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榮榮
左面一條魚,右面一只羊,先民對于鮮美滋味的構(gòu)想,全在于斯。對于誕生于黃土大地的中華文明來說,魚,無疑是一種珍奇到令人驚嘆的美味。《詩經(jīng)·陳風(fēng)·衡門》就說:“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春秋時的草根階層,要表達(dá)一種樸素安閑的生活態(tài)度,自然從飲食男女兩方面來表現(xiàn)。而美味的魚,即成為高端飲食的一個文化符號。
營養(yǎng)學(xué)的研究表明,魚類所含的豐富營養(yǎng),對大腦發(fā)育大大有益?;蛟S正是由于這個緣故,古代的文人墨客們大多數(shù)都是愛魚一族。當(dāng)然,他們所愛的,除了在粼粼碧波中游泳的魚,還有在樽俎中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指大動的魚佳肴。
杜甫:難得一嘗生魚片
在唐代的宴席上,最流行、最高端的魚類烹飪方式,不是清蒸,不是糖醋,更不是水煮或紅燒,而是一種最原始的烹飪方式—生切。
這種生切的肉類,古代稱為“膾”。早先,膾不僅可施之于魚類,也可施之于肉類。在《孟子》中,“膾炙”一詞,也就是生切肉片和烤肉,被視為人間美食的代表。后來,隨著烹飪技術(shù)的發(fā)展,肉類有了許多其他的烹飪方式,生切的做法,漸漸成為魚類的“專利”。
在運(yùn)輸困難、保鮮技術(shù)遠(yuǎn)不如今的唐代,要吃上一頓魚膾,非大有本事者莫辦。因為魚膾美味的要素,一在于新鮮,需用活魚即斬即食,二在于無比精巧的刀工。除了金錢外,還需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才能在唐代擺出一頓鮮魚大餐。
在唐代詩人中,要說命運(yùn)多蹇的,杜甫絕對屬于第一行列。所以,老杜雖然也是一位魚類愛好者,筆端屢見“求飽或三鱔”(《秋日夔府詠懷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白魚如切玉,朱橘不論錢”(《峽隘》),“呼兒問煮魚”(《過客相尋》)之類的句子,但是像魚膾這樣的高級魚類料理,杜甫自家卻是無力為之的。在杜甫的詩歌中,幾次著意描寫的吃魚膾的經(jīng)歷,都來自別人的宴請。其中一次,是杜甫和友人鄭虔一同受邀,到一位何姓將軍家去做客,游覽他的私家園林。這位何姓將軍姓名已不可考,但從其所請的客人里一位是著名的詩書畫“三絕”的才子,一位是后世公認(rèn)的詩圣來看,何將軍的品位是不低的。他招待客人的飯肴,自然也不錯,于是杜甫就寫下了“鮮鯽銀絲膾,香芹碧澗羹”(《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的句子。將新鮮的鯽魚切成細(xì)絲,肉色雪白如銀,配上剛采來的水芹做成的碧色的羹湯,這一頓飯洋溢著初夏的田園氣息。
杜甫吃得最痛快的一頓魚膾,則來自一位姜姓朋友的招待。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的深冬,杜甫路過河南閿鄉(xiāng),一位做縣尉(唐代稱為少府)的友人姜七設(shè)宴款待杜甫。杜甫特意為這次膾宴寫了一首很長的《閿鄉(xiāng)姜七少府設(shè)膾,戲贈長歌》:
姜侯設(shè)膾當(dāng)嚴(yán)冬,昨日今日皆天風(fēng)。
河?xùn)|未漁不宜得,鑿冰恐侵河伯宮。
饔人受魚鮫人手,洗魚磨刀魚眼紅。
無聲細(xì)下飛碎雪,有骨已剁嘴春蔥。
偏勸腹腴愧年少,軟炊香飯緣老翁。
落砧何曾白紙濕,放箸未覺金盤空。
這首詩為我們留下了非常珍貴的唐代切膾資料:魚是剛從河中捕撈上來的,受過專門訓(xùn)練的廚師技術(shù)嫻熟無比,他先洗干凈魚身,用白紙吸干水分,磨快廚刀,然后開始切膾。雪白的、薄薄的肉片在刀下無聲飛舞,如同翩翩細(xì)雪,因為魚肉新鮮堅實(shí),出水少,連砧板上墊著的白紙都沒有被打濕。所配的蘸料是剛切好的春蔥碎末。魚膾以魚肚皮柔軟腴肥的部分為最佳。主人殷勤相勸,杜甫飽食之后,又墊上一碗熱乎乎的新米飯。這一頓飯,吃得酣暢淋漓,情味悠長。
唐宋之后,國人口味已變,大忌生冷,于是魚膾從餐桌上漸漸消失。而唐代魚膾的遺風(fēng),漂洋過海至東瀛,變格為日式生魚片,繼續(xù)發(fā)揚(yáng)光大。只是日式生魚片動輒其厚盈寸,每每顫巍巍一塊夾在筷端,不免想起老杜那些描寫中土切膾的句子,“水精之盤行素鱗……鑾刀縷切空紛綸……”(《麗人行》)。
陸游:就愛鱸魚家鄉(xiāng)味
大部分消費(fèi)者食用的魚類以淡水魚為主。最有文化最富詩意的淡水魚,非鱸魚莫屬。
鱸魚的詩意化,要追溯至西晉時的吳江人氏張翰一個突然的決定。他在洛陽任大司馬曹掾,執(zhí)掌政務(wù)軍務(wù),算是仕途顯赫。然而一個秋風(fēng)乍起的日子,他忽然無比思念家鄉(xiāng)江南的莼菜羹和鱸魚膾。這個念想太過強(qiáng)烈,以至于他輕易地拋棄他人眼中的功名富貴,轉(zhuǎn)身回到千里之外的江南老家。這個記載在《世說新語》里的故事,一下就讓莼菜和鱸魚在文學(xué)史里風(fēng)雅了千年。
陸游是浙江紹興人,本就生于魚米之鄉(xiāng)。紹興人的餐桌上,魚一向是頻繁出現(xiàn)的家常下飯菜。陸游晚年退居紹興老家,有一年冬十月過后出門閑逛,看見百姓們豐收后的餐桌上,擺的是“雞豚治羹胾,魚鱉雜鮮槁”(《道上見村民聚飲》)。有魚有肉,有腌有鮮,一鍋同燴,竟是今日紹興名菜“鲞凍肉”的前身。
陸游這一生,走南闖北,南至福建,西赴四川,當(dāng)然見識過不少地方的魚肴,從他的詩中來看,他的最愛,還是鱸魚。詩人有一首《買魚》詩:
兩京春薺論斤賣,江上鱸魚不值錢。
斫膾搗齏香滿屋,雨窗喚起醉中眠。
鱸魚本來是要到了秋天肉質(zhì)才最為肥美,春季四月鱸魚產(chǎn)籽,身體瘦弱,本不是最好的食用季節(jié)。但這時的鱸魚,卻因此而價格便宜。在一個春雨飄窗的日子,陸游買來鱸魚,讓人做成鱸魚切膾,再配上搗好的蘸料,香氣飄浮,怎不令人食指大動?連喝醉后睡著的人,也聞香而起,要來嘗嘗這新春的鱸魚膾了。
當(dāng)然,要吃最好吃的鱸魚,還是要等到秋冬之際。晚年退居紹興農(nóng)村的陸游,在一頓豐盛的家常美食之后,揮筆寫下一首《初冬絕句》:
鱸肥菰脆調(diào)羹美,蕎熟油新作餅香。
自古達(dá)人輕富貴,倒緣鄉(xiāng)味憶回鄉(xiāng)。
這一次鱸魚的吃法,是配上脆嫩的茭白(菰),燒成了羹湯。主食則是用當(dāng)年的新蕎麥面和新榨的油煎成的油餅。鱸魚和茭白,都是江南最常見的菜肴。這一頓飯食,是十足的紹興家鄉(xiāng)風(fēng)味。喝著鮮美的鱸魚羹,詩人不由得想起了數(shù)百年前飄然歸來的張翰。本來,人生在世,富貴浮云,有什么比“回家”兩個字更為重要?
