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玲,邢國芳,唐麗琴,陳 鍵,熊耀陽
(1.無錫口腔醫(yī)院修復科,江蘇 無錫 214001;2.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口腔修復科,上海 200011)
少汗型外胚葉發(fā)育不良(HED)是外胚葉發(fā)育不全綜合征的一種,是外胚葉組織遺傳性疾病,其發(fā)病率大約為十萬分之七[1]。郭天文[2]等報道與普通牙列缺失的患者相比,頜弓的長度和寬度較小,在取模、確定頜位關系、排牙等方面臨床操作難度更大。本文通過對1例患者的3年追蹤,探討少汗型外胚葉發(fā)育不全綜合征患者的全口修復治療方法及更換時機,為臨床提供參考。
病例,男,8歲時因先天缺牙影響咀嚼和美觀就診,無修復治療史。臨床檢查:患者全身狀況一般,智力正常,頭發(fā)、眉毛和睫毛稀少,前額突出,雙側面部對稱(圖1);口周圍皮膚色素沉積,嘴唇突出,口內上、下牙列缺失,上、下頜弓窄小,上頜腭部平坦,牙槽嵴嚴重萎縮,牙槽黏膜薄,上、下牙槽嵴未觸及明顯骨尖、骨突,舌體肥大,唾液稀少(圖2);雙側顳下頜關節(jié)區(qū)無彈響、無壓痛。曲面斷層片顯示患者乳恒牙全部缺失。追問病史,患者父母否認近親結婚及家族史,否認孕期服藥史,診斷為“少汗型外胚葉發(fā)育不全”。
圖1 患者面部外貌
圖2 患者口內情況
1.2.1 取模
根據(jù)患兒頜骨形狀選擇適宜的成品托盤,紅膏、藻酸鹽取初印模,灌注石膏模型,光固化樹脂制作個別托盤,硅橡膠制取終印模。
1.2.2 頜位關系記錄
光固化樹脂制作暫基托,紅蠟片制作蠟堤,采用息止頜位垂直距離減去息止間隙及面部外形觀察的方法,確定垂直距離和水平頜位關系;確定中線和口角線,轉移頜位關系至牙合架。
1.2.3 排牙
參照同齡兒童的牙量,根據(jù)患兒上下頜骨的形態(tài)、面形,選擇形態(tài)、數(shù)目、顏色適宜的人工牙。試排牙,最后完成全口義齒并初戴(圖3)。預約定期復診。
圖3 患者初戴義齒
全口義齒初戴后患者獲得飽滿的面容,自覺滿意,患者及家長自信心均有改善。咀嚼能力提高,能常規(guī)進食。在一周、一個月及之后每半年復查一次,予以醫(yī)囑及適當修改。在第二年半復診時(患者11歲),發(fā)現(xiàn)后牙義齒咬合面磨損,垂直距離降低,水平頜位關系改變,下頜前伸,全口義齒前牙呈反牙合(圖4),因此重新全口義齒制作,并給予醫(yī)囑,繼續(xù)追蹤。
圖4 義齒反牙合
外胚葉發(fā)育不全綜合征分為少汗型外胚葉發(fā)育不全和有汗型外胚葉發(fā)育不全。有汗型外胚葉發(fā)育不全患兒有少量呈圓錐狀余留牙,缺少可利用的倒凹,配戴可摘局部義齒后固位、穩(wěn)定性較差,且缺牙區(qū)的牙槽嵴發(fā)育不足。Akshay等[3,4]將余留錐形牙改形,使用樹脂酸蝕釉質修復技術制作有利倒凹,而后在其上安置卡環(huán)取得了良好的固位效果,并使患者獲得滿意的面型。邢國芳[5]等利用余留畸形牙作為基牙,設計套筒冠內冠,外冠與活動義齒連成整體,制作簡易套筒冠覆蓋義齒,咀嚼時修復體穩(wěn)定,固位效果良好。Kramer等[6]對1例5歲患者臨床追蹤,制作常規(guī)活動義齒,發(fā)現(xiàn)隨著修復時間的延長,下頜骨發(fā)育和下頜牙槽嵴高度的不足使得咀嚼功能的恢復不甚理想;3年后在下頜尖牙區(qū)植入2枚Brnemark種植體,骨結合良好后,行桿卡式種植覆蓋義齒修復,患兒口腔功能恢復良好。
全口義齒作為一種無創(chuàng)傷、方法簡便的治療手段,對于少汗型外胚葉發(fā)育不全的生長發(fā)育期兒童,是較為安全可靠的。本例患者在確認先天性乳牙及恒牙列全部缺失后,即行全口義齒修復,改善患者的咀嚼和美觀功能。由于戴入義齒較早,適度功能刺激利于牙槽骨的健康,避免廢用性骨組織吸收,促進了患者頜骨及面形的繼續(xù)發(fā)育。
由于患兒兒童期牙列的特征和牙槽嵴低平等原因,給全口義齒的修復取模帶來了很大的困難。Ramos等[7]報道可借助同齡兒童且牙弓大小相似的印模,制作個別托盤,然后口內調整,可獲得患兒較好的配合和滿意度。郭天文等[1]制作個別托盤后,教會家長和患兒如何將其置入口中,囑患兒回家練習數(shù)日,無惡心嘔吐再次就診取模。該病例為取得精確模型,在修復過程中利用成品托盤取初印模,灌注模型后制作個別托盤,使用流動性適中的硅橡膠取終印模,取得良好的效果。
頜位關系的確定對全口義齒的成敗至關重要,本例患者首次修復常規(guī)制作樹脂牙合托和蠟牙合堤,采用息止頜位垂直距離減去息止間隙及面型觀察的方法,確定垂直距離和水平頜位關系。但二次更換時,下頜明顯前伸,利用郭天文檢查顳肌動度方法[8],讓患兒戴上下托作正中咬合,檢查雙側顳肌有明顯的動度,左右動度一致,表明下頜位置正確。
Ramos等[7]認為全口義齒修復少汗型外胚葉發(fā)育不全患兒的關鍵在于排牙,確定適當?shù)拇怪本嚯x后,將上下前牙排列在牙槽嵴頂偏唇側,適當加厚唇側基托厚度,按照同齡患兒的牙列狀態(tài)容易獲得較高的滿意度。本患者參照其方法,且為了使牙量與頜弓的比例協(xié)調,選最小號的人工牙,只排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不排第二磨牙,獲得較高的滿意度。
