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純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材作了重大調整。教師只有精心設計教學流程,培養(yǎng)學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實現“輕負擔,高效率”的課堂教學目標。在眾多思想品德課教師的努力下,“高效性”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具體,在此筆者也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教學貼近生活,回歸常態(tài)
“回歸生活”是德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新課標教材很多內容都來自于學生的生活實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潛意識里要有“生活課堂”的理念,使教材內容生活化。常態(tài)課是一種平日教學中常見的課,也是一種最講究實效的課。只有了解學生的生活常態(tài),才能創(chuàng)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在教學中筆者注重把具有現實性、時代性、真實性的生活內容滲透于教學全過程,并引導學生質疑探究,鼓勵學生說真話,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興趣。并通過生活課堂、體驗活動、課堂評價等環(huán)節(jié)開展常態(tài)的教學活動。
二、關注三維目標,構建知識體系
思想品德教材內容包括心理、道德責任、法律和國情教育四個體系。就教科版來說,其編寫特點是前后呼應、層級銜接、螺旋上升,試圖以嶄新的面貌帶動思想品德學習方式的轉變。以“誠信”為例,七、八、九年級教材中先后設置了“在分數的背后”“品質:市場的通行證”“財富的品質”“財富中的法與德”等章節(jié)。針對其編寫特點,筆者對書本知識點的掌握要求是:明確“三維目標”要求,重點知識要做到心中有數、耳熟能詳;能對相關知識進行整合歸類,形成知識網絡與體系,明確每個觀點包含的層次和要點。為了幫助學生熟悉每個章節(jié)的知識點,實現知識的再現和遷移,筆者通過單元網絡法把所學的相關知識歸納成知識網絡,把這些密切相關的知識看成是一個單元。到了總復習時,這些小單元又可以歸納成大單元。這樣歸納出來的知識體系看上去一目了然,記憶起來也簡單明了。在平時教學訓練中,筆者通過師生共同歸納要點、生成框架圖,并標明每個知識點于教材所在的頁碼,進而讓學生合作探究,歸納章節(jié)知識體系。教會學生歸納知識體系的方法,便于學生在復習中有效地使用,既省時省力,還可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三、教會學生記、寫課堂筆記
思想品德是要學生記憶和理解相結合的一門學科,做筆記與不做筆記對聽課效果的影響是明顯的。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堂筆記就是一種直接高效的總結方式,為的就是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因此培養(yǎng)學生做課堂筆記的能力尤為重要。筆者對學生做筆記的要求有四個方面:(1)定標準、提要求。學生做的筆記要規(guī)范、字跡工整;筆記要對應著相應的知識點,使問題和內容保持一致。(2)筆記的符號要統一。圈注教材中的重點詞條,勾畫主要語句和知識點,標記教材內容的脈絡和層次。(3)把握時機記筆記。在教學中經常要有意識地停頓,采用板書提示或口頭提示,給學生留足寫筆記的時間。(4)勤巡視、重檢查。課堂上要關注全體學生,及時巡視檢查,發(fā)現問題請學生查漏補缺,直到做好筆記為止。
四、提綱導學,引導學生自學探究
編好導學單是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一份好的導學單可以同時實現導、學、練、測、評、思、糾等功能,因此導學單被稱為學生學習的路線圖、導航儀。筆者經常使用“先學后導,問題評價”探究式教學:教師課前制作“提綱導學單”,讓學生預習;上課后,學生分組交流討論導學單中的問題,并由學生代表發(fā)表看法;教師點評后,結合時政熱點提出拓展問題,學生再次探討解答;教師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進行歸納小結。提綱導學讓學生的每一節(jié)課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能有計劃地完成學習任務,確保堂堂清,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五、加強學法指導
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知識傳授的同時,不應忽略了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只有讓學生學會學習,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因此筆者在授課過程中絕不侃侃而談,長時間說教,而是因勢利導,抓住關鍵時機指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激發(fā)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意識。“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作為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夯實基礎,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提供條件。
新課程強調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我們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牢牢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的培養(yǎng),把課講活講好,使學生愿意學、喜歡學,學有成效。
(責任編輯袁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