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盛 漢
(安慶師范學院文學院, 安徽 安慶 246133)
《醉醒石》與晚明官場吏治
方 盛 漢
(安慶師范學院文學院, 安徽 安慶 246133)
《醉醒石》全面深入地展現了晚明的官場與吏治圖景,呈現出明末官吏的選拔與任用、官府的機制與行政的官場風貌,對認識晚明社會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也寄寓了作者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及重建儒家倫理的構想。
《醉醒石》;晚明;官場;吏治;儒家倫理
《醉醒石》是明末清初模仿“三言”、“二拍”而創(chuàng)作的眾多擬話本小說集中的翹楚之作??娷鯇O在《醉醒石》的序中說:“大凡小說之作,可以見當時制度焉,可以見風俗之純薄焉,可以見物價之低昂焉,可以見人心之詭譎焉。于此演說果報,決斷是非,挽幾希之人心,無聊之妄念,婦孺皆知,不較九流為有益乎?況又筆墨之簡潔,言語之靈活,又出于尋常小說者?!盵1]此書內容確如繆荃孫所言出于尋常小說,大有可觀之處。書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官員形象,豐富多彩地呈現了晚明的吏治世界。小說作者能面對明末的社會現實,揭露明末官場黑暗,贊揚可貴的官吏,在道德層面上懲惡揚善,體現出作者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及重建儒家倫理的理想。
晚明的政治制度在擬話本小說中有零散表現?!蹲硇咽吠暾乇憩F了當時的官場選官用官風貌。
明朝選官,初授曰“聽選”,升任曰“升遷”。《明史》卷七十一云:“京官六部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外官知州、推官、知縣,由進士選;外官推官、知縣及學官,由舉人、貢生選;京官五府、六部首領官,通政司、太常光祿寺、詹事府屬官,由官蔭生選;州縣佐貳、都布按三司首領官,由監(jiān)生選;外府、外衛(wèi)、鹽運司首領官,中外雜職入流、未入流官,由吏員、承差等選?!盵2]1715可見明代的任官制度開始是非常規(guī)范、有秩序的?!懊鞒倪x官途徑,經歷過一個從薦舉、科舉兩途并用,到專用科舉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可視為明朝選拔官員的制度化過程”[3]。這些在小說中都有體現。
首回,姚一祥就近納了一個縣吏,后來選個江西九江府知事,最后當了個司獄官缺官。第十回,三個福建會試舉人在赴京趕考中被強盜打劫,浦肫夫及時幫助了他們。不久三舉人很順利地考中進士,黃進士選了個兵部主事,林進士選了館,張進士人上央人,討得個常州府推官。后來“林吉士散館,得個浙江道御史。黃主事改了吏部驗封司主事。吏部官說吏部事,極是容易。兩個援納考中,浦肫夫得個縣丞,戴簪得個典史”。
第十一回,魏推官一味專心讀書,其妻每怨恨讀書費他妝奩,導致窮困。魏進士沒法只得好言安慰,倘若中舉,保證一生福祿。果真中舉,又聯捷中了進士,殿了三甲。后“該選推官,先觀政都察院。一時便有長班、雇馬、交際之費。觀政畢,選期尚遠。但路遙,往來不便,只得在京守候。一住半年,租房火食,慶吊公分,及至選官,備送上司禮,又借了若干債”。魏推官借了不少京債,妻子竟然收受強盜賄銀六百兩,勸夫:“圖名不如圖利。你今日說做官好,明日說做官好,如今弄得還京債尚不夠。有這一主銀子,還了他不成?!苯浑H的債務逼迫這些剛走上官路的人鋌而走險。
這里有幾個信息值得注意:
其一,明代士子進士及第后都是先派遣到六部九卿等衙門實習政事,然后再授官,這就是明代進士觀政制度。此制度肇始于洪武十八年,一直沿用至明亡?!睹魇贰肪砥呤哆x舉二》:“(洪武)十八年廷試,擢一甲進士丁顯等為翰林院修撰,二甲馬京等為編修,吳文為檢討。進士之入翰林,自此始也。使進士觀政于諸司,其在翰林、承敕監(jiān)等衙門者,曰庶吉士。進士之為庶吉士,亦自此始也。其在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者仍稱進士,觀政進士之名亦自此始也。”[2]1696《醉醒石》中的魏推官就是先觀政都察院。
