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路都朝向城市去。
——維爾哈倫(Verhaeren),《城市》
為什么要讓不愛上海的人出生在上海?
——郭敬明,《生活在別處》
這個城市里已經(jīng)沒有夢想。
——韓寒,《城市,讓生活更糟糕》
1999年3月28日,星期天,上午九時左右,上海南郊金山區(qū)亭林鎮(zhèn)亭東村的韓仁均先生接到一個電話,對方是上海作家協(xié)會《萌芽》編輯胡瑋蒔,詢問他的兒子韓寒為什么沒有參加昨天“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復賽。韓仁均驚訝地告訴對方并沒有收到復賽通知,胡瑋蒔表示評委會同意把復賽的機會保留到中午之前。顯然,留給韓寒的時間不多了。韓仁均大聲叫醒了兒子,父子二人沖出家門攔住一輛車,以瘋狂的速度駛過郊區(qū)顛簸的公路,開往六十公里外遙遠的上海市區(qū)。像好萊塢電影一樣,主人公在最后一刻趕到了?!靶赂拍钭魑拇筚悺笨偢墒隆⒃u委李其綱先生將韓寒帶到補考的房間里,隨手將一張揉成團的白紙丟進水杯,告訴韓寒這就是題目。一個小時以后,韓寒完成了一篇《杯里窺人》的作文,這篇借著紙團慢慢在杯中浸開來冷嘲熱諷社會對于人性污染的作文,獲得了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一等獎。獲獎的當天下午,韓寒在細雨蒙蒙中坐著公交車返回松江二中,在亂糟糟的宿舍里繼續(xù)寫作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三重門》。當時的韓寒很難預料到,十多年之后,第十四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復賽的題目是《韓寒》。
不僅是韓寒,“新概念作文大賽”召喚出一代青年作家。他們憑借“新概念”的平臺成名,先后匯聚在上海這座大都會,寫城市,也為城市里的讀者寫作。對于過去十年的中國文學圖書市場而言,這批青年作家成為市場的風向標,作品一版再版,讀者數(shù)以百萬。擁有悠久的鄉(xiāng)土文學傳統(tǒng)的中國文學界,一直苦于找不到書寫城市的方式,這批和“改革”同齡、出生在城市中的青年作家的作品,正在以不同的藝術方式,描摹城市一代成長中的靈魂。
對于傳統(tǒng)的中國文學而言,這是一次深刻的斷裂。文學界一般以兩種方式消化這一斷裂:或者將這批作家作品視為“青春文學”①,一種不成熟的、逃避現(xiàn)實的、青年人寫給青年人看的文學;或者視為“市場文學”,不無輕蔑地認為這是一種新的通俗文學,同時強調還有另一批80后作家依然堅守著“純文學”的傳統(tǒng),只是他們的名聲被大眾對于韓寒、郭敬明的追捧而淹沒②。和文學界的普遍冷遇不同,這批青年作家——尤其是直面公共議題的韓寒——在海內外傳媒上受到隆重對待:韓寒先后被《南方周末》《亞洲周刊》《新世紀周刊》選為年度人物,被《時代》周刊選為“全球有影響力人物一百人”,被《外交政策》選為“全球百大思想家”。2010年3月12日出版的《紐約時報》,將韓寒視為“可能是目前在世的最受關注的作家”③。與之對比,有另一種聲音認為韓寒、郭敬明都是“抄襲者”,郭敬明《夢里花落知多少》抄襲莊羽《圈里圈外》事件已經(jīng)在2006年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宣判,認定郭敬明抄襲成立;韓寒早期作品則被方舟子疑為韓仁均代筆,這一事件成為2012年的大眾傳媒熱點,但一直缺乏有說服力的證據(jù),也有很多人指出對于韓寒的批判,實質是基于對韓寒政治立場的不滿。
在偏見、鬧劇與粉絲式的追捧之外,本文嘗試嚴肅對待這批作家,以韓寒、郭敬明為代表,歷史化地考察80后文學的興起;并且以韓寒、郭敬明對于上海的想象為中心,討論80后文學如何處理不斷城市化、現(xiàn)代化的中國,這場文學運動與當代中國的歷史進程如何互相形構。和世紀初類似,上海在世紀末再次成為“新青年”的策源地?!靶赂拍钭骷掖筚悺卑l(fā)生于上海,80后作家匯集于上海,新一代作家開始講述既“新”又“古老”的“上海故事”。
一、“新概念作文大賽”
與80后作家的出場
且回到作為80后作家出場標志的“新概念作文大賽”④。這場比賽起因于上海作家協(xié)會《萌芽》雜志的改版,而《萌芽》改版首先是一次經(jīng)濟救贖。“創(chuàng)刊于1956年7月的《萌芽》雜志是新中國第一本青年文學雜志,剛一創(chuàng)刊,就獲得廣大讀者的歡迎。創(chuàng)刊號發(fā)行3600冊,一年不到就達到20萬冊,在文學界和青年讀者中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⑤然而,《萌芽》在辦刊過程中長期伴隨著資金緊張。早在1984年,《萌芽》就設想過針對上海中小學生午餐難的問題來組建快餐派送公司“以副養(yǎng)刊”,經(jīng)濟的窘境可見一斑。
這種困境在90年代全面市場化改革后愈演愈烈。趙長天在1995年接任《萌芽》主編時,雜志發(fā)行量只剩下一萬多份,讀者群不斷萎縮。趙長天開始了第一次改革,大規(guī)模地引起“市場經(jīng)濟”的思路,“既然明確文學雜志是商品,那么對于商家來說顧客是上帝,對于雜志來說讀者就是上帝。我們反復強調樹立市場意識。”⑥延續(xù)這一思路,趙長天開始細分市場受眾,“尋找”他的讀者,“在那么多的雜志并存的情況下,每本雜志都要有細分的讀者對象?!嗄?,還是一個太籠統(tǒng)的概念。經(jīng)過分析和實踐,最終把‘我們的讀者定位為以高中生為主體的愛好文學的青年學生。”⑦從1996年1月開始,趙長天率領《萌芽》團隊開始了第一次改革,“1996年1月開始的改版指導方針是摸索文學和市場的切合點。在當時青年學生對《萌芽》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我們首先考慮的是怎么吸引他們的眼球。在雜志最醒目的位置,我們不像以前通常所做的,放最好的小說,而是刊登學生關心的熱點紀實作品。比如當時非常熱門的申花足球明星的報道等等。讀者可能是為了看自己關心的熱點而買《萌芽》的,買來后,或許他們會再看看別的內容,比如小說、散文、詩歌?!雹噙@次改革不算失敗,但成效不大,趙長天后來回憶:“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刊物銷量上升了一倍。但是,兩萬多的發(fā)行量,離我們的目標還是很遠。我們經(jīng)過調查和分析,發(fā)現(xiàn)主要原因是雜志刊登的文章,基本作者都是中年人,這些文章和我們期待的讀者的興趣有距離?;蛘哒f我們的作者和我們的讀者有代溝。我們應該多刊登年輕人自己寫的文章?!雹?/p>
