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義順
摘 要:《侵權責任法》對于多數(shù)人侵權的內涵和外延并沒有深入說明,從因果關系角度出發(fā)能夠更好地理解各法條的立法目的,從責任承擔的角度理解又能更好地區(qū)分不同立法目的中存在的合理性與矛盾處。因此,理清各條文之間的界限,澄清各法條之間的爭議,是當務之急。
關鍵詞:多數(shù)人侵權;因果關系;責任承擔
多數(shù)人侵權是《侵權責任法》中的重要內容。其中,從第8條到第12條是總括性的對多數(shù)人侵權行為及責任做出的規(guī)范。在司法實踐中,多數(shù)人侵權的表現(xiàn)形式通常變幻莫測。若希望為每個實際案例找到對應之法條進行規(guī)范,則必須先要對各法條所規(guī)定之情形有足夠的認識,并能把握各法條之間適用上的顯著區(qū)別。學界中的不同聲音使得讓實踐中的當事人和裁判者難以適從。本文就想借此機會,表達筆者對多數(shù)人侵權之類型、因果關系以及責任承擔方式的些許拙見。
一、《侵權責任法》第8條之因果關系和責任基礎
先舉一案例:甲、乙兩人與丙向來不和,一日甲、乙見丙一人在路上閑逛,遂臨時起意,兩人商議欲共同教訓下丙。兩人趁丙不注意,一起向丙扔石頭,導致丙身體多處受傷。但現(xiàn)不能查明身體各受傷部位是甲或者乙之行為造成的。按照一般侵權的舉證責任安排,因果關系之證明由受害人承擔,即甲、乙各自的行為與損害之因果關系的證明均由丙承擔。顯然,此時的受害人難以通過一般手段證明加害人之行為與其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此時會讓受害人陷于舉證不能的困境,不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所以立法上將此類情形之責任形式安排為“連帶責任”,理由是既然加害人有共同侵害他人權益之合意及行為,且該行為造成了受害人的舉證不能,則其自然須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連帶責任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受害人免予對加害人之“可能因果關系”的舉證。換言之,在共同加害的情形中,每個行為人的行為分擔、因果關系都無關緊要,主觀上的過錯可以覆蓋全部損害。因此,共同加害人應當對全部損害負連帶責任。
關于《侵權責任法》第9條也在此簡單論述一下,其第1款規(guī)定:“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教唆和幫助侵權造成的侵權責任問題在學界已基本無爭議,教唆人和幫助人對侵權行為有意思上的一致性,被視為共同行為人共同侵權的。最后,對于過失的教唆、幫助行為是否屬于共同侵權?如果不是,該由哪條法規(guī)進行規(guī)范?筆者認為,第一,過失教唆行為。過失教唆能否成立侵權的判斷依據在于侵權行為之侵權意思是否獨立于過失教唆人之意思。既然此處的“教唆人”是基于過失的心理而實施的教唆行為,則此種教唆一般是對不特定人所講述,抑或在玩笑中對特定人講述。此時如若行為人產生侵權意思,則其應完全基于自己的意志,而獨立于“教唆人”。也就是說,由于侵權行為人之行為切斷了過失教唆人之教唆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過失教唆人并不需要對損害結果負責,不成立侵權,更不能成立共同侵權。第二,過失幫助行為。比如甲為銀行職員,因筆誤將乙之票據寫成了丙的,丙持票據取錢,因此而獲利。此時,乙的過失幫助行為亦不能成立共同侵權,但可以依照《侵權責任法》第12條來進行處理。
二、共同危險行為的因果關系與責任承擔
1.共同危險行為的因果關系
《侵權責任法》第10條規(guī)定如下:“兩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shù)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侵權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北緱l之規(guī)定對應于理論上的“共同危險行為”。
共同危險行為,指兩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或者財產安全的行為,并造成損害結果,不能確定實際侵害行為人的情況。在德國法上共同危險行為又被稱為“責任者不明”的侵權行為,即行為與結果之前的因果關系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無法查明哪個行為能與損害結果在客觀上有因果關系。所以,又被學界稱為“擇一因果關系”。
