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凱
近日閑暇,上網(wǎng)搜索《荊軻刺秦王》一課的教學設計。網(wǎng)上資源還真是豐富,僅“導入新課”環(huán)節(jié),就各出機杼,爭奇斗妍。
試舉三例:
【導入一】出示駱賓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絕》:“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問:詩中的“壯士”指的是誰?教師分析詩的意思,引出課題——“荊軻刺秦王”。
【導入二】“斬首行動”是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常用的一種軍事手段,其核心是斬殺對方最高軍事指揮首腦。在2003年對伊拉克的戰(zhàn)爭中美國就使用了這一手段。殊不知,在2200多年前的中國,早就有人使用過這一“現(xiàn)代化戰(zhàn)爭手段”了,只不過它完全靠個人的力量。這就是發(fā)生在我國歷史上戰(zhàn)國末期著名的“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一方是勢單力孤的燕國刺客荊軻,一方是勢力強大的秦國皇帝秦始皇。大家想知道這場實力懸殊的斗爭是如何展開的嗎?想知道這個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故事的結局嗎?想去親歷這一驚雷乍起、劍拔弩張的扣人心弦的歷史場面嗎?那就讓我們隨著漢代司馬遷的筆觸,走進兩千年前的秦國吧!
【導入三】今天,我們來上新課《荊軻刺秦王》,關于荊軻,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北宋蘇洵稱其“始速禍焉”,朱熹認為他“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但司馬遷卻為他立傳,并在《史記》結尾評價其“名垂后世”。還有其他人,如陶潛,稱其“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為什么前人對他會做出這種評價?相信我們學了這篇課文,會對荊軻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何評價上述三種導入方法?
駱賓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絕》,“此詩題為送人,卻純是抒懷詠志”,“反映了詩人心中蘊蓄著一種難以遏止的激憤之情”(《唐詩鑒賞辭典》),“詩人在送別友人之際,發(fā)思古之幽情,表達了對古代英雄的無限仰慕,從而寄托他對現(xiàn)實的深刻感慨,傾吐了自己滿腔熱血無處可灑的苦悶”(《唐詩名篇賞析》)。可以說,在仕途上極不得志的駱賓王是借古人酒杯澆自己胸中之塊壘。有如此內(nèi)涵的作品,僅僅用于引出課題,實在有點牛鼎烹雞。
將歷史故事荊軻刺秦王與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斬首行動”聯(lián)系起來,肯定會引起學生的興趣。不過,我有一個擔憂,這樣會不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指出:“‘注意是我們心靈的惟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jīng)過它才能進來。” 荊軻刺秦王與伊戰(zhàn)“斬首行動”是否具有可比性,本身就是個問題。此外,導語中有兩處文字硬傷:嬴政自稱“皇帝”始于秦統(tǒng)一六國之后,此時,他只是“秦王”;要想了解刺秦故事的來龍去脈,恐怕只走進“秦國”是不夠的,因為很多情節(jié)發(fā)生在燕國。
古往今來,人們對荊軻刺秦之舉褒貶不一。不同的評價,與評論者的生活境遇、性格特質(zhì)、精神境界等息息相關。只有搞清各自相關的背景資料,我們的認識才不失客觀、公正。在學生還不了解故事梗概的情形之下,教師就和盤托出各種結論,讓學生形成初始印象,似乎為時過早。是先入為主還是水到渠成,決定了課堂教學的走向。本人認為還是后者比較自然,符合人們的認知過程。
