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毅
遺民即歸莊所謂“惟在興廢之際,以為此前朝所遺也”。①其基本行為準則便是孔子所謂“不降其志,不辱其身”。②這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最早可以追溯到不食周粟、餓死于首陽山的叔齊和伯夷。在中國歷史上,它比較集中地出現(xiàn)在元初和清初,是易代的特定產(chǎn)物。雖各個朝代都不乏其人,但清代遺民卻有著其不同于前人的獨特之處。南明作為一個歷史階段來說,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兩都覆滅后,抗清斗爭長達四十幾年之久,這其中有許多遺民詩人都長期參加過南明政權或抗清義師的斗爭,在斗爭失敗后,或不忘恢復,或以身殉國;或削發(fā)為僧,或棲身海外以避免遭受污辱和迫害;有的隱遁山林或流亡江海,甘心過著艱危困苦的生活,如錢基博所言“二三冠帶之倫,睹邦國之殄瘁,或乘桴浮于海,存弓劍于扶桑,或伏匿老死山林間”。③耳濡目染身邊之事感而為詩,故詩中滲透了強烈的切身感受,字字皆肺腑中流出,他們的詩中沒有刻意求工,卻有著極為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有的則以詩記事,反映反清斗爭的歷史實事,語語血淚,堪稱一代詩史,故本文主要以清初遺民詩作為對象試圖運用原型批評的方法來淺析清遺民詩中蘊含的文化原型母題。
一
母題或原型作為集體無意識的結構形式,主要是由一些被壓抑或被遺忘的心理素材所構成,而這些素材又在神話中得到最集中的體現(xiàn)。許多神話故事在史前就是寓意含混而多元不明朗的,但后世的實踐卻又能從中找出其中早就蘊含了的特定沖擊力。
在清初遺民詩中,就有著許多用極為相似的原型來表現(xiàn)同一主題的例子。如杜鵑,這個素有啼聲哀切之稱、最能觸動遺民深層心理結構的鳥的意象,便是由于有杜鵑啼血這個與家國天下密切相關的傳說世代相傳且與遺民泣血望復的心態(tài)暗合而被許多詩人反復用到過,如王夫之的 《花詠八首》、《讀指南集二首》、《初度日占》、《落花詩》、《聞極丸翁兇問不禁狂哭痛定輒詠兩章》等多首詩中反復出現(xiàn)了這個意象;顧炎武《大行哀詩》:“哀同望帝化,神想白云乘”用此原型哀悼崇禎之死;屈大均作于1682年的 《壬戌清明作》用此來懷念故國和感慨抗清運動的消沉,而他的《代黔中苦雨曲》“杜鵑多啼偏向北,鷓鴣有志但懷南”則把自己哀悼明朝滅亡向往南明政權之情溢于言表。另外像暮春、黃昏、落花、流水等都較多地被用到他們的詩中以盡顯其故國之思。
當然,相對于單個的原型來講,母題似乎更能包羅萬象,出現(xiàn)在遺民詩中的作者,都是一個個“生無一錐土,常有四海心”(顧炎武《秋雨》)④的悲憤的愛國抗爭者的形象,“萬里丹心懸?guī)X海,千年碧血照華夷”(屈大均《經(jīng)紫羅山望拜文信國墓》)⑤、“七尺今猶壯,堪為大漢捐”(屈大均 《代景大夫舟自五屯所至永安州之作》)、“壯士至今猶發(fā)指,寇仇長枕報秦戈”(屈大均《讀荊軻傳》),處處可見一種始終不放棄使用武力抗暴的影子??範幾鳛檫z民反對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方式之一,其傳統(tǒng)是由來已久的,在上古許多神話中都體現(xiàn)出這類原型母題。
