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灤州影戲劇本《火焰山》與小說《西游記》相關內(nèi)容之比較

2013-08-15 00:47:30謝昕婷
唐山學院學報 2013年1期
關鍵詞:芭蕉扇牛魔王火焰山

謝昕婷

(貴州大學 人文學院,貴陽550025)

一、引言

“西游”故事由來已久,最初是一個高僧的傳記,它直接產(chǎn)生于宗教的狂熱。目前最早所見的“西游”故事專書是《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此書共三卷。之后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里記載了《唐三藏》的名目,金院本里也有《瑤池會》《蟠桃會》《王母祝壽》等。元末明初之人楊景賢,一說為無名氏所作的《西游記》雜劇是“西游”故事的一大躍進。而“西游”故事的定型則歸功于明代淮安人吳承恩所作小說《西游記》?!皡浅卸骼眉榷J絼?chuàng)造出了具有深刻內(nèi)涵的嶄新的取經(jīng)故事,可謂推陳出新?!保?]小說“以詭異的想象、極度的夸張,突破時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創(chuàng)造了一個光怪陸離、神異奇幻的境界”[2]132,對后世“西游”故事的小說及戲曲創(chuàng)作都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

影戲,通稱“皮影戲”,是一種以獸皮、紙張等制作的影人充當?shù)谰?,借助燈光取影,在幕后表演故事的一種民間小戲。灤州影戲在地域上以河北東部唐山一帶為中心,流傳于東北三省、內(nèi)蒙古、北京和天津等地,其劇本形態(tài)成熟,內(nèi)蘊豐富。影戲劇本(俗稱影卷)的創(chuàng)作與小說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湯際亨指出:“影本之源于小說者,約有《香蓮帕》、《綠牡丹》等五十余種。”[3]灤州影戲劇本《火焰山》(單出本)就是根據(jù)小說《西游記》第五十九至六十一回改編而成,一共8場。

本文將從故事情節(jié)、表達方式以及道德教化功用等方面對改編后的灤州影戲劇本單出本《火焰山》與小說《西游記》第五十九回至六十一回進行比較分析,以期較為全面地展示兩者之間的關聯(lián)。

二、情節(jié)單元的設置與取舍

故事情節(jié)是敘事性文學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是按照因果邏輯組織起來的一系列事件,而且要求在事件發(fā)展中表現(xiàn)出人物行為的矛盾沖突,由此而揭露出人物命運的變化過程。從敘事層面上看,戲曲情節(jié)的淵源可以追溯至小說,正是因為小說為戲曲提供了素材,才使得戲曲的故事情節(jié)更為豐富而曲折。影戲也同樣如此。在故事情節(jié)上,影卷《火焰山》與小說《西游記》大致上是相同的。小說中主要情節(jié)在影卷中都得以體現(xiàn)和發(fā)揮。只是在情節(jié)單元的設置上,略有不同;某些情節(jié)的描述也有詳略的區(qū)別,稍有取舍。

小說《西游記》用了整整3回的篇幅寫“火焰山”這一故事,故事格局大致是: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孫行者一調(diào)芭蕉扇。六十回:牛魔王罷戰(zhàn)赴華筵,孫行者二調(diào)芭蕉扇;六十一回:豬八戒助力敗魔王,孫行者三調(diào)芭蕉扇。此3回將唐三藏師徒從遇阻,到經(jīng)過三次艱難借扇,終于得以熄滅大火,繼續(xù)西天取經(jīng)路這一段故事交代清楚。地點主要在火焰山、翠云山芭蕉洞、魔云洞之間切換。出場人物除了唐三藏師徒,還有牛魔王、牛魔王之正妻翠云山芭蕉洞主鐵扇公主,牛魔王之妾魔云洞主玉面公主,以及土地和一眾小妖。

而影卷《火焰山》則在小說故事格局基礎上,將影戲分為8場:第一場:師徒上路;第二場:一借芭蕉扇;第三場:小須彌山;第四場:二借芭蕉扇;第五場:假扇無用;第六場:魔云洞;第七場:三借芭蕉扇;第八場:師徒上路。影卷將小說原有的三回情節(jié)改變成8場影戲,小說里的情節(jié)幾乎沒有遺漏,只是更加具體化,主題化。地點和出場的人物也無很大出入,幾乎都沿襲了小說的設置。

