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報媒受到其他媒體擠壓的背景下,將通訊做活、做深、做新的問題很值得研究。通訊做活的主要路徑有:細化報道內容,注重講述故事,展現生動細節(jié)。通訊的深度怎樣實現?首先是采訪的過程體現深度,其次是提出的問題體現深度,再次是確立的主題體現深度,最后是進行的分析體現深度。通訊之新應體現在如下五個方面:在思維上求新,在文體上求新,在選材上求新,在結構上求新,在語言上求新。
關鍵詞:
通訊 寫作 思考
對報紙媒體而言,通訊是一種經常使用、相當重要的新聞文體。在當今時代,報媒受到其他媒體的擠壓,讀者在不斷地流失,總體呈衰落之勢。應當說將通訊做活、做深、做新,對于報媒留住讀者和在某種程度上扭轉衰落之勢,具有重要意義。
一、通訊如何做才活
在人們的注意力越來越成為緊缺資源的今天,通訊作為報媒的主要文體樣式,如果顯得死板、沉悶,則難以吸引受眾的眼球,必須做活才能進入受眾視野并進而引起他們的閱讀欲望和興趣。
那么,通訊如何才能做活呢?
1. 細化報道內容。就同樣的題材而論,消息受篇幅限制,所作報道比較簡略,大致是概要式的,一般對內容不加細化,不作詳盡敘寫。而通訊對有關人、事、景、物的敘寫,常常較為具體和舒展,會將現實生活中的新聞事實包括細節(jié)以及相關的歷史事實(背景材料)敘述得很詳細。由湯征、王曉映撰寫的《連云港浦南鎮(zhèn)太平村三千村民推舉民警當村官》,其中有這樣的文字:
連云港市浦南鎮(zhèn)太平村前些時出了件“不太平”的大事,由于村民對兩委班子不滿,聯(lián)名上書鎮(zhèn)黨委要求更換村支部班子。在此情況下,兩委班子全體辭職。誰來當新村官?這是個大村,共有1342戶、5672名常住人口,卻竟有3000多村民聯(lián)名推舉一個28歲的民警萬峰。萬峰何德何能,能在這個村情復雜的村如此得人心?……
萬峰回憶說,農村人吵架,很多是小事,他覺得雞毛蒜皮很無聊,一上去就講人家:你們吵什么吵啊,有什么大事?。窟@下好了,兩個吵架的人不吵了,掉頭來一起罵他:這事小嗎?這事很大!
聽著就像春晚小品。后來怎么就服人了?有什么訣竅?
萬峰說,磨嘴皮子磨多了悟出來:鄉(xiāng)鄰之間的很多糾紛爭端多是為個“面子”。前兩天,一個老頭打了小伙兒一拳,吵起來,叫萬峰去評理。小伙兒一定要老頭道歉。萬峰說:按輩分,他和你父親平輩,他給你道歉,你受不起,你把你父親叫來,讓他們平輩之間道個歉吧。小伙兒父親來了,老頭兒覺得這個歉能道了,剛一開口,小伙兒父親不好意思了:哎喲,多大個事,不要講了不要講了。雙方的面子都過了,事情就了了。
這篇通訊,注重細化報道內容。特別是對萬峰前后兩次勸架的敘寫,既具體生動,又耐人尋味。前一次勸架,結果是成了吵架雙方共同的對立面;后一次勸架,以智慧平息了挨打的小伙與老頭之間的爭端。文中沒有使用抽象空洞的語言。鮮活的內容和質樸的話語,使文本具備了一定的魅力。
一般來說,消息引用人物語言(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不多,對此也沒有特別的要求;但通訊寫作的成功秘訣之一,則是比較多地自然而又是相當恰當地直接引用人物(報道對象和采訪對象)語言。此外,通訊還會比較多地寫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這是通訊細化報道內容的又一涵義。通訊《領導干部的楷?!追鄙分?,對孔繁森二次進藏前告別老母時的情景,是這樣寫的:
要走了,孔繁森默默地站在母親面前,用手輕輕梳理著母親那稀疏的白發(fā),然后貼在老人的耳朵旁,聲音顫抖地說:“娘,兒又要出遠門了,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要翻好幾座山,過好多條河?!?/p>
“不去不行嗎?”年邁的母親撫摸著他的頭舍不得地問。
“不行啊,娘,咱是黨的人。”孔繁森的聲音哽咽了。
