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笛
分析中美兩國各自的孤立主義迥然相異的表現及緣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從華盛頓總統(tǒng)的《告別詞》到門羅總統(tǒng)的《門羅宣言》,美國的孤立主義政策處于不斷變化發(fā)展之中,以至于時至21世紀,美國運用其壓倒性政治軍事實力在全世界推行的“單邊主義”政策仍然被學界分析為孤立主義在新時期作用的體現。另一方面,將中國明清兩代的閉關鎖國政策理解為“中國式孤立主義”的觀點目前在學界并不是主流意見,但出于人類社會的共同性,一定的政策導向總與本國現實的經濟條件、主流政治取向以及文化宗教傳統(tǒng)存在千絲萬縷的關聯,故此不應排除相關思考,仍存在較大的合理價值。
“孤立”一詞,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同其他事物不相聯系”,由此引申的“孤立主義”作為一種外交政策,則通常由政治和經濟兩方面政策組成:在政治上,孤立主義采取不干涉原則,即除自衛(wèi)戰(zhàn)爭外不主動卷入任何外部沖突;在經濟文化上,孤立主義尋求最大程度地限制與國外的貿易和文化交流。比較中美兩國孤立主義政策的內涵,不難發(fā)現二者呈現出迥然相異的側重:
美國的孤立主義政策偏重政治軍事孤立,并不遏制對外經濟往來,甚至一部分政治孤立主義政策服務于積極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從而促進美國資本主義的經濟發(fā)展。1793年大革命爆發(fā)后的法國對英宣戰(zhàn),并試圖利用在獨立戰(zhàn)爭時期締結的法美同盟使美國卷入歐洲戰(zhàn)爭。因為當時美國90%的進口貿易是同英國進行的,假如美英關系敵對化,相互貿易必然會停止,這將極大影響美英經濟交流??偨y(tǒng)華盛頓在利弊權衡之下做出中立選擇,1793年4月22日,華盛頓代表美國政府發(fā)布 《中立宣言》,要求美國要“遵守一種嚴格的中立”,禁止美國公民在相關的地面與海面,給戰(zhàn)爭中的任何一方以行動支援。這實際上等于廢除了1778年的聯盟條件,并使美國擺脫了對法國承擔的義務,同時英國為了增強反法力量需要拉攏美國,因而放松了對美國的貿易封鎖,這使美國對外貿易連續(xù)幾年穩(wěn)步上升。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著名孤立主義分子、達荷州參議員威廉博拉的公開聲明同樣可以驗證這一點:“在貿易和通商問題上,我們從來不是孤立主義者,也永遠不會成為孤立主義者。在金融事務上,我們一向不是孤立主義者,可能永遠不會是孤立主義者。”
與之相反的是,中國的孤立主義政策卻更加偏重于經濟方面與世界的孤立,政治上固然出于“天朝上國”的自我認知而拒絕與外邦進行正式的交往,其牽制卻遠不如經濟方面嚴格,特定時期出于政治考量,中國政府甚至派出規(guī)模龐大的航海艦隊主動與世界聯系溝通?!睹鲗嶄洝酚涊d,洪武四年(1371年)十二月,朱元璋頒布詔令:“禁瀕海民不得私出海。”此后,明朝歷代皇帝在位期間幾乎都不曾忘記重申太祖所制定的海禁祖制,清朝則進一步將海禁由海洋擴展至海邊,順治十五年(1659年),清政府甚至下達了遷海令,強迫沿海居民內遷30~50里,不準商船漁船片帆出海。朱棣自認為是“奉天命天君主天下”的君王,要求海外各國前來朝貢,出于宣揚國威的政治需要,自明成祖派遣始,從1403-1433年,三寶太監(jiān)鄭和七次下西洋遠航,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紅海、麥加,據學者考證每次遠航人數在27000人以上,確實起到一定政治作用,但這七下西洋卻并沒有發(fā)展民間的商業(yè)貿易,全部開支都依賴明朝強大的國力來支撐,未曾對中國帶來經濟利益。
中美兩國的“孤立主義”政策呈現不同側重,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筆者選取經濟、政治、文化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比較。