從以上情節(jié)羅列來看,影卷《火焰山》與小說大致是相同的。只是在情節(jié)單元的設置上,稍有出入。如小說與影卷中孫行者都是三次借扇,但是每一次的劃分卻有不同。在小說中,孫行者一借芭蕉扇是從鐵扇公主處借到一把假扇,二借芭蕉扇是變幻成牛魔王模樣從鐵扇公主處得到真扇,三借芭蕉扇是與豬八戒戰(zhàn)勝牛魔王最終得到芭蕉扇。而在影卷《火焰山》中,孫行者一借芭蕉扇被鐵扇公主一扇扇到小須彌山,落敗而歸,二借芭蕉扇是從鐵扇公主處得到假扇;三借芭蕉扇是將小說中二借芭蕉扇與三借芭蕉扇情節(jié)融合在一起。影卷對于情節(jié)這種場次的設置與小說不同,我們也不能盲目地說哪種處理更為妥當。小說將關鍵情節(jié)分開幾回敘述,是為了讓章回體小說對于讀者更具吸引力,而影卷將關鍵性情節(jié)放在一個場次里面,是為了讓影戲高潮部分更為精彩,是符合戲劇表演性質(zhì)的。因此,可謂是各有千秋。

除此之外,影卷與小說在某些情節(jié)的處理上,有詳略的區(qū)別。如在小說《西游記》第五十九回中,寫唐三藏師徒遇阻火焰山時,路遇老者這一段,寫得比較詳細,前后交代得相當清楚,從師徒與老者的對話中,讀者漸漸了解火焰山各種情況。而在影卷《火焰山》里,師徒路遇老者這一段寫得就比較簡略,只在第一場“師徒上路”里稍有提及。再如,小說在第六十回“牛魔王罷戰(zhàn)赴華筵,孫行者二調(diào)芭蕉扇”中對于牛魔王與玉面公主之間的敘述比較詳細,而影卷在第六場“魔云洞”中對于玉面公主的敘述卻不及小說中詳細,可以說是一筆帶過。相對來說,影卷《火焰山》對于孫行者借扇,以及故事最后豬八戒助陣斗牛魔王等主要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比起小說要詳細,對于故事主人公描寫更為仔細,而對小情節(jié)與小人物的描寫則更為簡略。這也是源于小說與影戲的不同而進行的取舍。

總之,影卷《火焰山》的故事情節(jié)是在小說的基礎上改編而成,根據(jù)具體的改編,還是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改編原則:第一,影卷選取符合影戲要求的情節(jié),舍棄逸出影戲范疇或重復的小說情節(jié),并增改一些必要的情節(jié);第二,源于小說與戲曲性質(zhì)的不同,根據(jù)小說原有情節(jié)與章回合理設置影戲劇本內(nèi)容的文武場次,該詳則詳,該略則略,以利于藝人場上表演與觀眾的欣賞習慣。

三、表達方式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小說是閱讀的,情節(jié)的鋪排和轉(zhuǎn)換要刻意追求突兀的效果。影戲是表演的,除情節(jié)的精彩之外,更要注意情感的抒發(fā)?!保?]181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在表達方式上小說和影戲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影卷和小說都是為觀眾和讀者呈現(xiàn)一個精彩的故事,都有敘述的成分在。但小說主要是供人閱讀的,第二人稱、第三人稱表述相對較多,給予讀者很大的想象空間,敘述、描寫這兩種表達方式較多。特別是對于環(huán)境描寫方面會比較詳細,而對于心理描寫等方面會比較輕淡。由于影卷是唱詞的緣故,第一人稱表述相對較多,導致影卷的抒情色彩會比較濃重,抒情的表達方式占主導地位。人物心理描寫也較詳細到位,環(huán)境描寫等方面卻因為影戲這一特殊的表演形式而幾乎被忽略。

如小說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孫行者一調(diào)芭蕉扇”有這樣一段環(huán)境描寫:“薄云斷絕西風緊,鶴鳴遠岫霜林錦。光景正蒼涼,山長水更長。征鴻來北塞,玄鳥歸南陌??吐非庸聠??!保?]又如第六十回中孫行者尋牛魔王時所見景象“高不高,頂摩碧漢;大不大,根扎黃泉。山前日暖,嶺后風寒……真?zhèn)€是,高的山,峻的嶺,陡的崖,深的澗,香的花,美的果,紅的藤,紫的竹,青的松,翠的柳:八節(jié)四時顏不改,千年萬古色如龍”[5]。類似的環(huán)境描寫在小說中隨處可見,然而在影卷中卻顯得有些薄弱。因為在影戲表演中,基本環(huán)境大多是設定好的,觀眾一看即明白。所以環(huán)境描寫在以唱詞為主的影卷中顯得并不那么重要,而情感的抒發(fā)就顯得尤其重要,這些主要是借助唱詞來敷衍的。

