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平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上海,200433)
LI Zhipi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馬克思哲學的本體論新論
李志平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上海,200433)
傳統(tǒng)哲學追求世界不變的基始或本原,以一種終極存在去把握一切事物。馬克思哲學以實踐為第一原則,為世界的統(tǒng)一性找到了現(xiàn)實的基礎,也為本體論問題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無論是實踐本體論、生產本體論、社會存在本體論都是對馬克思哲學本體論的一種揭示。實踐哲學把萬事萬物與現(xiàn)象看成人的活動及其相關物,哲學變成了人生活之內的東西。馬克思哲學與舊哲學是在新的基地上相互解釋的關系,而不是相互替代的關系。
馬克思;實踐本體論;生產本體論;社會存在本體論
馬克思學說的本體論思想,是近年來我國哲學界討論的重要熱點問題,它關系到馬克思學說的本質,不僅影響馬克思主義學科內部各種問題的研究,也關系到哲學基礎理論的創(chuàng)新。本體論是一個綿延而不盡之學問,就馬克思學說的本體論而言,隨著社會發(fā)展和認識能力的提高,人們也會提出各種新見解。我們在吸收學界對此問題討論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理解,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本體論”的英文是Ontology,法文是Ontologie,德文是Ontologie,均來自拉丁文Ontologia一詞,而拉丁文又源自希臘文。希臘文這個詞意思是關于on(即being)或它的復數(shù)onta(即beings)的學問(logos)。一般認為,17世紀德國經院學者郭克蘭紐(Rudolf Goclenius)在1613年編輯的《哲學詞典》中首先創(chuàng)立了這個詞。中文把它翻譯成本體論或存在論、萬有論等。
與“本體論”相關的是“形而上學”(Metaphysics)這個詞。亞里士多德的后世研究者在編輯他的作品時,把他對邏輯、含義和原因等抽象知識的討論,編排在他討論物理學的書冊《自然學》之后,創(chuàng)立了這個詞,原意是“在自然學之后”。中文譯名“形而上學”取自《易經》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先由日本人翻譯而來,后被我們采用。
那么“本體論”與“形而上學”是什么關系呢?就學科(當然哲學從根本上說不是一門“學科”)而言,我們可采用德國哲學家沃爾夫的觀點。沃爾夫把哲學分為理論哲學和實踐哲學兩大部分。理論哲學再分為邏輯學與形而上學,而形而上學(Metaphysics)又分為本體論(Ontology)、宇宙論、理性神學、理性心理學。這么看來,本體論是形而上學的一部分,而且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一部分。有時候人們也把它們等同起來使用。
本體論是哲學之核心,雖然“ontology”這個詞創(chuàng)立較晚,但作為一門學問卻從古希臘就開始了。此后歷代哲學家們無不為它殫精竭慮,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大致而言,傳統(tǒng)本體論經歷了古代宇宙本體論、中世紀神學本體論和近代理性本體論(即理性形而上學)幾種形態(tài)。
傳統(tǒng)本體論雖經歷了復雜的演變過程,但從根本上講,大都屬于知性化的本體論,即把哲學理解為單純的求知活動。這種主要由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奠基的知性形而上學一直在西方哲學史上擁有支配性影響。蘇格拉底直接將知識等同于美德,亞里士多德也說:“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1](1)這種哲學本體論有如下特征。
首先,靜觀性。首先使用“哲學”這個詞的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有一個比喻: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有競技的運動員,有兜售各種商品的小商小販,也有靜觀場景的觀眾,而哲學家就好比是觀眾。亞里士多德也曾說:“很顯然他們是為了知而追求知識,并不是以某種實用為目的?!盵1](5)由于靜觀的原因,哲學家們都追求不變的本原,以統(tǒng)攝運動變化的世界,這種本原是一種靜止的、永恒的存在。以靜觀為特征的哲學,要在思想上征服整個世界,就特別強調邏輯思辨,強調以推理方式構建哲學體系。當代哲學家德里達將之稱為“邏各斯中心主義”。
傳統(tǒng)哲學不是不講求“實踐”,但就亞里士多德和康德對“實踐”一詞的使用來看,這是一種道德實踐,是跟自然科學和人的生產活動分離的。
