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李怡
我的文學閱讀歷程
北京 李怡
我屬于“60后”,這種出身先天性地將我與荒蕪、與空虛聯(lián)系了起來。孩提時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文學經(jīng)典,我的極其有限的閱讀只能來自那些同樣荒蕪的語文課本和連環(huán)畫。直到今天,我還對那些來自“書香門第”的作家學人心生艷羨。90年代中期,身居臺灣的伯父第一次跨越海峽,帶來關于我早已不在人世的祖父的近半個世紀的消息,我才知道原來我家族的先輩早在1940年代就撰寫過《中國詩歌史》,晚年又有《金剛經(jīng)解說》。不過,這遲到的信息已無法彌補我童年的遺憾,只能給人某些緬想的線索而已。60年代,那樣的荒蕪屬于整個國家。
荒蕪時代的些許色彩當然就格外重要了。感謝我小學時代的政治老師,一位從來不講政治話題而把課堂變成小說連播的老太太,《三探紅魚洞》的階級斗爭主題遠遠不能掩飾其中的奇異的想象;感謝我的二舅,一位優(yōu)秀的數(shù)學教師,同樣是一個講故事的天才,《西游記》與《封神榜》的幻想世界足以令人著迷;1980年代初的應試教育,沒有“文學”只有“課文”,幸好還有“作文”來延續(xù)我剛剛被激發(fā)的幻想。我最早發(fā)表的文字也不是“文學”,而是一些數(shù)學題的證明,但我最終沒有沿著二舅的數(shù)學道路走下去,因為高中文科班相對輕松的學習方式和文學環(huán)境似乎讓我找到了更為適應的氛圍。
真正深入文學的世界是大學本科以后的事情了。有一天我突然對新詩入了迷,在圖書館里讀著一本又一本的現(xiàn)代詩集,甚至自己也開始在紙上涂抹起來。在這期間,謝冕先生應藍棣之老師之請來北師大演講,那帶著“朦朧詩論爭”歲月所特有的情緒和在此以后藍棣之老師同樣富有情緒感染力的“現(xiàn)代詩”選修課,更是大大地增強了我對詩歌的興趣。不過,此時此刻的詩歌與文學之于我完全是情智的相通,一切與“學術”無關?,F(xiàn)在想來,這種較長時間的自由幻想與自由情感的歷史倒是與當今某些功利主義的教育拉開了距離,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情感體驗”的意義,這難道不就是一種幸運,甚至一種財富?
我的“學術”之路的開啟緣自王富仁教授發(fā)表于《文學評論》的那篇著名的《〈吶喊〉〈彷徨〉綜論》。1980年代震動中國學界的這篇宏論曾經(jīng)掀起了怎樣的思想風潮!我至今還清晰地記得那個夜晚在圖書館閱讀《文學評論》之時的那份不可遏止的激動。在那里,我感受到了一種真真切切的極具思想力度的“學術”的邏輯,哦,原來,真正的“學術”也可以像詩歌一樣動人心魄!幾個月之后,我鼓足勇氣,將自己的處女作《論〈傷逝〉與現(xiàn)代世界的悲哀》呈到了王老師面前。一年之后,更將一篇三萬字的長文《論中國現(xiàn)代新詩的進程》送到了《文學評論》編輯部王信老師的手中。這兩篇文章先后發(fā)表在《名作欣賞》與《文學評論》上,我也從此宿命般地走上了文學研究的“學術”之路,而且始終都兼有兩個方向:魯迅與中國現(xiàn)代思想文化問題以及中國現(xiàn)代新詩的發(fā)展問題,但無論是哪一個方面的學術思考都再難脫離“文學體驗”的基礎,而且越是到后來我越能夠感受到這一點。
