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
《鴻門宴》觀后感
■常浩
“兵者,詭道也”,《孫子兵法》開篇如是說。
電影《鴻門宴》的故事背景,實在再熟悉不過:公元前206年,暴秦亂世,四處發(fā)生的揭竿起義軍中,以項羽劉邦為首的兩支軍隊各自攻打秦朝部隊,并與楚懷王相約“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項羽在巨鹿大敗秦軍,消滅了秦軍的主力;同時,劉邦從黃河以南打進武關(guān),攻下咸陽,準備在關(guān)中稱王,后來在謀士張良的勸說下,退出咸陽,還軍霸上,更說愿讓項羽稱關(guān)中王。項羽麾下謀士范增已覺出劉邦必成大器,便命項羽設(shè)下“鴻門宴”,一心要誅除劉邦……
如果單純地站在歷史的角度去欣賞,這并不是一部能夠讓人期待太多新意的電影,然而影片并沒有一味地復(fù)刻歷史,經(jīng)過深化重構(gòu)的《鴻門宴》,除了不可化解的矛盾、項劉雙方的對峙、劍拔弩張的暴力廝殺、激烈華麗的武打場面……更有,貫穿影片始終的一盤棋局,一盤宏大復(fù)雜的棋局,一盤關(guān)于人心、關(guān)于信任的棋局。
善于謀者能忍。對于劉邦而言,往赴鴻門宴的路徑上,少不得一人——張良,面對張良的探測,善于隱忍的劉邦開始學(xué)著思考猜度,并成功地贏得了張良的信任。鴻門宴當日,范增命項羽布下天羅地網(wǎng),勢要消除劉邦這個心腹大患。謀士張良與范增對弈以圖拖延時間,等待攜帶楚懷王特赦令的韓信趕來搭救。但張良連輸四局,場面上劉邦節(jié)節(jié)落敗,項羽為拉攏張良設(shè)局要求劉邦殺死張良,這場心理角逐的暫時終結(jié),以劉邦刺向張良的一劍告終,而真正意義上的鴻門宴,才剛剛開始——張良借這個契機取得項羽的信任,并潛伏于項羽麾下開始策劃布局一步離間項羽范增的計策,就如那句古話“伴君如伴虎”,張良輕易地便將亞父范增驅(qū)逐出局。
項羽劉邦的宿命之爭,也自此開始。擁有韓信蕭何等濟濟人才的劉邦,實力不斷擴充,與此同時,伴隨著范增的被驅(qū)逐,項羽軍隊難免人心渙散,七零八落,這樣的變化是悄然的,卻是致命的,項羽的落敗,冥冥之中已有定數(shù)。四面楚歌,被困垓下的項羽虞姬相擁自殺。劉邦登基為帝,卻在項羽軍營找到一個范增言明自己已經(jīng)暗通韓信、張良、蕭何助項羽扭轉(zhuǎn)戰(zhàn)機的錦盒,至此,劉邦所努力遮掩的狹隘猜忌終于爆發(fā)——蕭何韓信被殺,張良僥幸逃逸;單純的樊噲在悲憤之下選擇了自殺——“我從老家出來跟你打仗的時候,我說過,你說什么,我都會相信的……我們答應(yīng)過你,幫你完成大業(yè)!我今天樊噲,已起不了什么作用,你說過打完仗后一起回老家喝酒,可是你今天所說的,所做的,我不明白……”,樊噲的疑惑,如此懇切而直白,問劉邦,亦是自問,他經(jīng)得起戰(zhàn)爭的殘酷,卻難以承受人心的變幻莫測,曾經(jīng)的戰(zhàn)友終于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了裂痕。此刻,他對自己主公所建立起來的信任無形地坍塌幻滅了。
影片到了最后,劉邦臨死前不無悲涼地說:“要赴鴻門宴,就要用盡方法,去算計和猜度對方。而代價,就是要你失去能力,去相信任何一個人”。劉邦的內(nèi)心是復(fù)雜的,雖君臨天下卻再無一人可信,于他,終是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鴻門宴》的結(jié)局,是如此直接而冷漠,可我們又不得不開始去反思,成敗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究竟哪個更值得?這場心理迷局的角逐中,誰才是真正的贏家?影片的最初,張良說:“曾經(jīng)有一位我信任的友人,雇我去和另外一位高手去下一局棋,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真正的對手就是我那位友人?!辈粺o滄桑嘲諷?!而欓T宴》將這些擁有著不同性格特點的人物角色一一解讀展示——善于隱忍卻復(fù)雜疑忌的劉邦、鐵血霸氣卻婦人之仁的項羽、老謀深算的范增、足智多謀的張良、忠勇單純的樊噲……如果是你、又將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