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碧波,張澤凱,廖冰冰,陳銀飛
(浙江工業(yè)大學(xué)化學(xué)工程與材料學(xué)院,催化反應(yīng)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14)
β沸石分子篩是唯一具有三維十二元環(huán)孔道結(jié)構(gòu)的高硅沸石,由于其獨特的拓?fù)浣Y(jié)構(gòu)、良好的熱及水熱穩(wěn)定性和優(yōu)良的催化活性,在工業(yè)上己取得重要的應(yīng)用[1-2]。然而,隨著近年來精細(xì)化工反應(yīng)中大分子及液相反應(yīng)的增多,傳統(tǒng)的大晶粒材料由于其孔道狹窄、擴散阻力較大,越來越不能滿足反應(yīng)的需要[3],使得β分子篩的應(yīng)用范圍受到限制。為了擴大沸石分子篩的應(yīng)用范圍,等級孔分子篩又得到開發(fā)[4-5]。等級孔分子篩是一種同時具有介孔和微孔孔道的分子篩,其兼有微孔分子篩的高活性、穩(wěn)定性和中孔分子篩大比表面積、高傳質(zhì)性能等特點,在一些有大分子參加的多相催化和吸附分離等領(lǐng)域具有很好的應(yīng)用前景[6]。
獲得等級孔分子篩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通過后處理的方式破壞一部分微孔分子篩的結(jié)構(gòu),包括脫鋁法、脫硅法和重結(jié)晶等[7-9];另一種是在兩種(微孔和介孔)模板劑的共同作用下直接合成,如軟模板劑法和硬模板劑法等[10-11]。
近年來,隨著對等級孔沸石合成研究的逐漸深入,通過在合成中引入碳材料硬模板劑、凝膠硬模板劑、生物材料硬模板劑等輔助模板成功合成出具有介孔結(jié)構(gòu)的等級孔沸石[12]。但受模板劑形貌的影響,形成的介孔結(jié)構(gòu)往往是孔穴型,同樣會影響反應(yīng)分子的傳質(zhì)[13]。為了得到孔徑均一、有序度高的等級孔分子篩材料,人們在上述工作基礎(chǔ)上,選用高分子聚合物作為介孔模板,成功合成了含介孔的微孔沸石[14-17]。
雙酚A環(huán)氧樹脂作為典型的高分子材料,因其結(jié)構(gòu)中的羥基與硅鋁材料間的親和性,具有作為分子篩介孔硬模板劑的應(yīng)用前景。M.Fujiwara等[14]利用環(huán)氧樹脂作為硬模板劑制備等級孔ZSM-5分子篩的方法,克服了傳統(tǒng)原位合成法結(jié)晶度難以控制、介孔孔徑不均勻等缺陷。筆者在此基礎(chǔ)上,選用雙酚A環(huán)氧樹脂為介孔硬模板劑,以四乙基氫氧化銨為微孔模板劑,直接合成了具有微孔-介孔復(fù)合的多級孔結(jié)構(gòu)的銨型β沸石,焙燒后即可變?yōu)楦呋钚缘腍-β分子篩,并對合成條件進(jìn)行了考察。
1.1.1 SiO2-Al2O3/樹脂材料的制備[14]
將一定質(zhì)量的順式六氫苯酐(HHPA,純度為99%,阿拉丁)、正硅酸甲酯(TMOS,純度為 98%,阿拉?。┖碗p酚A二縮水甘油醚(純度>85.0%,日本東京化成工業(yè)株式會社)混合均勻后導(dǎo)入內(nèi)襯聚四氟乙烯的晶化釜,在170℃加熱48 h,加入一定量乙酰丙酮鋁(純度為98%,阿拉?。├^續(xù)加熱120 h,取出,用丙酮洗滌后在80℃干燥,得到SiO2-Al2O3/環(huán)氧樹脂材料。 n(HHPA)∶n(TMOS)∶n(雙酚 A 二縮水甘油醚)∶n(乙酰丙酮鋁)=2.34∶1∶0.179∶0.02。
1.1.2 等級孔β分子篩的合成
