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湯顯祖“為情作使,劬于伎劇”思想的成因

2013-09-18 07:04儲著炎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4期
關(guān)鍵詞:湯顯祖

收稿日期:2012?12?02;修回日期:2013?04?29

作者簡介:儲著炎(1975?),男,安徽岳西人,文學博士,安慶師范學院黃梅劇藝術(shù)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戲曲史及戲曲理論.

摘要:達觀禪師之所以提出“情有者理必無,理有者情必無”這一佛學論斷,其用意在于勸說湯顯祖以理破情,進而皈依佛法。在佛學層面上,湯顯祖雖然認可達觀的這一說法,但是兩人在人生哲學、文藝觀念等方面存在著的諸多差異,使得湯顯祖對于情理問題有著不同于達觀的獨特思考。根植于內(nèi)心深處的儒家救世情結(jié),加之達觀實踐人格的實際影響等等因素的交互,最終堅定了湯顯祖“為情作使,劬于伎劇”的人生道路。

關(guān)鍵詞:湯顯祖;達觀;為情作使;劬于伎??;禪學;儒家救世情結(jié)

中圖分類號:I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04(2013)04?0187?04

達觀禪師對湯顯祖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在情理問題上。達觀曾經(jīng)向湯顯祖提出“情有者理必無,理有者情必無”的佛學主張,引起了湯顯祖的共鳴。在《寄達觀》中,湯顯祖曾說:“情有者理必無,理有者情必無。使我奉教以來,神氣頓王?!盵1](1351)樓宇烈先生認為:“湯顯祖對達觀‘情有者理必無,理有者情必無的論斷還有其自己的理解,不一定完全符合達觀的原意。但其中受到達觀禪學思想的一定影響,這也是無疑的?!盵2](162)樓宇烈先生的觀點,是比較中肯的。在情、理問題上,湯顯祖確實受到達觀佛學思想的影響,但顯然又有著他自己的理解。那么,達觀所謂的“情有者理必無,理有者情必無”這一論斷的真實內(nèi)涵是什么呢?湯顯祖對于達觀所提出的情理問題又有著怎樣的看法?湯顯祖的情理觀在何種程度上受到達觀佛學思想的影響?本文試圖以湯顯祖與達觀之間的交往與信箋往來入手,以期探討這樣一些問題。

達觀即真可禪師,晚號紫柏,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編》中將他與李贄并列,推崇兩人為當時思想界的“二大教主”。其云:“紫柏老人氣蓋一世,能于機峰籠罩豪杰?!薄爸列脸?,紫柏師入都,江左名公,既久持瓶缽,一時中禁大珰趨之,如真赴靈山佛會。”[3](691)達觀與湯顯祖交情很深,遇合甚奇。湯顯祖在《答鄒賓川》中云:“弟一生疏脫,然幼得于明德師,壯得于可上人。”[1](1449)“可上人”即達觀。在《蓮池墜簪題壁二首》詩前小序中,湯顯祖說到他與達觀的遇合奇緣:“予庚午(隆慶四年,1570)秋舉,赴謝總裁參知余姚張公岳。晚過池上,照影搔首,墜一蓮簪,題壁而去。庚寅(萬歷十八年,1590)達觀禪師遇予于南比部鄒南車郎舍中,曰:‘吾望子久矣。因誦前詩,三十年事也。師為作《館壁君記》,甚 奇。”[1](577?578)萬歷十八年十二月,湯顯祖任南京禮部祠祭司主事時,在江西同鄉(xiāng)南京刑部廣東司署員外郎主事鄒元標處正式結(jié)識達觀。此前達觀禪師游方偶見湯顯祖的題壁詩,此次相晤,達觀因誦前詩,二人神交既久,此后終身莫逆。