上古抗爭母題中人類對自然的斗爭中較有代表性的神話故事有《夸父追日》⑥、《精衛(wèi)填?!贰ⅰ杜畫z補天》、《大禹治水》等等??涓缸啡諏嶋H上是人類對自然斗爭的一種回憶,追求幸福和向往光明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巨人夸父用自身有限的力量去探求無限的自然奧秘,給人一種博大的悲壯美;精衛(wèi)填海則表現(xiàn)出先民認為萬物皆有靈性的原始意識,小鳥通過自己不息的行動要填平大海談何容易,小鳥行動的徒勞性和大海吐納百川的無窮性產(chǎn)生了強烈而巨大的反差,這樣就把大海的浩瀚特質(zhì)轉(zhuǎn)化到小鳥身上去了,更激發(fā)出一種令人奮發(fā)向上的力量,于是隱含的崇高就這樣從具體的物象轉(zhuǎn)化成為一種充塞天地和文人心中的浩然之氣及無形的不息奮斗的精神世代長存。顧炎武一首《精衛(wèi)》:“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北闶菒蹏臼可幌?、奮斗不止思想的凝練寫照,也是這一抗爭原型母題以原生態(tài)現(xiàn)身之范作。女媧補天和大禹治水以全勝結局傳世則更是這種悲劇美的一種升華,鼓舞人們在任何境遇下都能對未來報一線希望,也正是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九死未悔之信念才能讓我們炎黃子孫在任何風雨如晦之時都不乏獨醒之人。
二
腐朽的朱明王朝滅亡后,漢人所遭受到的卻是更為血腥的異族統(tǒng)治和更為殘酷的民族壓迫,清軍南下時制造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是漢人反清斗爭中最慘痛的一頁,也讓他們深感憂迫,故他們雖“主臣駢死,伏尸西市”,⑦卻仍奮起抵抗。這些行為一方面是君臣大義的表現(xiàn),而更為重要的是具有反對暴虐政權和維護民族利益的積極意義。這兩者又都是與上古之祖先崇拜這個母題密切相關的。
祖先崇拜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點,漢字中“祖”字從“示”從“且”。 “示”即神,許慎《說文解字》:“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凡示之屬皆從示?!鄙瞎潘信c神事相關的字,在甲骨文中“示”字作三條旗在風中舒展飄搖狀,有文字學家認為,“示”字意為立一石頭或木桿為祖先靈魂降臨處,而且偶爾他們死去的祖先出現(xiàn)在他們的夢中會讓他們覺得不可思議,認為只有因為自己的祖先具有了超凡的神性才可能出現(xiàn)這種情況,故上古觀念中的神和祖先崇拜有密切聯(lián)系。“且”字是“牡”字的初字,在甲骨文中的寫作表現(xiàn)出明顯的生殖崇拜特別是對男性祖先崇拜的傾向;在古代的祭祀儀式中也明顯體現(xiàn)出這一點。如古代最重要的年終臘祭,這是一種在辭舊迎新之際與祖先、神溝通的一種歲時儀式,在正式儀式開始之前還要準備一些諸如行儺驅(qū)疫的活動以確保祖先和神靈感應得到。而且這種年終祭祖的風俗在現(xiàn)代許多地方的除夕之夜都有保存。只是在上古,依賴群族生活的人需要以祭祖的方式強化對本族群的認同,同時對民生所系的諸神進行禮敬。為保證種族的純潔性,古代許多部落之間嚴禁通婚,這表現(xiàn)在清初遺民的思想中即為儒家所謂的“嚴夷夏之防”,只是清初遺民更看一姓之興亡輕,而看民族之盛衰重,即如顧炎武《日知錄》中說:“君臣之分,所關者在一身;夷夏之防,所系者在天下?!?/p>
所謂夷夏之防,就是他們認為應把未開化的夷狄與先進的諸夏區(qū)別開來,這是在春秋以來就已深駐在我國先民思想中的一種民族意識,它雖增強了華夏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但卻引發(fā)了輕視鄙薄僻遠部落的情緒——“神器不可授非種,戎夷不可以亂諸夏?!雹咴谥T大師中,王夫之此思想尤為極端,他把夷狄當異類看,認為寧可失位于賊臣,不可賣國于異族,不能自保族類,便什么仁義道德都不配講了,閻爾梅的《滿巡撫趙福星遣官招余余卻之》:“殷商全賴西山土,蜀漢孤生北地王。豈有大夫臣異類,羞于華夏改胡服?!泵鞔_道出了這一集體情緒。遺民詩人們親身遭逢慘重的民族災難,創(chuàng)劇痛深,故一涉及民族問題,總是悲憤感慨,不能自己,話雖偏激,心情卻可以理解。