明清兩代的中國還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tài),奉行“重農抑商”思想的王朝統(tǒng)治者認為限制、禁止海外貿易于國有益無害,通過手工業(yè)和小農業(yè)相結合形成的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具有很強的穩(wěn)定性;同時,中國“地大物博,氣候各別,資源豐富”,一些日常生活所需的柴米油鹽等物資應有盡有。因此,總體上看,中國并不需要向他國購買貨物,也不想向別國出售貨物。正如乾隆帝在給英王喬治二世寫的一封信中所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美國沒有經歷過封建社會,它一開始發(fā)展的就是資本主義經濟,以資本、原材料、市場為主導,這就需要它面向世界,尤其是面向歐洲,需要在國外尋找廣闊的資本投入、商品市場,與外界進行大規(guī)模的貿易,而這一點并不會因為北美大陸市場廣闊、資源豐厚而有所改觀。因此,美國的孤立主義根本不同于中國的閉關鎖國,它不能在經濟上作繭自縛,畫地為牢。杰斐遜在其首次總統(tǒng)就職演說中就要求美國一方面不與他國結盟,另一方面要與各國和平相處、通商往來。
在全球視野下,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往往被認為是該國的命脈,純粹的海洋國家應是海權國家,純粹的大陸國家應是陸權國家??梢姡毡咀⒍ㄊ呛Q髧?,而俄國在北冰洋尚難通航的條件下注定只能是陸權國家,而歷史上意圖突破本國自然稟賦的國家政策最終均告失敗。
就海陸兼具的自然稟賦而言,中美兩國無疑擁有比俄日兩國更為廣闊的政策回旋余地。
中國的陸地面積有960多萬平方公里[1],在陸地的空間跨度上,中國南北相間約5500公里,跨越近50條緯度線,東西相間5200多公里,陸地邊界長達22800公里。在陸地的地緣形勢上,中國北部和西北部的大片國土與歐亞大陸的重要國家如俄羅斯、蒙古和中亞國家緊密相連,并具有延伸到歐亞大陸腹地的伸張性。中國的沿海地區(qū)面臨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的地理形勢,擁有一個朝東和東南凸出的、南北距離達4000多公里的遼闊弧形海域,海岸線長達18400余公里,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沿海島嶼6000多個。
而美國的地緣狀態(tài)更是優(yōu)越——號稱 “東西兩大洋,南北無強敵”。美國位于北美洲南部,北鄰加拿大,南連墨西哥和墨西哥灣,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海岸線長達22680公里,并擁有兩塊遠離美國本土的領土——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和中太平洋北部的夏威夷州,美國面積為936.3萬平方公里,在世界上名列第四。
可以說,中美兩國就地理條件而言,都同時具備發(fā)展陸權或海權的自然條件。然而由于種種原因,中國歷史性的選擇成為一個陸權國家,而美國則選擇成為一個海權國家。在當時條件下,陸權和海權的選擇本質上并無高下之別,孔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碧子每鬃拥脑挘?]30,則陸權至上的大陸國家是為仁者,海權至上的海洋國家是為知者。而這一不同之處也成為兩國孤立主義區(qū)別的構成要素。
中華文明基本上是在與外界無接觸或未受外界影響的情況下獨立發(fā)展起來的。中國西部、西南部由于高山、沙漠的阻隔與中亞、南亞基本上處于與世隔絕的狀態(tài);北部是蒙古沙漠、西伯利亞冰原及北滿的近北極地帶,使得相互間的往來也極為困難。也許因為這一原因,中華文明的傳統(tǒng)比歷史上任何其他文明更持久、更具凝聚力、在更長的時間內很少發(fā)生變化,古代中國人視天下便是中國一國。另外,符合麥金德的心臟地帶理論,心臟地帶的游牧民族和地處歐亞大陸東部邊緣的華夏民族的生存空間爭奪戰(zhàn)一直沒有停止過,雙方爭奪、入侵和反入侵的拉鋸戰(zhàn)爭最終形成了現代中國的“邊緣—心臟”的特殊地緣特征。因此,古代華夏民族的各個朝代面對來自西北部、北部方向的中亞、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這片心臟地帶的游牧民族威脅的時候,必須將防御重點放在陸地上,中國幾千年歷史的演繹都是在歐亞大陸心臟地帶和邊緣地帶交接處的地方展開,而海上的威脅只是非常次要的一部分。既然中國的防御中心需放到對陸地鄰國的防御之上,當明朝出現倭寇此類海上威脅時,政府直接的反應必然是將海面鎖閉,閉關鎖國的政策由此一脈相承。
