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龍(上海海洋大學體育部 上海 201306)
增強青少年的體質,不僅能促進他本身的健康發(fā)展,還與未來的社會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2007年4月,我國的教育部以及體育總局經過商討就制定了“陽光體育運動”的模式,意在體育運動不僅要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還要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使學生真正的練就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陽光體育運動,在字面上進行解釋就是,讓學生在陽光中進行體育鍛煉,也就是讓學生走出教室,在自然中成長。陽光體育運動主要就是為了讓青少年在自然中積極運動,使他們形成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旨在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為將來的社會發(fā)展貢獻力量。
(1)促進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陽光體育運動給學生的體育提出了明確的時間要求,要求學生每天至少進行體育鍛煉一小時,這種硬性要求對學生的體育鍛煉提供了時間保證,時間久了,學生就會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2)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貴在于勤,陽光體育教育的時間保障給學生的體育運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也在無形中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練就了強健的體魄。
(3)有利于學校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學校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使之能適應社會的需求。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無疑是學校體育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一個途徑,它能促使學校對體育課程的完善,從而保證體育教學的目標實現(xiàn)。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課程基本上就是籃球、足球、跑步,甚至于就是根據課本給學生灌輸一些理論知識。這樣的課程設置枯燥乏味、缺乏新意,帶動不起課程氣氛,對體育的教學起到了阻礙的作用。
體育課程設置單一再加上老師的教學方法不當等等原因,學生喪失了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這也導致了體育教育不好進行的結果。
學校體育教育本身就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但是有些學校對于體育教育的認識就不深刻,對體育教學不重視,導致了體育教學定位的偏差,這種落后的體育教學理念以及對體育的不重視嚴重阻礙了學校體育教學的進程。
這里的理論教學并不是按照課本進行生搬硬套的教學,而是對學生進行體育素養(yǎng)的熏陶,使得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育的作用,對在體育運動時如何避免受傷的方法等進行教學,這種打破常規(guī)灌輸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樂于接受,能夠真正的使學生學到體育健康的知識,從而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傳統(tǒng)的教學就是老師為主體進行講解的模式,這種方式過分強調老師的地位,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因此改變教學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與此同時,增加課程的設置,也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像健美操、交誼舞、踢毽子、跳繩等趣味性比較強的體育運動更能讓學生喜歡上體育,不僅使他們得到充分的運動,還能讓他們在運動中提高團隊意識和交際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每個學生的愛好不同,因此開展選修體育更能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校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能力,給學生們提供更多的體育選擇項目,讓他們在樂趣中達到發(fā)展和成長,不僅緩解了平時學習的壓力,還能真正的培養(yǎng)他們的運動精神,有利于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
傳統(tǒng)的教學注重分數,使得學生每天只是不間斷的學習文化知識,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學校應該根據陽光體育運動的政策及目標,建立科學的體育考評制度,淡化分數在學生中的影響,讓他們真正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促使他們全面發(fā)展。
陽光體育運動的提出,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保障。因此學校一定要意識到陽光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切實的去遵守,真正給學生提供良好的體育環(huán)境和體系保障,通過完善體育課程、改革教學模式等方法強化學生的體育訓練能力,使學生樹立“健康第一、體育重要”的思想觀念,為陽光體育運功的開展提供保障。陽光體育運動不僅僅是個口號,而要真正的落實到各個學校,促進學校積極開展體育教學的精神,真正的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健康等保駕護航。
[1]紀力,崔瑞雪,周宏煒.論“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的學校體育教學改革[J].教育探索,2010,(01).
[2]高英華,陳萬紅.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思考[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