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
摘 要:從小學籃球教學這一方面著手,意在提高學生的基本籃球能力,包括對籃球的技巧掌握和運球、發(fā)球方式的重點培養(yǎng)。教學過程是整個課題的關鍵,對學生籃球技術的運用起著決定性作用,由于教師面對的群體為未經(jīng)過日常練習和專業(yè)輔導的少年兒童,他們的基礎薄弱,對籃球的掌握能力有限,不易堅持,興趣驅(qū)動作用明顯,這些現(xiàn)實情況的存在是廣大教師需要考慮的重點,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教學和引導策略。
關鍵詞:小學籃球教學;引導策略;因材施教
籃球作為被社會和媒體經(jīng)常報道和廣泛關注的體育運動,在校園甚至機關公司都設有相配套的運動場所供大家娛樂身心,是男生們的摯愛。廣大師生通過籃球運動,相對來說會更熱情地參與到體育事業(yè)與活動中來,在運動的同時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精神、勇敢堅毅的品格,也能很好地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提高學生的籃球能力,使他們樂于進行這項體育活動,對廣大學生尤其是小學生來說更重要,能使他們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會變得主動、積
極、堅持不懈,這是精神方面的升華。
針對小學教學如何提高學生基本籃球能力的問題有如下建議:
一、可采用的方法
1.制訂具體合理的教學目標,有效實施籃球能力教學
籃球訓練具有很強的專業(yè)性,步驟進行明確清晰,但實際動作要求規(guī)范正確,注意籃球在運發(fā)過程中的錯誤和判分規(guī)則。每個動作的具體要領,怎么運球,怎么上籃,如何進攻,如何防守等,教師都要及時規(guī)范基本動作,在學生訓練當中嚴格要求打好掌控籃球的基礎。同時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不可長時間進行高強度的訓練,適度練習和休息,讓學生得到興趣的滿足和潛在的發(fā)展,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營造良好的練習氛圍。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以提高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為主要目的,為以后的學習發(fā)展服務。
2.多層次、多方面的因材施教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訓練指導的過程中要依據(jù)學生的具體年齡階段和身體狀況進行合理有效的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從而增強訓練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和課程訓練結果的有效性。在課程的安排上適當按性別、年齡、生長發(fā)育狀況、偏好、接受程度進行快慢適中、合理有序的因材施教模式,以此激發(fā)他們對籃球的熱愛。必要時帶學生參觀一定場數(shù)的籃球比賽,真切感受其他人的籃球熱情,對教學的開展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推動作用。
3.定期舉辦籃球體育活動
學習過程的重要性不可否認,但是實踐對過程的檢驗和對訓練過程的認可同樣起著巨大的作用,不可忽視。在教學時更多的是老師在說,在指導大家的學習,側重于動作的錯誤糾正、犯錯的因果分析,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每次都面臨著一定的學習壓力。這時候需要老師的幫助、鼓勵和認可。較好的方式是進行相關的活動或競賽,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獎勵,激勵他們繼續(xù)努力,付出終會得到回報。對于小學生來說,每個參加的學生都應給予一定程度的獎勵,使他們樂于表現(xiàn)并能從這種有效的表現(xiàn)中獲取極大的樂趣,推動他們繼續(xù)努力和進步。
二、提高小學生籃球能力的同時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的性情
針對小學孩子年齡的特殊性,需要老師在教學中
示范的過程中有足夠的耐心,及時安撫,適當鼓勵,不斷激發(fā),切不可焦躁沖動,急于求成。
2.學生訓練當中的安全
學生在練習時,容易混亂,發(fā)生碰撞和沖突,籃球的特殊性也相應增加了訓練中意外的發(fā)生,所以要格外注意。
3.場地的安排
訓練場地應平整干凈,沒有危險物遺留,大小適中且便于活動,并滿足休息的需要。
綜上所述,小學籃球教學對學生基本籃球能力的提高應從教師的嚴格要求、適當規(guī)劃做起,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學指導,提高學生練習的有效性、合理性,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鄧飛.探索中專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新思路[J].體育師友,2008(3).
[2]劉世柏.普通高?;@球教學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8(35).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龍虎塘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