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開準
(廣東培正學院,廣東 廣州 510830)
生命教育是永恒的教育主題,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是教育的要求。近年來,高校發(fā)生的意外事故屢見不鮮,有些是學生自己失誤造成的,有些是外在因素導致的。這些都要求,在高校加強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廣東培正學院作為一所民辦院校,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開發(fā)出適應本校情況的生命教育,通過開設校本課程、主題班會、安全教育來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顧名思義就是關于生命的起源、內(nèi)容、價值和意義的教育。學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以人為本的社會最體現(xiàn)生命關懷的一種事業(yè)。所以,大學生生命教育就是指通過對大學生進行生命的孕育、發(fā)展知識的傳授,讓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以及對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態(tài)度,并讓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培養(yǎng)對社會及他人尤其是殘疾人的愛心,使學生在人格上獲得全面的發(fā)展。生命教育是多層次的,內(nèi)容是多方面的。大學生命教育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內(nèi)容:
生存教育,即保存生命的教育。生存是生命的底線,只有生命的存在,人才可能通過努力和發(fā)展展現(xiàn)生命的全部價值和意義。所以,如何保存生命是生命教育的首要內(nèi)容。生存教育先要使學生認識生命,教會學生基本的生存技能,在遇到雷雨、火災、溺水、地震等自然災害時應當學會自救或他救,還要學會如何生存,掌握生存的基本技能。此外,生存教育應教給受教育者有關身心健康的科學知識以及維護其健康的方法和技能;還應該包括感恩教育,讓學生懂得生命來之不易和成長的艱辛,學會感恩,尊重和愛護他人的生命,進而愛護及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
生命的意義在于生命價值。大學生生命價值教育就是要使大學生知道人的價值是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的。生命的價值在于人的價值,人的價值則包括有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中,人的生命則通過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體現(xiàn)出現(xiàn)。這些在高中的政治課本都有所陳述。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則要在這個基礎上更進一步。在生命價值的教育中,要教育學生如何去實現(xiàn)其人生價值。生命價值的教育就要讓學生充分意識到生命的價值及其對自身的意義,從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在人生這個過程中,每一步都有其意義,無論是處于順境還是處于逆境,都要學會善待生命,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規(guī)律,有生就必須有死。死亡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回避的。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國人傳統(tǒng)上比較避諱這個問題。生命的價值,就在于它的單一性。死亡表明了生命的有限,提示了生命的寶貴,從而告訴人們應該更加珍惜生命,因為生命一失不復返。死亡終結了生命,在死亡面前,人類應該坦然面對,正視死亡。就像塞涅卡在《對話·論幸福生活》中所說的:“要當這不可避免的時刻到來的時候能夠坦然離去是件偉大的事情,一個人必須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學到手。一個人沒有死的意愿就沒有生的意志;因為只有在死的條件下我們才能夠得到生。”所以,在大學生的生命教育中,應包括對大學生進行死亡教育。通過對大學生進行死亡教育,讓他們明白死亡對親人、朋友的影響,從而在人生的過程面對各種與死亡相關的情況時有所準備。
以上三個部分是生命教育中為人們所熟知的。生命教育還應該包括敬畏生命教育,敬畏生命,不只是敬畏人類生命,同時也包括敬畏一切生命。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讓其學會敬畏生命。如果學生敬畏生命,就不會進行自我傷害。敬畏生命,在一切生命面前都會覺得生命的偉大與可貴,這樣人們就會更加珍惜生命、愛惜生命,讓生命過得有價值。