影卷第一場“師徒上路”,唐三藏上場就唱道:“走過一山又一嶺,山山嶺嶺緊相連。草木辭秋紛紛落,北雁成行飛向南。取經(jīng)心切往前走,決心踏破萬座山。卻為何,寒暑大變煙霧漫,烈煙熏人難進前?!边@段簡短的唱詞,直接的抒情,讓觀眾了解到當時極其惡劣的環(huán)境及唐三藏內(nèi)心對此的無奈,將人物的情感毫無修飾地表現(xiàn)出來。再來看看鐵扇公主的幾段唱詞。第二場“一借芭蕉扇”:“強人棄舊戀新歡,孤影難親枉自憐。衾枕冷落難入夢,終日無聊鎖春山?!钡谄邎觥叭璋沤渡取崩镉殖溃骸胺鞘菫槠薨涯愎?,叫我凄涼苦難言。眠思夢想難成寢,悶對孤燈淚漣漣。正然想你情難禁,惡猴借扇把我纏。”兩場戲,兩段唱詞,情感抒發(fā)得淋漓盡致,一個深閨怨婦的形象躍然紙上。影卷中這類直接抒情的唱詞無處不在,而在小說中這種情感抒發(fā)就不如影卷來得直接,幾乎都是通過人物對話或者是環(huán)境等的烘托間接讓讀者感受到的。

簡而言之,影卷和小說都在給讀者或者觀眾呈現(xiàn)一個精彩故事,但是表達方式卻是不同的。影卷主要是采取抒情方式,而小說主要是采取敘述與描寫方式。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第一,影卷是供演員演出的,具有強烈的表演性質(zhì),需要直接的情感抒發(fā);而小說是供人閱讀的,需要通過生動的敘述與描寫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第二,這種表達方式的區(qū)別,有利于藝人場上表演,符合觀眾的欣賞習慣。

三、道德教化作用的強與弱

張駿驥在《灤州影戲述要》中把灤州影戲劇本按性質(zhì)分為“文雅的、戰(zhàn)爭的、歷史的、神怪的、才子佳人的、公案的六類”[6]。如按這種分類影卷《火焰山》屬于“神怪的”。吳承恩所作小說《西游記》在高教版《中國文學史》中被定為成“一部神魔小說,既不是直接地抒寫現(xiàn)實生活,又不類于史前的原始神話,在它神幻奇異的故事之中,詼諧滑稽的筆墨之外,蘊含著某種深意和主旨”[2]128-129??梢姟拔饔巍惫适码m然是以神魔怪異為主要題材,但是參照了現(xiàn)實生活中政治、倫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爭,揭露了一系列現(xiàn)實問題,具有深刻現(xiàn)實意義。但就小說和影戲比較起來看,“影戲比小說更加強調(diào)道德的因果報應,好人的榮華富貴,壞人的不得善終,無不昭示著這一切”[4]184。這一點從影卷《火焰山》和小說《西游記》的比較中可以看出。

小說《西游記》里“火焰山”故事整整用了3回的篇幅,在最后1回即第六十一回“豬八戒助力敗魔王,孫行者三調(diào)芭蕉扇”里,孫行者與豬八戒在五臺山秘魔巖神通廣大潑法金剛、托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等神仙的幫助下將牛魔王打敗,借得芭蕉扇,解除阻礙得以繼續(xù)走上取經(jīng)路。故事最后還提到“羅剎(鐵扇公主)、土地,俱感激謝恩,隨后相送”。故事大團圓的結(jié)局,宣揚了儒、道、釋“三教合一”的思想,道德教化作用明顯。但是無可否認的是,作為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西游記》里的小故事都有一個模式,即唐三藏師徒幾乎每次都是在眾位仙人的幫助下擒住妖魔鬼怪,而其中許多妖魔都是由神仙的坐騎或者身邊的童子演變而成,這也就決定了小說的局限性。如若說將小說放在現(xiàn)實世界中,代表權力的神仙階級也就是現(xiàn)實社會中的統(tǒng)治階級,不管孫行者師徒如何反抗,如何智斗妖魔鬼怪,最終還是屈服在統(tǒng)治階級秩序之下的,都是不完全不完善的斗爭。而這種服務于統(tǒng)治階級秩序之下的道德教化就被冠上了太多的政治元素,并不那么純凈,其道德教化作用瞬間就減弱不少。