封閉、自給的土性歷史特征促使中國走上陸權國家道路,與之不同,美國在誕生之初便與海洋密切相連,美洲的發(fā)現是大航海時代的一大重要成果,是時[3]23,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個老牌帝國已經開始衰敗,法國、荷蘭、丹麥、英國紛紛搶占海外屬地,大英帝國尤為引人注目,事實上,它在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統(tǒng)治著全球1/4的面積和人口,而北美十三州便是這個海上霸主的一大殖民地。建國伊始,盡管英國被清教徒們視作罪惡的舊世界,美國的國父們卻敏銳地觀察到如英國般建立海上霸權的可取之處[4]38,漢密爾頓認為:“島國的地位和強大的海軍使得英國可以防御外國可能的侵犯,因而沒有必要在國內建立人數如此眾多的海軍了。假如美國維持聯邦的統(tǒng)一狀態(tài),我們就可以長期享受和一個島國情況相同的利益。歐洲離我們很遠,我們附近的歐洲殖民地因為力量懸殊而不可能給予我們任何危險的騷擾。”為成為直至超越一個英國這樣的海洋國家,美國首先尋求北美大陸的統(tǒng)一,從而避免美洲大陸如歐洲大陸般長期陷入相互交戰(zhàn)的泥潭,為此,建國時期的聯邦黨人極力阻止了將美國分化成幾個部分的做法,采取組成一個邦聯的做法,建立一個統(tǒng)一多元的美利堅合眾國。另一方面,在美國人世界觀中,于全球的戰(zhàn)略視野下,美國本土之于廣袤的亞歐大陸正好似英倫三島之于歐洲大陸。在這個意義上,美國的本土是作為一個整體以孤懸海外島國的形態(tài)出現于世界版圖之上,這就要求美國應當盡量避免參與歐洲大陸的事務,以免陷入陸權國家般無休止的相互戰(zhàn)爭。美國式的孤立主義無疑符合了美國致力于將自己建立成為一個海權強國的愿景。
中美兩國的“孤立主義”政策固然是基于綜合性的現實需要,但也是兩國各自的理想主義化的政治抱負作用下的結果。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所謂“例外論”需帶有強烈區(qū)別于他國的傾向,由于特殊的世界地理環(huán)境,中華文明自始獨立發(fā)展,他國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而中國與其余古老帝國在政治理念等各個方面并無本質上的例外性,然而據筆者之愚見,在傳統(tǒng)中國人的視角下,天下即中華,他邦皆是蠻夷,這種觀念甚至否定了他國“平等國際主體”的地位,在某種意義上,可認為是一種更為徹底的“例外論”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國古代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儒家理論中的綱常教義之一“忠孝節(jié)義”,宣揚“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和“身修而家齊,家齊而國治,國治而天下平”。儒家思想的滲透,形成家庭政治化、政權家族化、君主成為最高統(tǒng)治者的家國同構、皇權至上的政治結構,這種觀念和政治結構使最高統(tǒng)治者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把國與國的關系等同于家長制等級觀念下的宗藩關系。認為天下之人都應膜拜他、尊崇他。中國在世界長期居于領先地位,于其時,這種觀念還可以得到實力的支撐,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國際領先早已蕩然無存,落后于西方世界。一方面是自命不凡的天朝上國意識,另一方面又是洶涌西方文明猛烈沖擊的現狀,人為地在其疆界上構筑起一道抵御外部威脅的屏障,以保證其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的完整性和單一性。中國式孤立主義作用下的閉關鎖國,又何嘗不是對中華大地不再世界領先而難?!疤斐蠂钡氖澜绲匚坏挠忠淮螣o力抗爭呢?