趙長天的“改革”逐漸抓到了問題的關鍵,與其迎合“讀者”,不如更有生產(chǎn)性地制造“讀者”,通過“年輕人自己寫的文章”,循環(huán)性地生產(chǎn)出“文本”與“讀者”、“想象”與“身份”。在彼此指認、辯證共生的關系中,在青年共同體的網(wǎng)絡中激活《萌芽》的能量。1998年趙長天開始了第二次改革:“新概念作文大賽”。“新概念作文大賽”出臺的背景,在于1997年爆發(fā)的“語文教育大討論”。1997年第11期的《北京文學》以《憂思中國語文教育》為題,刊登王麗《中學語文教育手記》、鄒靜之《女兒的作業(yè)》、薛毅《文學教育的悲哀》三篇文章,揭示語文教育嚴重弊端,成為轟動一時的熱點話題?!吨袊逃龍蟆贰吨袊嗄陥蟆贰豆饷魅請蟆贰段乃噲蟆贰缎旅裢韴蟆返让襟w紛紛轉載,并就語文教育問題刊發(fā)大量評論文章。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同時跟進,制作了相關的專題節(jié)目。據(jù)當事人王麗回憶,文章發(fā)表后幾個月,當時主管教育的領導人作出批示,有關部門邀請她參加了全國語文中考改革指導會議,啟動了世紀末中國語文教育改革⑩。
在這樣的改革浪潮中,《萌芽》順勢推出“新概念作文大賽”,邀請國內一流的文學家、編輯和人文學者擔任評委,定于1999年1月1日起,每年舉辦一次,分為初賽與復賽,復賽地點設在上海。參賽對象分為三組,A組是應屆高中畢業(yè)生,B組是除高三以外的初高中學生,C組是除中學生以外30歲以下的青年人?!睹妊俊肪痛税l(fā)表《“新概念作文大賽”倡議書》,開篇就談到“自1997年年末肇始,整個中國的輿論界對中學語文教育投以了極大的關注”11?!冻h書》認為,“中學語文教育的種種問題,概言之,是將充滿人性之美和生活趣味的語文變成機械枯燥的應試訓練”12。在《新思維 新表達 真體驗——“新概念作文大賽”征文啟事》中,《萌芽》將自己對于理想作文的設想,概括為“兩新一真”:
“新概念”旨在提倡:
“新思維”——創(chuàng)造性、發(fā)散型思維,打破舊觀念、舊規(guī)范的束縛,打破僵化保守,無拘無束
“新表達”——不受題材、體裁限制,使用屬于自己的充滿個性的語言,反對套話,反對千人一面、眾口一詞
“真體驗”——真實、真切、真誠、真摯地關注、感受、體察生活13
“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倡議書與啟事顯而易見是對于應試教育的批判,但饒有意味的是,倡議書也表達了成為“語文奧賽”的渴望,“應該指出的是中學的許多基礎學科,如數(shù)學、物理、化學都已經(jīng)有了全國性的奧林匹克大賽,而唯獨作為從小學到大學(包括理工科大學)都要學習的語文學科卻沒有與之相稱的全國性大賽形式?!?4而且,“新概念作文大賽”能夠從無數(shù)作文競賽中脫穎而出,正在于征用了體制的力量,巧妙地聯(lián)合七所重點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承諾“獲獎的或入圍的應屆高中畢業(yè)生將進入七所著名高校重點關注范圍,視其具體情況予以提前錄取或優(yōu)先考慮15”,并在獲獎作品選封底印上“獲獎者被全國重點大學免試錄取名單”,由此搭建了一條保送大學的民間路徑。有研究者分析道,“現(xiàn)在看來,‘新概念的成功離不開《萌芽》對傳媒資源和教育資源的巧妙整合——創(chuàng)造一個極具誘惑力的承諾:進入名校深造的‘直通車,即與大賽合作的名校達成協(xié)議,承諾優(yōu)先免試錄取大賽獲獎者。據(jù)悉,僅1999年第一屆、2000年第二屆的新概念作文大賽中,就有21名一等獎獲得者被各知名高校破格免試錄取?!?6某種程度上,這種既叛逆又體制化的充滿矛盾的統(tǒng)一,對于80后文學的發(fā)展有微妙而深遠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新概念作文大賽”所規(guī)劃的“新”與“真”,指向著對于“新人”的詢喚——這既是《萌芽》渴望的“作者”,也是《萌芽》渴望的“讀者”。這里的“新”與“真”不是泛泛的說教,而是有其特定的內涵。就當時的語文教育改革而言,批判者列出了一批“不合格”的中學課文,比如《紀念白求恩》《誰是最可愛的人》《荔枝蜜》17。秉持左派立場的刊物不同意這一點,曾組織專輯予以辯論,盡管那類大批判的語言與邏輯值得商榷,但有一點觀察是準確的:“改變教材,歸根結蒂是為了改變人心?!?8對于“新概念作文大賽”,有研究者指出:“在評選過程中,‘人性標準和‘審美標準代替了‘政治標準和‘道德標準成為引導參賽者寫作的標桿。在傳播在成人文學界業(yè)已成為‘主流的文學觀?!?9“人性”與“審美”提供了一種新的意識形態(tài),這種意識形態(tài)的核心是“個人”,一個去政治化的、反共同體的個人。正如賀桂梅的分析,“感性、情感、體驗等個體主觀經(jīng)驗被作為跨越人的分裂式生存的解決方式,個人可以在‘審美之中成為一個完整的正體,從而試圖更為干凈地撇清其與國家/社會等社會組織形態(tài)之間的關系?!?0“新概念作為大賽”之后,青年寫作中“我”大行其道,個體的內心體驗被放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以“個人”為核心的意識形態(tài),構成了80后誕生的基點。在“關鍵詞”的意義上考察80后的譜系,這一命名最早出現(xiàn)在2003年“萌芽小說族”叢書的宣傳:《萌芽》與浙江文藝社聯(lián)手再推文壇80后21。隨即,2004年2月2日《時代》周刊亞洲版選擇北京二十一歲女作家春樹(《北京娃娃》作者)作為封面人物,在《新激進分子》(The New Radicals)的封面報道中,將她和韓寒視為中國另類青年的代表22。伴隨著海內外大眾傳媒的介入,80后這一命名溢出了文學領域,成為出生于1980—1989一代青年的標簽,構成了理解這一代青年的視角。幾乎被遺忘的事實是,80后既起源于80后文學,又深受80后文學的形構,文學在當下中國并未邊緣,只是更為隱秘地發(fā)揮著作用。正如李陽的分析:“當《萌芽》轉化為中學生之間的交流媒介以后,就不僅將中學生話語解放到紙媒介中,同時也把中學生這一社會身份鮮明地生產(chǎn)了出來。中學生話語和身份在符號意義上構成了自足的互相生產(chǎn)的關系——把自己的故事不斷地講給自己。當然,所謂中學生(更流行的說法是‘80后),與其說是一個具體的社會群體,不如說是一個被建構的文化身份?!?3由此,80后文學既讓80后一代變得可見,同時也限定了80后想象的可能性。
