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語文教育界言必稱工具性與人文性,教學方法不斷翻新。王鵬偉先生認為,在熱鬧的表象遮蔽下,人們忽視了語文教育的原點——讀書,這正是語文教育改革低效的癥結所在。推進語文教育改革的根本出路正在于回歸讀書。然而,在課業(yè)負擔重、考試壓力大的高中階段,想與學生共同建立真實、長效的讀書機制,可能嗎?可行嗎?該讀什么?在什么時間讀?用什么方式讀……
在“知道那個事實”和“應該怎樣做”之間徘徊,許多語文教師知道“學生為什么要多讀書”這個事實,做得不夠的是指導學生讀哪些書,怎樣去讀書,掌握哪些讀書方法,培養(yǎng)哪些讀書習慣,采取哪些讀書方式。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與學生共同建立真實、長效的讀書機制。我們所說的閱讀更多是指教科書(必修、選修教材)之外的閱讀,特別是對文學“經(jīng)典”的閱讀;我們所說的“真實閱讀”,是相對于應付考試一類的閱讀而言,它不是囫圇吞棗式的畫餅充饑,而是細嚼慢咽式的品味賞鑒;你可以猜題、做題、讀作品提要或精彩章節(jié)、片段,但要以整體閱讀為前提。提出“長效閱讀”,則基于“行百里者半九十”,“行者常至,為者常成”等考慮。我們不乏一時興起就捧起書來的教師和學生,但難能可貴的還在長期堅持。因為,讀書能為人打下精神的底子,服務于人的一生。這里說的“機制”,則泛指一個復雜的工作系統(tǒng)。簡言之,我們想在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嘗試與學生共同建立一套真實、長效的讀書系統(tǒng)。
一、可能與可行:個人的讀書體驗和教學經(jīng)驗
喚起學生讀的愿望,激起讀的興趣,于教師,是責任所在;于學生,是成長所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中,阿遼沙在巨石旁有這樣一段演說:“最崇高的精神力量,在今后的生活中對身心最有益的感受,莫過于某種美好的回憶,尤其是童年時代從故鄉(xiāng)故居保留下來的回憶。某一段從童年時代保留下來的美好而神圣的回憶或許正是最好的教育。如果能帶著很多這樣的回憶走向生活,這個人便可終生得救。即便只有一段美好的回憶留在我們心中,有朝一日它也會有助于我們得救?!比藗冊趯W生時代關于讀書的記憶也是如此,無論何時撥響這根琴弦,都會覺得格外真實而美好。
我?guī)У?008屆兩班同學都有著這樣的記憶:2007年12月22日,推薦茨威格的歷史特寫《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了《序言》后,我又簡述書中所記的幾個歷史瞬間。同學們說:“老師,再選點讀讀?!庇谑?,那一節(jié)課,《拿破侖:滑鐵盧的一分鐘》,10000多字,我在講臺上誦讀了近50分鐘。同學們的心一直繃得緊緊的,我們一起品味著、思索著:戰(zhàn)役的結局、歐洲的命運、拿破侖的千慮一失、威靈頓的沉著穩(wěn)健、格魯希的優(yōu)柔寡斷……也許,在這節(jié)課上,“滑鐵盧的一分鐘”與同學們生命中的一些至關重要的一分鐘建立起了鏈接。幾年之后,還有同學提起“滑鐵盧的一分鐘”,并且說忘掉了許多知識點,不會忘掉這樣的讀書活動。
筆者自身的讀書體驗和教學經(jīng)驗、學生的讀書記憶都表明,與學生共建真實、長效的讀書機制是必要的、可能的、可行的。
二、方式方法:規(guī)定動作和自主開展
雖說“方向?qū)α?,總有到達目的地的一天”,但任何目標的達成都離不開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究竟該如何讀,我們選取規(guī)定動作和自主開展相結合的做法。
1.零存整取式的課中閱讀:我們依人文主題編寫了精品詩文作為閱讀材料。比如“讓善內(nèi)在于我們的生命”專題,選擇了楊絳的《記比鄰雙鵲》、尤今的《蜘蛛網(wǎng)》、吳非的《留點麥穗在田野上》三篇文章,利用每節(jié)課初的5-10分鐘,前一天讀詩文,后一天交流讀書筆記,交錯展開。如此,按專題堅持下去,自然形成一個體系。