將適量SiO2-Al2O3/樹脂材料加入到質(zhì)量分?jǐn)?shù)為35%的四乙基氫氧化銨(TEAOH,日本東京化成工業(yè)株式會社)溶液中,并逐滴加入質(zhì)量分?jǐn)?shù)為48%的氫氟酸(HF,阿拉?。┤芤?,攪拌均勻后于常溫老化干燥,得到組成為 n(TEAOH)∶n(SiO2)∶n(Al2O3)∶n(HF)=0.7∶1∶0.01∶0.7 的老化干燥材料。 將 10 g 老化干燥材料與4 g 1 mol/L的TEAOH溶液混合后裝入晶化釜,密閉后在140℃晶化96 h,洗滌,干燥,于550℃(升溫速率為2℃/min)焙燒5 h,即得等級孔β 分子篩,記為 β-1。
將一定量四乙基氫氧化銨(TEAOH,質(zhì)量分?jǐn)?shù)為35%,日本東京化成工業(yè)株式會社)、正硅酸乙酯(TEOS,分析純,上?;瘜W(xué)試劑采購供應(yīng)五聯(lián)化工廠)以及鋁酸鈉(化學(xué)純,國藥集團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和去離子水充分混合,攪拌約5 h,待乙醇完全揮發(fā)后逐滴加入 HF,得到組成為 n(TEAOH)∶n(SiO2)∶n(Al2O3)∶n(HF)∶n(H2O)=0.52∶1∶0.01∶0.37∶14.25的凝膠。將凝膠倒入不銹鋼反應(yīng)釜,密封后于140℃烘箱中恒溫靜置晶化4 d,取出后洗滌、干燥,于550℃焙燒得β原粉。將β原粉經(jīng)1 mol/L氯化銨溶液交換3次,在550℃焙燒5 h,形成氫型β沸石,記為 β-2。
樣品的晶相結(jié)構(gòu)采用X射線衍射(XRD)分析,所用儀器為X′Pert PRO型X射線衍射儀。分析條件:X 射線源為 Cu靶 Kα 射線(λ=0.154056 nm),電壓為40 kV,電流為30 mA,掃描范圍為5~60°,掃描速度為2 (°)/min。
樣品的表面特性采用N2吸附/脫附方法測定,所用儀器為ASAP2020M型全自動表面積及微孔孔隙分析儀。吸附溫度為-196℃,樣品在測量前于300℃真空脫氣2 h以上。
樣品的微觀形貌采用Tecnai G2 F30 S-Twin 300 kV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加速電壓為300 kV。
等級孔β分子篩和常規(guī)β分子篩樣品XRD譜圖見圖1。由圖1可以看出,β-1和β-2均顯示出典型的β沸石的特征衍射峰,很明顯β-1具有典型的BEA型沸石結(jié)構(gòu),這就證明合成的樣品具備了β分子篩的拓?fù)浣Y(jié)構(gòu),且結(jié)晶度良好。
圖1 β-1和β-2沸石樣品XRD譜圖
圖2 β-1和β-2沸石樣品N2吸附-脫附曲線
圖2和表1為等級孔β分子篩和常規(guī)β分子篩樣品N2吸附/脫附結(jié)果比較。兩個樣品均在低相對壓力區(qū)(p/p0<0.03)有明顯吸附,表明有微孔存在;在中相對壓力區(qū)(0.5<p/p0<0.8)兩樣品的吸附量有一定上升并形成H4型滯留回環(huán),這可能是由于β分子篩晶粒堆砌所產(chǎn)生的毛細(xì)凝聚現(xiàn)象引起;而在高相對壓力區(qū) (p/p0>0.85),β-1 樣品吸附量較 β-2 樣品有明顯突躍,表明β-1樣品具有除晶粒堆砌孔外的介孔結(jié)構(gòu)存在。