強烈的祖先崇拜意識一方面有凝聚民族的作用,但一定程度上又成為限制個體自由、壓抑人性的繩索,限制了民族懷疑精神和抗爭性格的發(fā)揚。中國人的人際關系最講究五倫,即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而這其中人們常把君臣喻為父子,把朋友擬成兄弟,故廣義地說這五常都是屬于血緣的,且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這種血緣關系和社會等級結合起來而發(fā)展成為絕對君權的嚴格等級制度。血緣關系中的“孝”其適用范圍擴大化便派生出了“忠”,故離開了宗族親戚,中國社會的諸多關系便無從依托。這種祖先崇拜具體到日常倫理規(guī)范的實踐中便要求人人都要忍讓節(jié)制與人為善,制止劍拔弩張,要相信邪不勝正,大善必定戰(zhàn)勝大惡,這也就是為什么遺民半入禪的深層原因之一了。入禪為僧并不意味他們真正看破了紅塵,決心遠離政治,實際上他們雖不仕新朝卻從未游離于社會政治之外過,只是他們所面臨的現(xiàn)實是“無有能抗明威以攝不類,杖大順而肅宇內(nèi)者”。⑦攘除夷狄無望,收地復國渺茫,使作為華夏民族先進文化載體的明未文人感到恥辱之極,外族的野蠻入侵更使他們緊迫地感到傳統(tǒng)文明將受到空前的浩劫,披發(fā)左衽的夷狄文化將會影響到華夏先進文化,于是他們就義不容辭地承擔起用創(chuàng)作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重任。
從清初遺民的詩歌內(nèi)容取向上看,他們的詩或記敘南明抗清的史跡,或抒寫明朝滅亡的悲哀,或揭露統(tǒng)治者濫殺無辜的罪行,或譴責變節(jié)降清者的丑惡行徑,無一不是悲壯激越,一唱三嘆;從藝術風格上說,他們又繼承了先秦漢魏以來詩歌言志抒情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雖主題相似,風格卻絢爛多彩。如顧炎武詩沉郁蒼涼,風格高古,深得杜甫之神韻;吳嘉紀同為學杜卻以白描見長,立意蕭遠,凄逸嚴冷;錢澄之詩學白居易,激越悲壯處不減辛陸;閻爾梅和錢澄之詩風都接近唐代新樂府詩派,閻爾梅卻多悲憤激烈之辭,錢澄之則多沖淡含蓄之筆;杜睿的詩風格清郁而歸莊的詩則直抒胸臆不事雕琢;生年稍后的屈大均雄健之中又多飛騰喬矯之勢,陳恭尹詩又以用心細密,在雄健中有沉渾圓美之致見長。他們的創(chuàng)作不但一轉(zhuǎn)元明以來詩歌的頹廢之勢,而對清統(tǒng)治者造成了一股極有影響力的輿論壓力,詩有激昂高蹈、魚死網(wǎng)破的驚世駭俗,但其創(chuàng)作中低回徘徊的凄楚卻如一階高過一階的音符敲到每一個愛國志士的心中,并在中華大地上空久久回蕩,產(chǎn)生了巨大的跨越時空的影響力。
注釋
① 歸莊.歸莊集·卷二·歷代遺民錄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② 孫靜庵.明遺民錄·附錄[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370.
③ 孫靜庵.明遺民錄·附錄[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371.
④本文所有顧炎武的詩均來自于: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⑤ 屈大均詩均來自:屈大均.屈大均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
⑥ 本文神話均來自:袁珂,周明.中國神話資料萃編[M].四川: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
⑦ 孫靜庵.明遺民錄·附錄[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370.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