我對中國現(xiàn)代詩歌的研究最初是從宏觀歷史的角度進入的,這里顯然昭示了1980年代宏大敘事的影響。不過,我自己倒是比較偏愛那些關于個體詩人和具體文學作品的解讀,在關于郭沫若、徐志摩、李金發(fā)、卞之琳、何其芳、戴望舒、艾青、綠原、穆旦、梁宗岱等人的研究中,我都努力通過自己的文學感受提出一些與過去迥然有異的看法:郭沫若的內(nèi)在矛盾,徐志摩的重構古典情趣,李金發(fā)的心態(tài)扭曲,卞之琳的中國式理性,戴望舒的世紀病,艾青的叛逆,綠原的童真,穆旦的反傳統(tǒng)姿態(tài),梁宗岱宗教意識的限度,等等。
由于種種原因,包括某些“文抄公”自毀聲譽的行徑,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被許多人看成是一件簡單而沒有多大意義的工作,文學的研究也越來越與這些“低層次”的閱讀活動無關。我們今天讀到的一些文學批評,它們的整個思想框架顯然是直接取自另外一個更為宏大的思想系統(tǒng),仿佛是為了證明這種思想的合理性,文學作品被隨手拈來當作“例證”。這里有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于,如果文學批評、學術研究的“思想”不是從作品內(nèi)“蒸發(fā)”而出,如果我們的文學研究最終與文學作品的閱讀體驗沒有關系,那么這樣的“學術”的有效性是值得懷疑的。其實,批評家的價值正在于他能對文學作品提出與眾不同的獨特感受,“思想”也就是對“感覺”的升華。當然,純思想的探索自有其價值,問題在于所謂的“純思想”并不是我們所誤解的純粹邏輯層面上的推導,它實際上依然是思想家對世界的新鮮而獨特的“感受”的結果,只不過他所感受的對象本身的某種宏觀性、抽象性,使得對于它們的描述方式也呈現(xiàn)出了某些更為抽象的理性樣式,盡管如此,這與那種純粹邏輯層面上的語言游戲依然具有根本的差異。
我堅持認為,文學作品的鑒賞不僅不是可有可無的“低層次”的活動,它恰恰就是所有文學研究的最堅實的基礎?;谶@樣的觀念,我一向重視文學閱讀和鑒賞,不僅在詩歌研究之外主編了《中國現(xiàn)代詩歌欣賞》一書,集中總結了一系列鑒賞的心得,在國內(nèi)同類書籍中,自認為這是相當有特色的一本;而且多年來,但凡有師友“拉差”參加“鑒賞”書的編寫,我大多是不曾拒絕的,王富仁老師主編《聞一多名作欣賞》,我主動承擔了近十五萬字的文字任務;此外,還曾與段從學兄合著過《穆旦詩歌鑒賞》,可惜因為出版社方面的原因,已經(jīng)完成的書稿一直擱淺至今。正是這樣細致的文學閱讀給了我比較豐富的藝術體驗,推動我走進了一個又一個文學家的精神世界,我認為這才是學術研究的最“基本”的財富。
關于魯迅特別是其《故事新編》的閱讀是我最難忘的經(jīng)歷。那是1989年的深秋,我所在大學的積極的“支教”運動將我輸送到了四川渠縣一個不通公路的鄉(xiāng)村。每天晚上,我都蜷縮在一張窄小的課桌前閱讀魯迅。外面是深深的夜影,魯迅作品是那所鄉(xiāng)村學校里最容易找到的借閱書籍,在經(jīng)歷了那一年燥熱的春夏之后,文學與人生的“互訓”有著怎樣一種銘心刻骨的記憶??!在我的遭遇與《故事新編》的圖景,還有魯迅的憂憤反諷之間,生命的聯(lián)系似乎無需太多的解釋和說明。一篇又一篇的閱讀之后,我記錄下了我一次又一次的心動。在被濃密的夜色所包裹的燈光下,我曾經(jīng)將這些閱讀的體驗低吟給身邊新識的朋友,然后在第二天走半小時的田間土路再搭船渡過洲河,通過小鎮(zhèn)郵局將其寄往北京的《魯迅研究月刊》。沒有E-mail的年代,空間的距離令人悵惘、令人孤獨,但也給人諸多反觀自我的機會,沒有電腦快速打字的年代,每一筆文字的刻畫都仿佛凝結著人生的見證。文學如何讓我們體驗人生,人生又如何需要文學的擁抱,二十多年之后的今天,依然記憶猶新!