“那就去吧,公家的事誤了不行,多帶些衣服、干糧,路上可別喝冷水……”
想到也許這是同年邁多病的老母親的最后一面,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感情,“撲通”跪在母親面前:“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娘,您要多保重!”說完,流著淚給母親深深磕了一個頭。
文中如實記錄了臨行前的孔繁森與九旬老母之間的一番深情對話。在對話中,老母的話不多,但她的深明大義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孔繁森對老母的依戀、不舍以及關于“忠孝不能兩全”的慨嘆,讓人久久難以忘懷。對話是那樣本真、實在、感人。如果刪去對話,以記者概括性的話語來代替,能產生現在這樣的效果嗎?如果將直接引語改成間接引語,即由記者轉述母子對話,效果也會大為遜色。而對孔繁森默默站立、輕梳母發(fā)、顫抖說話、聲音哽咽、撲通跪下、深深磕頭等一系列動作的敘寫,無疑大大增加了作品感人的程度。
2. 注重講述故事。在相當一部分通訊(敘事記述型通訊)的寫作過程中,要注重講故事。記者在采訪時,要注意發(fā)現具有新聞價值的故事,在寫作時則要努力按新聞的要求寫好故事。
講意味深長的故事。在問題奶粉事件使企業(yè)和個人的誠信問題成為全社會關注焦點的時候,《兵團日報》刊登的通訊《“我要做一個誠信的人”》,講述了吳蘭玉老人拾荒9年、積聚微薄收入用以還債的故事。這個年邁、孱弱、貧困的老太太所演繹的故事,凸現出老人感人至深的誠信,而這正是一些社會組織和個人所欠缺的。故事發(fā)人深省、催人振奮。
講感人至深的故事。有的通訊,圍繞主題講了一連串小故事,但每一個故事都讓人刻骨銘心。例如早些年的通訊《崗位作奉獻 真情為他人——記北京 21 路公共汽車售票員李素麗》《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記全國勞動模范、水電修理工徐虎》。近期的通訊《默默芬芳最動人——獻給“把脈江河”的水文工作者》中,講了循化水文站郭建林的故事。有一段文字這樣寫道:
他是個心態(tài)樂觀的“老水文”,他說自己當初在青海省果洛州瑪沁縣拉加鎮(zhèn)軍功水文站工作時,海拔有3100多米,見不著蔬菜和水果,后來見到一種水果時,怎么也想不起來叫什么,只好跟家人說要吃“那個”。過了好長一段時間,他才想起,“那個”就是香蕉。“你說我傻吧?”他一邊說一邊哈哈大笑。
他還養(yǎng)過一只鷯哥,模仿人說話惟妙惟肖。到了工作時間,同事會喊一嗓子:“小郭,測流!”日子久了,鷯哥記住了,一見到他,就會主動“吩咐”開來——“小郭,測流!”
久違蔬菜和水果,到了叫不出香蕉名稱、把它稱為“那個”的地步;終日與鷯哥為伴,以致鷯哥每每主動吩咐“測流”。幽默詼諧的文字背后,是條件的艱苦和生活的寂寞。而這一切,盡在不言中。
3. 展現生動細節(jié)。細節(jié)是指人物、事件、場景中的有意味的細微之處。它有時是人物的舉手投足,有時是事件的一個細小情節(jié),有時則是關于人物、事件、場面的一個鏡頭。著名記者穆青曾言:“有時候,一個細節(jié)比千言萬語生動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币韵率嵌昃?、朱玉撰寫的通訊《公仆本色——追記湖南省委原副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鄭培民同志》中的一個片斷:
曾令超,一位司法干部,在一次維護社會治安的事件中受傷,雙目失明,后來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他聽說了兼任省殘聯(lián)名譽主席鄭培民的名字,寫信希望得到鄭培民的題詞。
犟犟的老曾打定主意只寫一封信:如果鄭培民不回信,那我也犯不上巴結他,管他是多大的官!