對于義齒更換的時機,多個學者觀點不同。John[9]認為面部的發(fā)育是向前、向下,幾乎不發(fā)生牙槽嵴寬度增加,因此無需經(jīng)常更換義齒。但Tarjan等學者[10,11]指出,8個月或1年更換義齒,能夠將不利因素降到最低。隨著患兒的生長發(fā)育,不合適的義齒會抑制頜骨的發(fā)育甚至導致畸形的出現(xiàn)。本研究對比該患兒兩副全口義齒,無論在長度和寬度均有明顯改變。一年半復診垂直距離和水平距離正常,而第二年半復診時,恰逢患兒身體發(fā)育高峰期,垂直距離稍有降低,水平頜位關系也改變,下頜前伸,因此認為參照患者的年齡,觀察患兒的生長情況,應靈活掌握更換義齒時機。如有條件可以每隔一年半到兩年應更換HED患兒的義齒,以適應由于不斷生長發(fā)育所引起的解剖形態(tài)和外形的變化。Baskan等[12]研究指出可以通過頭影測量預測HED患兒更換義齒的時間。因此,臨床醫(yī)生應密切關注患兒牙槽骨的吸收和變化,防止對顱面發(fā)育產(chǎn)生不利影響。此外,對于這類患兒醫(yī)生還應給予醫(yī)囑,告知不應進食過硬的食物,以免加劇牙槽嵴的吸收。
綜上,少汗型外胚葉發(fā)育不全患兒的口腔修復治療通過全口義齒等方法獲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仍存在許多問題,例如全口義齒的固位、穩(wěn)定及更換時間,患者頜骨發(fā)育的預測等方面,仍需要進一步地研究探索。
[1]石四箴.兒童口腔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47-48
[2]郭天文, 王寶成, 楊瑟飛.無牙頜兒童的全口義齒修復[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4, 5(2):114-116
[3]Akshay Bhargava,Arun Sharma,Sachet Popli,et al.Prosthodontic Management of a Child with Ectodermal Dysplasia:A Case Report[J].J Indian Prosthodont Soc,2010,10(2):137-140
[4]Bal C, Bal BT.Treatment considerations for a patient with hypohidrotic ectodermal dysplasia:A case report[J].J Contemp Dent Pract, 2008, 9(3):128-134
[5]邢國芳,焦婷,孫健,等.簡易套筒冠覆蓋義齒用于外胚層發(fā)育不全患者咬合重建—附病例報告[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11,3(27):165-167
[6]Kramer FJ, Baethge C, Tschernitschek H.Implants in children with ectodermal dysplasia: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J].Clin Oral Implants Res, 2007, 18(1):140-146
[7]Ramos V, Giebink DL, Fisher JG, et al.Complete dentures for a child with hypohidrotic ectodermal dysplasia:A clinical report[J].J Prosthet Dent, 1995, 74(4):329-331
[8]郭天文.臨床全口義齒學[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33
[9]John G Fisher.Reply [J].J Prosthet Dent,1996,75(6):686
[10]Tarjan I, Gabris K, Rozsa N.Early prosthetic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ctodermal dysplasia:A clinical report[J].J Prosthet Dent, 2005, 93(5):419-424
[11]Johnson EL, Roberts MW, Guckes AD, et al.Analysis of craniofacia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ith hypohidrotic ectodermal dysplasia[J].Am J Med Genet, 2002,112(4):327-334
[12]Baskan Z, Yavuz I, Ulku R, et al.Evaluation of ectodermal dysplasia[J].Kaohsiung J Med Sci, 2006, 22(4):17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