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東
剛剛翻閱完了雷頤老師的作品《逃向蒼天——極端年代里小人物的命運沉浮》。
當我從雷頤老師手上拿過這本書,看到封面上的副標題時,一下子抓住了我。我對雷老師說,個體命運最吸引人,也最易引發(fā)共鳴和反思。
在本書《自序》中,雷頤老師引用了海涅的一句話作為開篇:“每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是隨他而生,隨他而滅的。每一塊墓碑下都躺著一部整個世界的歷史”。
每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每一塊墓碑下都躺著一部整個世界的歷史!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多么的心有戚戚啊。
我此前并不曾讀到或聽過海涅的這句話,但我讀過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知道滴水見大海的道理。但踐行卻不夠。
年輕的時候憤世嫉俗,好高騖遠,觀察寫文章,好宏大敘事,夸夸其談?;蛟S,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問題,也曾經(jīng)是中國社會的毛病。
這幾年做媒體,幾經(jīng)挫折之后,我個人也沉潛而改變了許多,包括自己對社會對歷史的觀察思考。我對小人物普通人和作為人的名人們的命運越來越有閱讀的興趣。所以當我做《中國周刊》,確定的報道主旨,便是通過個體的命運沉浮,來呈現(xiàn)中國社會的變遷,觸摸活的中國,表達我們對社會關懷。在我的認識中,社會國家都由個體組成,個體有成長,社會才能成長,國家才有進步,每一個個體,無論其居廟堂之高,或處江湖之遠,都象征著一個活的中國,折射著中國的命運。中國在每一個人身上。
我在做《中國周刊》時,重翻斯諾編輯的中國現(xiàn)代小說選《活的中國》,就很受啟發(fā)。
斯諾選擇用描寫普通中國人命運的小說來向中國之外的讀者推介現(xiàn)代中國,別具慧眼。
正是在這些普通人的生活中,如同斯諾所說:“通過了解他們的生活,猶如以巨眼俯瞰它的平原河流,峻嶺幽谷,可以看到活的中國的心臟和頭腦,偶爾甚至能夠窺見它的靈魂?!?/p>
同樣的,在《逃向蒼天——極端年代里小人物的命運沉浮》一書上篇里,通過那些作為普通中國人的命運沉浮,可以觀照出那個極端年代曾經(jīng)的荒唐荒誕與黑暗殘酷。
在雷頤老師選擇的人物中,其實里邊大多數(shù)都曾經(jīng)是倡導平等的“新社會”“新政權”的“肱股之臣”,棟梁之材,無論是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程賢策,大文豪老舍,還是位高權重的老革命彭柏山,“革命同路人”何濟翔,“紅色老報人”馬達、馮英子,以及大名鼎鼎的柳亞子等等,按老人的舊說法,算得上是“人上人”。
這些人,都擁有一定的知識地位,他們對新的時代充滿期待,都熱忱地擁抱新的生活新的時代,愿意為國家民族的未來奉獻自己的一切,但他們的熱情,他們的真誠,在極端的年代里,卻被辜負、蔑視、踐踏,甚至摧毀,從思想靈魂到肉體。
極端的洪流一來,攜著獨霸天下的“革命信念”和權勢,摧枯拉朽,無論你身居何位,都逃脫不了被沖刷侮辱的命運,甚至尸骨無存。
如曾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副部長、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的彭柏山,正牌紅五類,在血雨腥風中加入中共,在上海曾參加左聯(lián),受胡風和魯迅提攜,多年后以勝利者身份回到上海時,已經(jīng)是三野二十四軍副政委,算得上根正苗紅,能文能武,但在極端年代里,一夜之間變成了“胡風反革命集團”成員,被開除黨籍,發(fā)配青海,任其軍隊領導故舊援手,也無力改變其命運,最后被“革命群眾”毒打致死,家人去收尸時,“整個人被泡在醫(yī)院福爾馬林的藥水里,人已經(jīng)面目全非,徹底變形了,但是被打的痕跡卻歷歷在目”。整個過程的殘酷,以至于他的家人幾十年之后,仍然“沒有勇氣去面對那么殘酷的一段歲月”。
“文革”后,聶紺弩先生聽說老友彭柏山命運,寫了兩首挽詩《挽柏山二首》痛悼老友:
其一為“山外青山樓外樓,人生禁得幾拳頭。崖邊報道蘇區(qū)景,想是反蘇錯報仇”。
其二為“馮唐易老老彭難,何似當初美孔顏。八百歲時一回馬,再活八百亦等閑”。
真是“人生禁得幾拳頭”,時運不濟,命運多舛。
我在給陳遠的《負傷的知識人》一書寫的序言中,曾經(jīng)寫過這樣一句話:“一個號稱敝帚都要自珍的國家,卻如此這般豪奢地對待自己民族的文化菁英,棄自己的肱股之士如同敝屐,這又是怎樣的悲???”