回信來了,曾家的電話也響了。半個多小時的電話里,鄭培民詳細詢問了曾令超的各種情況。他怕在紙框子里摸索著記錄的曾令超不方便,把自己家里和辦公室的電話重復了三四遍。最后,鄭培民一定要等到曾令超放下電話后,自己才掛電話。老曾實在受不了這等“待遇”,堅持讓鄭書記先放電話,推來推去,還是老曾拗不過書記。以后,在他倆的交往中,這已成為習慣,也成了默契:每次,鄭培民都要聽到電話那邊“咔嗒”一聲,自己才輕輕掛上電話。
見了面,鄭培民一把抱住了什么都看不見的曾令超:“你摸摸我,咱倆高矮胖瘦差不多!”他又摸摸曾令超臉上的傷疤:“陰天下雨會疼嗎?”熱茶倒好,先放在一邊。等到不燙了,鄭培民才端到老曾手上:“現在可以喝了。”
上述文字中包含了一系列細節(jié):(1)通話。此處的細節(jié)元素十分豐富:作為高級干部,主動給殘疾人曾令超打電話,一通話就是半個多小時(這在省部級干部中是不多見的);為方便雙目失明的曾作記錄,鄭將自己的辦公電話和住宅電話重復了三四遍(這更是不多見的);鄭堅持曾先掛電話,自己才掛電話(表現出對平民百姓的足夠敬重)。(2)見面。見面后,鄭“一把抱住”曾,撫摸他臉上的傷疤,充分顯示出與曾的親近與親密。(3)倒茶。沏茶,并不讓人代勞;等茶不燙了,才端到曾手上(唯恐什么也看不見的曾被熱茶燙著,體現了無微不至的關心體貼)。有了精彩細節(jié),感人的元素和深刻的含義盡在其中,任何抽象的議論不免顯得多余和蒼白。寫精彩的細節(jié),不能由記者妙筆生花,也不能虛構事實和改變事實。正確的做法是:通過深入采訪,發(fā)現妙不可言的精彩細節(jié);在寫作中,將這些精彩細節(jié)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
二、通訊如何做才能深
受眾中的相當一部分人,閱讀通訊不滿足于了解發(fā)生了什么事,而是更想了解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它有什么認識價值和啟迪意義。正因如此,他們閱讀通訊作品有著深度的要求。做有深度的報道,這應當是報媒的強項,是報媒在與其他媒體如電視媒體、網絡媒體的激烈競爭中可以彰顯的優(yōu)勝之處。
通訊的深度怎樣實現?
1. 采訪的過程體現深度。有深度的通訊,源于有深度的采訪。反過來說,在采訪中淺嘗輒止、浮光掠影,據此不可能寫出有深度的通訊。從這個意義上說,深入細致地進行采訪,這是生產具有深度的通訊的不二選擇?!吨袊嗄陥蟆返?名記者,為報道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大興安嶺特大火災,到災區(qū)采訪了三四十天,采訪了官員、災民、留守人員、轉移人員、店主、警察、消防隊員、撲火官兵、學生等,能訪的都訪到了。報道的初衷是:“一定要打破小災小凱歌,大災大勝利”的報道模式。采訪就是循此思路進行的。[1]皇天不負苦心人。他們最后寫出了至今仍然被人們記住的“三色報道”(《紅色的警告》《黑色的詠嘆》《綠色的悲哀》)。
2. 提出的問題體現深度。這里所說提出的問題,并不是指記者在采訪中的提問,而是所觸及且呈現于受眾面前的發(fā)人深省的問題,多指事實背后隱含的矛盾、被一種傾向掩蓋的另一種傾向等。一般受眾或許并沒有意識到此類問題的存在,這就需要記者做到將問題示于人并恰到好處地寫出自己對問題的思考。趙文俠、白鷗撰寫的《八卦話題“打敗”抗日老兵》,說的是媒體記者熱衷于“八卦話題”而將抗日老兵晾在一邊的事,提出了某些記者的價值取向出現偏頗的問題。值得稱道的是,記者提出問題時相當巧妙:“沒有人走過去攙扶一把專程趕到現場的92歲中國遠征軍老戰(zhàn)士鮑直才,老人緩緩從座位上站起身,戴上紅圍巾,穿上外衣,蹣跚地向場外走去。”敘事中,記者對老兵受到的冷遇表示了不平。“沒人”“攙扶”“專程”“趕到”“92歲”“緩緩”“蹣跚”等詞,單個來看個個都是中性的,但在整個報道所構成的語境中,卻又巧妙地隱含了記者的價值判斷。
3. 確立的主題體現深度。主題是作者通過所寫的內容要表達的統(tǒng)攝全篇的思想觀念,是整個文本的靈魂,是全部素材和文字的凝聚中心。通訊作品是需要有主題的,在這一點上,它與一些篇幅短小的消息是有所不同的。有些短消息,只是客觀地傳遞一條相對簡單的事實或信息,未必表現或隱含什么主題。而通訊則必須有主題,否則就會帶來兩個后果:一是文本失之松散,二是立意失之膚淺。