圖3為樣品的孔徑分布圖。從圖3可以看出,與微孔β分子篩相比,等級孔β分子篩樣品顯示了孔徑分布的特殊性。在等級孔β分子篩的孔徑分布曲線上出現(xiàn)了微孔和20 nm左右的兩種最可幾分布,證明了復(fù)合樣品中具有兩種大小不同類型的孔道。其中微孔結(jié)構(gòu)可歸屬于β分子篩晶相內(nèi)的12元環(huán)微孔孔道,而15~70 nm的介孔孔道則來自于雙酚A樹脂材料作為硬模板劑的作用。大部分納米孔道直徑在20 nm左右,并且孔道與晶粒外部連通,更利于大分子物質(zhì)的傳質(zhì)。由分子篩邊緣處高分辨TEM照片(圖4c)可以看到貫穿于整個等級孔β分子篩樣品的晶格線,表明合成的等級孔β分子篩結(jié)晶度較好。
圖3 β-1和β-2沸石樣品孔徑分布圖
表1是兩種β分子篩的比表面積及孔容等參數(shù)的比較。由表1可見,等級孔β分子篩樣品的比表面積較普通β分子篩沒有明顯增加。這可能是因為形成的孔道大都集中在15~70 nm,中大孔形成的孔道的表面積相對較小,導(dǎo)致等級孔分子篩比表面積增幅不高。不過從表1可以看出,介孔結(jié)構(gòu)大幅提高了分子篩的孔容。
表1 β-1和β-2沸石樣品比表面積和孔結(jié)構(gòu)數(shù)據(jù)
等級孔β分子篩的微觀形貌用透射電鏡(TEM)觀察,而其介孔孔道也可以從TEM照片中得到表現(xiàn),見圖4。從圖4a可以看出,合成的等級孔β分子篩晶體是由均勻分布的粒徑為700 nm左右的球形顆粒組成,這是典型β分子篩晶粒形狀。還可以發(fā)現(xiàn),部分球形顆粒表面出現(xiàn)凸凹分布,可能有介孔孔道產(chǎn)生。而在更微觀的尺度上,如圖4b,可以清晰地觀察到合成的等級孔β分子篩具有多級孔道結(jié)構(gòu),
圖4 等級孔β分子篩TEM照片
2.2.1 堿度
在分子篩合成過程中,堿度對β分子篩結(jié)晶以及形貌的控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這種作用可能在等級孔分子篩的合成過程中更為重要。但是,利用KOH、NaOH來調(diào)節(jié)母液的堿度時會導(dǎo)致β分子篩不能結(jié)晶或者引起雜晶的形成[18]。為此,將老化干燥材料與不同濃度的TEAOH溶液混合來調(diào)節(jié)母液的堿度(由于合成過程中模板劑過量,調(diào)節(jié)堿度所用模板劑相對較少,可忽略TEAOH作為模板劑的影響),制備了不同堿度條件下晶化的樣品,并對其進(jìn)行了XRD和N2吸附-脫附分析表征,結(jié)果見圖5和表2。
圖5 不同TEAOH濃度合成β分子篩XRD譜圖
由圖5可見,當(dāng)TEAOH濃度為0.5 mol/L時,合成樣品大部分為無定形態(tài),這可能是由于TEAOH濃度太低導(dǎo)致母液中堿度太低,不利于無定形組分的溶解,而影響β分子篩前驅(qū)體的形成。當(dāng)TEAOH濃度增加到0.7 mol/L以后,樣品已具有屬于β分子篩的特征衍射峰;當(dāng)TEAOH濃度為1.0 mol/L時,β分子篩的特征衍射峰的強度最高。而當(dāng)TEAOH濃度再升高時,屬于β分子篩的特征衍射峰的強度又開始降低,這可能是因為TEAOH濃度過高時其產(chǎn)生的堿度也高,導(dǎo)致分子篩成核時即被溶解,使合成分子篩的誘導(dǎo)期變長,延長了成核時間。
表2 不同TEAOH濃度合成β分子篩的比表面積和孔結(jié)構(gòu)數(shù)據(jù)
分析表2微孔表面積一欄數(shù)據(jù)可知,母液中堿度過高或過低都影響分子篩的結(jié)晶,這與XRD分析結(jié)果相一致。比較不同濃度的中孔孔容可推斷,較高的堿度加快了二氧化硅的溶解從而加速了硬模板劑的相分離,因此沒有形成豐富的介孔孔道。
2.2.2 母液中水含量
水在反應(yīng)混合物中主要起移動、擴散物質(zhì)和潤滑的作用。為了研究不同水含量對等級孔β分子篩結(jié)構(gòu)的影響,分別將一定質(zhì)量的老化干燥材料與不同質(zhì)量的1 mol/L的TEAOH溶液混合,得到了不同水含量條件下合成的等級孔β分子篩,其XRD譜圖和N2吸附-脫附分析結(jié)果見圖6和圖7。
