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華 薛彥寧
張京順始終帶著這樣的信念奮斗在農廣戰(zhàn)線上,他說:“作為一名農廣校教師,要珍重人格,珍愛聲譽,加強個人修養(yǎng);作為一名農廣人,對待名利要處之淡然,扎根基層,愛崗敬業(yè),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做一個平凡但不平庸之人。”
畢業(yè)于萊陽農學院農學系的張京順于1994年調到莒南縣農廣校擔任副校長,從事教學管理及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工作。他不斷充實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培訓技能,腳踏實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無論多忙多累總是勇挑重擔,得到領導和學員們的一致好評。
勤于學習,提高能力
“農廣校建校30多年來,不同階段、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教學特點,都會對教師提出不同的要求,而作為一名教師,無論學歷多么高,知識多么豐富,都不可能適應所有的需求?!边@是張京順對一個農廣校專職教師的基本認識。打鐵還需自身硬,張京順非常注重在隨時隨地的學習中充實提高自己。一是注重自學。根據教學需要,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學習,在不斷自學中提高水平提高能力。二是積極參加上級校舉辦的各類培訓班及各種評優(yōu)、比賽活動,從中開闊視野提升水平。三是從實踐中學,學用結合。為了避免長期教學導致與生產實踐的脫節(jié),張京順積極參與農業(yè)涉農項目,還被縣科技局聘為“國利花生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的科技特派員。
勇于創(chuàng)新,精心教研
從事農廣教育20年來,張京順在教學培訓工作中十分注重教學總結與創(chuàng)新,以逐步提高教學培訓效果。在具體實施教學培訓的過程中,張京順發(fā)現學員們除了對書本理論知識需要外,對相關技能和實用技術的需求更加迫切。于是,他根據農村基層干部的文化水平、學習特點,靈活設計教學培訓內容,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增加技能培訓和農業(yè)實用技術培訓的比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受學員歡迎。通過兩年的教學實踐,1998年他總結提出了“以書本理論教學為基礎,以實踐技能教學為補充,以實用技術培訓為重點,以培養(yǎng)農村實用型技術人才為目標”的“三環(huán)節(jié)教學法”,該教學法分別在《農村遠教》、《農業(yè)廣播電視教育報》上發(fā)表,2006年又被收入中國農業(yè)出版社出版的《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實踐與研究》一書,并在山東省農廣校教學工作會議上作了題為《以“三環(huán)節(jié)”教學法為依托,靠綜合措施作保證,努力提高整體教學質量》的典型介紹,為提高農廣校教學培訓質量做出了重要貢獻。
“做一個‘能講、會寫、善做的‘雙師雙強型農廣教師是我努力的目標”,張京順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山東省農業(yè)廣播電視學校
周少華
山東省農業(yè)廣播電視學校莒南縣分校
薛彥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