郭敬明所命名的“小時代”到來了,《萌芽》有效地迎合了一代新人的歷史性登場,迎來了全方位的成功。據(jù)趙長天回憶:“新概念作文大賽之后,《萌芽》發(fā)行量直線上升,2000年達到了10萬份。其后,每年以10萬份增加,2005年每期平均發(fā)行50多萬份?!?4推崇“市場”的趙長天,打造了自己的市場產(chǎn)業(yè)鏈:“雜志、大賽、書系、網(wǎng)站、學校已經(jīng)初步形成了一個萌芽產(chǎn)業(yè)鏈?!?5在市場上大獲成功之后,《萌芽》也收獲了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肯定:“2005年,《萌芽》雜志獲得第三屆國家期刊獎,被列為百種重點期刊。同年,萌芽雜志社被評為上海市宣傳系統(tǒng)第一屆文明單位?!?6這種左右逢源、皆大歡喜的結果,顯示出單純以“市場”或“國家”為視域分析當代中國都顯得褊狹,無論左翼或右翼的理論,都無法充分揭示當代中國的劇變。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新概念作文大賽”與80后作家的登場,代表著城市化進程所構建的新主體與新文學。城市化進程推動著青年一代的主體重構,這一代“新人”的心靈印記與情感結構將在“80后文學”中顯影。
二、“小時代”的上海想象
作為中國最現(xiàn)代的城市,上海讓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的高中生郭敬明無限向往,在高三的作文中,他寫道,“是誰說過:燃亮整個上海的燈火,就是一艘華麗的郵輪?!?7“我的根似乎是扎根在上海的,就像人的迷走神經(jīng)一樣,一迷就那么遠。這多少有點不可思議。”28相比而言,“我的城市多少有些令人啼笑皆非。一句話,它是一個像農(nóng)村一樣的城市,一個像城市一樣的農(nóng)村?!?9“新概念作文大賽”為郭敬明打開了通往上海之路,他以《劇本》(第三屆預賽作文)、《假如明天沒有太陽》(第三屆復賽作文)、《我們最后的校園民謠》(第四屆預賽作文)等作文連續(xù)獲得第三屆、第四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002年郭敬明考入上海大學影視藝術工程專業(yè),開始長久地生活在上海。
作為郭敬明文學之路起點的《劇本》,編織了一個關于“社會角色”的寓言,文章設置了三個人物(左岸、右岸、“我”),代表著三種社會角色在現(xiàn)代社會的命運:左岸偏激、沖動,是一個搖滾樂手、詩人;右岸則是規(guī)矩溫順的職員,“每天早上坐同一時間的地鐵坐同一個座位去上班”30;“我”就像河床一樣,在左岸與右岸之間,承擔著生活的河流。只有在多元的、流動的現(xiàn)代社會,以及在現(xiàn)代社會中“自我”(self)的觀念誕生之后,扮演怎樣的“社會角色”才構成一個挑戰(zhàn)。《劇本》這篇顯得幼稚的作文,已然表現(xiàn)出少年郭敬明對于“社會角色”的敏感,他清醒地明了“社會角色”不過是一個文化構造物,就像說臺詞的戲子,帶有表演性。萊昂內爾·特里林精辟地指出這一點,“真誠的觀念,自我的觀念,認識并展示自我之艱難的觀念,開始在戲劇突然昌盛的時代興起并困擾人類,這絕非偶然”31。
在《假如明天沒有太陽》中,郭敬明用雕琢、抒情的文字(“安靜的夜”“隱隱浮動的霓虹”“墨藍的天壁”等等),塑造了一個“我想快點快點快點,回家”的“孩子”,傷感且莫可名狀,所謂“有一種煩惱是莫名其妙的”32。在蟬聯(lián)冠軍的第四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中,郭敬明再次重復了這種美學策略,《我們最后的校園民謠》和校園民謠本身一樣傷感,在盤點高曉松、老狼、葉蓓、沈慶等民謠歌手之后,郭敬明選擇以民謠式的句子結尾:“我們最后的校園民謠,夕陽下我向你眺望,你帶著流水的悲傷。”33
在這批早期的獲獎作文中,郭敬明已經(jīng)開始展現(xiàn)他的特長:他善于描寫一類特別的“自我”,憂傷、唯美的個人主義者,或者說“精致的利己主義者”34。在郭敬明的小說中,個人是覺醒的,然而這種“覺醒”和外在的世界無關,指向內在的情緒與體驗,“自我”到近乎自私、自戀的地步。
這樣一類“脫歷史”的自我,如何與當代中國的城市生活相遇——郭敬明來到上海后的小說,無論他是否意識到,都圍繞這一點展開。在《幻城》(2003)所編織的唯美、空洞、自我無限膨脹的奇幻故事大獲成功后,郭敬明選擇休學專事寫作,并于2006年成立“上??掳幕瘋鞑ビ邢薰荆–ASTOR)”,成為80后作家中第一位以文化公司的方式運作文學生產(chǎn)、發(fā)行與推廣的文化資本家。在2007年,郭敬明推出第一部描寫上海生活的長篇小說《悲傷逆流成河》,這部小說是郭敬明迄今為止唯一帶有“底層”味道的作品。故事發(fā)生在上海這座國際大都會的暗影里,石庫門那些逼仄、潮濕的弄堂之中,講述善良的富家子弟齊銘與弄堂里的單親少女易遙的殘酷青春。過于敏感的愛情與過于曲折的情節(jié),摧毀了青春期的主人公,同時牢牢抓住了同樣處于青春期的讀者。據(jù)郭敬明自述,《悲傷逆流成河》在當年“五一”七天長假中售出驚人的一百萬冊。不過,無論怎樣受到歡迎,郭敬明所擅長的傷感故事,在這部作品中變得過于沉重。畢竟,這個故事涉及流行的“上海故事”所需要回避的階級差異。
郭敬明很善于調整自己,一年之后推出代表作《小時代》三部曲的第一部,《小時代1.0折紙時代》。從老城區(qū)到陸家嘴,炫目的、繁華的、流光溢彩的上海撲面而來,小說以下面這個段落開始:
翻開最新一期的《人物和時代》,封面的選題是《上海與香港:誰是未來的經(jīng)濟中心》——北京早就被甩出去兩百米的距離了,更不要說經(jīng)濟瘋狂衰敗的臺北。
每一天都有無數(shù)的人涌入這個飛快旋轉的城市——帶著他們的宏偉藍圖,或者肥皂泡的白日夢想;每一天,也有無數(shù)的人離開這個生硬冷漠的摩天大樓組成的森林——留下他們的眼淚。35
