、丑、惡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潔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寫照,或是表達對祖國無比深沉的熱愛、對自然風光熱情洋溢的贊美……無一不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真情流露,其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內(nèi)容。這是語文學科得天獨厚的教書育人的有利條件。作為語文教師,應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寓德于教。
1.展示文化魅力,激發(fā)愛國情愫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唐詩宋詞,美輪美奐;散文小說,意境深遠。即使是一個個的漢字,也體現(xiàn)著祖國文化的魅力,凝聚著民族的精神。
案例:
師:“奴仆”見過嗎?
生:見過。電視里那些服侍當官的人就是奴仆。
師:古代“奴仆”就是下等人。
生:我家隔壁就有奴仆,那個女的天天給那家人做事。
(眾生笑。)
師:那個女的到底是不是奴仆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樣的人才是奴仆,老師把他們畫出來。你們可要仔細看。
(在黑板上畫“女”字的象形文字,并側身站立,低頭,俯身,雙手交叉在胸前。)
師:這是什么人?
生(笑):是女人!
師:古代的女人見了男人就要這樣,很溫順的樣子。
(再畫“奴”字的象形文字。)
師:盡管女人已經(jīng)很聽話,很溫順,但男人們還是用一只大手一把抓住女人,想打就打,想罵就罵。這樣的女人就是“奴”。
師:(在黑板上畫“仆”字的象形文字,邊畫邊解說)這是一個側身站立的人,有人在他頭上戴了一個“羊”的標志,表示這是一個戰(zhàn)俘或罪犯。還會在他屁股后邊插上幾根尾毛,讓他在大街上走。
生:只有動物才有尾巴,真難為情。
師:對,不把人當人!
生:我會覺得恥辱!
生:這是對人的侮辱!
師(臉色凝重):這樣的人就是“仆”,這個字就是“奴仆”的“仆”。
薛老師對“奴仆”二字的教學,不僅讓學生有效地識記了字形,而且也讓學生體會到了漢字的文化底蘊,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樣的教學,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激發(fā)了學生愛國的情愫。
2.挖掘教材內(nèi)涵,促進品德提升
小學語文教材選文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具有典范性,體現(xiàn)時代精神,同時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和民族精神。語文教師應利用語文學科得天獨厚的條件,抓住那些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在語文教學中引領學生感受教材的思想內(nèi)涵,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和高尚情操。
一句話、一首歌、一段情,正是因為教者充分挖掘了文本中最具有感染力的語言,引導學生去閱讀、品味、感悟,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此刻,不需要教師再進行灌輸“我們是中國人,我們要愛自己的祖國”,學生在感受語言過程中情感已經(jīng)被充分激發(fā),課堂上動情的歌聲、高昂的讀書聲就是學生內(nèi)心沸騰的愛國情。
三、走進生活,明理導行——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知行統(tǒng)一
德育滲透不能只局限在語文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我們可以適當開展一些語文活動課和語文主題活動,讓德育與生活實踐聯(lián)系起來。
1.開展實踐活動,學會合作
排演課本劇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語文實踐活動,通過排演課本劇,不光可以強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排演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合作,學會了互助,懂得了在集體中要顧及他人,服從集體。融德育于語文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這樣的方式遠比教師的“說教”要有效得多。
2.進行課外閱讀,陶冶情操
學習語文離不開大量的課外閱讀,而在課外閱讀中,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從課外閱讀中提升了思想認識,汲取了精神力量。歌德曾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遍喿x能豐富學生對人生的認識,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精神境界的提升。
3.關注習作表達,提高認識
習作是語文教學中經(jīng)常開展的語言實踐活動,它能有效地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同時,習作的內(nèi)容往往也是學生內(nèi)心情感的自然流露,通過學生的習作,我們能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觸摸到學生的心靈。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的習作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要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與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語文的能力的過程融為一體的,不應該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每一個語文教師都應該用自己的一雙“慧眼”,去追尋語文學科的育人價值,讓學生在學語言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的精神與語言在語文學習中同生共長。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方洲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