通訊的深刻的主題,不停留于事物的表層,而每每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因而具有穿透力和啟發(fā)性。新華社記者撰寫的通訊《在痛定思痛中浴火重生——從甕安之亂到甕安之變警示錄》,直面甕安之亂、之痛,表達了這樣的主題:“人民,是我們黨的根基所在、血脈所在、力量所在。如果根基動搖了,血脈割斷了,大地之子‘安泰還會有無窮的力量嗎?”雖不是難懂的道理,卻是樸素而又深刻的真理。而問世于20世紀90年代初,由穆青、馮健、周原撰寫的通訊《人民呼喚焦裕祿》,針對當時的各種社會亂象,針砭時弊,大聲呼喚焦裕祿和焦裕祿精神,發(fā)出了振聾發(fā)聵的時代強音。作為站在時代前列的思想者,記者在通訊中表達了深邃的主題。
誠然,通訊的主題所表達的是記者的認識,但這種認識既不應脫離事實,也不應游離事實,更不應違背事實;它是記者在反復審視、專心燭照采訪所得材料以后獲得的。敘事記述型通訊的主題,通常不是記者通過文字直接地點出來的,而是通過對人和事的敘寫而得以表達的;而調查分析型通訊,是在陳述調查所得材料的基礎上,在對此進行分析的過程中使主題得以呈現的;訪談實錄型通訊,主題是訪者在與談者的交談中得到顯現的。
被稱為改變了中國MBA命運的通訊《命運備忘錄——38名工商管理碩士(MBA)的境遇剖析》,寫作的緣起是中國青年報社接到了一封求援信:MBA——SOS!但通訊不是僅僅關注這撥人的工作安排,而是直面優(yōu)秀人才的命運,直指背后僵化的人才制度。這樣的立意,就比就事論事的立意要深刻和高遠得多。此文一出,可產生的改變中國MBA命運的效果,完全在情理之中。[2]
4. 進行的分析體現深度。一部分通訊(筆者稱之為調查分析型通訊),不僅觀點要有深度,所作的分析也應體現深度。這種分析,既是就調查所得的材料中包含的問題而進行的,又是在有深度的觀點的指引下進行的。觀點的深度體現于洞察力和穿透力,分析的深度表現在由表及里、透過現象揭示本質和觸及事件的深層次原因。由新華社多名記者聯(lián)合采寫的長篇通訊《在歷史災難中實現歷史進步——2010年中國自然災害警示錄》,對自然災害提出的警示作出了如下分析:(1)多災未必多難——自然災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減少災害損失是大有作為的。要學會防災而不僅僅是抗災,加強減災不僅僅是救災,這就是人類面對自然災害的科學態(tài)度。(2)困境孕育出路——既不能做自然的奴隸,也不要做自然的主人,應該是自然的朋友,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發(fā)展之路。(3)多難興邦——災難塑造了中華民族的獨特性格和頑強意志。面對新的挑戰(zhàn),在科學發(fā)展觀指引下,歷史災難必將以歷史進步為補償。該通訊就災難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觀點及圍繞這些觀點所作的分析,確有高人一籌和深刻獨到之處。
三、通訊如何做才新
人類的社會生活處于運動變化之中,不斷地涌現出新鮮的內容。人們的接受習慣和接受預期,隨著社會的進步而有所變化。新聞寫作應當與此相適應。而多年一貫制的通訊,則難免令人生厭。對于通訊的作者來說,求新當是終身的不懈追求。
1. 在思維上求新。思維上求新包括兩層意思:(1)打破思維定勢。擺脫習慣性思維和模式化思維的束縛。這類束縛,有些是受他人影響所致,有些則屬記者作繭自縛。不管屬于哪一種情況,其結果都是固化成了能以不變應萬變的套路?,F在看來,《經濟日報》當年以《香香臭臭話廣東》為開篇的一組11篇系列報道,有著多方面的意義。其意義之一是:報道的總主題具有相當的新穎性和深刻性。之所以能如此,是因記者對多年來形成的思維定勢有所突破,對改革開放以香臭并提的方式進行思考、報道,辯證地話廣東和各地的改革開放,一改以往的非黑即白、非白即黑的僵化式思維,從而體現出強大的震撼力。(2)拓寬思維空間。當年,農村改革風起云涌,農村大包干成為全國媒體報道的熱點,在文章已做得很足、很難出新的時候,《羊城晚報》記者從狹窄的思維空間中跳了出來,把目光轉向了曾是全國農業(yè)的一面旗幟的山西省昔陽縣大寨大隊,在前往采訪以后,寫出了標新立異之作《大寨也不吃“大鍋飯”了》。當然,這是一篇消息,但對于通訊寫作中的思維創(chuàng)新,又何嘗沒有借鑒意義呢?