這種對于上海都市景觀近乎膜拜的贊嘆,貫穿小說的全書。陸家嘴的摩天樓群,作為標識何為“現(xiàn)代”的景觀,構成了一種“物化的世界觀”36。然而,對于摩天樓群的景觀,《小時代》的主公人既是驚嘆者,又是旁觀者,她分享的位置是“看”。這是讓她激動的城市,但不是她的城市。無論是金茂大廈還是環(huán)球金融中心,真正的持有者是國內外一流的財團?!靶r代”里的人物與權貴階層的關系只有兩種:家族關系與雇傭關系,前者以顧里為代表,后者以林蕭(即敘述人“我”)為代表。舍此無他,政治參與、社會運動、輿論監(jiān)督、文化批判等等一概付之闕如。
郭敬明不是沒有感知到這一點,只有缺乏足夠的勇氣正視,并且慢慢地通過文化公司的運作成為資本鏈條上的一環(huán)。在《小時代》中,郭敬明將“資本”的氣質掩飾為“男性”氣質,最多是一種“怪癖”,比如《M.E》主編宮銘不允許主編助理林蕭使用逗號和句號之外的標點符號,林蕭的同事告訴她,“意義在于逗號和句號可以表現(xiàn)出我們的冷靜和有條不紊,任何時候我們都是被設定成這樣的機器人!”37對于資本時代的冷漠法則,匱乏參與可能性的年輕一代,充滿了無力感,郭敬明也誠實地表達出這一點,“財富兩極的迅速分化,活生生把人的靈魂撕成了兩半。我們躺在自己小小的被窩里,我們微茫得幾乎什么都不是。”38“我們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漂浮的宇宙塵埃和星河光塵,我們是比這些還要渺小的存在?!?9
合乎邏輯,《小時代》的故事都發(fā)生在“內景”。從上海大學女生宿舍到畢業(yè)后主人公們租住的靜安別墅,從頂級寫字樓到豪宅里的PARTY,郭敬明的小說是文學版的“室內劇”,大上海流光溢彩的景觀,與主人公的生活沒有發(fā)生真正的關聯(lián)。和第一部“室內劇”《渴望》在1990年饒有意味地播出一致,激蕩在十字街頭的能量變得衰微,一切都被吸納到個人空間之中。和《子夜》《上海屋檐下》等上海故事將政治波瀾作為故事的推動力不同,在《小時代》之中,故事的推動力依賴人物間的對話與人物愛恨關系的調整重構。
郭敬明的經(jīng)典主人公,就是這種被中國特色的現(xiàn)代性囚居在內室中的主體,始終處于一種不成熟的狀態(tài)。郭敬明將這種狀態(tài)指認為“孩子”,他安于這種無法長大的狀態(tài),“一個永遠也不肯長大的孩子也許永遠值得原諒”40。郭敬明的上海想象、美學風格與敘述策略,都是圍繞“孩子”而展開。在《小時代》之中,顧里、林蕭、南湘、唐宛如四個同宿舍的女孩子組成了“小共同體”,以抱團取暖的方式,扮演著“大時代”的局外人,“小時代”的劇中人。然而,這種與歷史疏離的態(tài)勢無法持久,《小時代》三部曲結束于“膠州路大火”,郭敬明安排他的所有人物在膠州路707弄1號聚會,時間是2010年11月15日。在現(xiàn)實世界中上海同一天同一地點爆發(fā)了震驚全國的火災,五十余人葬身火?!,F(xiàn)實中的“上?!苯K于無比酷烈地闖進到“小時代”的世界中,將里面的男男女女焚燒干凈。
這樣一個猛烈而意味深長的結尾,提升了《小時代》三部曲的境界。在小說結尾,劫后余生的林蕭離開了上海,在漫長的歲月里反復做同一個夢:陽光明亮的大學寢室,她和女伴們穿著睡衣擠在沙發(fā)上竊竊私語,“我們倆的頭發(fā)都又長又黑,長長軟軟地披散下來,纏繞在一起,分也分不開”41?!吧虾簟被癁榛覡a,宛如幻城一夢,郭敬明寫完《小時代》最后一行,是否會想起自己十四歲時候發(fā)表的處女作《孤獨》,這首預言般的小詩結束于這一句:“我們不知道要去哪里”。
三、游弋在“他的國”
韓寒也未必知道要去哪里,但是和郭敬明不同,韓寒的主人公永遠“在路上”?!靶赂拍钭魑拇筚悺迸c《三重門》的成功后,韓寒很長一段時間去玩賽車,幾年內成為中國汽車錦標賽場地賽、拉力賽雙料冠軍,目前是中國最出色的賽車手。同時,他繼續(xù)著自己的寫作,連續(xù)出版《長安亂》(2004)、《一座城池》(2006)、《光榮日》(2007)、《他的國》(2009)、《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2010)等長篇小說;并且以“新浪博客”為平臺,從2008年開始發(fā)表一系列雜文,戲謔反諷地抨擊時弊,篇篇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社會大眾所理解的“韓寒”形象,基本上是這一系列時評所勾勒出來的。
體育記者方肇曾經(jīng)如此評價韓寒的賽車:“韓寒理想的賽車,就是在危險到幾乎失控的邊緣駕駛著自己的線路。”42這同樣適合于描寫韓寒的寫作。韓寒寫的是一種游弋的“公路小說”,往往和道路與遠方相關,描繪著不安分的青年游蕩者。早在2000年,十八歲的韓寒就表現(xiàn)出對“遠方”的向往,他在《永遠的遠方》一文中表示蘇童的短篇小說《一個朋友在路上》是“近年來唯一一篇讓我讀了兩遍的小說”43。這篇小說描寫敘述人“我”的好友力鈞酷愛《在路上》,大學畢業(yè)后選擇做一只“自由之鳥”在中國各地漫游,“沖破圍墻到外面去,去看真實的世界,去找尋你的自我”44,這個主題顯然擊中了韓寒的內心深處,韓寒的小說都是“在路上”的各種變形,筆者就此曾經(jīng)專門整理過:在《一座城池》中,小說第一頁,“火車慢慢停下,這又是一個全新的地方”,以為自己是“逃犯”的“我”和健叔在陌生的大地上逃亡;在《光榮日》中,一群青年自動放逐到遠方,整部小說是一個瘋狂的白日夢,“到了畢業(yè)分配的時候,這些人主動放棄了分配,跟隨大麥來到了孔雀鎮(zhèn)。一共七個人。大家坐著火車,搖搖晃晃,穿過一座山,再穿過一座山”;在《他的國》中,依靠著最后一個變異的大動物螢火蟲的照亮,左小龍在大霧中開著摩托離開故鄉(xiāng)亭林鎮(zhèn),幻想沿著318國道穿越中國?!?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則更為徹底地將故事場景放置在318國道,“我”從上海到西藏,橫貫東西,穿越整片廣袤的中國。