以上看法,只是本人的一孔之見。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參考了別人的教學設計之后,我腦海里靈光一現(xiàn),突然想到了一種全新的導入方法,即充分利用課本插圖——漢畫像磚《荊軻刺秦王》。不僅如此,這幅課本插圖甚至可以作為貫穿《荊軻刺秦王》整個課堂教學的線索。
先說導入新課。漢畫像磚是一種表面有模印、彩繪或雕刻圖像的建筑用磚,它形制多樣、圖案精彩、主題豐富,深刻反映了漢代的社會風情和審美風格,是中國美術發(fā)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請大家打開課本,仔細觀察課本插圖——漢畫像磚《荊軻刺秦》。哪位同學能簡明扼要地說明這幅畫?(要點是弄清四個人物——荊軻、秦王、樊於期、秦舞陽,識別兩個重點詞——頭、卜)
次說梳理情節(jié)。可以提問:(1)荊軻刺秦發(fā)生在什么背景之下?(2)樊於期是何許人也?他的頭怎么成了荊軻敬獻秦王的禮物?(3)荊軻見秦王,除了樊於期的頭,還需要什么條件?這些條件都滿足了嗎?(4)除了畫面上的四個人,課本中還提到了哪些人物?(5)秦舞陽為什么會在秦王面前“卜”?“卜”是何意?(“卜”似為“仆”的通假字,仆者,頓也。朱駿聲曰:“前覆曰仆,后仰曰偃?!保?)漢畫像磚《荊軻刺秦》反映的是驚心動魄的歷史劇的高潮部分,其結局是什么?諸如此類。
再說寫作手法。畫像磚中四個人物,他們構成了有趣的對照關系。弄清了他們之間的關系,也就明白了《荊軻刺秦王》的寫作特點。樊於期為什么能獻出自己的頭顱,除了報仇心切,也有一份對荊軻的信任。樊於期這一形象是對舍身報主的荊軻的補充,他們之間構成正面襯托關系?!把隆钡那匚桕栐谇貒弥铣闪丝念^如搗蒜的懦夫,這與鎮(zhèn)定自若、大義凜然的荊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對比中更反襯出荊軻遇事冷靜的“神勇”性格。秦王威風八面,可是,在荊軻的刺殺面前,狼狽到了極致。這又是反襯。以上關系,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熟讀課文、分析人物形象得來。當然,漢畫像磚還運用了夸張手法,這一點從課文中也有體現(xiàn)。
后說感情傾向。毋庸置疑,荊軻是漢畫像磚《荊軻刺秦》的中心人物,也是繪畫者心目中的正面人物。在挺拔偉岸的荊軻面前,不可一世的秦王只有兩股戰(zhàn)戰(zhàn)、面無人色。追根溯源,這是因為,漢取秦而立,在漢人心中,荊軻是反抗暴政的英雄。出自西漢王室貴胄劉向之手的《戰(zhàn)國策》同樣秉持這種觀點?!笆繛橹赫咚馈币擦T,“有道伐無道,解民于倒懸”也罷,荊軻是漢人心中一座不倒的豐碑。至于北宋的蘇洵、南宋的朱熹對荊軻頗有微詞,那是因為他們站在不同的立場上,有不同的思想觀點。拋開歷史的是是非非,但就一點而論,面對暴政,面對強權,有信仰、敢作為總比束手待斃或搖尾乞憐高尚。
近年來,語文界圍繞“語文課教什么”展開討論。我以為,應當緊扣文本,用“四文”照亮語文課堂?!八奈摹闭?,文字、文學、文章、文化也。語文課不能不評析語言文字,這是語文教師立足之本;文學的要義是情感,教師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學生陶冶情操、升華情感;為文者,必講章法,詩歌有詩眼警句、起承轉合,小說有草蛇灰線、背面敷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教師要通過教材舉一反三,讓學生明了作文技法;課本是人類文化的有效載體,從文本中汲取文化的精華,這是語文教學的終極任務。小小一幅漢畫像磚,集文字、文學、文章、文化于一體,它簡直就是課文的濃縮與精華。所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此之謂也。
古人云:“舍近謀遠者,勞而無功;舍遠謀近者,逸而有終。”就地取材、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課本資源,堪稱提高課堂效率的一條捷徑。
(工作單位:桐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