2. 在文體上求新?!拔臒o定法”。研究者和實踐者都無法用幾個概念來框定通訊中的所有具體文體樣式。事實上,論及通訊的具體文體樣式,必須看到:新聞人的通訊寫作實踐豐富多彩,且處于不斷創(chuàng)新之中。改革開放以來,就出現過許多在文體創(chuàng)新方面力度很大的通訊作品??凇缎⒏袌蟆返耐ㄓ崱端?、她、她——一個買書、讓書的故事》,被處理成了準劇本體。《一分一厘本不輕 街頭硬幣 隨處丟》,借鑒了電影文學劇本的分鏡頭寫法,作品追求的是電影片斷的呈現效果?!扼w育報》刊登的通訊《漢城決戰(zhàn)的最后40秒——男子4×100米決賽畫外音》,別出心裁地報道了1986年漢城亞運會壓軸大戲男子4×100米決賽賽事。記者在賽前、賽后采訪得到的內容,以畫外音的方式,被巧妙地融入對扣人心弦的最后40秒的報道之中。以宋體文字敘寫現實賽事,以楷體文字處理畫外音,從而突破了通訊的固有模式。賈永等所寫通訊《讓死者有那不朽的名,讓生者有那不朽的愛——寫給張永平母親的一封信》,則采用了書信體的樣式,敘事中多記者對烈士母親的傾訴。此處,還有一篇奇文不能不提。1997年7月間,《新華日報》推出了一組7篇系列報道,總題為:《蘇錫常:關于結構調整的對話》。這組報道的每一個單篇,都由“調查實例”“記者觀察”“領導觀點”“學者點評”等4個部件構成。每篇文章已沒有任何起承轉合的文字,而只是4個部件的這樣那樣的組合。這一組報道,既不像消息,也不像通訊,當然也不屬于新聞評論,可謂“四不像”。[3]惟其如此,筆者當時閱讀此系列報道,便覺得眼前為之一亮,且至今記憶猶新。
3. 在選材上求新。選材是通訊主題確立后,記者須做的一項工作。一般而言,記者通過采訪總是能獲得大量的素材。其中,有些是有價值的,有些則價值不大甚至毫無價值;有些素材雖然有價值,但新鮮度不足。因此,對采訪所得的素材,要進行精心選擇,力圖用鮮活的材料。2000年,在西部大開發(fā)的背景下,《經濟日報》先是刊登了系列報道“東人西行記”,后又刊登了其姐妹篇系列報道“西人東行記”。報道中所選材料,是記者隨行的采訪記錄,借“東人”的眼睛看西部,又借“西人”的眼睛看東部?!皥蟮涝诎婷嫔线B續(xù)推出,像連載小說一樣深深地吸引著讀者。記者以朋友結伴同行的身份來行文,所見所聞都是新鮮的和生動的。”[4]兩組系列報道,所選之材充分體現出新穎性的特點,在其他報道中是見不到的。由此,它們就成了獨家報道。
4. 在結構上求新。一篇通訊中,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如何結構全篇,對此,要有通盤考慮和精心安排,要盡可能與眾不同,顯得別具一格。
新華社記者李從軍、劉思揚、朱玉、趙承共同撰寫的長篇通訊《守望精神家園的太行人——紅旗渠精神當代傳奇》,分為五個部分,小標題分別是:“太行之夢——一個永不墜落的理想/‘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山海經》”;“太行之氣——一派正大沛然的氣概/盤古氏‘左手執(zhí)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鑿開,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開辟衍繹通俗志傳》”;“太行之力——一種滴水穿石的堅韌/‘夸父與日逐走……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山海經》”;“太行之愛——一首奉獻當代的頌歌/‘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淮南子》”;“太行之魂——一曲民族精神的詠嘆/‘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列子》”。
記者經過對采訪所得大量素材的審視和梳理,將它們置于“夢”“氣” “力”“愛”“魂”等五大板塊之中,使之在最恰當的地方發(fā)揮最好的作用。五個板塊體現出相當分明的層次感,相互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內在聯(lián)系。而小標題中引述的古籍中的話語,不僅與相應的關鍵詞緊緊相扣,成為每一板塊的點睛之筆,且使文本平添了豐厚的文化底蘊,使作品顯得功力不凡。
