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婷
(蘇州大學體育學院,江蘇蘇州215006)
從《宋史》看射箭運動在宋朝的發(fā)展*
王銀婷
(蘇州大學體育學院,江蘇蘇州215006)
《宋史》一書是記錄整個宋代文化、經(jīng)濟、政治以及教育制度等的一部比較全面的書籍。射箭作為古代的一項比較盛行的運動項目,在《宋史》中也被很好地記載了下來。射箭運動經(jīng)過不斷發(fā)展種類越來越多,技術也越來越先進。射箭運動在宋代的流行不僅僅局限在上層統(tǒng)治者,平民老百姓對射箭運動的喜愛也可以在《宋史》中尋得蹤跡。
《宋史》;射箭運動;宋朝
射箭這一活動是人類祖先在生活實踐中逐漸發(fā)明的一種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剛開始射箭活動并不是為了娛樂或戰(zhàn)爭,而是為了解決當時人們的最起碼的溫飽問題,原始的人們不懂耕種,饑餓的時候他們不得不去抓一些動物來充饑。而隨著社會文明的發(fā)展和進步,到了氏族部落時期,射箭的主要用途也在悄悄地發(fā)生著變化,它不再是人們?yōu)榱松娑M行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而是被當做城邦之間爭奪土地和權利的一種戰(zhàn)爭方式,變成了一種軍事武藝活動。到了封建社會,射箭越來越被統(tǒng)治者所看重,它不僅是很好的戰(zhàn)爭工具,更是統(tǒng)治者們閑暇時很好的娛樂活動,在周代的六藝中就有關“射”這一項內(nèi)容。后來射箭就又多了一種功能——娛樂,而射箭運動也越來越被統(tǒng)治者和上層人士所重視。
在宋代有“大射儀”之說。“大射之禮,廢于五季,太宗始命有司草定儀注。其群臣朝謁如元會。酒三行,有司言‘請賜王、公以下射’,侍中稱制可。皇帝改服武弁,布七埒于殿下,王、公以次射,開樂縣東西廂,設熊虎等侯?!贝笊鋬x在五代的時候被廢除,說明在五代之前就已經(jīng)有了這種儀式。文章中說宋太宗命人起草大射儀的制度和章程。到了這一天全部的大臣像拜會正會一樣來參加大射儀,先是喝酒,酒過三輪,就開始大射,這時皇帝換上武服武帽,在殿里放置像矮墻一樣的東西,在東西兩廂有樂師在奏樂,并在殿上擺上熊虎箭靶。
既然是進行比賽,那就要分出名次,好的就要進行嘉賞,鼓勵他們下次有更好的表現(xiàn),不好的要進行懲罰,以盼下次能有所進步,這樣才能激發(fā)參加者的斗志?!瓣愘p物于東階,以賚能者;設豐爵于西階,以罰否者?!薄邦A射官中者,帝為之解,賜襲衣、金帶、散馬,不解則不賜。”大概的意思就是說在進行比賽的時候,把賞賜的東西放在東面,這些東西有衣服、腰帶還有馬。把放酒器的托盤和酒器放在西面,如果參賽者射的不好就懲罰他們喝酒。
作為宮中的重要的儀式之一,大射儀的過程遠遠沒有以上說的這么簡單。在《宋史》卷一百一十四《嘉禮五》中詳細的記載了大射儀的過程?!罢脱缟鋬x:皇帝御射殿,侍宴官公服、系鞋,射官窄衣,奏圣躬萬福,再拜升殿。酒三行,引射官降,皆執(zhí)弓矢,謝恩再拜,三公以下在右,射官在左,不射者依坐次分立?!贝蟾诺囊馑际钦f在進行大射儀之前,皇帝在射箭的宮殿先宴請百官,并賜給百官以射箭的時候穿的衣服,同時百官要感謝皇帝的恩德。酒過三輪,把弓箭給將要進行射箭的官員,這些官員要再次對皇帝謝恩。將要進行比賽的官員在左,不進行比賽的官員在右依照官位的高低依次分坐。
