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析景德鎮(zhèn)青白瓷之青白

2013-07-12 23:25:53俞錦輝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江西景德鎮(zhèn)333000
大眾文藝 2013年4期
關(guān)鍵詞:瓷釉瓷胎青白

俞錦輝 (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 江西景德鎮(zhèn) 333000)

景德鎮(zhèn)作為聞名于世的千年瓷都,與宋代青白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景德鎮(zhèn)原名昌南鎮(zhèn),至宋代產(chǎn)青白瓷以后,贏得宋代真宗皇帝(公元997~1022年)的青睞,賜予其“景德”年號(公元1004~1007年)為地名,并命器底署“景德年制”年款,從此景德鎮(zhèn)瓷器名揚天下。據(jù)《宋會要輯稿》載:“江東東路饒州浮梁縣景德鎮(zhèn),景德元年置”。白瓷由于色澤幽美,造型豐富,裝飾多樣,工藝精湛,備受世人關(guān)注,以景德鎮(zhèn)窯為首形成青白瓷系,并為后世景德鎮(zhèn)成為舉世聞名的瓷都奠定了基礎(chǔ)。

青白瓷色澤介于青白二色之間,青中有白,白中顯青,故此得名。青白瓷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文獻中有著不同的稱謂:宋元的文獻稱之為青白瓷,如宋代吳自牧《夢梁錄》、耐得翁《都城紀勝》、趙汝適的《諸蕃志》,元代的汪大淵在《島夷志略》等;晚晴文獻稱之為影青,如清陳瀏《陶雅》、許之衡《飲流齋說瓷》等;民國時期劉子芬《竹園陶說》稱之為隱青……如今,陶瓷工作者們有的稱其為青白瓷,有的稱其為影青瓷。本文沿用宋元文獻中青白瓷的說法,不僅僅是考慮到青白瓷是興盛于宋元的這一時間因素,還因為這一稱謂更直觀更科學。

唐代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中用“類玉類冰”形容越窯青瓷,這是一種稱贊更是一種期盼,期盼的應(yīng)該就是美輪美奐的宋代景德鎮(zhèn)窯青白瓷。李清照《醉花蔭》詞中“玉枕”指的應(yīng)該就是如玉般的青白瓷枕。景德鎮(zhèn)窯青白瓷迎合了當時人尚玉的審美趣向,博得了“饒玉”的美稱。

景德鎮(zhèn)的窯工們是如何燒制如此美玉般的青瓷的,一直以來都是受人關(guān)注的問題。仔細查閱相關(guān)論著,發(fā)現(xiàn)不少人把青白瓷的這種特征完全歸結(jié)于其釉色的功效,認為其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間,青中有白,白中顯青,因此才稱之為青白瓷。此外,很多人把青白瓷的瓷釉稱為青白釉,青白瓷又有青白釉瓷的叫法。筆者認為,應(yīng)該更全面地更科學地去看待這個問題。

宋元青白瓷是景德鎮(zhèn)窯工在五代青瓷與白瓷的基礎(chǔ)上逐漸創(chuàng)造的。景德鎮(zhèn)窯宋元青白瓷與五代青瓷、白瓷有著密不可分的本質(zhì)聯(lián)系。為此,本文查閱了有關(guān)五代至宋元青瓷、白瓷、青白瓷的胎釉化學組成分析報告和論文,希望能夠找到答案。

宋代景德鎮(zhèn)窯青白瓷器瓷胎原料配方在五代青瓷、白瓷基本一致,其中SO在74%~79%之間,AlO在16%~20%之間,KO和NaO含量在2.5%~4.5%之間,這與景德鎮(zhèn)地區(qū)的瓷石的化學成分吻合,屬于瓷石一元配方。元代景德鎮(zhèn)窯瓷器瓷胎原料有所改進,變?yōu)榇墒痈邘X土的二元配方,提高了瓷胎高溫防變形的能力。所不同的是五代青瓷瓷胎中鐵含量較高,應(yīng)該引入了類似紫金土這種含鐵量較高的原料。五代、宋、元這三個時期景德鎮(zhèn)窯的瓷釉中硅鋁比重變化很小,景德鎮(zhèn)窯五代青瓷的瓷釉中CaO含量較高,KO+NaO含量較低,屬于瓷石加大量釉灰的配方;五代白瓷、宋元青白瓷的瓷釉逐漸減少CaO的比重,增加KO+NaO的比重,逐漸調(diào)整瓷石與釉灰的比例。瓷釉中熔劑CaO含量較高,高溫過程中釉粘度小,流動性大,在還原焰過程中還容易吸煙,影響釉面質(zhì)量;而KO+NaO含量的提高,可提高釉的高溫粘度,增大熔融溫度范圍,以及降低吸煙的可能性。入元后,尤其是卵白瓷的釉中更是減少釉灰的使用量,而進一步加大風化程度較差的瓷石即釉果作為配有原料。此外,五代、宋、元這三個時期的景德鎮(zhèn)窯瓷釉中的含鐵量的區(qū)別也不是很大。