徐朔方先生曾說:“對湯顯祖思想影響最深的人莫過于禪宗大師達觀?!盵1](4)情理問題是湯顯祖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是湯氏哲學觀、人生觀、文藝觀的核心問題??疾鞙@祖的情理觀,應該聯(lián)系湯氏與達觀之間的交往,兩人曾經(jīng)針對情、理問題展開過一場探討。萬歷戊戌(二十六年,1598)三月,湯顯祖自遂昌知縣任上棄官家居。是年秋,湯氏為《牡丹亭》撰寫《題詞》,《牡丹亭》創(chuàng)作完成。是年歲除,達觀來到臨川。達觀在《禮石門圓明禪師文》中曰:“萬歷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九日,予自廬山歸宗寺,挈開先壽公,與吳門朗驅(qū)烏,來臨川?!盵4](885)湯氏《夢覺篇序》亦云:“戊戌歲除,達公過我江樓,吊石門禪,登從姑哭明德先生往反。己亥上元,別吳本如明府去棲罏峰,別予章 門?!盵1](564)達觀萬歷二十六年歲除來到臨川,二十七年上元離開臨川。他此次臨川之行將湯氏法號寸虛改為廣虛,并為是年殤逝的湯氏愛子西兒作《悼西兒名序》。其時《牡丹亭》已經(jīng)完成。達觀臨川之行,應該

知道《牡丹亭》的創(chuàng)作,但他顯然對湯氏“為情作使,劬于伎劇”不滿[1](1221),所以他才在離開臨川后寄來一封長信,即《與湯義仍》其一。達觀在信中說:“真心本妙,情生即癡,癡則近死,近死而不覺,心幾頑 矣?!盵4](1039)他希望湯氏遠情近理,明性詘情,因為“理明則情消,情消則性復,性復則奇男子能事畢矣,雖死何憾焉!”[4](1040)在情、理問題上,達觀尊理詘情,主張以理破情。在他看來,湯氏給他的遺憾在于“昧性而恣情”[4](1039)。他認為湯顯祖“受性高明,嗜欲淺而天機深,真求道利器” [4](1039),希望能夠淡薄世緣,因為“世緣一濃,靈根必昧”。[4](1041)

針對達觀的來信,湯顯祖在回信《寄達觀》中云:

情有者理必無,理有者情必無。真是一刀兩斷語。使我奉教以來,神氣頓王。諦視久之,并理亦無,世界身器,且奈之何。以達觀而有癡人之疑,瘧鬼之困,況在區(qū)區(qū),大細都無別趣。時念達師不止,夢中一見師,突兀笠杖而來。忽忽某子至,知在云陽。東西南北,何必師在云陽也?邇來情事,達師應憐我。白太傅、蘇長公終是為情使耳。[1](1351)