我們再來看影卷《火焰山》。作為一個單出本影卷,它既是“西游”故事里的一個部分,同時也是獨立成篇的小故事,有很鮮明的自主性。影卷的結(jié)局和小說大體上是相同的,師徒順利度過火焰山,但影卷中并沒有神仙相助斗牛魔王、鐵扇公主一心向善等情節(jié),僅僅只是孫行者在豬八戒的幫助下力敗牛魔王,師徒四人戰(zhàn)勝妖魔,繼續(xù)西天取經(jīng)路。簡單而清楚的結(jié)局,少了小說中的局限性,正義得到伸張,邪惡遭到報應,戛然而止;強化了忠奸勢力的對立和沖突,少了過多的政治元素,注重世俗情感的滿足,從而使影戲承載道德教化的功能得到突出的顯現(xiàn)。德國著名漢學家顧彬指出:“誠然,中國古典戲曲實際上起著‘道德課堂’的作用,這種說法并非毫無道理,它的確扮演一個教育者的角色。”[7]影戲也因尊崇和宣傳傳統(tǒng)道德規(guī)范,而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著“道德課堂”的作用。

總而言之,不論是小說《西游記》還是影卷《火焰山》都具有道德教化作用,只是因著小說摻雜了太多的政治因素,使得影卷《火焰山》的道德教化作用比起小說來更加純粹和強烈。

四、結(jié)語

小說與戲曲同源共流,互相影響和交融,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獨特的現(xiàn)象。影戲是戲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小說的關系同樣值得深究。作為影戲唱詞的承載體——影卷,有許多是在小說的基礎上改編而成的。

文章就灤州影卷單出本《火焰山》與吳承恩小說《西游記》在情節(jié)、表達方式及道德教化功用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找到了它們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影卷是在小說的基礎上改編而成。但在情節(jié)上,影卷在小說的基礎上有一定程度的增刪;在表達方式上,小說較多采用敘述與描寫的方法,而影卷較多采用抒情的方法;在道德教化功用上,影卷則比小說強烈得多。產(chǎn)生這些區(qū)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小說與影戲的情節(jié)安排都講究奇異性,但戲曲有邏輯高潮和情感高潮之分,而小說便沒有這一說。所以在情節(jié)單元的設置上有一定的區(qū)別。第二,小說是供讀者閱讀的,需要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而影戲具有強烈的表演性和直觀性,必須符合觀眾的道德取向與欣賞習慣??傊?,這種區(qū)別是由影戲和小說不同性質(zhì)所決定的。

由小說改編而成的影卷很多,但單出本《火焰山》從小說到影戲的嬗變過程已讓我們品味了兩者各具特色的豐厚內(nèi)蘊。

[1]涂秀虹.元明小說戲曲關系研究[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4:175.

[2]袁行霈.中國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湯際亨.中國地方劇研究之一“灤州影戲”[J].中法大學月刊,1936,8(3):1-54.

[4]張軍.灤州影戲研究[M].鄭州:大象出版社,2010.

[5]吳承恩.西游記[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753-767.

[6]葛兆光.學術薪火——三十年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科畢業(yè)生論文選[G].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242.

[7][德]顧彬.關于“異”的研究[M].曹衛(wèi)東,編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152.

猜你喜歡
芭蕉扇牛魔王火焰山
聊聊“西游”里的芭蕉扇
三借芭蕉扇
火焰山
寶藏(2022年11期)2022-03-07 08:58:06
牛魔王
哪吒失手
火焰山下葡萄溝
三借芭蕉扇
豬八戒巧遇牛魔王
對牛彈琴
火焰山下古村落
吐魯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24
保靖县| 新乡市| 河间市| 万宁市| 呼和浩特市| 赤城县| 陇西县| 义乌市| 焦作市| 松潘县| 宁河县| 大余县| 惠东县| 凤翔县| 墨脱县| 旺苍县| 罗甸县| 子洲县| 麟游县| 普格县| 宜黄县| 乌兰察布市| 新沂市| 台东市| 揭阳市| 东宁县| 昔阳县| 万宁市| 饶河县| 巴中市| 长汀县| 梁河县| 汾阳市| 吉木萨尔县| 桓台县| 贵阳市| 库尔勒市| 安溪县| 新安县| 麻城市| 甘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