由此可得,景德鎮(zhèn)窯宋代白瓷與五代青瓷在胎釉方面的差異均比較明顯,但是與五代白瓷的胎釉成分基本一致。那么,究竟是什么導(dǎo)致了景德鎮(zhèn)窯五代白瓷與宋元青白瓷之間的區(qū)別呢?本文通過制瓷工藝流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分析,找到了答案所在。

首先,從瓷釉的化學組成角度看,景德鎮(zhèn)窯瓷器,包括五代青瓷、五代白瓷、宋元青白瓷以及元明清青花瓷等均系鐵系透明釉,所以胎體顏色也是影響瓷器色澤的重要因素。因此,此類瓷器的色澤是胎與釉兩者共同決定的。顯然,五代青瓷的青灰色胎體,而五代白瓷、宋元青白瓷的白色胎體,對各自最后的色澤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倘若五代青瓷與白瓷的瓷胎換位一下,其結(jié)果是不言而喻的;同理,若宋元青白瓷與五代青瓷互換瓷胎,那也無所謂青白瓷了。

其次,鐵是景德鎮(zhèn)窯瓷釉最重要著色劑,鐵含量一般在0.8%~1.2%左右。仔細觀察五代白瓷,會發(fā)現(xiàn)其色并非純白色,或偏黃灰,或偏青灰,只因釉過薄不易覺察,偶有積釉處,與青白瓷如出一轍。而青白瓷的釉層明顯較白瓷要厚,從標本斷面可見基本在0.2mm左右,刻劃紋積釉處可達0.5mm及以上。從目前景德鎮(zhèn)傳統(tǒng)制瓷工藝亦可找到證據(jù),普通瓷器需要吹釉2~3遍即可,而青白瓷則多達5~6遍及以上。釉層厚薄是瓷器呈色的重要因素,五代白瓷因其釉薄顯胎之白色則成白瓷;青白瓷釉層較厚且厚薄相間,薄處釉面透胎顯白色,釉層厚處釉面泛青,因此青白相間,青中有白,白中顯青。釉呈青色主要是著色亞鐵離子Fe的吸收造成的,釉層厚,即光在釉中傳播的路程越長,吸收越多,顏色就越深;釉層薄,即光在青白釉中傳播的路程越短,吸收越少,顏色就越淺。青白瓷在燒制過程中,釉面會根據(jù)胎體凹凸狀況自動流平積釉,形成厚薄有致的釉面,釉層厚處偏青,薄者透胎而顯白。因此,景德鎮(zhèn)窯青白瓷大多有刻劃裝飾,也比較適合刻劃紋飾。

最后,燒制過程是青白瓷制作過程中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道工序。其關(guān)鍵是要掌握好燒成曲線和燒成氣氛。尤其是合適的還原氣氛也是燒制純正青白瓷最重要的一點,還原不足則釉色發(fā)黃,還原過分則容易吸煙。這也是早期青白瓷釉色不純正的原因。另外,合適的燒成溫度也非常關(guān)鍵,如燒成溫度過低則釉面未嘗燒透也沒能流平,刻劃紋飾不能淋漓精致的體現(xiàn)出來,溫度過高則造成釉層龜裂及釉色揮發(fā)等后果。

結(jié)論

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鎮(zhèn)窯盛燒的歷史名瓷,其色澤青白相間,這是釉層與胎體的共同結(jié)晶,并非釉色單一功效??茖W地說,青白瓷是一種透明青釉白胎瓷,其釉層較厚,屬于鐵系釉系統(tǒng),在燒制過程中要掌握好合適的燒成溫度和氣氛。純正的青白瓷胎體潤白,釉層青透,適合刻劃花裝飾。