圖6 不同水含量合成β分子篩XRD譜圖
由圖6可見,合成的分子篩樣品都具有屬于β分子篩的特征衍射峰。當(dāng)TEAOH溶液與老化干燥材料的質(zhì)量比為0.2和0.4時,所得樣品的相對結(jié)晶度都接近100%。而當(dāng)TEAOH溶液與老化干燥材料的質(zhì)量比達(dá)到1.0以上時,特征峰有所減弱,這可能是由于水含量增加影響模板劑濃度,從而影響分子篩的正常結(jié)晶。
圖7為不同水含量合成β分子篩N2吸附-脫附等溫線。分析圖7可以看出,無論在低壓區(qū)還是在飽和壓力區(qū),TEAOH溶液與老化干燥材料的質(zhì)量比為0.4的β分子篩樣品的等溫線在其他2個樣品之上,說明該β分子篩樣品的微孔結(jié)構(gòu)和介孔結(jié)構(gòu)都比其他二者豐富,這也說明水含量減少不能抑制相分離。
圖7 不同水含量合成β分子篩N2吸附-脫附等溫線
2.2.3 晶化時間
晶化時間是關(guān)系到分子篩合成效率的重要因素。為了研究不同晶化時間對等級孔β分子篩結(jié)構(gòu)的影響,分別對經(jīng)過36、48、96、120 h晶化后的等級孔β分子篩樣品進(jìn)行XRD分析和N2吸附-脫附分析,結(jié)果見圖8和圖9。由圖8可見,隨著晶化時間的延長,2θ為7.74°和22.4°處的衍射峰逐漸變高。晶化時間為48 h時,在2θ為7.74°和22.4°可以明顯觀察到屬于β分子篩的特征衍射峰,證明合成的樣品具有β分子篩的拓?fù)浣Y(jié)構(gòu)。而晶化時間從96 h到120 h,特征峰強不再增加,所得樣品的相對結(jié)晶度接近100%。
圖8 不同晶化時間合成β分子篩XRD譜圖
分析β分子篩樣品的N2吸附-脫附等溫線,在相對壓力p/p0<0.1時,晶化時間48 h和36 h的樣品,氮氣在孔壁上發(fā)生的單分子層吸附的吸附量明顯少于晶化96 h之后的樣品,這說明晶化96 h后樣品具有更豐富的比表面積。當(dāng)相對壓力大于0.85時,晶化36 h的樣品其氮氣吸附量線性增加,形成了明顯的滯后回環(huán)。而隨著晶化時間增加到120 h,樣品在相對壓力p/p0>0.85處氮氣吸附量逐漸降低,這可能是因為隨著晶化時間的增加,硬模板劑的相分離進(jìn)一步進(jìn)行,而液相中的二氧化硅填充了介孔孔道使得β分子篩晶粒趨于完整,而減少了介孔結(jié)構(gòu)。由此可知,在此體系中,介孔的消失是與β分子篩晶化同步進(jìn)行的,合成的較優(yōu)晶化時間為96 h。
圖9 不同晶化時間合成β分子篩N2吸附-脫附等溫線
以TMOS為硅源,乙酰丙酮鋁為鋁源,TEAOH為β分子篩的模板劑,雙酚A環(huán)氧樹脂為介孔硬模板劑,合成了等級孔β分子篩,并優(yōu)化了合成條件。得益于介孔模板劑雙酚A環(huán)氧樹脂的存在,所得樣品與常規(guī)水熱合成的β沸石相比,其中孔比表面及孔容均顯著增大。除了具有良好的微孔β分子篩晶相結(jié)構(gòu)之外,還形成了直徑分布在20 nm左右的介孔孔道,有效地在分子篩內(nèi)構(gòu)造了等級孔結(jié)構(gòu),得到了等級孔β分子篩。
[1]Corma A,Gomez V,Martinez A.Zeolite beta as a catalyst for alkylation of isobutane with 2-butene.Influence of synthesis conditions and process variables[J].Appl.Catal.,A,1994,119(1):83-96.