和郭敬明自我囚禁的脆弱與憂傷不同,韓寒的人物,表征著經(jīng)歷巨變的當代中國價值認同的破碎。郭敬明的人物幻想著海上繁華夢,沉醉在一系列國際品牌與商業(yè)地標帶來的物質迷幻之中;出生于上海的韓寒,反而拒絕了“上?!彼?guī)約的這一切,在上海召開世博會前夕,他針鋒相對地表示,“城市,讓生活更糟糕”(世博會口號:“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在同題演講中韓寒直言不諱“我是一個非常非常不喜歡大城市的人”45。如果說郭敬明一直竭力掩飾自己來自四川、努力扮演著“上海人”,那么韓寒則一直強調自己就是“鄉(xiāng)下人”,“我的小時候在農(nóng)村度過,農(nóng)村的確是個好地方,至少可以放聲高歌。”46上海的城市景觀對于韓寒也是缺乏魅力的,“如果說城市的建筑是美麗的、值得欣賞的話,我寧愿成天對著一只火柴盒看。鋼筋水泥是最沒人情味的?!?7 在《青春》等雜文中,韓寒表示自己關注的是“上海郊區(qū)普通人的生活”,他不是從宏大敘述——比如“中國崛起”“浦東模式”——開始,而是從身邊的普通朋友出發(fā),一筆一筆算起經(jīng)濟賬,面對高昂的房價與物價,這些普通的年輕人未來渺茫。讀《青春》,筆者想到的是誰也不會拿來和韓寒比較的趙樹理。王曉明曾經(jīng)這樣分析趙樹理:“他是一個要替農(nóng)民算實際的生活賬的作家……他也堅信,這個社會主義應該能同時在政治和身體的層面令農(nóng)民信任,應該能確實地改善他們的生活。他不相信單靠描繪未來圖景——無論那多么新、多么美——就能長久地打動農(nóng)民。必須有實際的數(shù)據(jù),才能支持歷史的邏輯,光用文字畫一條歷史進步的邏輯線條,小二黑是不會長久相信的?!?960年代,趙樹理筆下再次出現(xiàn)了一批被稱為‘中間人物的形象,他們一徑低著腦袋,頑固地算著自己一家一戶的小賬?!?8在《青春》中,韓寒和寫《三里灣》的趙樹理一樣,耐心地計算著本階級的“賬目”,“一個月賺一千五百塊”“一個月可以補貼一千五”“他的母親在給人擰電燈泡,八百塊一個月”“但是上海郊區(qū)鎮(zhèn)上的房子一套至少要五十萬”……49和趙樹理作為農(nóng)民階級的文學代理人相似,韓寒是屬于中國正在崛起的中產(chǎn)階級的作家,他對于公正、自由、民主等社會價值與房價、汽車、電影等具體問題的關注,以及通過博客與微博等網(wǎng)絡新媒體與受眾的互動與傳播,都在不斷強化他的中產(chǎn)階級代言人身份。在一個文學喪失轟動效應的時代,韓寒的文字有如此呼風喚雨的魔力,正在于新興的歷史能量的支持。
韓寒的作品,標志著中國中產(chǎn)階級的美學傾向與社會處境。這是一個尷尬的階級,一直被期許為“公民社會”的中堅力量,但在現(xiàn)實中舉步維艱。面對社會等級不斷凝固與分化的現(xiàn)狀,中產(chǎn)階級無法克服“社會板結”所導致的參與性危機。盡管上海所代表的中國各大城市在近年來高速發(fā)展,但是中產(chǎn)階級缺乏有效地分享發(fā)展果實、有效地參與自身生活的方式,由此缺乏對于共同體的認同。麻省理工學院黃亞生教授結合具體經(jīng)濟數(shù)據(jù)分析道:“‘上海模式可以提高城市高樓大廈的樓高和國內生產(chǎn)總值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但對提升居民的實際生活水平卻是有限的。此外,上??赡苁侵袊毟徊罹嘧畲蟮某鞘兄弧!?0黃亞生就此發(fā)出嚴厲地批評,“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不會像上海一樣點燃如此多的夢想,也帶來如此多的失望。”51不過,和以往的批判型知識分子不同,關于“中國向何處去”52,韓寒沒有一個確定的遠景,他放棄了關于“烏托邦”的任何迷思?!叭绻f郭敬明的寫作是‘小時代寫作,韓寒則是‘大時代寫作。在一個確定性可疑的世界里,以不確定的方式游弋,韓寒的雜文寫作,正是一場屬于這個時代的文化游擊戰(zhàn)。這里的‘游擊,不僅僅是比喻意義上的,更是游擊的本義,在沒有找到自己‘根據(jù)地情況下的游蕩、回擊。”53
這種寫作對應著中產(chǎn)階級在社會結構中的處境,“游弋”的狀態(tài),沒有超出一百年前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的論斷:“那動搖不定的中產(chǎn)階級?!?4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韓寒的作品是反諷性的,如琳達·哈琴指出的,“反諷成了實際抵抗與反對的某種替代”55。 反諷開始于“懷疑”,終止于“延宕”,反諷從不引燃任何“革命”。反諷者不滿于這個世界,又維持著這個世界,和抱怨相比,反諷者更擔心崩潰?!坝性酱蟮膶α⒃谶\行著,也就越需要反諷,以便操縱、控制那些自行其是、竭力沖脫的魂靈?!?6反諷最終提供的是關于“自由”的安慰,“在《精神現(xiàn)象學》中,黑格爾曾就反諷所具有的知識上的價值進行過深入的闡述……黑格爾顯然是說,通過這種譏諷嘲笑,精神就獲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我們把這種自由叫做疏離。如果‘存在可以被這樣對待,它似乎不是完全認真的,那么精神受它的約束就比較這樣,就可以無所悲傷地接受存在,必要時也可以無所怨恨地與存在打交道?!?7在參與性危機的狀態(tài)下,這種反諷所帶來的“疏離感”,會推出一種灰暗而快樂的“自由感”。然而,這遠遠不夠,這會慢慢變成另一種自我囚禁,滑稽而犬儒。在《“80后寫作”與中國夢》的對話中,楊慶祥認為:“如果說韓寒的抵抗是成立的,這種抵抗僅僅是在一個非常簡單的意義上成立,那就是利用媒體的作用,借助輿論的力量,來滿足一種即時性的發(fā)泄欲望。這些東西,無法對道德和人性的重構起到有效的作用,也難以說就推動了社會和文化的進步?!?8
結語:重建共同體
80后寫作,作為城市一代的寓言,歸根結底是關于“中國夢”的敘述。在這個意義上,伴隨80后文學的崛起以及深遠的中國城市化進程,作為中國現(xiàn)代化城市的代表,上??赡軕{借這種歷史性的力量重新回到中國文化的中心。然而,關鍵之處在于,如同“紐約夢”之于美國,上海能否提供有說服力的“上海夢”,并且在此基礎上升華為中國的核心價值?