據(jù)徐朔方先生《寄達觀》文后箋證,此文作于萬歷二十六年湯顯祖自遂昌知縣棄官以后。在《紫柏老人全集》中有《與湯義仍》信箋兩則,《其一》所談問題與湯氏《寄達觀》內(nèi)容相應,所以湯氏《寄達觀》應是對達觀《與湯義仍》(其一)的回復。湯氏棄官家居后的心情顯然很是矛盾,他在《達公來自從姑過西山》詩中云:“厭逢人世懶生天,直為新參紫柏禪?!盵1](563)在入出與出世的抉擇中,湯氏的思想出現(xiàn)了危機。在此之前,即湯顯祖在遂昌知縣任上時,達觀就歷盡千難萬險,來到遂昌。他之所以來到遂昌,其實就是勸說湯顯祖了卻塵緣,忘情人世。在遂昌,湯顯祖陪達觀游覽唐山古寺,達觀有詩云:“踏入千峰去復來,唐山古道足蒼苔。紅魚早晚遲龍藏,須信湯休愿不灰?!盵5](32)他將湯顯祖比作唐末五代著名畫僧貫休,希望他能精研佛學,了卻人世情緣。達觀的臨川之行,二人更是“無情當作有情緣,幾夜交蘆話不眠” [1](580)。達觀的臨川之行,加之別后的信箋勸說,使湯顯祖開始“新參紫柏禪”。夏寫時先生認為:“達觀以理破情實有之,湯顯祖以情破理則未必。他只用‘諦視久之,并理亦無這種禪家習用的機鋒輕輕一點,就把達觀視情、理不兩立的偏執(zhí)性指點出來了?!盵6](261)其實,從湯氏“情有者理必無,理有者情必無。真是一刀兩斷語”之語來看,他并沒有認為達觀情、理不兩立就是偏執(zhí)??梢哉f,湯顯祖也一直沒有放棄對“理有情無”的追求。湯顯祖曾說:“達觀氏者,吾所敬愛學西方之道者也。”[1](1053)在《南柯夢記題詞》中,湯顯祖曾說:“夢了為覺,情了為佛?!盵1](1157)在晚年所作《續(xù)棲賢蓮社求友文》一文中,他曾經(jīng)反省自己:“歲之與我甲寅者再矣。吾猶在此為情作使,劬于伎劇。為情轉(zhuǎn)易,信于痎瘧。時自悲憫,而力不能去。想明斯聰,情幽斯鈍。情多想少,流入非類。吾行于世,其于情也不為不多矣,其于想也則不可謂少矣。隨順而入,將何及乎?應須絕想人間,澄情覺路,非西方蓮社莫吾與歸矣?!盵1](1221) 這種思想其實與達觀的佛學思想是相一致的。

達觀的情理思想雖然影響了湯顯祖,但湯顯祖對于情理問題顯然有著自己的理解與闡釋。在回信中,湯顯祖有意提到了達觀的“癡人之疑”與“瘧鬼之困”,來為自己“為情作使,劬于伎劇”的行為辯解。所謂達觀的“癡人之疑”,據(jù)德清《達觀大師塔銘》言:“一日聞僧誦張拙《見道偈》,至‘斷除妄想重增病,趨向真如亦是邪,師曰:‘錯也。當云:‘方無病,‘不是邪。僧云:‘你錯,他不錯。師大疑之,每至處,書二語于壁間,疑至頭面俱腫?!盵4](627)所謂達觀的“瘧鬼之困”,據(jù)達觀自述:“往年抱瘧松云間,來慈偕其弟匡石,多方調(diào)治。予性不耐服藥,復恣情所爽口者,故瘧鬼得肆焉?!盵4](879)在情理問題上,達觀主張:“夫玄黃無咎,咎生于情。情若不生,觸目皆道。故情有理無者,圣人空之;理有情無者,眾人惑焉。”[4](708)“理之攻情,何情不破;情之攻理,誰當其攻。”[4](1008)在湯氏看來,“以理破情”很難,就是達觀自己,“無情無盡恰情多[1](581),也不能做到無情無咎,可見“以理破情”何其難哉!所以他才以達觀“有癡人之疑,瘧鬼之困,況在區(qū)區(qū)”之語來為自己不能“忘情”辯解。

可以說,根源于儒家仁孝的入世情結(jié)使得湯顯祖最終未能做到忘情塵世,逍遙世外。湯氏“情癡一種,固屬天生”[7](34),在他的思想深處,始終沒有放棄對有情塵世的執(zhí)著。盡管他“平生只為認真,所以做官做家,都不起耳”[1](1519),難免“厭逢人世”,但他始終不以得失為念,“為邑吏有聲,志操完潔,洗濯束縛,有用與行矣”。[1](2584)雖然他棄官家居后以“繭翁”、“義仍”自號,但他始終關(guān)注著有情人世,以情癡自許;雖然在湯氏晚年,確有向佛家皈依的傾向,如在湯氏逝世前二年,他倡建棲賢蓮社,試圖皈依佛門,但湯氏此舉因母喪未果。湯顯祖“先慈之哀,繼之先嚴。創(chuàng)鉅痛深”[1](1540)。蔣士銓《臨川夢自序》謂湯顯祖:“白首事親,哀毀而卒,是忠孝完人也?!盵8](209)晚年的湯氏,雖然有出世之想,但儒者的仁孝,使他終不能忘情塵世,超然物外。