[2]Kinger G,Vinek H.n-Nonane hydroconversion on Ni and Pt containing HMFI,HMOR and HBEA[J].Appl.Catal.,A,2001,218(1):139-149.
[3]任楠,唐頤.多級有序沸石材料的模板法組裝[J].石油化工,2005,34(5):405-411.
[4]Smirniotis P G,Davydov L,Ruckenstein E.Composite zeolite-based catalysts and sorbents[J].Catal.Rev.-Sci.Eng.,1999,41(1):43-113.
[5]Tao Y S,Kanoh H,Abrams L,et al.Mesopore-modified zeolites: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and applications[J].Chem.Rev.,2006,106(3):896-910.
[6]Hartmann M.Hierarchical zeolites:a proven strategy to combine shape selectivity with efficient mass transport[J].Angew.Chem.Int.Ed.,2004,43(44):5880-5882.
[7]Triantafillidis C S,Vlessidis A G,Nalbandian L,et al.Effect of the degree and type of the dealumination method on the structural,compositional and acidic characteristics of H-ZSM-5 zeolites[J].Microporous Mesoporous Mater.,2001,47(2):369-388.
[8]Groen J C,Moulijn J A,Pérez-Ramírez J.Desilication:on the controlled generation of mesoporosity in MFI zeolites[J].J.Mater.Chem.,2006,16:2121-2131.
[9]Ordomsky V V,Murzin V Y,Monakhova Y V,et al.Nature,strength and accessibility of acid sites in micro/mesoporous catalysts obtained by recrystallization of zeolite BEA[J].Microporous Mesoporous Mater.,2007,105(1):101-110.
[10]Choi M,Na K,Kim J,et al.Stable single-unit-cell nanosheets of zeolite MFI as active and long-lived catalysts[J].Nature,2009,461:246-249.
[11]Schmidt I,Boisen A,Gustavsson E,et al.Carbon nanotube templated growth of mesoporous zeolite single crystals[J].Chem.Mater.,2001,13(12):4416-4418.
[12]胡小夫,劉迪,李廣慈,等.模板法合成梯度孔分子篩[J].石油化工,1999,40(1):100-110.
[13]Jacobsen C J H,Madsen C,Houzvicka J,et al.Mesoporous zeolite single crystals[J].J.Am.Chem.Soc.,2000,122(29):7116-7117.
[14]Fujiwara M,Sakamoto A,Shiokawa K,et al.Mesoporous MFI zeolite material from silica-alumina/epoxy-resin composite material anditscatalyticactivity[J].Microporous MesoporousMater.,2011,142(1):381-388.
[15]陳然,鞏雁軍,李強,等.具有多級孔結(jié)構(gòu)的NH4-β沸石的直接合成及其性能[J].物理化學(xué)學(xué)報,2009,25(3):539-544.
[16]Xiao F S,Wang L F,Yin C Y,et al.Catalytic properties of hierarchical mesoporous zeolites templated with a mixture of small organic ammonium salts and mesoscale cationic polymers[J].Angew.Chem.Int.Ed.,2006,45(19):3090-3093.
[17]Wang H,Pinnavaia T J.MFI zeolite with small and uniform intracrystal mesopores[J].Angew.Chem.Int.Ed.,2006,45 (45):7603-7606.
[18]Olivier L,Valentin P,Valtchev.Control of the morphology of allsilica BEA-type zeolite synthesized in basic media[J].Chem.Mater.,2005,17(4):88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