情況顯然并不樂觀,無論是郭敬明的憂傷,還是韓寒的游弋,形形色色的青年,都是無所寄托的“個人”。對于郭敬明而言,以女生宿舍所代表的“關系網(wǎng)絡”構筑的“小共同體”,無法擺脫現(xiàn)代的“孤獨”,如鮑曼的看法,“正如理查德·桑內特(Richard Sennett)反復指出的那樣,共享私密往往是首選的、甚至可能是僅存的‘構筑共同體的方法。這種構筑技術,只能產(chǎn)生像支離破碎、游離不定的情感一樣脆弱短命的‘共同體,它們毫無規(guī)律地變換著目標,茫然無計地尋找永遠也找不著的安全港灣;在這些共同體中,人們共享著苦惱、焦慮或怨恨,但它們都是‘釘子共同體,眾多孤獨的個體短暫地圍繞在釘子周圍,并把他們孤獨的個體恐懼懸掛在這顆釘子之上?!?9對于韓寒而言,游弋的個體最后可能走向韓寒所設想的反面,“倘若個體是公民的頭號敵人,倘若個體化給公民身份和基于公民身份的政治帶來麻煩,那是因為作為單個人的個體所關心的事情和他們的當務之急占據(jù)著公共空間,并宣稱自己是公共空間唯一合法的占據(jù)者,把其他東西都從公共話語中擠出去了?!?0
對于當下中國“個人”之崛起而言,社會學家閻云翔概括為“沒有個人主義的個體化”,他以“無公德個人”61指涉?zhèn)€人與共同體的脫嵌。一方面,這是全球性問題在中國的體現(xiàn),西方學界的“共同體主義”(communitarian-ism,國內一般譯為“社群主義”)與“自由主義”之爭,同樣討論的是如何重建“共同體”來應對個人的孤獨。另一方面,這個問題帶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如閻云翔指出的,“中國個體化的核心是個人與國家之間關系的變遷,而不是西歐那樣的個人與社會關系的范疇轉型?!?2
盡管并不樂觀,但就80后一代而言,重建共同體的契機并非沒有出現(xiàn)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一般被視為80后的成年禮。地震期間,數(shù)萬青年志愿者從中國四面八方趕往四川,在面臨余震與疾病的情況下團結一致、忘我救災,令以往對80后素有偏見的人群刮目相看,一時好評如潮。誠如當時的媒體評論,“汶川大地震,也是‘80后的一次嬗變。地震過后,‘80后在災難中巍然挺立?!?3不過,也必須指出,這不是常態(tài)的團結與認同,而是一種應激性的脆弱的團結,依賴偶然性的、高強度的自然災害,借助現(xiàn)代的傳媒手段所構建的情感共同體。
在政治共同體(個人與國家關系的重組)之外,就更為切近的情感共同體而言,長久而有效地維持,是否可以依賴文學的力量?林·亨特在《人權的發(fā)明:一部歷史》中開篇即以盧梭《新愛洛漪絲》為例,討論小說的移情如何使18世紀的讀者跨越社會界限,產(chǎn)生情感共鳴,而這構成了人權觀念之起源的心智基礎64。同樣,從“無公德個人”到“有牽掛群體”,當代中國是否有可能通過文化想象的“移情”,聯(lián)系無所寄托的個體。且回到中國現(xiàn)代性的起點,據(jù)金觀濤、劉青峰考證,第一個使用個人觀念的是梁啟超:“1895年前中國人對現(xiàn)代個人觀念是沒法理解的。甲午前翻譯的西方著作中,往往根據(jù)上下文,將individual譯作‘人人,或者譯為‘人,從來沒有個人觀念的固定而明確的譯法?!畟€人這個詞宋代以后就在口語中存在,意思為我本人。出現(xiàn)在詩詞里面,多指我所愛的那個人,但它不是組成社會的基本單元。有趣的是,在數(shù)據(jù)庫中1899年前大量政治和社會思想有關的文獻中卻找不到‘個人這個詞。該詞在1900年前后出現(xiàn),一開始意義含混不清,但明顯可以感到當時個體意識開始呈現(xiàn)。把‘個人這個詞和西方的individual對應起來是1902年,始于梁啟超。”65“1902年梁氏明確說‘國家之主權即在個人,并在‘個人這個詞下注明‘謂一個人也,十分明確地表達了西方的個人權利觀念?!?6
這段話來自梁啟超的《論政府與人民之權限》,有意思的是,在梁啟超的上下文中,他是批評這種絕對化的個體觀念的:
重視人民者,謂國家不過人民之結集體,國家之主權即在個人(謂一個人也)。其說之極端,使人民之權無限,其弊也,陷于無政府黨,率國民而復歸于野蠻。重視政府者,謂政府者國家之代表也,活用國家之意志而使現(xiàn)諸實者也,故國家之主權,即在政府。其說之極端,使政府之權無限,其弊也,陷于專制主義,困國民永不得進于文明。故構成一完全至善之國家,必以明政府與人民之權限為第一義。67
就政治共同體而言,梁啟超指出應該明晰“國家”與“個人”的權限,這正如鮑曼的論斷:“沒有共同體的自由意味著瘋狂,沒有自由的共同體意味著奴役?!?8這項議題溢出了文學的邊界,暫且不論。就情感共同體而言,在同樣寫于1902年的《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中,梁啟超將“群治”的希望寄托在“新小說”上:“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9梁啟超的這項主張,在當時就被視為對于“無公德”的一劑良藥,如安敏成指出的,“梁啟超的這些想法迅速被其他具有改良思想的知識分子接納。譬如,王鐘麒便寫道:‘吾國民所最缺乏者,公德心耳。惟小說則能使極無公德之人,而有愛國心,有合群心,有保種心?!?0
然而,今天回溯晚清,重讀先賢的智慧,也要認識到我們是在“現(xiàn)實主義”所代表的宏大敘述瓦解之后重思“想象的共同體”。對于80后所代表的城市一代而言,以文學的方式重建團結,需要經(jīng)過“反諷”的過濾。相比較一百年前梁啟超“新小說”的展望,羅蒂在《偶然、反諷與團結》中所提出的“自由主義烏托邦”,對于當下中國或許更有針對性:
本書的目的之一,就是提出一個自由主義烏托邦的可能性:在這個烏托邦中,反諷主義在某種意義上具有普遍性。在我看來,既然后宗教的文化是可能的,那么,后形上學的文化勢必也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同樣可欲的。在我的烏托邦中,大家不會把人類團結當作是必須被承認的事實,亦即必須清除“偏見”或挖掘原本隱藏起來的內在真實,才能認識到的事實。反之,人類團結乃是大家努力達到的目標,而且達到這個目標的方式,不是透過研究探討,而是透過想像力,把陌生人想像為和我們處境類似、休戚與共的人。團結不是反省所發(fā)現(xiàn)到的,而是創(chuàng)造出來的。如果我們對其他不熟悉的人所承受痛苦和侮辱的詳細原委,能夠提升感應相通的敏感度,那么,我們便可以創(chuàng)造出團結。71(著重號為筆者所加)
由反諷走向團結,一種新型的人與人的關系、人與國家的關系,等待著新一代文學的勘查與激活。在最高的期待上,何謂80后文學,何謂“上海”與“中國”的想象,真意在此?!?/p>
初稿于2012年9月