達觀在來信中告誡湯顯祖“情有者理必無,理有者情必無”,其真實的用意還在于想讓湯顯祖斬斷“情”的羈累,與世浮沉。達觀所謂的理與情分指“無我”與“有我”,他說:“理無我而情有我故也。無我則自心寂然,有我則自心汩然。寂然則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汩然則自心先渾亦如水渾不見天影也,況能通天下之故哉?圣人知理之與情如此,故不以情通天下而以理通之也。”[4](1008)他向湯顯祖宣揚“以理破情”,意在勸說湯顯祖破除“情”的執(zhí)著,做到“無情無我”以與世浮沉。其時湯氏官場的失意、愛子的殤逝,種種逆境,在達觀看來,此是“年來世緣,逆多順少,造物不忍精奇之物,沉霾欲海,暗相接引,必欲接引寸虛了此大事”。[4](1041)但湯顯祖認為,真正做到“忘情”太難,況且在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中,“與世浮沉”更難,所以他才屢次勸告達觀披發(fā)入山,遠離禍場。這從達觀《與湯義仍》(其二)信中可以看出,其云:

屢承公不見則已,見則必勸仆,須披發(fā)入山始妙。仆雖感公教愛,然謂公知仆,則似未盡也。大抵仆輩,披發(fā)入山易,與世浮沉難。公以易者愛仆,不以難者愛仆,此公以姑息愛我,不以大德愛我。昔二祖與世浮沉,或有嘲之者,祖曰:“我自調(diào)心,非關(guān)汝事?!贝说染辰纾潆y與世法中人道者,惟公體之,幸甚?!鸵蛔0l(fā)后,斷發(fā)如斷頭,豈有斷頭之人怕人疑忌 耶?[4](1042)

其實,當時勸告達觀披發(fā)入山、遠離禍場的不止湯顯祖一人。在萬歷三十一年達觀因為 “妖書”事件死于獄中之前,“門弟子皆知都下側(cè)目,師相繼奉書勸出。開侍者刺血具書,隱去”。[5](146?147)可以說,湯顯祖是理解達觀所提出的“情有者理必無,理有者情必無”思想的本意,但他不認可達觀與世浮沉的說法,因為在當時那個世道,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據(jù)陸符《紫柏尊者傳略》記載:“上以三殿工開礦稅,中使輩出。有李道者初奏,南康守吳寶秀抗旨逮治,其夫人哀憤投繯死。師聞之曰:‘良二千石為民請命死,其妻自且不免,時事至此乎!遂入都門營救?!盵5](146)面對旁人的百般勸告,達觀輒云:“斷發(fā)已如斷頭,今更有何頭可斷?!盵5](147)他的這種不惜以身命弘法的救世精神,深深地震憾了湯顯祖。萬歷三十九年,湯顯祖在為友人湯賓尹《睡庵文集》所作的序中寫道:“道心之人,必具智骨;具智骨者,必有深情。”[1](1074)這既是再次闡明真正做到“無情”太難,更是借作序這一機緣,對達觀悲天憫人的智骨深情所作的一次憑吊。

正是因為達觀“情有理無”的佛學啟迪,加之達觀與世浮沉、不惜斷頭的救世深情,讓湯顯祖對于情理問題有了更為透徹的了解,即世外之法雖然追求無情,但“人生而有情”[1](1188),世內(nèi)之法重在有情,尤其是達觀令人感傷的不幸遭遇,讓湯顯祖認識到“情”之于人世的彌足珍貴,更加堅定了“為情作使,劬于伎劇”的決心。湯顯祖在《清蓮閣記》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話:

世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唐人受陳、隋風流,君臣游幸,率以才情自勝,則可以共浴華清,從階升,娭廣寒。令白也生今之世,滔蕩零落,尚不能得一中縣而治。彼誠遇有情之天下也。今天下大致滅才情而尊吏法,故季宣低眉而在此。假生白時,其才氣凌厲一世,倒騎驢,就巾拭面,豈足道哉。[1](1174)

達觀的不幸遭遇,其實就是當時社會“滅才情而尊吏法”的真實寫照。為了將“有法之天下”改造成“有情之天下”,湯氏“劬于伎劇”,努力從事戲曲創(chuàng)作。他生前創(chuàng)作的戲曲作品應該不止現(xiàn)存這些,據(jù)錢謙益《湯遂昌顯祖?zhèn)鳌酚涊d,湯氏之子開遠“好講學,取義仍續(xù)成《紫簫》殘本及詞曲未行者,悉焚棄 之”。[1](2587)湯顯祖之所以“為情作使,劬于伎劇”,原因在于他認為戲曲可以:

使天下之人無故而喜,無故而悲?;蛘Z或嘿,或鼓或疲,或端冕而聽,或側(cè)弁而咍,或窺觀而笑,或市涌而排。乃至貴倨弛傲,貧嗇爭施。瞽者欲玩,聾者欲聽,啞者欲嘆,跛者欲起。無情者可使有情,無聲者可使有聲。寂可使喧,喧可使寂,饑可使飽,醉可使醒,行可以留,臥可以興。鄙者欲艷,頑者欲靈??梢院暇贾?jié),可以浹父子之恩,可以增長幼之睦,可以動夫婦之歡,可以發(fā)賓友之儀,可以釋怨毒之結(jié),可以已愁憤之疾,可以渾庸鄙之好。然則斯道也,孝子以事其親,敬長而娛死;仁人以此奉其尊,享帝而事鬼;老者以此終,少者以此長。外戶可以不閉,嗜欲可以少營。人有此聲,家有此道,疫癘不作,天下和平。豈非以人情之大竇,為名教之至樂也哉。[1](1188)

《禮記·樂禮》云:“禮樂之極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陰陽而通乎鬼神,窮高極遠而測深厚?!盵9](1097)湯氏將戲曲功能描述得無以復加,其作用簡直可以凌駕于儒家禮樂的教化功能之上,這使我們想起了他的“至情”思想。在《牡丹亭·題詞》中,湯顯祖曾對“至情”有過一番闡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盵1](1153)在湯顯祖那里,戲曲的教化功能之所以并駕乃至凌駕于儒家禮樂,原因就在于一個“情”字?!爸燎椤奔热豢梢允股咚?、死者生,那么如果“因情作劇”,自然會使戲曲因為這“至情”的作用而實現(xiàn)它的功能最大化。晚明祁彪佳在《孟子塞五種曲序》中曾說:“蓋詩以道性情,而能道性情者,莫如曲。……自古感人之深而動人之切,無過于曲者 也?!盵10](621)在所有的文學體裁中,只有戲曲才是“情”的最好載體,所以湯顯祖才從“情”的人世本體意義與形而下的社會功用出發(fā),將戲曲的救世功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藝觀上,達觀認為:“大概立言者,根于理不根于情,雖圣人復出惡能駁我!”[4](1008)但在湯顯祖看來卻是“無情師印有情文” [1](682)。在《耳伯麻姑游詩序》中,湯顯祖說:“世總為情,情生詩歌,而行于神。天下之聲音笑貌大小生死,不出乎是。因為憺蕩人意,歡樂舞蹈,悲壯哀感鬼神風雨鳥獸,搖動草木,洞裂金石。其詩之傳者,神情合至,或一至焉;一無所至,而必曰傳者,亦世所不許也。”[1](1110?1111)左東嶺先生認為湯顯祖所說的“情”,“從文學思想上講,此情是指文學產(chǎn)生的原動力以及感化人心的藝術(shù)力量,它是文學得以產(chǎn)生并傳之久遠的決定思想因素,同時也是它能夠發(fā)揮教化百姓、和諧社會的根本原因。”[11]湯顯祖以文藝為陣地,以戲曲為號角,充分利用戲曲教化人心的便利,努力實踐他的救世決心。作為一代佛學大師的達觀,自然不可不講性、講理;但是作為文學家、戲曲家的湯顯祖,他的人生實踐與藝術(shù)天地卻少不了情的參與,也正是因為一個“情”字,成就了他的理想人格與藝術(shù)輝煌。