靜觀的哲學有其時代背景。人面對強大外部世界時,往往以精神方式構建自己的寄托,祈望對它做出理解與說明,試圖靠靜觀和思辨達到精神的自由。亞里士多德也認為,從事思辨的哲學是最自由的事業(yè)。
與強調看和凝視相對應的,是理論高于實踐、知識高于行動的態(tài)度??档码m強調“人為自然立法”,但他所說的自然是人類知性范疇規(guī)定的對象,而知性范疇本身卻是先在的,這仍沒有超出以理論方式反觀自然。
其次,二分性。這種撇開人自身活動而思考人對世界的認識的哲學,產生了哲學與現(xiàn)實的分離。所以,哲學家們總喜歡將人與世界、主體與客體割裂開來,再談兩者的關系。這樣看似乎可以更“客觀地”研究外在事物,但這樣做時已經先行將人的世界割裂了。
無論是柏拉圖哲學還是笛卡爾哲學都是這種二元分離的典型形式。這種哲學只能將思維與存在消解在思辨之內,而不能最終達到它們的合解,以至于在康德那里造成人無法證明外物存在的“人類理性的恥辱”。
當代哲學家海德格爾顯然看到了這種形而上學的缺陷,他說:“這個正在進行認識的主體怎么從他的內在‘范圍’出來并進入‘一個不同的外在的’范圍,認識究竟怎么能有一個對象,必須怎樣來設想這個對象才能使主體最終認識這個對象而且不必冒躍入另一個范圍之險?……認識究竟如何能從這個‘內在范圍’‘出去’,如何獲得‘超越’?”[2]
再次,唯心主義。傳統(tǒng)哲學家抽象地認識這個世界,他們便將思維構建的理性實體當成世界本原,而理性實體的至上性與無限性恰恰是唯心主義的原則。推理的東西、邏輯的東西是現(xiàn)實生活的抽象,它們做世界的基始,人們便認為自己心靈的構建物才是真實存在者,是最終的根據(jù)與理由,而感性的東西、變幻莫測的萬事萬物反而成了派生性的、第二位的存在者。所以,黑格爾想當然地說:“邏輯思想是一切事物的自在自為地存在著的根據(jù)?!盵3]
任何時代哲學都有自己的核心概念。毫無疑問,當今哲學的核心概念是實踐,在馬克思哲學這里尤其如此。有人說,人不一直生活在實踐中嗎?何以這個主題成了時代哲學的核心?我們說,人的生活實踐是一回事,它在哲學上達到自覺是另外一回事。馬克思哲學毫無疑問反映了時代問題和人對自身存在狀況的自覺。那么,實踐思想對本體論發(fā)展有何重要的革新意義呢?
首先,馬克思指出,實踐是人生活的本質。他說:“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4](56)實踐哲學即是把世間一切存在者都當作人的實踐活動和人的活動相關物去理解。這種實踐不是一種純道德實踐,也不是一種感性直觀,而是立足于感性存在的人的對象性活動。實踐是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的統(tǒng)一性。實踐使人與自然相互確證,“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盵5](124)“在人類歷史中即在人類社會的產生過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才是人的現(xiàn)實的自然界?!盵6](128)在人的實踐生活中,康德的“人類理性的恥辱”不再是問題。同時,人與人的關系也直接是實踐的社會關系,人不是靠自己的“類”將自己與他人聯(lián)系起來,而應該說,處在社會關系中的人才是現(xiàn)實的人。馬克思說:“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會聯(lián)系?!盵6](24)
生活世界實踐性的發(fā)現(xiàn),使馬克思揭穿了傳統(tǒng)本體論追問的抽象性。馬克思說:“誰生出了我的父親?誰生出了他的祖父?等等……這過程驅使我不斷追問,直到提出誰產生了第一個人和整個自然界這一問題。我只能對你作如下的回答:你的問題本身就是抽象的產物……既然你提出自然界和人的創(chuàng)造問題,那么你也就把人和自然界抽象掉了。”[6](130)實踐哲學認為,人對世界的根本理解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構建起來,撇開人和社會,“本體”不過是抽象的。
同樣,思辨哲學的主體與客體的抽象對立也被消解掉了。馬克思說,人并不是“從自己的‘純粹的活動’轉而創(chuàng)造對象,而是它的對象性的產物僅僅證實了它的對象性活動,證實了它的活動是對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動。”[5](124)人的對象性活動是人的本質力量,表現(xiàn)為人的主體性的活動,而“主體”與“客體”,是人的本質力量(即對象性活動)的抽象表現(xiàn)。
馬克思既反對用抽象方式求索世界的原因與基礎,也反對以先驗主體的方式來構建對世界的認識。同時,實踐哲學實現(xiàn)了實踐維度對理論態(tài)度的優(yōu)先性。傳統(tǒng)哲學將認識外界事物看成首要任務,這種認識是沒有根基的,同時人生存的根本問題幾乎完全被遮蔽。馬克思認為認識活動不過是人存在的一種樣式。只有在生活實踐基礎上,以認識的起源、本質和界限為研究對象的認識論才可以建立起來。這樣一來,認識論的獨立外觀就被消解了。