其二,觀政期間是一段非常痛苦難熬的日子,開銷花費很大。觀政進士雖有俸給,但很低。如江盈科在《雪濤諧史》稱其同鄉(xiāng)張三崖:“三崖方謁選時,稱貸路費,笑曰‘樣樣借人的,如貧漢種田,工本都出富翁,比及秋成,還卻工本,只落得掀盤帚。我們借債做官,他日還了債,只落得一副紗帽角帶’,聞者皆信其然。”[4]
其三,推官以后的待遇至少“一時便有長班、雇馬、交際之費”。
可見明代新科進士剛做官是非常清苦的,既要借債為官,為官后又要還債,同時進士候選的命運也是未知數。后來魏進士終于到了選官的日子了,他掣得個湖廣江陵府,其實這掣簽也是很有名頭的。文中說:“凡遇好府,畢竟有幾個京官,或是同年,或是座主來拜,要借重,圖他到任后照顧,好說分上。就為他見選君討缺,缺十個九個是坐定的。大凡掣簽,或分南北中,或分上中下。如魏進士廣東人,筒中故意放江陵廣東二簽。掣著廣東,是本省,不當選,則自然是江陵了?;蚴且砸缓V人陪掣,湖廣人不當得江陵,這缺又該魏進士了?!?/p>
正如有學者認為:“利用觀政時間為自己日后正式任職謀取‘優(yōu)缺’‘美缺’也是一項重要內容……事實上,吏部官員為了索賄,往往‘善地多留而不除,曰養(yǎng)缺’。因此,沒有靠山,不行或少行賄賂,‘進士’有數年不得出者?!盵5]
這里很具體詳細地將當時一些選官的潛規(guī)則展現給讀者,頗有史料價值。
魏進士赴任途中,體面、威勢。剛進衙門,各府縣鄉(xiāng)紳送禮。在后衙門雖然日日有事,卻不過是撫按藩臬守巡批行,府堂牒送。終日費自己精神,替他人掙紙贖而已,自己額外的收入不多。到“年余,代巡委一次查盤,府縣折程折席,也有百金。平日只靠端陽年節(jié)二次,全省縣官來送節(jié)禮,約莫一人四兩之數。還有地遠縣小,躲過不送的”。雖有灰色收入,但沒有預想中高,其妻抱怨:“好好。做了教官了,一節(jié)才有些活動。他還多些拜見,進一番學,有一番束修。”這段話很逼真地展現出當時的為官規(guī)則,連具體的錢數都一目了然,為官的“隱形收入”來源也讓讀者有了深入的了解。魏進士的遭遇體現了普通新科進士選官、剛開始做官時的生存狀態(tài)。
總之,明代讀書人科舉登第之后并不是萬事大吉?!督溻掷先寺P》卷七《薛憲副三同年》就說過:“士子未中時,須先成家,后來方可立功名?!盵6]明代郎瑛的《七修類稿》說過:“進士一旦居要地,遂過數十年之財主。”[7]意即讀書士子先掙大錢,使生活非常富裕,然后才可以中進士、立功名,當然也就能掙到更多的錢,也就能“官久自富”了。只有有了充足的經費保障后,進士及第才是很多貧窮讀書人脫貧的最佳選擇。
按照典制規(guī)定,一州一縣的官吏設置,有主官、佐貳官、屬官、教職、雜職、吏典、胥吏等。作者在小說中對這些基層官吏的描寫全面且深入,這在古代擬話本小說中并不常見。
(一)縣官的行政。
《醉醒石》里多次寫到縣官,文中有時稱他們?yōu)榭h尊,這因為明、清時尊稱知縣為縣尊,知州為州尊。作者對他們關注頗多,韓南曾點出:“作品有強烈的道德和愛國傾向,敘述的調子一色的嚴肅。古狂生作品的社會焦點集中于下級官員,寫的最高的官員是縣令?!盵8]160在話本小說里上寫到縣官的篇章確實不少,但很少深入全面。明代州縣官職責繁重,本州縣的事無不在其職責之內,雖然他們級別不算高,但在所屬轄區(qū)內還是具有極強威性?!蹲硇咽防锩婢蛯懙郊扔袨槊褡鲋?、受人愛戴的好縣官,又有貪贓枉法、終遭報應的奸險縣令,而這也符合晚明的官場實際。
第三回里面的縣官比較正直。當錢秀才對他的一群朋友說出自己的妻子淑娘以前曾經許配給湯小春后,在場的余琳趁機冒充湯小春將淑娘騙走,事發(fā)后,錢秀才誤將湯小春告上縣衙。當湯小春為自己辯解時,縣官不理睬,“夾將起來”,縣官一概不理會鄰居的叫屈。后來典史上堂,問明情況后,說自己看見一男子帶一婦人匆忙出城,此人不是湯小春。縣官知錯就改,重新判案。后來典史將兩人帶回縣衙,一切都水落石出。錢秀才這時主動提出來要將新婚妻子“物歸原主”,還給湯小春??h官重其為人,將錢氏又做了一頭好親事。湯小春也來感謝縣官的明智,縣官不貪功,致謝捕衙。