改定于2013年7月
【注釋】
①陶東風:《青春文學、玄幻文學與盜墓文學——“80后寫作”舉要》,載《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
②在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楊慶祥編選的“80后”小說選中,不選韓寒、郭敬明任何作品,而是集中在甫躍輝(《上海文學》編輯)、馬小淘(《人民文學》編輯)等文學體制內的青年作家。
③ANDREWJACOBS:《韓寒——寫博客挑戰(zhàn)體制的賽車手》,《紐約時報》2010年3月12日,http://www.nytimes.com/2010/03/13/world/asia/13hanhan.html?_r=1。該文由RitaLee譯成中文。
④如吳俊指出的,“在這里之所以要提到新概念作文大賽,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當代最新的一代作家、一般稱為80后的作家,是以該大賽為契機實現(xiàn)了群體性的崛起,而且也因此產(chǎn)生了自己的代表性作家”。參見吳?。骸段膶W史的視角:新媒介·亞文化·80后——兼以〈萌芽〉新概念作文的個案為例》,載《文藝爭鳴》2009年第9期。
⑤趙長天:《從〈萌芽〉雜志50年歷史談起》,載《文藝爭鳴》2007年第4期。
⑥趙長天:《絕處逢生說〈萌芽〉》,載《編輯學刊》2004年第3期。
⑦趙長天:《從〈萌芽〉雜志50年歷史談起》,載《文藝爭鳴》2007年第4期。在文章中趙長天回憶:“為了讓《萌芽》雜志辦得更受青年讀者的歡迎,我們委托復旦大學社會學系辦的一家調查公司,在北京、上海、武漢、廣州、蘭州五個城市,通過抽樣調查的方式,作了非常詳細的‘青年人閱讀取向調查,這使我們的改版更有了針對性和目標感?!?/p>
⑧⑨趙長天:《從〈萌芽〉雜志50年歷史談起》,載《文藝爭鳴》2007年第4期。
⑩王麗:《歷史將記上一筆——關于〈北京文學〉與中國語文教育大討論》,載《北京文學》2000年第10期。
1112《“新概念作文大賽”倡議書》,見《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A卷),3頁,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13《新思維 新表達 真體驗——“新概念作文大賽”征文啟事》,見《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A卷),8頁,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14《“新概念作文大賽”倡議書》,見《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A卷),5頁,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15《新思維 新表達 真體驗——“新概念作文大賽”征文啟事》,見《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A卷),9頁,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16張振勝:《萌芽中的“新概念作家群”向何處去》,載《中華讀書報》2004年10月27日。
17參見孔慶東、摩羅、余杰等:《審視中學語文教育》,汕頭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8凡夫:《拯救還是戕害——對〈審視中學語文教育〉的審視》,載《文藝理論與批評》2000年第2期。
19李瑋:《從“新概念作文”到“青春文學”——論當代文學生產(chǎn)機制作用下“青春文學”審美形態(tài)的生成》,載《山花》2010年第12期。
20賀桂梅:《人道主義思潮及其話語變奏》,見《人文學的想象力——當代中國思想文化與文學問題》,98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1陳堅:《〈萌芽〉與浙江文藝社聯(lián)手再推“文壇80后”》,載《出版參考》2003年第19期。
22據(jù)我的學生華東師大中文系2010級本科生王澤豐考證,《時代周刊》的報道從頭到尾沒有出現(xiàn)“80后”字樣,而是以“thelinglei”指代這批青年。王澤豐認為《時代周刊》對“另類”一詞沒有采取意譯而是直接音譯,意味著《時代周刊》強調中國青年的另類與美國青年的反叛不同。王澤豐重譯了當年報道中一段有意味的說法:“多數(shù)情況下,‘另類像帶著電子項圈的狗,明白自己在受制之前能跑多遠。沒有人越過無形的柵欄。”
23李陽:《〈萌芽〉的轉型與郭敬明的出現(xiàn)》,載《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1期。
24參見《〈萌芽〉:韓寒在這里一舉成名》,http://www.china.com.cn/book/txt/2006-10/26/content_7280479.htm。
2526趙長天:《從〈萌芽〉雜志50年歷史談起》,載《文藝爭鳴》2007年第4期。
272829郭敬明:《關于〈生活在別處〉的生活》,見《左手倒影,右手年華》,211、209、211頁,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版。
30郭敬明:《劇本》,見《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A卷),325頁,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31萊昂內爾·特里林:《誠與真》,劉佳林譯,11頁,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2郭敬明:《假如明天沒有太陽》,見《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A卷),416頁,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33郭敬明:《我們最后的校園民謠》,見《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A卷),177頁,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34參見《北大教授錢理群:北大等大學正培養(yǎng)利己主義者》,載《中國青年報》2012年5月3日。