這是怎樣的悲???我不知道。
極端的年代里,不惟國之棟梁肱股之臣的命運如螻蟻般不堪,雖然普通百姓尤其工農的命運仿佛好一些,其實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都是螻蟻般的命,都是命若琴弦,不知何處會把命丟棄。
《逃向蒼天》一書中,有《原生態(tài)農民生活史》一文,是真正的小人物命運,寫的是遼寧農民梁書香的回憶路《難忘歲月》,里邊餓死人的記錄,如今已有多種史料可以互相佐證,所以,此處所錄,并非最殘酷的記憶,其可怕慘烈要遠小于1959年信陽的冬天所發(fā)生的事。
不過,其中有兩個細節(jié)讓我特別留意,一個是梁家,是靠在城里上學的孩子省下的口糧,度過了饑餓的劫難。另一個是學生時期的梁書香,寫自己偷玉米挖紅薯的經(jīng)歷,自比花木蘭紅線十三妹等古代俠女,“心里還產生一種凜然神圣的感覺”,其母親則大力鼓勵她這樣做。
要什么樣的力量,才能讓身為良家父母的人,默許縱容甚至幫助子女偷竊?雷頤老師問。我讀至此,也是如此相問自己。
吾生亦晚,幸好未能趕上大饑荒,不過,生長在魚米之鄉(xiāng)的我,饑餓的記憶卻也有。我有時常想,連我故鄉(xiāng)那種土地如此肥沃物產如此豐饒的地方,我小的時候,竟然也不夠吃。
今天想來,我們小時候當作游戲的偷盜隊里的甘蔗玉米荷花郎,偷盜鄰居家的桃李棗子紅薯黃瓜南瓜之類,除了游戲解饞之外,或許更有饑餓延續(xù)的印記吧。
什么樣的情況,才會導致如此局面?能把一個地方管成如此,其水平讓人無話可說。
另一個小人物的命運,是在《梅花劫與等分十二角之難》一文中寫到的上海育才中學的初中生何榕森,因對樣板戲中國民黨軍帽上的帽徽圖案像是平分的十二角星,感興趣琢磨如何平分十二角,畫出來被告發(fā)在畫國民黨黨徽,以現(xiàn)行反革命罪被意判刑7年!
所以,極端年代的危墻之下,不幸的命運隨時會降臨。
我常常想,除了陰謀家的故意盤算籌劃外,那些原本也是良善之人的普通人,何以在那極端年代,忽然間變得如此兇殘,成為那些殘酷的幫兇?比如逼得程賢策老舍王重民自殺,把彭柏山活活打死,舉報初中生反革命?
上面提到的書中良善的母親姑息縱容孩子偷盜,《表態(tài)的藝術》等文章中賀麟、梅蘭芳、葉圣陶等大家包括胡風本人,在極端年代里的不同表態(tài),都從一個側面給了我們啟發(fā)。
可惜,資料還遠遠不夠。
雷頤老師書中也講了些其他故事,比如《馴服的藝術》,《只能逃向蒼天》,《黑暗時代的人們》等等,也是從另外的視角來看待黑暗時代,他人的命運。
《逃向蒼天》引述阿倫特在《黑暗時代的人們》中說:“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時代中,我們也有權去期待一種啟明……這光亮源于某些男人和女人,源于他們的生命和作品,它們在幾乎所有情況下都點燃著,并把光散射到他們在塵世所擁有的生命及全部范圍。像我們這樣習慣了黑暗的眼睛,幾乎無法告知人們,那些光到底是蠟燭的光芒還是熾烈的陽光?!?/p>
彭柏山在黑暗的歲月里,有機會任教,依然兢兢業(yè)業(yè)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學生作業(yè)空白處,“密密麻麻地眉批”。他教過的學生中有后來名動天下的劉再復。劉氏后來在回憶中感激彭柏山,“實實在在感到有一支充滿溫情的老作家的手臂在推著我向文學的花果園靠近”。
我想,彭柏山逆境而教,是一種黑暗中的啟明,程賢策老舍王重民等以死相抗爭,向死而生,引發(fā)后人沉痛反省,同樣也是一種黑暗中的啟明。
雖然代價之沉重,實在讓人痛惜。
嚴酷冷靜的歷史學家可以像醫(yī)生一樣拿著手術刀,剝開層層史料,尋找背后的邏輯脈絡,以告訴未來,啟明未來,但作為普通讀者,讀過了只有心驚肉跳,只有扼腕嘆息,只有對操弄權術和人性中殘酷一面的力量的憎惡與避之不及。
愛倫堡在《人·歲月·生活》一書中,開篇寫了“誰記得一切,誰就感到沉重”。
翻開如此沉重而血腥的歷史,誰又能不感到沉重!
今天舊事重提,是為了讓人們永遠記住這些沉痛的教訓。
如同本書中引用波蘭歷史學家的話:“關注未來不能被視同愿意忘卻。絕不應該認為忘卻是通向社會和平的通行證。記憶是國內和平的組成部分?!?/p>
是的,記憶是國內和平的組成部分。
感謝雷頤老師的鉤沉。
舊歷去歲這個時候,我重新翻閱了茨威格的《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茨威格的這本書中,有一個劇本,是為續(xù)接托爾斯泰未完成稿《光在黑暗中發(fā)亮》而寫的結尾,描寫了風燭殘年的托爾斯泰,在幾經(jīng)痛苦之后,最終選擇與自己的生活決裂,在摯友醫(yī)生的陪伴下,悄然離家出走,奔向茫茫曠野,奔向蒼茫天地,最后病發(fā)客死在一個小火車站上。茨威格的作品題為《逃向蒼天》。
今年雷老師把書給我的時候,看到題目我就愣了一下。
雷頤老師把自己這本文集《極端年代里小人物的命運沉浮》定名為《逃向蒼天》,我想也有向托翁和茨威格致敬之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