以上四個方面是生命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開展生命教育就要圍繞這幾個方面來進行。民辦高校,學生更加活躍,學生來源多元化,這要求民辦高校要根據(jù)自身的實際進行生命教育。廣東培正學院在生命教育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生命教育在國外早已經(jīng)成為一門課程,我國應把生命教育作為德育的內(nèi)容穿插于德育的過程中。廣東培正學院在進行生命教育的內(nèi)容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他們在開發(fā)校本教材方面通過開設心理課程、編寫案例來進行生命教育。在校本教材方面,廣東培正學院從2013年9月試行對所有大一學生開設《心理工作坊》這一門公共選修課?!缎睦砉ぷ鞣弧返闹黝}有:自信心提升、人際溝通、情緒管理、戀愛關系指導、生命教育、學習管理。在課程的六個模塊中,生命教育就是其中一個模塊。2013年春季學期時,《心理工作坊》第一次作為學校的課程進入課堂。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及總結,從2013級起,《心理工作坊》列入廣東培正學院培養(yǎng)方案正式作為公共選修課?!缎睦砉ぷ鞣弧贩譃椤缎睦砉ぷ鞣弧稩、《心理工作坊》II。第一學期上《心理工作坊》I,第二學期上《心理工作坊》Ⅱ,每個學期0.5學分,共1學分?!缎睦砉ぷ鞣弧稩分為團隊建立與互助、時間管理、遠離網(wǎng)癮、挫折應對、感恩教育、學業(yè)管理。《心理工作坊》II的內(nèi)容自信心提升、人際溝通、情緒管理、戀愛關系指導、生命教育、學習管理。從中可以看出,課程名雖是《心理工作坊》,但每個學期所開設的內(nèi)容都有生命教育,其中還有一個專門的主題是進行生命教育?!缎睦砉ぷ鞣弧肥亲鳛楣策x修課程開設的,2013級的學生都選了這一門課程。通過教學,使生命教育走進課堂。
在開發(fā)校本教材方面,廣東培正學院學生處還編了《廣東培正學院學生工作典型案例匯編》,里面涉及到學生工作中遇到的種種情況,主要圍繞紀律與安全方面,更多的是涉及到安全方面,有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意外事件的處理等。這些案件是發(fā)生在本校在校學生的,學生工作者以案例為教材,有豐富實在的資源開展生命教育。必要的時候,還與有關單位進行合作,開展安全教育活動。生命教育首先要做的是教會生存。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就要教會學會生存,在面對災害時能進行自救、他救。2013年11月28日,廣東培正學院就邀請了廣州市花都區(qū)公安分局防火科領導到校授課,講授消防安全知識。
校園文化作為隱性的載體,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在一個感恩型文化的校園里,會很好地教育學生感謝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生命教育,不像專業(yè)知識技能的教育那樣,可以通過技能考核來證明學生是否掌握知識技能。生命教育的效果要從學生的行為、價值理念上體現(xiàn)出來,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將會深刻地影響到學生的價值理念。在校園文化的熏陶下,學生的行為、思想得以養(yǎng)成。校園文化是一種外在的因素來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念,外因影響內(nèi)因。在開展生命教育上,高校可以通過塑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來感染學生。廣東培正學院作為一所民辦高校,學生的思維活躍、好動性強,這對于開展學生第二課堂非常有利。在這方面,廣東培正學院通過塑造感恩校園文化來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精神。2011年廣東培正學院開始了“感動培正”十大人物的評選,通過深入挖掘學生身邊的感人事跡來感染、教育學生。此后,每年度都進行一次感動培正人物的評選。另外,還通過其他形式來營建感恩文化。比如,邀請殘疾自強藝術團到學校進行表演,讓學生感受到自強不息的精神,珍惜生命。
在營造感恩文化的校園氛圍上,廣東培正學院充分發(fā)揮了班會這個陣地。班級是學校的基本單位,學校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數(shù)是在輔導員、班主任的參與下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的。班會可以說是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進行生命教育,可以通過主題班會這個陣地,每個學期各班召開的班會很多,但是安全、誠信、感恩這幾個主題是每個學期必須要開展的。其他方面的主題,各班可以根據(jù)實際的情況靈活調(diào)整。在建設感恩校園文化方面,廣東培正學院通過網(wǎng)絡、廣播臺、宣傳欄等進行宣傳,宣傳安全、感恩等有關生命教育的內(nèi)容。
生命教育不只傳授知識技能,教會學生學會生存,同時也包括身心健康的教育。這一部分,過去往往被各地高校所忽視。目前,有關生命教育的課程在高校還沒有達到共識,也未成為獨立的一門課程。就生命教育的內(nèi)容,雖有爭議,但都不能否認生命教育,是身心的教育,涉及到心理危機的干預。每年發(fā)生大學生自殺的案例基本上都是學生的心理問題得不到解決而導致的,其他方面的自殘基本也是學生心理問題導致。面對血淋淋的教訓,高校應注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生命教育必須重視學生的心理問題,恰當?shù)剡M行引導。在這方面,廣東培正學院非常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成立了四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wǎng)絡。在學校層面,2003年在學生處下面成立心理健康中心,作為負責學校的心理健康的機構,下面還有二級心理工作站,覆蓋到院系、班級。每天都安排有專職人員,可以方便學生隨時去咨詢。這樣的話,學生通過咨詢,找到了一個可以傾聽、訴說的機會,有一個心理調(diào)節(jié)的方式。每個學期,學校通過舉辦心理知識講座、心理話劇、心理游戲等形式給學生進行心理輔導,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1]葉瀾,鄭金洲,卜玉華.教育理論與學校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6.
[2]段德智.死亡哲學[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