作為封建社會最高的統(tǒng)治者皇帝在這么重要的大禮上當然要進行比賽的,不光是要進行比賽,而且是第一個進行射箭的人。如果皇帝射中了,這個禮儀就會繁瑣的多了,在《宋史》卷一百一十四《嘉禮五》中是這樣記載的“皇帝初射中,舍人贊拜,凡左右祗應臣僚,除內(nèi)侍外,并階上下再拜。行門、禁衛(wèi)、諸班、親從、諸司祗應人并自贊再拜。招箭班殿上躬奏訖,跪進碗。射官先傳弓箭與殿侍,側立。內(nèi)侍接碗訖,就拜,起,降階再拜。有司進御茶床,天武引進奉馬列射垛前,員僚奏圣躬萬福,東上合門官詣御前,躬奏班首姓名以下進酒。班首以下橫行立,贊再拜,班首奉酒進,樂作,飲畢,殿上臣僚再拜。舍人贊各賜酒,群官俱再拜,贊各就坐,群官皆立席后,引進司官臨階,宣進奉出,天武奉馬出,樂合,復贊就坐,飲訖,揖,興,諸司收坐物等。射官左側臨階,取弓箭侍立?;实墼偕渲械幕螂p中,如上儀。進酒臨時取旨,得旨進酒,更不進奉中扁碗。及解中,更不賀、不進酒?!?/p>
皇帝射個箭禮節(jié)那么的繁瑣,那么臣子在射箭的時候有什么禮節(jié)呢?在《宋史》卷一百一十四《嘉禮五》中是這樣記載的“臣僚射中,引降階再拜訖,殿下側立。御箭解中,招箭班進碗,如上儀。舍人再引射,中官當?shù)钜?,躬宣‘有敕,賜窄衣、金帶’。跪受,箱過再拜,過殿側服所賜訖,再引當?shù)钤侔荩簧?。如宣再射,或更賜箭令射,如未退,即就位再拜。如再射中,御箭再解中,賜鞍轡馬如上儀。臣僚射中,御箭不解,引降階再拜,立。招箭班殿上躬奏訖,下殿,舍人宣‘有敕,賜銀碗’。跪受執(zhí)碗并箭,就拜,起,再拜。如合賜散馬,即同宣賜,宣‘有敕,賜銀碗,兼賜散馬若干匹’。射訖,進御茶床,諸司復陳坐物等,群官各立席后,贊就坐,群官俱坐。酒五行,宣示盞、宣勸如儀,皆作樂。宴畢,內(nèi)侍舉御茶床,三公以下降階再拜,退?!憋@然,臣子射的好壞以賞賜來進行評比。射中了,禮節(jié)比皇帝射中的時候簡單了許多。如果臣子射中了,只需向皇帝進行跪拜,這時候招箭班的人會把臣子射的成績呈給皇帝看,皇帝會根據(jù)射箭的好壞,對臣子進行賞賜。
武學是宋朝最早設立的??茖W校。慶歷三年,詔置武學于武成王廟,以阮逸為教授。八月,罷武學,以議者言‘古名將如諸葛亮、羊祜、杜預等,豈專學孫、吳’故也。熙寧五年,樞密院言:‘古者出師受成于學,文武弛張,其道一也,乞復置武學。’詔于武成王廟置學。”早在宋仁宗慶歷三年,已經(jīng)在武成王廟設立了武學,但是由于當時重文輕武的思想比較嚴重,到了八月武學就被廢除,一直到了宋神宗熙寧五年,在武成王廟又恢復了武學。所以武學建立的真正時間應該是宋神宗熙寧五年。
到了南宋時期,武學被廢除了一段時間,直到紹興十六年才又被重新建立起來?!敖B興十六年,詔修建武學,武博、武諭以兵書、弓馬、武藝誘誨學者?!睆倪@段話可以看出,在武學學習,不僅要學習理論知識、掌握軍事兵法,而且還要善于騎馬射箭,懂得武藝??梢娺@時候的武學已秉承“文武合一”的思想,而射箭運動也在這時被作為重要的一科列在了武學之中。
宋承唐制。宋朝沿用了唐朝的選舉制度,分為文科和武科。文科就是考八股文,武科又叫做武舉,而射箭活動在武舉中占了重要的地位“生員及應舉者不過二百人。春秋各一試,步射以一石三斗,馬射以八斗,矢五發(fā)中的;或習武伎,副之策略,雖弓力不及,學業(yè)卓然:并為優(yōu)等,補上舍生,毋過三十人。試馬射以六斗,步射以九斗,策一道,孫、吳、六韜義十道,五運補內(nèi)舍生。馬步射、馬戰(zhàn)應格,對策精通、士行可稱者,上樞密院審察試用;雖不應格而曉術數(shù)、知陣法、智略可用,或累試策優(yōu)等,悉取旨補上舍;武藝、策略累居下等,復降外舍。”
早在西周時期,就有春蒐、夏苗、秋狝和冬狩之說,到了唐代,田獵活動已經(jīng)有一套比較完整的禮儀程序,到了宋代這一活動仍被統(tǒng)治者所喜愛。“田獵。太祖建隆二年,始校獵于近郊。先出禁軍為圍場,五坊以鷙禽細犬從,帝親射走兔三,從官貢馬稱賀。其后多以秋冬或正月田于四郊,從官或賜窄袍暖靴,親王以下射中者賜以馬?!?/p>