不用說,馬克思的實踐概念也蘊含著認識論維度,但對他說來,首要的始終是本體論維度。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將自己的哲學與舊哲學劃清了界限。馬克思以實踐為基礎,將傳統(tǒng)哲學理論對實踐的優(yōu)先性翻轉為實踐對理論的優(yōu)先性,消解了主體與客體的抽象對立,同時超越了傳統(tǒng)認識論的直觀性,強調在實踐中理解并改變世界。
馬克思的實踐本體論形成之后,他的全部哲學的發(fā)展都沒有離開過這一基礎。那為什么又提生產本體論呢?我們說,在馬克思那里,無論實踐、勞動、生產都是在本體論層面上談論的。就馬克思思想本身的發(fā)展來看(尤其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生產本體論又是對實踐本體論的具體化。
在實踐的諸種形式中,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最重要的是生產,所以生產本體論也是馬克思哲學題中應有之義。
首先,馬克思認為生產是人的根本屬性,是人區(qū)別與動物的首要標志。“可以根據(jù)意識、宗教或隨便別的什么來區(qū)別人和動物。一當人開始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的時候……人本身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qū)別開來?!盵4](67)馬克思說:“誠然,動物也生產……但是動物只生產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東西;動物的生產是片面的,而人的生產是全面的;動物只是在直接的肉體需要的支配下生產,而人甚至不受肉體需要的支配也進行生產,并且只有不受這種需要的支配時才進行真正的生產?!盵5](53)
同時,生產是人與自然統(tǒng)一之基礎,在生產活動中,人生產出現(xiàn)實的自然界和人現(xiàn)實的生活。馬克思說:“工業(yè)是自然界同人之間,因而也是自然科學同人之間的現(xiàn)實的歷史關系。”[6](128)“通過這種生產,自然界才表現(xiàn)為他的作品和他的現(xiàn)實?!盵5](54)
所以,馬克思把生產看作歷史的發(fā)源地,看作社會之基礎。人們?yōu)榱四軌騽?chuàng)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為了能夠生活,首先需要解決衣、食、住等問題。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直接生活的生產,“這種活動、這種連續(xù)不斷的感性勞動和創(chuàng)造、這種生產,正是整個現(xiàn)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礎”[4](77),“因為全部人的活動迄今都是勞動,也就是工業(yè)”[5](84)。
馬克思同時認為,社會的政治與文化形式也是一種“生產”,并受物質生產的制約。他說:“宗教、家庭、國家、法、道德、科學、藝術等等,都不過是生產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產的普遍規(guī)律的支配?!盵5](78)
生產本體論深化了馬克思實踐本體論的內涵,成了他闡釋社會現(xiàn)實、研究人類解放的基本出發(fā)點。馬克思的生產關系、直接生活的生產、人自身的生產等思想,都是建立在生產本體論基礎之上的。甚至可以說,馬克思的學說就是廣義的社會生產理論。
傳統(tǒng)哲學本體論研究的對象是存在(Being),哲人以這個抽象概念指涉世界諸存在者。馬克思舍棄了抽象談論存在的思路,而是轉向人的現(xiàn)實生活,提出社會存在的概念,這是哲學史上的一次變革。
馬克思的社會存在是一個本體論概念,我們注意不要把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抽象地分離開。馬克思說:“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盵7]我們要把社會意識同時理解為社會存在,不可把人的生活世界分割成“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說前者“決定”后者,沒有人的意識的社會存在是不可思議的。盧卡奇也說:“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形而上學對立,與馬克思本體論嚴重矛盾,在馬克思的本體論中,任何社會存在都與有意識的行為(與選擇性的設定)不可分割地聯(lián)結在一起?!盵8]
社會存在作為一個哲學概念,它不像傳統(tǒng)哲學那樣是一個實體性的存在者,也不是理性思維之范疇規(guī)定的對象,它是人獨有的一種存在方式,關涉人的整個現(xiàn)實生活世界,是自然存在和諸精神現(xiàn)象的真正存在形式。傳統(tǒng)哲學家所說的“存在”,只是社會存在的一種抽象。因此社會存在不是Social being,而是to be socially。把社會存在當成世界的本體,與把整個世界“當作實踐去理解”是一致的。
為什么說馬克思的“社會存在”也具有本體論色彩呢?
