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晴
[摘 要]: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聽、說、讀、寫、譯能力,使他們能用英語交流信息。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進行交流時,他們各自特殊的文化背景勢必反映在語言的內(nèi)涵和外延上。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引入文化知識是十分必要的,這種引入是對教學的補充,為學生將來恰當、準確地使用英語打下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語言 文化 英語教學
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學習英語的行列。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與許多按照傳統(tǒng)英語教學大綱要求已熟練掌握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學習者卻發(fā)現(xiàn),當他們與來自英語國家的人用英語進行交談時,雖然語言使用得準確無誤,但誤會卻時有發(fā)生。曾經(jīng)有個十分經(jīng)典的笑話:有個美國人去一個中國人家里作客,當他看到主人的妻子時不由贊嘆道:“Your wife is very beautiful.”出于中國式的謙虛,主人微笑著回答說:“Where!Where!”這下可讓美國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但他還是回答道:“Everywhere!”當然這下子又輪到中國主人迷惑不解了。其實鬧出這笑話的根本原因恰在于中美兩國的文化差異?!癢here!Where!”的意思是“哪里!哪里!”在中國是一種謙虛的表達方式,但美國人的理解卻是:“身體的哪個地方漂亮?”所以造成誤會的原因是由于雙方各自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目前,英語教學與所使用的教材對語法賦予了較多關(guān)注,但卻忽略了語言與文化背景之間的聯(lián)系。這篇論文將重點討論一下在英語教學中引入文化背景知識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一、不同文化背景導致的問題
(一)交流問題
由于社會文化知識的差異,即使語言準確無誤也會產(chǎn)生誤會。同樣的表達方式對不同的人而言可能含義相差甚遠,甚至會引發(fā)一系列的笑話,也許原本是幽默的說法卻會引起別人的不快乃至憤怒。因為文化的不同,由外國人講的笑話可能會遭遇令人尷尬的沉默,而相同的笑話拿到其本國去講卻會使聽者笑得前仰后合。
(二)英語教學問題
長久以來由于英語教學過程中對文化背景知識的不夠重視,許多學生雖然按照傳統(tǒng)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具備了聽、說、讀、寫的能力,但在實際應(yīng)用中卻錯誤頻頻。因為英語教學與英語教材側(cè)重于對語言形式的掌握,卻忽略了一門語言的社會意義和在實際中的應(yīng)用。以下便是一些在英語課本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對話:
⒈ A:Whats your name?
B:My name is Li Hong.
A:How old are you?
B:Im twenty.
A:Where do you come from?
B:I come from Beijing.
⒉ A:Where are you going?
B:Im going to the library.
⒊ A:Are you writing a letter to your parents?
B:Yes,I am.
A:How often do you write to your parents?
B:About once a week.
以上對話大體體現(xiàn)了中式思維與英式語言的結(jié)合,盡管從語法上來講毫無錯誤,但如此表達卻并不恰當。除了醫(yī)院、移民辦公室等這些地方,問別人諸如:“你叫什么名字?”“你多大啦?”“你從什么地方來???”等問題簡直令人無法想象。英語國家的人對“Where are you going?”此類的招呼,通常會做出“Why do you ask?”或者“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的回答,對于“Are you writing to your parents?”這樣的問題往往會被認為是對他人隱私的一種侵犯。由于英語教科書對文化背景知識的不夠重視,學生通常也會忽略文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yīng)用而只是將他們所學的東西原封不動地照搬。
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語法知識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使用英語的能力,加強教學與社會文化知識方面的聯(lián)系。
二、語言和文化的關(guān)系
語言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并且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如果沒有語言那么文化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另一方面文化又影響塑造了語言。從廣義上講,語言是一種象征性的符號,承載著人類的思想、歷史和文化,是人類千百萬年來生存繁衍的體現(xiàn)。語言和文化的關(guān)系密切,兩者相互依存且互相影響。
每種文化都是獨一無二的,學習一門外語不僅要掌握其發(fā)音、語法、單詞和習語,而且要鍛煉使用這種語言的思維,了解該語言對其本族人思想、習俗和社會禮儀方面的影響。
三、如何在英語教學中融入文化知識
(一)選擇合適的教材
教材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應(yīng)該選用原版英文教材,與國內(nèi)教材相比,原版教材重視通過口語、聽力的練習來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實際應(yīng)用水平,而且教材中的語言也更加原汁原味。同時教師應(yīng)對教材中涉及的文化背景進行必要的解釋說明。以下是兩個英語國家的人之間的對話:
Helen:Hello,Susan.
Susan:Hello.Im going to get a magazine and some chocolate.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
Helen:OK.Lets go to that newsagent in the corner.I want some cigarettes.
Susan:I want to go to the one down the road.Ive got to send off this parcel and there is a post-office in that one.
從以上對話可以得知,在英國,報刊亭不僅出售糖果和香煙而且有些還可以幫人們寄信和郵寄包裹,但在中國報刊亭卻不提供這樣的服務(wù)。如果教師不做出說明,學生可能會對此迷惑不解。
(二)鼓勵學生廣泛閱讀
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如英文小說、雜志和報紙等。對于大多數(shù)的中國學習者而言獲取西方文化知識的主要途徑可能是英語教材,但文學作品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識會更為廣泛豐富,學生可以從中了解到一個民族的心理、文化、風俗習慣及社會關(guān)系等等,教師應(yīng)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相關(guān)文化背景知識。通過大量閱讀后學生對英語文化知識的了解會逐漸變得深廣。
(三)利用英語原聲資料
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優(yōu)秀的英語原聲資料并組織學生討論。比如在觀看英語原聲電影時,學生和老師應(yīng)對其中的實際生活場景賦予更多的關(guān)注,如店員與顧客間的對話,電話中的交談,街頭閑聊等等。之后,老師和學生可以對此交流各自的看法并進行相互補充歸納。
(四)鼓勵學生和英語國家的人進行交談
鼓勵學生們和英語國家的人進行交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直接感受到兩國文化的差異性從而在其腦海中留下較深印象,另外學生在語言的實際應(yīng)用中會學到許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四、結(jié)束語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引入文化背景知識,有利于學生打開眼界、開拓思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對英語的興趣,更有利于學生對英語之外其它技能的掌握。同時給學生一雙看世界的眼睛,使他們學會與來自不同社會背景、文化習俗、政治制度的國家的人們和諧共處。
參考文獻:
[1]顧嘉祖 陸升主編《語言與文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0
[2]胡文仲著《文化與交際》,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3]胡文仲 高一虹著《外語教學與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胡文仲著《跨文化交際與英語學習》,上海譯文,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