后來到了宋太宗時期,田獵的時間又發(fā)生了改變?!暗鄢R耘D日校獵,諭從臣曰:‘臘日出狩,以順時令,緩轡從禽,是非荒也?!边@時候皇帝田獵的時間改為在臘月,原因是在臘月打獵,順應季節(jié)的變換,能緩解動物的生育,這樣動物就不會越來越少。顯然宋太祖時期田獵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意義。同時田獵回來的獵物都會被送到宗廟進行祭祀,“詔以古者搜狩,以所獲之禽薦享宗廟,而其禮久廢,今可復之。遂為定式?!贝騺淼墨C物被送到宗廟這一習俗顯然不是在宋太宗時期形成的,只是被廢棄了很久,在這個時候又得以重新恢復?;实鄄幌矚g弋射,把為皇帝飼養(yǎng)獵鷹獵犬的“五坊”之職給廢除了。五坊中的獵鷹獵犬都得以放生,并且給文武百官說不得上獻獵鷹和獵犬。在《宋史》中有這樣一個例子“已而定難軍節(jié)度使趙保忠獻鶻一,號‘海東青’,詔還賜之。”
宋真宗時期,皇帝下詔養(yǎng)十余只比較好的鷹鶻,以備在諸王跟從時進行展示,他不允許把田獵場圍起來,而是準許老百姓進行正常的耕種和放牧。“至仁宗時,言者言校獵之制所以順時令、訓戎事,請修此禮。于是詔樞密院奏定制度。獵日五鼓,帝御內(nèi)東門,賜從官酒三行,奏鈞容樂,幸瓊林苑門,賜從官食。遂獵于楊村,宴于幄殿,奏教坊樂。遣使以所獲馳薦太廟。既而召父老臨問,賜以飲食茶絹,及五坊軍士銀絹有差。宰相賈昌朝等曰:‘陛下暫幸近郊,順時田獵,取鮮殺而登廟俎,所以昭孝德也;即高原而閱軍實,所以講武事也;問耆老而秩飫,所以養(yǎng)老也;勞田夫而賜惠,所以勸農(nóng)也。乘輿一出,而四美皆具。伏望宣付史館?!瘡闹??!钡搅巳首谀觊g田獵時的禮儀制度得到進一步規(guī)范。在田獵之前要進行宴飲,酒過三行,奏樂,進行田獵。得到的獵物叫人送到太廟?;实墼谔铽C中不光是進行打獵,同時還召集一些年歲較大的老百姓進行詢問,并且賞賜給他們一些茶絹等物。這時的田獵活動不但是為了娛樂,而同時有訓練軍隊的作用?!暗壑^田獵以訓武事,非專所獲也,悉縱之。免圍內(nèi)民田一歲租,仍召父老勞問。其后以諫者多,罷獵近甸。自是,終靖康不復講?!?/p>
從上面的幾段文字可以看出,宋朝繼承了前朝的田獵活動,并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改革,使它更加制度化、規(guī)范化。田獵活動不僅是宋朝統(tǒng)治者用以娛樂的活動方式,更是為宋統(tǒng)治者江山的穩(wěn)固起了重要的作用。
射箭活動在宋代時期不僅被上層統(tǒng)治者所重視,同時民間對它的喜愛程度也達到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地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于民間自發(fā)組織的“弓箭社”了。關于“弓箭社”在《宋史》中是這樣記載的“河北舊有之。熙寧三年十二月,知定州滕甫言:‘河北州縣近山谷處,民間各有弓箭社及獵射人,習慣便利,與夷人無異。欲乞下本道逐州縣,并令募諸色公人及城郭鄉(xiāng)村百姓有武勇愿習弓箭者,自為之社。每歲之春,長吏就閱試之。北人勁悍,緩急可用?!瘡闹??!?/p>
從上文中可以得知“弓箭社”在河北很早的時候就已經(jīng)有了,在一段時期一度被廢棄,到了宋代又被重新設置,北宋文學家、詩人蘇軾對“弓箭社”的重置起了重大作用。這個在《宋史》中也有跡可尋“元佑八年十一月,知定州蘇軾言:……今河朔西路被邊州軍,自澶淵講和以來,百姓自相團結為弓箭社,不論家業(yè)高下,戶出一人。又自相推擇家資武藝眾所服者為社頭、社副、錄事,謂之頭目。帶弓而鋤,佩劍而樵,出入山坂,飲食長技與敵國同。立賞罰,嚴于官府,分番巡邏,鋪屋相望,若透漏北賊及本土強盜不獲,其當番人皆有重罰。遇其警急,擊鼓,頃刻可致千人。器甲鞍馬,常若寇至。蓋親戚墳墓所在,人自為戰(zhàn),敵深畏之?!鯇幜?,行保甲法,強壯、弓箭社并行廢罷。熙寧七年,應兩地供輸人戶,除元有弓箭社、強壯并義勇之類并依舊存留外,更不編排保甲??丛斏霞纱问ブ?,除兩地供輸村分方許依舊置弓箭社,其余并合廢罷。