美國由一群清教徒建立,清教接受了加爾文教派最具特征性的“上帝預選說教義”,如清教之父約翰·胡珀所言:“圣父為了他的兒子即耶穌基督,已在創(chuàng)世前按其仁慈的意志通過圣靈,揀選和擇取了那些屬于他的人,他已預定他們?yōu)橛郎??!痹谇褰掏降氖澜缬^中,自己是上帝的選民,上帝把美麗、富饒的北美恩賜給他們便是最有力的證據。在來源于猶太基督教的“選民意識”下,美國人視歐洲大陸為一張“野心、競爭、利益關系、古怪念頭、或反復無常的羅網”,是已經被上帝拋棄了的腐敗舊世界,故此美國應當孤立于歐洲。成為世界上的一個例外,誠如[4]3國父漢密爾頓所言:“人類社會是否真正能夠通過深思熟慮和自由選擇來建立一個良好的政府,還是他們永遠注定要靠機遇和強力來決定他們的政治組織。”可見,清教熏陶下的“選民意識”以及“美國例外”的觀念,促使美國走向孤立主義。
殊途同歸,盡管中美兩國的孤立主義政策的前世今生都內容迥異,二者卻面臨了相同的結局,即逐漸被兩國所拋棄。而清朝末年美國在中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可謂一次共同而有差別的動搖。
美國國務卿海約翰于1899年9月6日訓令美國駐英、德、俄、法、日、意六國公使,向各駐在國政府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照會。在整個中國范圍,列強都有進行貿易的權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機會平等,不論是在哪個列強的勢力范圍內,不論是否在中國內地或沿海地區(qū)都實行這個原則。
門戶開放政策,一方面進一步瓦解了中國式的“孤立主義”——閉關鎖國政策,中國在西方的堅船利炮下被動地參與到整個世界的發(fā)展進程中來;另一方面,進一步展現了美國積極擴張的一面,擴張主義將逐步取代孤立主義成為美國的主流取向。
“門戶開放政策”這一特殊節(jié)點,耐人尋味地讓中美兩國的孤立主義以激烈碰撞的方式使得各自受到極大的震動。放眼如今中美兩國的外交政策,當初的“孤立主義”都已難覓蹤影。伴隨科技文化的發(fā)展,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地理特征、自然環(huán)境等長久以來直接決定一國命運的非意志性因素的影響力已經極大降低,世界愈發(fā)變成一個直接交互貫通的整體,故此,國家層面上任何形式的孤立主義最終都不免為人類所摒棄。孤立優(yōu)于斗爭,合作優(yōu)于孤立。如果說歷史上的孤立主義以一種避世的方式為一個國家規(guī)避紛爭贏得了發(fā)展空間的話,那么,合作無疑是以一種出世的途徑在避免紛爭之外謀求了全人類的整體發(fā)展。故此,尤其當“孤立主義”難于立足之時,坦誠合作理應成為各個大國小邦的優(yōu)先選項。
[1]李義虎.從海陸二分到海陸統(tǒng)籌:對中國海陸關系的再審視[J].現代國際關系,2007(8).
[2]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3]馬漢.海權論[M].范利鴻,譯.太原:山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漢密爾頓,杰伊,麥迪遜.聯邦黨人文集[M].程逢如,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