5. 在語言上求新。語言的使用,對通訊而言至關重要。在通常情況下,記者較多地使用自己的語言敘事。這是理所當然的。問題是記者自己的語言應忌老套、刻板。在語言的使用上不落俗套、另辟蹊徑,記者在這方面當有不懈追求。趙俊芳、郝斌生撰寫的通訊《欒城草農敢鬧?!牂璩寝r民種草者說》,采用了另類語言方式,不是以自己敘說為主,而是把“話筒”交給了草農,讓多個草農去講述。記者抓住草農的“說”進行表達,寫得有聲有色、原汁原味,從而給人以新穎感。在這篇報道中,有這樣一個片斷:
“德州一個客戶拿著一萬元的匯票給了李書賢,李書賢的家人把匯票當人民幣鎖進匣子里,等用錢時再取出來,匯票上的錢早不翼而飛了?!薄耙粋€翻譯的幾句洋話就騙走草業(yè)公司33萬元”。如今聽著這些流著喜淚帶著苦澀的訴說,不難想象當初草農闖市場的尷尬。
“經過市場上十年摔打,我們該承受的也承受了,現在都成了種草能手,成了市場主體。不經風雨,難見彩虹?!钡仡^上掛著“國慶草坪苗木”大幅招牌的劉固莊的馬國慶,正兜著一布袋皮尺給山東的客戶丈量草平方,他只能見縫插針地應答記者的采訪。地里的人忙亂得成了一團麻,有開起草機的,有舉著鏟刀一段一段分割草卷的,有裝車的男人一不小心踩了婦女的腳而招致驚叫或嬉罵的。
“我的體會是三年一個周期,去年草價高,今年價格低迷。凡是能堅持下來的都掙錢了,蓋了洋樓,買了轎車。種的多掙的多,因為這是個朝陽產業(yè)。種賠的也有,但總是少數,我也有賠的年份,在我們這里掙少了就算賠。既要學會種草,更要學會賣草。在十年賣草過程中我也被皮包商騙過幾次,把草倒騰走以后就找不見人影了。有些單位和部門用了草以后遲遲不付款,逼著我學會了依法討債,學會了訴訟打官司。”說完這些話后,老馬就坐上小車陪客戶吃飯去了,他給我們留下一個活脫脫的草皮大亨的背影。
該通訊直接引用了諸多草農所“說”,穿插敘述記者現場所見,將兩者糅合起來,產生了很好的效果?!奥牎薄稗r民種草者說”(實際上是采用直接引語的方式進行表達),因為每一位草農都有自己的鮮明個性和獨特經歷,他們所“說”自有其吸引(下轉第113頁)(上接第101頁)人之處,加之體現了原生態(tài)和鄉(xiāng)土氣息,所以報道顯得不落俗套。
標題是通訊內容的凝練表達,是尤其吸引受眾眼球之所在。因此,標題語言當是通訊語言中的重頭戲。2006年8月,《新華日報》先后刊登“南京建設五個中心”系列報道,三篇通訊的標題語言堪稱新穎?!稄摹皹屌谲囬g”到“創(chuàng)意工場”》,“槍炮車間”“創(chuàng)意工場”都有頗深的寓意,且相當形象?!稄拈L江三角洲“末梢”到全國創(chuàng)新高地》,其中的“末梢”一詞極妙?!稄木G化中心到綠色中心》,“中心”前冠以“綠化”和“綠色”,一字之差,相去甚遠?!熬G色中心”遠非“綠化中心”可比。上述語言的妙處是:出新、出巧,彰顯了睿智,給人以韻味。
基金項目:本文系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科研基金資助項目(11XK11)
參考文獻:
[1] 葉研談.紅色的警告[EB/OL].http://fangtan.cyol.com/content/2011-07/07/content_4628687_3.htm。
[2] 1987命運備忘錄:改變了中國MBA“命運”[EB/OL].http://bbs.tqedu.net/thread-64261-1-1.html.
[3] 丁柏銓.中國當代新聞理論的現實基礎[J].現代傳播,2002(4).
[4] “東人西行記”系列報道案例介紹[EB/OL].http://www.ce.cn/books/read/2005/sdyx/lz/200507/01/t20050701_4104730.shtml.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新聞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