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在當今高校對人才的要求和培養(yǎng)上,學生的合作精神都是受到極大關注的?,F(xiàn)代社會也將合作精神作為評價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那么,該怎樣培養(yǎng)合作精神、協(xié)作能力呢?培養(yǎng)協(xié)作能力,需要處理好三方面的關系。
集體與個體的關系
同學們從小就接受“愛集體”的教育,為何到了高中卻發(fā)現(xiàn)集體精神不夠,協(xié)作能力缺乏呢?一個原因是在強調(diào)集體時,個體的責任被忽視,而由于不清楚個體責任,集體也變得虛無。
記得在幾年前,有幾個“國人”騎上華爾街著名的公牛拍照,被國內(nèi)某電視臺主持人發(fā)現(xiàn),將照片發(fā)到博客,并配以擔憂國人素質(zhì)的言論,這引發(fā)關于國人陋習的反思。隨后有評論轉(zhuǎn)引“其他國家游客也騎?!钡男掳l(fā)現(xiàn),便又覺得“騎牛事件并沒那么嚴重”,還有評論認為,“別人做得,我們?yōu)楹巫霾坏茫俊?/p>
對于這樣的反思與爭議,我一點也不感到奇怪。在我的有限記憶中,我們經(jīng)常會把個人的行為立刻上升到集體、國家。比如,某人犯了錯誤,我們會查找他的身份,如果他是大學生,馬上就說大學生如何如何,如果他出自名牌大學,那更有了談資;如果他來自某個“意料”之中的地區(qū),馬上就說此地的人素質(zhì)一貫很低,要求反思該地區(qū)的文化與文明建設。身邊就有好多條消息反映這種共同認識:某名牌大學博士生盜竊——該博士已畢業(yè)多年,可新聞還是要加上“名牌大學”,似乎該校要負責該博士的一生;某學校組織公派留學生座談會,言談之中領導要求留學生意識到,出國的一言一行將代表祖國形象,不要把國內(nèi)的不文明行為帶到國外,而留學生則表示,自己身后是祖國,要為國爭光,不為國丟臉。
這種共同認識,其實并非只體現(xiàn)在負面事件,一些積極的“正面”事件亦如此。比如,某運動員在國際賽場取得了榮譽,大家興奮得大嚷他太愛國了,太為國爭氣了;再比如,某藝術家在臺上演出,所有中國觀眾激動于他說我是代表國家、民族、甚至代表人種在演出……
你代表誰?很簡單,你首先代表你自己!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不是集體要求你這么做(代表集體)、影響你這么做(集體從眾行為),而是做人的準則要求你這么做。離開這樣的意識,就無法弄清楚自己與集體的關系。也許有“崇高”的集體觀念,但只能生活在虛無的集體觀念中,貌似很有責任感,卻沒有對自己行為負責任的意識。
現(xiàn)在媒體上有很多“90后”新聞:某天某人看見一名“90后”穿吊帶衫進校園,就說“90后”好開放;另一天看到一個“90后”穿得很樸實,又說“90后”很簡樸;再一天看到一個“90后”幫爸媽背東西,就夸“90后”孝順;隔天又看到一個“90后”,爸媽拎著重東西,可他手上什么也沒拿,連書包也由爸爸背著,于是就說“90后”真不孝、真嬌生慣養(yǎng)……把一個人的行為上升到群體行為,就必然是這樣的矛盾、混亂。
同學們要懂得集體和個人的關系:集體是個體的組合,而個體更重要。如果每一個個體都有責任感,懂得自己的責任,懂得基本的規(guī)則與規(guī)范,那么個體實際上就是在為集體做出貢獻,反過來,這樣的集體也會為個體更好地履行責任、創(chuàng)造價值提供條件。
領導與群眾的關系
任何一個集體里都有領導和群眾,就是一個班級里也有班長、副班長、各委員,以及“普通百姓”——雖然班長、副班長不是什么“官”。有一些人認為,凡是領導,其能力就比普通群眾高,得到的評價就該更高。但其實,所謂領導和群眾不過是集體中的職能分工而已,都是為了保障該集體的良好運行。
比如,有高校的自主選拔采取無領導小組面試,把5~10個同學分成一組,讓他們共同完成某任務。在該小組中,誰當組長,誰負責技術,誰負責通信聯(lián)絡,由小組同學自己分配,分配的原則就是誰勝任該工作,以及最終該組能以最快時間完成規(guī)定任務。有的同學就爭著做領導,這種主動性是好的,但如果以為當領導就能獲得更大的表現(xiàn)空間、更多的評分,則是誤解了這種考核的目的。領導不好當,因為你是領導,自然就按領導的崗位來考核你,沒有很好地完成崗位職責,得分就不會高。反過來,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群眾”,則會按“普通群眾”的職能要求來評價你,如果出色地完成崗位任務,就可獲得很好的評價。
所以,在一個群體里,每個個體關鍵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只有自己的個性、能力與角色的要求相匹配,才能扮演好“角色”。而如果在一個群體中,每個個體都得到施展才能的舞臺,那么集體的運轉(zhuǎn)也將十分高效。
把握角色定位與角色評價的關系
每個高中生都要有自己明確的角色定位。高中生在社會上有多重角色:在學校是老師面前的學生,在班級是同學的同學、朋友,在家庭是父母的孩子,在社會是未成年人。每個角色有不同的要求:學生,就要熱愛學習、尊重老師;同學,就要團結(jié)友愛、互相幫助;孩子,就要孝敬長輩、分擔家庭責任;未成年人,就要按照法律規(guī)定不做未成年不能做的事,比如不出入經(jīng)營性網(wǎng)吧、舞廳,不抽煙、不喝酒。
扮演好每個角色并不容易,有時由于各種原因,角色定位和評價會出現(xiàn)偏差。比如,什么是“好學生”、“好朋友”、“好孩子”,有時同學們并不清楚,從而陷入困惑。關于什么是“好學生”,有老師認為,聽話的、成績好的是好學生,不聽話的、調(diào)皮搗蛋的、成績稍差的就不是好學生,有學校甚至根據(jù)這樣的標準分差班和慢班,這就是對“好學生”的評價標準出現(xiàn)偏差所導致的問題。用聽話的標準要求每個學生,他們就會逐漸失去個性;用分數(shù)的標準評價每個學生,那些分數(shù)不高但卻有特長的學生就會被邊緣化。
關于什么是“好朋友”,有同學認為,出了錯,幫忙掩蓋的是“好朋友”;自己惹事,不管對錯,無條件支持自己的是“好朋友”;幫忙做作業(yè)或把作業(yè)本拿給自己抄的是“好朋友”;考試時“幫忙”的是“好朋友”……這樣的“好朋友”,其實是“壞朋友”。有的同學就是哥們兒義氣,為同學兩肋插刀,考試幫忙作弊,違反校規(guī)受懲處;有同學甚至因此違法犯罪。
關于什么是“好孩子”,有的父母也像老師一樣,認為好孩子就是聽父母的話,一心學習的孩子。在父母的這種要求下,有些孩子表面上努力做個“好孩子”,可內(nèi)心卻有很大的壓力,甚至苦悶,出現(xiàn)了嚴重的心理問題;還有的孩子,則由于“不聽”父母的話,也不一心學習,總被父母責罵,產(chǎn)生嚴重的逆反情緒。
所以,高中生能否真正扮演好角色,還與周圍環(huán)境對角色的正確評價有關。但是,不管外界環(huán)境如何,高中生自己應努力堅持做一個好學生、好同學、好孩子、好社會人的標準,積極向上,遵紀守法,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