雖有上件指揮,公私相承,元不廢罷,只是令弓箭社兩丁以上人戶兼充保甲,以至逐捕本界及他盜賊,并皆驅(qū)使弓箭社人戶用命捉殺。見今州縣,全藉此等寅夜防拓,灼見弓箭社實為邊防要用,其勢決不可廢。但以兼充保甲之故,召集追呼,勞費失業(yè),今雖名目俱存,責其實用不逮往日。臣竊謂陜西、河東弓箭手,官給良田,以備甲馬。今河朔沿邊弓箭社,皆是人戶祖業(yè)田產(chǎn),官無絲毫之損,而捐軀捍邊,器甲鞍馬與陜西、河東無異,苦樂相遠,未盡其用。近日霸州文安縣及真定府北寨,皆有北賊驚劫人戶,捕盜官吏拱手相視,無如之何,以驗禁軍、弓手皆不得力。向使州縣逐處皆有弓箭社,人戶致命盡力,則北賊豈敢輕犯邊寨,如入無人之境?臣已戒飭本路將吏,申嚴賞罰,加意拊循其人,輒復拾用龐籍舊奏約束,稍加增損,別立條目。欲乞朝廷立法,少賜優(yōu)異,明設賞罰,以示懲勸……”在這段奏章中,蘇軾說出了為什么要重置“弓箭社”的原因,原因是在邊境有許多賊寇和強盜,而當時的邊境官兵不夠,但是弓箭社組織的人比較熟悉當?shù)氐牡乩憝h(huán)境以及習慣,并且弓箭社的人員個個都是弓箭能手,弓矢技藝高強。
以上從《宋史》中進行引文,分別從“大射儀”、“武學、武舉”、田獵以及“弓箭社”四個方面對射箭運動在宋代的發(fā)展進行闡述,并對射箭運動在對宋代社會穩(wěn)定上的作用進行了說明??偟膩碚f射箭運動在宋代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也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
[1]林友標.蘇軾與弓箭社探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0(2):20-21.
[2]馬明達.宋朝的玉津園宴射[J].西北民族研究,2007(6):17-19.
[3]楊向東.中國體育通史第二卷[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
Archery Development in Song Dynasty Viewed from History of Song Dynasty
WANG Yin-ting
(Sport Dept.,Suzhou Univ.,Suzhou 215006,China)
The History of Song Dynasty is a record of culture,economy,politics and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Song Dynasty.As an old type of sport,archery is also recorded in the History of Song Dynasty.There are more and more types of archery and the archery skills become more and more advanced with its development.In the record of the History of Song Dynasty,archery is popular among both the ruling class and the common people in Song Dynasty.
the History of Song Dynasty;archery;the Song Dynasty
G852
A
1672-268X(2013)04-0063-03
2013-04-13)
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古代體育項目志(漢民族部分)子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