曹寅:鰣魚嘸啥好稀奇
在淡水魚中,最有詩意是鱸魚,但是要推美味之冠,還要數(shù)鰣魚。
鰣魚這種洄游魚類,平時生活在海洋中,每年4、5月份,沿河而上,回淡水流域產(chǎn)卵,因來去有時,故而得名為“鰣”。在古代,鰣魚最著名的產(chǎn)地是長江中下游。
鰣魚的名頭大,除了因為其肉鮮美,恐怕還因為它的稀罕。作為洄游魚種,鰣魚的捕撈期很短,過時即無蹤跡可覓。故而在明清兩代,長江鰣魚一直被列為皇室貢品,食用鰣魚也因而成為社會等級和身份的象征。明代小說《金瓶梅》里,西門慶幫助管皇家磚廠的劉太監(jiān)的弟弟逃脫了盜竊皇木的罪責(zé),劉太監(jiān)送來答謝的禮物即有重40斤的“兩包糟鰣魚”。這皇家內(nèi)監(jiān)送來的鰣魚,西門慶又分贈兩尾給了自己的幫閑應(yīng)伯爵。第二天,應(yīng)伯爵來為這兩條魚道謝:“昨日蒙哥送了那兩尾好鰣魚與我。送了一尾與家兄去,剩下一尾,對房下說,拿刀兒劈開,送了一段與小女,余者打成窄窄的塊兒,拿他原舊紅糟兒培著,再攪些香油,安放在一個瓷罐內(nèi),留著我一早一晚吃飯兒,或遇有個人客兒來,蒸恁一碟兒上去,也不枉辜負(fù)了哥的盛情?!币环鲎餮哉Z,凸顯出在那個社會中一尾鰣魚的不凡地位。
西門慶吃到鰣魚時是在秋天,所以只能吃到糟制品。因為鰣魚出水即死,昔日揚(yáng)州鹽商窮奢極欲,到了鰣魚季節(jié),竟泛大舟載客于焦山之下,漁夫網(wǎng)得鰣魚,立刻在船頭剖洗一番,包上網(wǎng)油,連魚鱗一起上鍋清蒸,如斯方能一嘗鰣魚真味。至于紫禁城里的帝王所嘗到的鰣魚,雖然驛使快馬加鞭,又有碎冰冰鎮(zhèn),但5月天氣漸熱,又千里迢迢,鰣魚到了北京,滋味可想而知。
從宋到清,贊美鰣魚的詩詞很多,如北宋蘇軾、明代何景明、清代陳維嵩等,都有詩作贊美鰣魚清腴的滋味和它的難得。唯獨(dú)清代曹寅的一首《鰣魚》,寫得別具一格:
手?jǐn)埱Ыz一笑空,夜潮曾識上魚風(fēng)。
涔涔江雨熟梅子,黯黯春山啼郭公。
三月齏鹽無次第,五湖蝦菜例雷同。
尋常家食隨時節(jié),多半含桃注頰紅。
曹寅是曹雪芹的祖父,在寫這首詩的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夏初,已經(jīng)當(dāng)了幾十年的江寧織造,像進(jìn)貢鰣魚這種差事,自然落在這位帝王心腹的頭上。詩人還附有一段自注:“鰣初至者名頭膘,次名櫻桃紅。予向充貢使,今停罷十年矣?!边@首《鰣魚》,不談美味,不炫珍奇,只是一副平常筆墨,來寫在梅子黃時雨的季節(jié),捕魚江上的風(fēng)景。末尾兩句,說得普普通通,卻足以讓一般讀者倒吸一口涼氣:敢情在《金瓶梅》里無比珍貴的鰣魚,到了江寧織造的府邸里,只是一種“尋常家食”??!讀了這首詩,當(dāng)會明白,寫了那么多美食的《紅樓夢》,為何沒有提及鰣魚:百年富貴的榮寧二府的家世,原無需借鰣魚再來點(diǎn)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