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滿軍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最大特點是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以數學源于生活與用于生活為主線,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高效課堂是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課堂,其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構,互動激發(fā),高效生成,愉悅共享”。衡量課堂高效,一看學生知識掌握、能力增長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變化程度;二看教學效果是通過怎樣的投入獲得的,是否實現了少教多學;三看師生是否經歷了一段雙向激發(fā)的愉悅交往
過程。
高效課堂的兩個基本出發(fā)點:一是如何遵循教學規(guī)律,回歸教學本質,是否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二是如何落實新課程理念,是否真正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高效課堂的精髓在于體現一個“效”字上,如何“高效”回歸本質還是重在把握好教材,精心設計我們的教學流程,教師方可在教學中游刃有余。何謂“高效課堂”?我認為,高效課堂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索為核心的課堂,是在寬松、民主、和諧競爭的氛圍中學生積極活躍,40分鐘內知識得到充分內化,能力得到充分提高的課堂。
為此,要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高效課堂為主陣地,把實施課堂有效教學落實到教與學的實處。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作用,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呢?下面,我結合近年來響應學校打造高效課堂號召所做的工作,談談如何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一、高效課堂是學生自主的課堂
自主的課堂不是自由的課堂。在自主學習的課堂上,教師不是無所事事,而是比滿堂灌或滿堂問更費力,教師講解時間的調控力度加大了。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清楚了是為自己學而不是為老師學,因此,學習積極性大增,學習效率高、效果好。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舞臺,也是讓學生展示的舞臺。好學生就是在不斷地表揚中“出人頭地”的,在不斷的自我良好感覺中成長起來的。后進生也是在展示中暴露不足,取長補短,奮力追趕不斷進步的。
二、高效課堂是貼近生活的課堂
與以往的教材相比,新教材的應用性題目增加了許多。這些題目的安排,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盡可能是學生身邊的事情,而且是在學生現有的認知結構的基礎上,隨學隨用。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時候,重點放在應用上,而且應用題也不人為地分出類型交代給學生,而是練習與現代的經濟生活息息相關的銷售問題、儲蓄問題等等,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體會學習數學的意義,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高效課堂要求把課堂教學由以往的“鴉雀無聲”變成“暢所欲言”,由“紋絲不動”變成“自由活動”,由“注入式教學”變成“自主探索”。要求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
三、高效課堂是充滿藝術的課堂
新教材的內容更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如:在學習有理數的混合運算的時候,讓學生利用撲克牌做“計算24點”的游戲來強化有理數的運算法則。學生非常樂意參加,而且積極性高漲。這些內容是以往教材沒有的,讓學生在操作中、在游戲中獲得了知識。只有主動參與,學生才能有成功感、優(yōu)秀感、羞恥感、落后感,只有主動參與,才能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主動參與形式應是豐富多彩的,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學生個性,盡其所長。
要打造高效課堂首先要轉變“發(fā)言熱鬧的教室”為“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傾聽的教室”里,才能通過發(fā)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則,交流是不可能發(fā)生的。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好比是在和學生玩棒球投球練習。把學生投過來的球準確地接住,投球的學生即便不對你說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為教師要擅長接學生投過來的每一個球,特別是學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這也是作為教師其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和駕馭課堂能力的最好表現。
四、高效課堂是重視活動的課堂
在數學新課程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要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多種方式向學生介紹和倡導課程標準中所倡導的學習方法。
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新教材在內容設置上改變了以往的教材過于強調學生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思考。在新教材中的每一節(jié)課設置很多情境,讓學生“說一說”“想一想”“做一做”“議一議”“試一試”等等?!罢f一說”就是讓學生參與的過程;“想一想”“做一做”就是讓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而“議一議”體現了學生之間的合作。通過說、想、議等方式,使學生對知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而“試一試”則是對形成的理性認識的應用過程,強調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經歷學習過程,強化學習記憶。同時,教師要能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知識與能力狀況變換活動的內容和方式,以活動貫穿整個課堂,使學生樂在其中、學在其中。教師尊重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學習個性特點。教師在指導、點撥時,在叫學生展示時,更多地關注弱勢群體,關注“后進生”,做到強的不下滑,弱的往上趕,共同進步,縮小差距。
高效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和中心的課堂,教師能不能大膽放手,能否真正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還需要教師在觀念上加以改變,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為了不教,也就是為學生以后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來說任重而道遠。
五、高效課堂是興趣盎然的課堂
人在輕松的氛圍中思維處于最佳的狀態(tài)。學生也只有在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應善于運用一些策略,創(chuàng)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親切的笑容、適度的幽默、鼓勵性語言、師生平等互動以及小游戲等都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新教材在重視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的同時,更加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新教材重點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具備了這種能力,也就學會了學習,知識可以傳授,能力則不能傳授,需要在日常的自主探究式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積累而形成,在教與學的互動當中不斷向學生滲透而形成。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們必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構建高效課堂是當前推進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點和實現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必要點,只要我們投入其中,從自身做起,從每節(jié)課做起,從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在教學實踐中認真學習、積極探索、深入研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性就會實現,《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的目標一定會實現。
(作者單位 甘肅省嘉峪關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