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東,張鳳翔,張浩亮
圖1 男,31歲,股動脈假性動脈瘤。a)CTA橫軸面示右側股動脈一囊狀擴張的高密度影,大小約1.5cm×1.5cm,周圍可見層狀稍高密度影環(huán)繞(箭);b)CPR正位圖像示右側股動脈內側一囊狀擴張的高密度影,窄頸與股動脈相連,股動脈受壓稍移位(箭);c)自動去骨后VR正位圖像示右側股動脈內側一囊狀擴張的血管密度影(箭)。
圖2 女,31歲,右側股動脈假性動脈瘤。a)動脈期圖像示右側股動脈區(qū)類圓形腫塊影,中心密度較高,周圍環(huán)以低密度影,周圍血管受壓變窄、移位;b)動脈期MIP圖像示股動脈區(qū)類圓形腫塊影,顯示淺淡;c)VR圖像示右側股動脈部分顯示中斷、受壓移位。
病例資料 病例1,男,31歲。10余天前經(jīng)腹股溝區(qū)血管內注射毒品后出現(xiàn)局部血腫,無明顯疼痛不適,血腫逐漸增大至鵪鶉蛋大小,自行穿刺放血數(shù)次,每次少量,血腫表面出現(xiàn)破潰,兩小時前發(fā)現(xiàn)明顯破口出血,自行壓迫止血后效果不明顯,隨即120急救就醫(yī)入院。入院后加壓固定止血后不再出血?;颊咦栽V有吸毒史兩年。體檢:T 37℃,P 75次/分,R 12次/分,Bp 12/8kPa,右側腹股溝區(qū)腫脹、質硬、壓痛,右下肢略低,右下肢脛前、脛后動脈波動較弱,超聲診斷:右下肢脛前、脛后動脈無血流充盈。次日行雙下肢動脈CTA,采用GE LightSpeed VCT,囑患者仰臥于掃描床上,足先進,雙腳尖并攏,腳跟分開,左右對稱,利用高壓注射器經(jīng)肘部靜脈套管針注入120ml歐乃派克注射液(350mg I/ml),流率4ml/s,層厚5 mm,層間距5mm,重建層厚0.625mm,間距0.625mm,圖像傳至GE ADW4.5工作站進行后處理,采用原始橫軸圖像結合CPR、自動去骨后MIP,VR等后處理技術進行分析。CTA所見:右側股動脈前內側突出大小約1.7cm×1.2cm球形高密度影,窄頸約0.4cm,鄰近股動脈狹窄,狹窄段長約2cm,延時掃描周圍可見分層狀高密度影,范圍約5.0cm×5.0cm,左側股動脈及股深動脈上段可見局限性管腔狹窄,狹窄段長約2.5cm(圖1)。CTA診斷:右側股動脈假性動脈瘤合并周圍血腫,雙側股動脈及左側股深動脈上段局限性狹窄。全麻下手術探查:術中見破口位于右側股深動脈、股淺動脈分叉以下3cm處,右側股淺動脈破口大小約1.5cm×1.0cm,邊緣不齊,破損嚴重,周圍可見陳舊性血栓竇道直通皮膚,周圍組織見炎性水腫,粘連嚴重。行右側股動脈假性動脈瘤切除術+人工血管置換術。手術診斷:右側股動脈假性動脈瘤,病理診斷:假性動脈瘤。
病例2,女,31歲。右下肢疼痛、麻木,皮溫略低10余天,于當?shù)蒯t(yī)院治療未見好轉,逐漸加重,不能下地行走。急診收入我院,患者自述吸毒史7年,已戒毒2年余,6年前曾于右股動脈處多次穿刺注射毒品,并出現(xiàn)右下肢疼痛,未曾治療,后好轉。超聲診斷:右髂動脈下方假性動脈瘤形成。次日行雙下肢動脈CTA,采用GE LightSpeed VCT,囑患者仰臥于掃描床上,足先進,雙腳尖并攏,腳跟分開,左右對稱,利用高壓注射器經(jīng)肘部靜脈套管針注入120ml歐乃派克注射液(350mg I/ml),流率4ml/s,層厚5mm,層間距5mm,重建層厚0.625mm,間距0.625mm,圖像傳至GE ADW4.5工作站進行后處理,采用原始橫軸圖像結合CPR、MIP、VR等后處理技術進行分析。CTA所見:右側股動脈起始段可見大小約4.7cm×5.8cm×12.0cm類圓形腫塊影,中心密度略高,CT值約80HU,周圍環(huán)以低密度影,動脈期未見明顯強化,周圍相鄰動脈受壓、變形(圖2)。CTA診斷:右側股動脈起始段假性動脈瘤,周圍血腫形成,瘤體破裂不排除。在全麻下手術探查:術中見右側股動脈起始段破口大小約2.5cm×2.0cm,破損嚴重,周圍可見陳舊性血栓,粘連嚴重,囊壁部分壞死,阻斷右側髂總動脈,切除右側股動脈假性動脈瘤。手術診斷:右側股動脈假性動脈瘤,病理診斷:假性動脈瘤。
討論 股動脈假性動脈瘤是指發(fā)生于股動脈及其分支的假性動脈瘤,其發(fā)生率約0.28%[1]。假性動脈瘤為多種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破裂后的并發(fā)癥,在血管周圍形成局限和纖維包裹性血腫,且與受損的血管相溝通。本病病因包括外傷、術后并發(fā)癥(包括血管重建術、心臟手術以及經(jīng)穿刺血管擴張成形術)、感染、動脈粥樣硬化等[2]。CT與血管造影均為確診假性動脈瘤的可靠方法,準確率均為100%[2]。病理上假性動脈瘤的壁缺乏典型的動脈壁三層結構:即內膜、肌層、外膜;其外壁由股動脈壁的外層、血管周圍組織及周圍纖維化層組成。假性動脈瘤有出現(xiàn)破裂、血栓栓塞、壓迫周圍組織結構、皮膚及皮下組織壞死等風險,潛在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時準確的診斷尤為重要,64排螺旋CT掃描時間短、覆蓋廣、后處理功能強大,對于股動脈假性動脈瘤的診斷具有很大優(yōu)勢。術前行CT血管三維重建,可以明確假性動脈瘤的大小、部位及與周圍血管的關系[3]。
本文2例均系吸毒注射所致,本地區(qū)比較少見,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鮮有報道,64排螺旋CT多期增強掃描有利于假性動脈瘤的診斷,病例2動脈期瘤體顯示淺淡,不利診斷;破口大小、形態(tài)多樣,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對破口的顯示有一定難度。病例1破口顯示良好,但對破裂口大小所測值較手術所見小,可能為掃描時血管處于收縮狀態(tài)所致;病例2破口未見顯示,可能與破口時間較長、周圍血栓較厚、粘連較重有關。
[1]張龍江,吳新生,鄭玲,等.雙源CT血管成像在股動脈假性動脈瘤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11,22(7):513-515.
[2]周康榮.腹部CT[M].上海: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3:256-257.
[3]鄭權,張剛慶.急診人工血管移植治療吸毒者假性動脈瘤療效觀察[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9,12(28):307-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