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忠
在追求高效課堂的今天,數(shù)學的課堂也悄然地變化,從重視課堂形式到關注課堂實效,從看重課堂表面的熱鬧,到關注課堂的每個細節(jié),尤其是課堂提問的教學細節(jié),因為好的課堂細節(jié)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成敗,細節(jié)之美的價值就昭然若現(xiàn)了。
一、細節(jié)之美源于教師的巧問
教師在上課提問的時候要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提問要明確要問的內(nèi)容,不能把問題問得過大,讓學生無法回答,要找準學生最適當?shù)闹R切入點,這樣易于打開學生思維的大門,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的參與率才高,上課的氣氛就好,學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們在上課的時候要做到善問、巧問,這樣,學生就能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教師預設的教學問題之中了。
例如,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練習課,教師提問:在長15厘米,寬10厘米的長方形里剪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剪下的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剩下的長方形的周長是的多少?學生認為最大的正方形的邊長就是和長方形的寬一樣大才可能是最大的,所以用10×4=40厘米。但是對于剩下的長方形的周長,有的學生認為:用原來的長方形的周長減去剪掉的正方形的周長,等于剩下的長方形的周長。有的學生卻認為不對,應該是5厘米是剩下的長方形的寬,長是10原來,10+5=15,15×2=30,剩下的長方形的周長是30厘米。教師笑了:“看來你們講的都有道理,那么剪掉的正方形的周長加上剩下的長方形的周長是不是和原來的大長方形的周長一樣呢?大家試一試!”學生們回答:“不一樣了,多了2個原來的寬了?!?/p>
對于學生來講,往往有許多學生認為原來的減去剪下的應該等于剩下的,但是,對于圖形的剪拼這個規(guī)律是不適合的,所以,教師要善于抓住要點來巧妙地提問,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解決問題,就會對這類問題有一個十分清晰的認識了。
二、細節(jié)之美源于教師的等待
一般課堂提問,都應該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教師應保持沉默,不要干擾學生的思維,更不要解釋和催促,從而使學生有一定的時間來詳細說明、補充或修改自己的回答,使回答更加完善,以此來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滿足學生學習的心理需求。
例如,教師讓學生通過擺小棒得出結果,可以用哪種方法計算8+7=?,通過對操作的討論,得出最有效的方法是“湊十法”。跟著教師請學生嘗試8+6=?的計算。某學生認為,8向6借1,6就成了5,這樣就等于15了。教室里哄堂大笑,這名學生臉一下子紅了,趕緊把頭深深地埋下了。教師卻說,你能把學習新的內(nèi)容與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真了不起。教師把這位學生的想法寫下來后,學生馬上明白了,“8加幾”,要向另一個數(shù)借2湊成十。教師馬上跟進:那么你會計算“7加幾”嗎?“6加幾”呢?學生回答道,如果是“7加幾”我就向另一個數(shù)借3湊成10,“6加幾”我就向另一個數(shù)借4湊成10……
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認知上的偏差,對于這種情況,教師要充分加以利用,要向學生講清楚,出錯是學生應該有的一種權利,不管誰都會出錯的,只要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就是好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敢于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要利用好學生的這種錯誤資源,通過點撥引導,讓學生在自我反省中學會知識,找回自信。
三、細節(jié)之美源于教師的追問
教師上課在提問的時候,首先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不是看重題目的結果,要善于捕捉學生在解題的時候出現(xiàn)的問題,答對了,也要請他們講講是怎么想的;答錯了,沒關系,教師要適當?shù)刈穯?,這樣引起回答問題的學生和其他學生一起參與思考和辯論,學生通過這樣思維的碰撞,就能更加深入理解問題,而且印象就會很深刻。
例如,在教學“認識整十數(shù)”時,常常會玩猜數(shù)游戲,我先在卡片后面寫一個整十數(shù):60。然后讓大家猜,卡片后面的數(shù)是多少?學生隨口說:30。教師回答:小了,它比50大。另一個學生馬上說:80。教師說:這張卡片上的數(shù)比他說的80少兩個十。其他學生猜出是60。教師馬上跟進提問:剛才說它比50大,那你覺得80應該比50多幾個十???
通過一次次的追問,逐步培養(yǎng)學生回答問題時把自己的思維過程表述清晰的意識,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嚴謹?shù)乃季S習慣和縝密的數(shù)學推理能力。
總之,我們只要關注課堂的細節(jié),從細節(jié)處著手,我們的課堂就能成為高效課堂,就能彰顯出細節(jié)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