35373839郭敬明:《小時代1.0折紙時代》,4、26、5、108頁,長江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
36居伊·德波:《景觀社會》,3頁,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40郭敬明:《四維讀書之寫在前面》,見《愛與痛的邊緣》,93頁,東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
41郭敬明:《小時代3.0刺金時代》,359頁,長江文藝出版社2011年版。
42方肇:《韓寒:最好的年代》,3頁,華文出版社2012年版。
43韓寒:《永遠的遠方》,見《韓寒五年文集》(下),227頁,萬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
44蘇童:《一個朋友在路上》,載《上海文學》1993年第1期。
45韓寒:《城市,讓生活更糟糕——嘉定區(qū)世博論壇演講稿》,見《青春》,103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6韓寒:《兄弟成長于天藍年代》,見《韓寒五年文集》(下),186頁,萬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
47韓寒:《來自海邊》,見《韓寒五年文集》(下),185頁,萬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
48王曉明等:《筆談趙樹理》,載《文藝理論與研究》2008年第4期。
49韓寒:《青春》,見《青春》,1—3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051黃亞生:《“中國模式”到底有多獨特?》,19、25頁,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52來自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著名的設問,這構成了20世紀中國的“元問題”,一代代政治家、知識分子以不同的答案予以回應。
53黃平:《“大時代”與“小時代”——韓寒、郭敬明與“80后”寫作》,載《南方文壇》2011年第3期。
54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見《毛澤東選集》第1卷,9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5琳達·哈琴:《反諷之鋒芒:反諷的理論與政見》,徐曉雯譯,27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56克爾凱郭爾:《論反諷概念》,湯晨溪譯,281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57萊昂內爾·特里林:《誠與真》,劉佳林譯,118頁,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8楊慶祥、金理、黃平《“80后”寫作與“中國夢”》(上、下),載《上海文學》2011年第6、7期。
5960鮑曼:《個體地結合起來》,見烏爾里?!へ惪?、伊麗莎白·貝克-格恩斯海姆:《個體化》,李榮山等譯,26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6162閻云翔:《中國社會的個體化》,陸洋等譯,21、376頁,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版。
63參見《汶川大地震一個月回望:被地震改變的10個關鍵詞》,載《國際先驅導報》2008年06月11日。
64參見林·亨特:《人權的發(fā)明:一部歷史》,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
65金觀濤、黃曉峰:《金觀濤談個人觀在中國的變遷》,載《東方早報》2010年4月4日。
66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xiàn)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153頁,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67梁啟超:《梁啟超文集》,138頁,線裝書局2009年版,。
68齊格蒙·鮑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論后現(xiàn)代道德》,郁建興等譯,142頁,學林出版社2002年版。
69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見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50—54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70安敏成:《現(xiàn)實主義的限制:革命時代的中國小說》,姜濤譯,29頁,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1羅蒂:《偶然、反諷與團結》,徐文瑞譯,7頁,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黃平,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第二屆客座研究員。本文系“中國長三角都市群轉型發(fā)展與藝術文化研究”項目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