尊重自己的文學感受,將學術納入到生命體驗的過程之中,我們才能有所質疑,有所創(chuàng)立。在“現(xiàn)代性”研究鋪天蓋地而來,幾乎占據(jù)現(xiàn)代文學大半個天空的時候,我曾經(jīng)提出過自己的警惕,《現(xiàn)代性:批判的批判》便來自我返回中國文學自身場景的真切感受,《日本體驗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生》也試圖更為具體地展示文學體驗之于學術研究的有效性。未來的思考還可以延伸得更遠,比如“20世紀中國文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這些理所當然的歷史命名方式:“20世紀”畢竟結束,正在展開的“21世紀”是否就與“20世紀”迥然不同了?我們是否又到了重新命名的時候?有人試圖以“現(xiàn)代”一統(tǒng)江湖,將“現(xiàn)代文學”的稱謂延續(xù)到今天,統(tǒng)稱“中國現(xiàn)代文學”或“現(xiàn)代中國文學”,但新的問題恐怕是:“現(xiàn)代”是不是一個可以無限繼續(xù)下去的概念?而且,在近百年的歷史發(fā)展與文學發(fā)展過程中,顯然存在著并不一致的文化格局、思想狀況與藝術趣味,我們又怎樣更準確地描繪出它們的差異、甄別其個性呢?先秦——兩漢——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固有的紀年模式是否還有它特殊的效果?我們還能不能回到自身歷史演進的過程中重新辨析自己的命運?我正在思考的“國家形態(tài)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歷史命名”問題,顯然更需要完整深入的文學體驗。
以上說的都是“文學”,那么,真切的感受和體驗,對我們的更大的人生還有作用嗎?顯然,這些“靈虛”的沉淀尚不足以結束現(xiàn)實的“蝸居”,構建生存的高樓大廈,也不能夠直接轉化為“金榜題名”或者“光宗耀祖”的能力,更無力包攬民生的改進和制度的創(chuàng)新,社會和我們的思想最終都需要一種“綜合性的處理”。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感受和體驗是讓我們恢復基本的觸覺,從而學會“辨認”世界、“把握”人生的第一步。我想起了中國詩人穆旦的《被圍者》:
這是什么地方?時間
每一秒白熱而不能等待,
墮下來成了你不要的形狀。
天空的流星和水,那燦爛的
焦躁,到這里就成了今天
一片砂礫。我們終于看見
過去的都已來就范,所有的暫時
相接起來是這平庸的永遠。
“包圍”“圍困”是既有的社會環(huán)境對初生的生命的一種同化方式,在始終強大的環(huán)境中,“被圍”的我們注定了陷落的命運,向權力低頭,對秩序妥協(xié),在平庸中滿足,磨損的是理想,消亡的是信仰,增長的是狡黠。而所有這一切改變的展開,都無不以麻木的我們原本敏銳的感受為前提,不甘于平庸,不蜷縮于“被圍”,這就需要復活我們的感知,提取我們真切的體驗,猶如魯迅當年在S會館對話金心異:“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里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F(xiàn)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shù)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么?”“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p>
魯迅所憂慮的是感受復活了,卻未必真能從“被圍”中脫身,“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而金心異卻還在守望著“希望”,因為像他那樣的“新青年”還不愿意否定“突圍”的可能。1945年的穆旦也具有這樣的“新青年”氣質:
一個圓,多少年的人工,
我們的絕望將使它完整。
毀壞它,朋友!讓我們自己
就是它的殘缺,比平庸更壞:
閃電和雨,新的氣溫和泥土
才會來騷擾,也許更寒冷,
因為我們已是被圍的一群,
我們消失,乃有一片“無人地帶”。
穆旦寧可以自我的犧牲來造成“包圍圈”(圓)的裂隙,這可謂一種悲壯的突圍,即便不是“我”,也一定有未來的“他們”完成最后的突圍。
想到這些文字,我不禁也對自己的人生多了一份遐想,也多了一絲希望,也許,還多了一點力量。帶著對“突圍”的想象,那么,讓我們回想自己的“被圍”,讓我們保有自己的真切感受和體驗。
作 者: 李怡,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2005年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獲獎者。
編 輯:孫明亮 mzsul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