有學者認為:“湯顯祖‘為情作使,劬于伎劇,為

情轉(zhuǎn)易達到‘信于痎虐的程度,正說明他是極大地關(guān)注感性個性生命的本真存在狀態(tài)的。這與他的道氣論、貴生論、主動的認識論是一致的,也是明末重自然人性時代精神的反映?!盵12](205)可以說,從社會文化思潮角度來看,湯顯祖的“劬于伎劇”,是那個時代重自然人性精神的反映;從內(nèi)在因素與深層視角來看,正是因為達觀“情有理無”佛學思想的啟迪,以及達觀不惜以身命弘法這一實踐人格的影響,加之根植于內(nèi)心深處的儒家救世情結(jié),等等因素的交互,最終堅定了湯顯祖“為情作使,劬于伎劇”的人生道路。

參考文獻:

[1] 湯顯祖. 湯顯祖全集[M]. 徐朔方箋校. 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9.

[2] 樓宇烈. 湯顯祖哲學思想初探[C]//湯顯祖研究論文集.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4.

[3] 沈德符. 萬歷野獲編[M]. 北京: 中華書局, 1956.

[4] 紫柏尊者全集[C]//藏經(jīng)書院編. 卍續(xù)藏經(jīng): 第126冊. 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4.

[5] 紫柏尊者全集[A]. 藏經(jīng)書院編. 卍續(xù)藏經(jīng): 第127冊[C]. 臺北: 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4.

[6] 夏寫時. 論中國戲劇批評[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8.

[7] 呂天成. 曲品校注[M]. 吳書蔭校注. 北京: 中華書局, 2006.

[8] 蔣士銓. 蔣士銓戲曲集[M]. 周妙中點校. 北京: 中華書局, 1993.

[9] 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jīng)注疏: 禮記正義[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

[10] 孟稱舜. 孟稱舜集[M]. 朱穎輝輯校. 北京: 中華書局, 2005.

[11] 左東嶺. 陽明心學與湯顯祖的言情說[J]. 文藝研究, 2000(3): 98?105.

[12] 鄒元江. 湯顯祖的情至本體論[C]//汝信, 張道一, 主編. 美學與藝術(shù)學研究: 第二集. 南京: 江蘇美術(shù)出版社, 1996.

猜你喜歡
湯顯祖
湯顯祖與廬山的不解之緣
湯顯祖與《牡丹亭》
學生批評《湯顯祖》又道歉:批評不自由,贊美無意義
撫州市積極推進湯顯祖名篇進教材
湯顯祖為戲成癡
陌生的湯顯祖
湯顯祖逝世四百周年紀念
湯顯祖為戲成癡
湯顯祖一首佚詩
刁難出一個名人
青川县| 泸水县| 德江县| 宣化县| 马公市| 文昌市| 饶阳县| 内江市| 靖西县| 正宁县| 五寨县| 文山县| 洛浦县| 隆化县| 沙洋县| 岐山县| 澄城县| 罗平县| 株洲县| 清远市| 尉氏县| 赣州市| 瓦房店市| 姜堰市| 乌兰浩特市| 金乡县| 安溪县| 武强县| 余干县| 伊宁县| 平舆县| 大兴区| 大英县| 和平区| 江都市| 自治县| 兴海县| 秦皇岛市| 栾城县| 巨鹿县|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