在共同危險的情形中,由于參與人之行為造成了因果關系的難以查明,為了保證受害人的損害能夠得到賠償,只要符合共同危險行為的構成要件,則在法律上已經推定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此時既然當事人不需舉證證明因果關系之存在,但仍然需要證明有哪些人參與了危險行為,這是使加害人承擔連帶責任的正當性基礎。此種證明并非沒有限制,受害者必須選擇在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與結果有緊密聯(lián)系的行為作為“參與侵權”的行為。舉一例:甲、乙、丙三人無意思聯(lián)絡,都從橋上往河里扔石頭,正好有一塊石頭砸中一船夫,但現(xiàn)又不能查明是誰的石頭砸中了船夫。此情形下,甲、乙、丙的行為都有造成船夫受傷的可能性,因此其不可避免的要對船夫的受傷承擔責任,但是以何種方式進行責任承擔呢?從法條看,只有在確定具體侵權人時,其他可能侵權人才能免于承擔責任,否則就將承擔連帶責任。筆者認為選用連帶責任是正確的。因為當事人責任之不明確是由于其共同的行為所導致,如若選用按份責任,很可能讓受害人處于不能獲得賠償?shù)木秤?。關于免責事由,筆者以為要行為人證明其他行為人之行為與損害結果有相當因果關系,實乃過于苛刻。雖然此舉能夠保護受害人之權益,但有損害加害人的利益之嫌。因此,第10條實為有不合理之處,其并沒有正確衡量加害人和受害人之間的利益。筆者更贊成將證明不存在因果關系也作為免責事由。
上文提到的共同危險行為也被稱為“責任者不明”的侵權行為。其實,在德國法上,基于因果關系不明確有兩種情形:一種是“責任者不明”即各行為中有一個或數(shù)個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完全的因果關系,但是無法查明具體是哪個行為;另一種是“加害份額不明”即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均有因果關系,但是各行為對損害結果的貢獻度無法查明。
2.《侵權責任法》第8條和第10條在適用上的甄別
共同危險行為的主觀方面不再可能是共同故意或是共同過失,否則就構成《侵權責任法》第8條規(guī)范的共同加害行為了。此乃表示共同危險行為的主觀方面要么是故意競合,要么是過失競合,或是故意與過失的疊加。但此時會遇到這么一個情況,甲、乙、丙進行扔石頭比賽,看到有行人經過的時候仍然繼續(xù),最終有一塊石頭砸到行人丁,卻無法確定這是誰扔的石頭。在此案例情形下,如果認定為共同加害行為則因果關系是否明確將不再重要,但如果認定為共同危險行為則只要行為人能證明自己的行為與損害結果無因果關系,或者證明具體的侵權行為人則可以免除侵權責任。因此,對于侵權行為之定性是萬分重要的?;仡櫞税咐?、乙、丙對于石頭可能砸到路過的行人的危險都具有可預見性,但都沒有采取措施防止危害之發(fā)生,此時能否構成《侵權責任法》第8條所規(guī)范的“共同過失”?筆者認為前文對共同過失行為的限定已經非常明確了,并非只要有行為的合意就能認定為有共同過失的共同加害行為。只有在合意下為共同的行為時方可認為是共同過失。所以,這個案例中,行為人雖有行為之合意,但其行為都是各自為之,并沒有構成共同加害行為所要求的“一體性”。但卻符合了共同危險行為的構成要件。所以此案例之定性并非模棱兩可,只要正確把握共同過失的限定條件,就能區(qū)分出《侵權責任法》第8條和第10條的適用。
經過上文之論述,筆者認為可以整理出一個清晰的邏輯線索來幫助我們判斷數(shù)人侵權行為的定性。第一,各侵權行為人之間的主觀意思,如果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則成立共同加害行為。如果沒有主觀意思聯(lián)絡則排除。第二,因果關系的判斷,當因果關系不明時應當判斷是責任者不明還是加害份額不明,兩者雖然同屬連帶責任,但免責事由不同,當都不屬于上述情況時我們應當再選擇適用“原因力競合”和“原因力結合”的多數(shù)人侵權行為。這樣我們就能正確把握各類侵權行為的行為模式、因果關系、免責事由及責任承擔。
參考文獻
[1] 魏振瀛.民法:第4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95.
[2] 程嘯.論意思聯(lián)絡作為共同侵權行為構成要件的意義[J].法學家,2003(4).
[3] 葉金強.共同侵權的類型要素及法律結果[J].中國法學,2010(1).
[基金項目:本文為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訴訟社會轉型過程中的基層司法糾紛解決模式研究”(編號:2011SJB820003)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江蘇南昆侖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