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霞
《語文課程標準》早就將語文的學科性質定義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边@里的“人文性”既包括人的文化性,又包括文化的人性,它的實質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質等。在具體的教學中要體現(xiàn)人文性,就得變“教師強加體驗”為“學生親歷體驗”(如《畫家和牧童》分角色表演),變“講授式教學”為“研究性教學”(如《贈汪倫》問題研究),變“課堂權威”、“話語霸權”為“課堂民主”、“心靈溝通”(如《匆匆》的文本對話)??傊?,學生作為具有文化個性的人,在語文課程中就應該受到人文關懷,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他們的體驗和個性心理特征就應該受到尊重,我們許多參賽老師在這方面做得很好,連一個很小的細節(jié)都不放過,我們經??梢钥吹?,哪怕有一個學生沒讀完,老師也會耐心地等待他讀完,甚至把話筒對著他,把他(她)的朗讀聲擴出來予以鼓勵。這真正是在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真正凸顯了教師的人文關懷。
我?guī)У氖堑湍昙壵Z文,雖然我學過兒童心理學,也了解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知道他們集中注意的時間短,持久性差,我們教師要尊重他們的個性心理,要想方設法地開展教學活動,調動他們的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激發(fā)學生人人參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在實際的教學操作中,雖然也能采用一些方法,如游戲呀、運用多媒體呀,但卻由于種種原因常常簡單化,單一化,往往用教師的權威強制學生參與學習。就拿檢查學生生字掌握情況這件事來說吧,這次賽課,每位教師方式都靈活多樣。如楊淼文《四個太陽》:學生合作互查,開火車查,哪個生字愛錯找出來再查,教師報學生舉字卡查……就是教師報,報的形式也不是單一的,有直接報生字的,有報偏旁的,有報字的結構的,有報字謎的……總之,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從多種角度、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檢查學生的掌握程度,將檢查寓于玩字卡的游戲當中,學生學得既主動,又愉快。我想,教師多動一下腦筋,學生就多一份收獲,作為教師,學生就是我們的服務對象,我們是干腦力勞動的,如果不尊重我們的服務對象學生,如果不動腦為學生做好服務,我們真的將愧對“教師”這一稱號了。
從教多年來,我的課堂閃爍了人文之光嗎?我捫心自問。
曾記得在一堂公開課《司馬光》,自己正認為上得得心應手時,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如果掉進缸里去的是司馬光,旁邊又沒有司馬光砸缸,那該怎么辦?”突然冒出這么一個問題,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一下子懵了,根本沒去細想,就回了一句:“掉進缸里去的是司馬光,旁邊當然沒有司馬光砸缸喲!”課上完后,我還暗自慶幸自己有靈活的課堂隨機應變能力,沒有因學生的質疑而出紕漏,課上得還算成功。現(xiàn)在想起來,怎一個“哎——”字了得!那個學生所問的意思是,如果司馬光是溺水者,旁邊又沒有能想出砸缸辦法來救人的另一個“司馬光”,該怎么辦?多聰明的一個孩子,多好的一個施行“自救教育”的問題呀,卻被我三言兩語打發(fā)了,忽略了,說到底,這是語文的人文性被我忽略了呀!
看來,我真的是該仔細地審視一下自己的課堂教學,真的是到了要徹底地轉變自己的某些觀點的時候了,也許過去我的語文教學過于強調工具性,總覺得學生如果聽說讀寫的能力沒上去,那就是我這個語文老師的失職,因此,我想盡一切可能的辦法去提高學生的各種語文能力,而很少去注意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自《語文課程標準》頒布之后,盡量學習改過,在思想上引起重視,不在認為那是新課改的一個舉措,把應試和人文相結合,把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閃爍起人文的光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