[1](清)藍譜《景德鎮(zhèn)陶錄》卷五《景德鎮(zhèn)歷代窯考》。

[2]景德鎮(zhèn)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景德鎮(zhèn)市志》(有史記載~1985)。

[3](宋)吳自牧《夢粱錄》卷十三“鋪席”條:“……黃草鋪溫州漆器、青白瓷器……”;同卷“諸色雜貨”條:“……青白瓷器、甌、碗、碟、茶盞”。

[4](宋)耐得翁《都城紀勝》“鋪席”條:“都城天街……有大小鋪席……溫州漆器鋪、青白碗器鋪之類?!?/p>

[5](宋)趙汝適的《諸蕃志》 :“婆國……番商興販用夾雜金銀……漆器、鐵鼎、青白瓷器交易……”;

“蘇門蒼刺國……貨用青白磁器……”。

[6](元)汪大淵《島夷志略》 “無枝拔”條:“貿(mào)易之貨,用西洋布、青白處州瓷器、瓦壇、鐵鼎之屬。”又“羅衛(wèi)”條:“貿(mào)易之貨用棋子……青白碗、鐵條之屬?!?/p>

再“班達里”條: “貿(mào)易之貨,用諸色緞、青白磁、鐵器、五色燒珠之屬?!?/p>

[7](清)陳瀏《陶雅》載:“永樂影青脫胎碗,最為可貴。脫胎乃瓷質(zhì)極薄之謂。若畫之沒骨者。碗形往往不能正圓,亦脫胎歲久所致,其所影之花,兩面瑩徹,可以互鑒,惟款識亦然……明窯影青壓手杯,其薄如紙。即萬歷雖十九之卵幕杯也?!?/p>

[8](清)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載:“素瓷甚薄,雕花紋而映出青色者,謂之影青?!?/p>

[9](民國)劉子芬《竹園陶說》:“影青固甚薄之瓷也,乃有瓷質(zhì)頗厚僅能一面影出青色雕花者,此則名為隱青。

[10](唐)陸羽《茶經(jīng)》云:“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壽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處越州上,殊為不然。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p>

[11](宋)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12] 熊春華等《景德鎮(zhèn)青白瓷起源于發(fā)展的探討》.《中國陶瓷》2007年11期 第80~82頁.

[13]同上.

[14]曹春娥等.《景德鎮(zhèn)青白瓷釉的仿制》.《陶瓷學報》.2009年01期.第38頁.

猜你喜歡
瓷釉瓷胎青白
實驗法探討瓷胎元素組成和燒成溫度對熱膨脹法測溫的影響
灰鐵倒流殼內(nèi)流道涂瓷釉的實驗研究
游偉 《竹韻金沙》
南宋官窯與龍泉哥窯瓷胎的對比分析
陶瓷學報(2021年1期)2021-04-13 01:33:50
流年
戲劇之家(2020年19期)2020-07-04 03:18:25
還喧囂都市一個“青白”
收藏·拍賣(2019年12期)2019-12-11 07:10:58
中國工美行業(yè)藝術(shù)大師劉永強作品鑒賞
——魯青瓷釉下彩(春夏秋冬)
山東陶瓷(2018年5期)2019-01-11 01:01:22
安徽繁昌窯青白釉瓷爐研究
“類汝瓷”瓷胎的多元統(tǒng)計分析研究
陶瓷學報(2018年5期)2018-11-20 02:09:34
吉州窯瓷釉種類及其裝飾技法
揭西县| 长汀县| 深圳市| 阳朔县| 桃园市| 年辖:市辖区| 和静县| 台山市| 马边| 金华市| 正安县| 喀什市| 固镇县| 兴山县| 遵义市| 高邮市| 新昌县| 宾阳县| 上思县| 庆云县| 正镶白旗| 普兰店市| 东丰县| 德惠市| 保德县| 肃北| 大荔县| 黎平县| 三明市| 伊宁市| 武山县| 鱼台县| 徐水县| 洪雅县| 隆林| 县级市| 玉田县| 枞阳县| 镇江市| 巨野县| 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