首先,社會存在是自然存在的本體論基礎。被抽象理解的自然界,對人說來就是無,“自然界的人的本質只有對社會的人說來才是存在的;因為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才是人的現(xiàn)實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基礎。只有在社會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對他說來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對他說來才成為人。”[5](78-79)盧卡奇成功地把握到只有社會的自然才是現(xiàn)實的、人的自然界這一思想,他說:“自然是一個社會的范疇?!盵9]
同時,社會是人的真實存在。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國家,社會?!盵10]“個人是社會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現(xiàn),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現(xiàn)這種直接形式,也是社會生活的表現(xiàn)和確證。”[5](79)
而且,意識是社會的意識。近代主體性哲學大抵把“我思”當成純粹實體,這樣,存在問題被當成了意識的內在性問題。馬克思批判了近代哲學的意識自主性的假象,提出意識來自現(xiàn)實生活,意識本質是社會意識的觀點。馬克思說:“不僅五官感覺,而且所謂精神感覺、實踐感覺(意志、愛等等),一句話,人的感覺、感覺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對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產生出來的?!盵5](83)“發(fā)展著自己的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的人們,在改變自己的這個現(xiàn)實的同時也改變著自己的思維和思維的產物。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瓘默F(xiàn)實的、有生命的個人本身出發(fā),把意識僅僅看作是他們的意識?!盵4](73)
無論是實踐本體論、生產本體論還是社會存在本體論,都是對馬克思哲學的合理理解。這三種本體論學說各有其特定含義,它們是相互解釋、相互支撐關系,不必以非此即彼態(tài)度對待它們。
實踐是馬克思哲學第一原則,整個世界就是人的實踐活動及其對象或結果。以實踐為特征的哲學批判了傳統(tǒng)哲學的抽象性,為本體論問題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人類最基本的實踐形式是生產,所以生產是社會之基礎、歷史的起點。
實踐哲學將本體論研究對象從“存在”轉向社會存在,這種哲學并不像抽象唯物主義那樣把人的精神還原為物質,而是把萬事萬物與現(xiàn)象看成人活動的相關物。這樣,哲學變成了人生活之內的東西,而不是矗立在人生活之外。馬克思哲學——即哲學在馬克思那里的表現(xiàn)形式——在新時代為哲學重新奠基,但哲學的基石并不是哲學大廈本身。在新的基礎上,以前的哲學仍然活著,馬克思哲學與舊哲學不是相互替代的關系,而是在人生活實踐基礎上相互解釋的關系,只有這樣,哲學才是人生活的一部分,才是活的哲學。
[1]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M].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北京: 三聯(lián)書店,1987: 75.
[3]黑格爾.小邏輯[M].北京: 商務印書館,1980: 85.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5.
[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7]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32.
[8]盧卡奇.關于社會存在的本體論·上卷[M].重慶: 重慶出版社,1993: 768-769.
[9]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M].北京: 商務印書館,1999: 325.
[10]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6: 452.
New theory of Marxist philosophy ontology
Traditional philosophy is in pursuit of the eternal original or primitive of the world,with a kind of ultimate existence to hold everything.Marx philosophy,with practice as the first principle,finds out the realistic foundation for the unity of the world,and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on the problem of ontology as well.Both the practical ontology,production ontology and social existence ontology are a reveal of Marx philosophy ontology.The philosophy of practice thinks of the things and phenomenon as the human activities and related compounds,philosophy has become the people’s life.Marx Philosophy and the old philosophy are explained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in the new base instead of replacing each other.
Marx;practical ontology;production ontology;social existence ontology
LI Zhipi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A81
:A
:1672-3104(2014)04-0166-04
[編輯: 顏關明]
2013-12-02;
:2014-01-22
李志平(1981-),男,河北新樂人,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