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程
甲狀腺腫瘤是一種常見的頭頸部腫瘤,患者頸前正中有腫塊且多為單塊,有良惡性之分并生長較快,瘤體較大時對患者食管、氣管以及神經進行壓迫導致患者出現(xiàn)吞咽困難或呼吸困難,部分患者聲音嘶啞,當腫瘤惡變后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重要影響,所以臨床進行積極治療十分重要[1]。目前臨床對甲狀腺腫瘤基本采取手術治療,對患者甲狀腺以及頸淋巴結進行手術,切除腫瘤。為提高本院甲狀腺腫瘤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筆者對修水縣第一人民醫(yī)院35例患者手術患者進行分析,現(xiàn)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來自修水縣第一人民醫(yī)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的診治的35例甲狀腺腫瘤患者,其中男 15例(42.9%),女 20例(57.1%),患者年齡 22~68歲,平均(53.5±2.6)歲,病程 3~29 年,平均(8.9±1.7)年。患者入院后進行臨床檢查全部確診為甲狀腺腫瘤且經術中病理檢驗,臨床已排除有腫瘤惡變患者,患者瘤體直徑大小為6~45mm不等,平均(16.4±1.2)mm,大部分為單個腫塊并附有包膜,呈膨脹性生長,臨床取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后開展本研究。
1.2 手術方法[2]臨床根據患者癥狀進行術前準備,對患者進行頸叢麻醉,于患者胸骨切跡上2cm位置沿皮紋開橫弧形約5cm切口,皮下電凝充分止血,分離上下皮瓣,將頸白線縱向切開,鈍性分開舌下肌群并用拉鉤牽向胸鎖乳突肌,將包塊充分暴露出并緊靠囊壁固有膜將其分離,囊腫包膜邊緣緊貼處進行剝離并結扎,將瘤體向前牽引,緊貼瘤體固有膜表面分離血管,切斷結扎甲狀腺上動靜脈分支,包塊切除并止血,膠皮膜引流處理,縫合甲狀腺固有膜以及頸闊肌筋膜,逐層縫合后抗菌處理。術后病理分析腫塊。
所有患者經手術治療全部治愈,手術平均時間為(78.1±7.3)min,術中出血量平均為(29.5±8.6)mL,平均住院時間為(4.8±1.2)d,患者術后出現(xiàn)呼吸困難1例(2.9%),喉返神經損傷2例(5.7%),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8.6%),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患者經對癥治療后全部好轉。
3.1 臨床特點 本研究中男性患者少于女性患者,患者均為良性腫瘤,臨床表現(xiàn)多為頸部腫塊,患者病程較長,平均病程為(8.9±1.7)年,患者病情發(fā)展緩慢,根據臨床病史調查發(fā)現(xiàn)患者早期無不適癥狀,這主要是因為早期甲狀腺腫瘤瘤體直徑較小,對患者吞咽活動影響較小,隨著病程的增長,患者有出現(xiàn)腫瘤體鈣化現(xiàn)象,這主要是冷結節(jié)癥狀,是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對患者吞咽與呼吸產生嚴重影響,導致患者呼吸困難、吞咽困難,甲狀腺腺瘤多為單發(fā)腫塊,但不同的是其無完整包膜且邊界不清而甲狀腺腺瘤有包膜或假包膜且邊界清晰,為避免腫瘤惡化,臨床主張早期手術切除治療[3]。
3.2 手術分析[4]對選擇的甲狀腺腫瘤患者采用手術治療方法。其中患者腫瘤與周圍組織邊界較清晰,所以適合采取單純的切除手術,但是有患者腫瘤與周圍組織邊界不清并伴有粘連或無完整包膜的情況,所以需要根據患者臨床癥狀進行側葉切除,在手術中需檢查患者側葉正常情況。由于在研究對象選取上排除所有腫瘤惡變的患者,所以本研究中患者無甲狀腺癌患者,手術時無需考慮進行冰凍切法治療。
3.3 并發(fā)癥分析 由于甲狀腺供血神經豐富,緊鄰患者食管與氣管,很容易發(fā)生喉返神經損傷的情況,所以手術過程中操作必須謹慎認真[5]。本研究中有3例患者出現(xiàn)大出血情況并誘發(fā)2例喉返神經損傷,但總體平均出血量為(29.5±8.6)mL,出血量少,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此外1例患者術后出現(xiàn)呼吸困難,臨床經積極治療后呼吸顯著改善。
綜上所述,對甲狀腺腫瘤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效果較好,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王中英.甲狀腺腫瘤手術治療150例分析[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3,34(2):115-116.
[2]王大川.甲狀腺腫瘤手術效果體會[J].當代醫(yī)學,2011,17(27):108.
[3]余子剛.甲狀腺腫瘤手術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35):160.
[4]張潔,歐陽艷紅.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瘤和甲狀腺腺瘤的臨床病理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3,19(2):63-64.
[5]喬維軍.良性甲狀腺腫瘤手術喉返神經損傷原因及預防[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1,20(5):458-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