2.專款專用式的定時閱讀:每周的拿出兩節(jié)語文課,專門用于讀書。筆者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某個周日,讀完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約20萬字;某個中午用1小時默讀《卡拉馬佐夫兄弟》42頁,約4萬字;某節(jié)課上,一個小時讀完《哈姆萊特》的一幕。同學在同一時間的閱讀,我們可以指定篇目,這就是所謂“規(guī)定動作”,如統(tǒng)一要求閱讀江蘇高考的10部名著中的某一部、某一章節(jié)。
3.節(jié)假日的集中閱讀:周末或寒暑假,自主閱讀有一定長度的經(jīng)典作品。追情節(jié)也是好的,比如筆者自己高中時就通宵挑燈讀過金庸,近來用大約15天讀完《卡拉馬佐夫兄弟》,用5天讀了止庵的《遠書》。書中的情節(jié)、人物和思想,一定會在將來的某一時刻從我們的心里燃放,和我們的精神再次相遇。
三、實施方案:三個系統(tǒng)的建立
在整個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我們嘗試建立這樣三個系統(tǒng):
1.服務于考試的閱讀:江蘇考綱規(guī)定的10部名著。江蘇高考語文暫涉《茶館》等十部名著,分值為15分,從功利的角度要求學生必須認真閱讀這10部名著。當然,認真閱讀在學生的寫作能力、思想素養(yǎng)的提高等方面還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擬定如下計劃:
2.人文專題的閱讀:每周讀2—3篇精品詩文,以人文主題組成專題,一學期約15個專題40多篇文章,高中三年將閱讀240篇左右的文章??梢越Y合教材、配合讀本展開,從讀中獲得印象、經(jīng)驗和滋養(yǎng),在寫里加強訓練、能力和體驗。以高三年級的專題閱讀為例,“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專題,我們選擇葉圣陶的《談閱讀》、易中天的《我們?yōu)楹巫x經(jīng)典》、葉文玲的《我的長生果》;“感受時間”專題,我們選擇馮驥才的《日歷》、遲子建的《時間怎樣地行走》、喬葉的《成長是件怎樣的事》。這些人文專題閱讀,為學生豐富寫作素材、習得寫作技巧、增強寫作能力、提高思想素養(yǎng)、拓寬人文視野提供了重要的幫助。
3.個人興趣的閱讀: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借筆下人物的嘴說過:“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不僅是肌肉和體格的增強,而且隨著身體的發(fā)展,精神和心靈也同時擴大?!绷趾R粽劶叭说某砷L也說:“人是吃飯長大,讀書長大,也是在愛里長大的?!保ā陡`讀記》)構建個人的精神空間,豐富個體的心靈世界,提倡精讀自己感興趣的某一部書,讀懂、讀深、讀透,是極其重要而又十分有效的。著名作家張煒隔一段時間就重讀一回托爾斯泰的《復活》,他說要用這部書矯正自己的人生方向。
關于讀書,《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這樣的實施建議:“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yōu)秀的閱讀材料。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chuàng)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我想,當真實、長效的讀書機制成為現(xiàn)實,我們的語文教學就真正回到了讀書的原點,紙上躺著的規(guī)劃成為師生讀寫活動的指南,積極而富有趣味的讀書活動也因而凝結成學生心靈的重要滋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鵬偉《讀書:回歸語文教育的原點》,《課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2期。
【2】袁春波《一杯純凈水》,《新語文學習》2009年第3期。
【3】《莎士比亞全集》,時代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單位:板浦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