不讓人滿意的知縣也大有人在。第四回,程翁的女兒已經許配給了張秀才,但徐家看中其女,要硬娶,程翁不肯,徐家不服。徐家和本縣王鄉(xiāng)宦很熟,所以徐家請來了王鄉(xiāng)宦來給他的兒子做媒,以勢壓人。王鄉(xiāng)宦親自說媒,程翁無情拒絕。徐家不甘心,又生一歹計,欲告?zhèn)螤睿_陷程家賴婚私聘。于是曾經的舉人知縣王鄉(xiāng)宦在金錢的誘惑下喪盡天良,助紂為虐。后來張秀才去求當地的縣官,但縣官已收了王鄉(xiāng)宦的人情,只叫張秀才明哲保身。徐家找了偽證人做了偽證,程翁一時激動,氣絕身亡。徐家干脆告程家賴婚,王鄉(xiāng)宦跑到省里督撫那告狀,督撫不明就里,批示:“賴婚抗官,殊藐法紀。速仰該縣嚴提究結,仍取成婚日期繳。”知縣連忙差人將程式拿到。知縣警告程式不可違拗其妹妹與徐家的婚事。
程式不答應,縣官恐嚇,若不服從,解到督撫,身家齏粉。基層官員就是這樣欺壓下層百姓,可程式依舊不依不饒,知縣大怒,鞭打程式。徐家強娶程氏,程氏轎中自縊而亡。縣官非??謶?,反省思過,放出程式,令他領尸收葬。最終張秀才將程氏的棺材抬上張家的祖墳,以示自己對妻子的敬重??h里人亦對程烈女敬佩不已,瞞著縣令,私下吊挽,不敢為他立碑立匾,而縣官得了怔忡病,不一年告病回籍。
在這里不管是前任舉人知縣還是現任的知縣都是不稱職,但是社會黑暗,官官相護,最終也只能借助“惡有惡報”的果報思想來尋求心理的平衡。
第五回寫到倭寇來犯,府縣官相當慌張,與衛(wèi)官僉點軍民,分城防守,出文書求救。守城當然是府縣官的重要職責,縣官請來名將劉總兵,可縣官下面的官兵竟然調戲起姚指揮的小妾曹瑞貞,她為了貞節(jié)罵賊而被官兵殺死??h官為了掩飾罪過,謊稱曹瑞貞遇倭罵賊,不屈死節(jié)。此處的縣官又是多么猥瑣無奈。
父母官有好壞、忠奸之分。小說第十回寫到當地縣官擅作主張,為了弄得進京之費,就隨意支取花費;在小說的第五、七、八回中,都提到了縣官的所作所為。
在政治敗壞的時候,州縣官出于保官求榮、息事寧人、躲避禍患等目的,千方百計地對上使用阿諛奉承、弄虛作假等手段巴結上司。這些政治活動可少不了“孔方兄”,為了它就只能加緊對百姓的盤剝,進而導致州縣政治的敗壞。第七回中的呂孝廉,耗費千金買了一個儀真知縣,他到任:
鄉(xiāng)紳舉監(jiān)生員來見,滿面春風。送禮只回盤盒;征錢糧,兌頭火耗,準準只加一五。問詞訟,原被干證,個個一兩三。買食用,一兩也給三四錢,還要領他一載。給錢糧,十兩定除一二兩,何妨預借一年。拿著強盜,是他生意到了。今日扳一個,明日扳一個,得錢就松。
這就是當時為官之道的一縮影,他們弄來的錢三七分,三分結識人,七分收入己,官吏們毫無約束的貪污、巧取豪奪。州縣官在上下左右的包圍中,既被別人支配,又支配別人,人情復雜時時考驗著他們的為官準則,他們作為一個國家的基層官員,對一個國家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所以作者花了很大篇幅去寫他們的好與壞、忠與奸。
(二)其他級別官員的行政
小說除了涉及對縣官較多的描寫之外,對其他級別的官吏也有描述。小說描寫的這些人都是正面人物?!蹲硇咽穼懙胶芏喙俦皺噍p的小吏,但他們又想有所為。首回,姚一祥在司獄司任職,只因官卑職小,不能為含冤犯人申冤感到非常遺憾。當新任察院大人愿意幫助這些誤判的犯人時,他萬分高興,在兩者中間斡旋,在有機會正當收取七千金謝金時都能婉拒。這種精神當然是作者東魯古狂生非常欣賞的。
第二回中劉巡檢英明果斷地破了兩個案子,他堅持自己正確的看法與主管上司激烈爭辯,這種執(zhí)著勇敢的精神難能可貴。作者感慨道:“以卑官能如此執(zhí)持,卻是少有?!?/p>
書中還寫到典史。典史是明清之際在知縣之下掌管緝捕、獄囚的屬官,地位在縣丞、主簿之下,也被稱為“四爺”。按典制規(guī)定:一州一縣的官吏設置,主官就是知縣,縣的佐貳官有縣丞、主簿。州縣的直屬官只有一職,在州為吏目,在縣為典史,前者官階九品剛剛入流,后者則不入流。典史都由吏員充任。所以屬官的地位非常卑微,常受主官輕視。明代雖有明文規(guī)定不允許主官打罵屬官,但私下里主官卻可以隨心所欲地對待他們。
第三回中知縣能尊重典史是不容易的。知縣對典史很客氣,“緝捕逃亡,原是貴衙的事,而今便勞尊上心緝捕一緝捕”。此處縣官為人和睦,尊重屬下,關系和諧;同時也可以看出他們管轄不同,典史主要職責在緝拿嫌疑犯。如海瑞就說典史掌巡捕民間盜賊,爭斗微事就使得州縣官很難親自體會民生疾苦。因為明代官吏分別,職責分明,“官主行政,吏主事務”[10],這樣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這也是朱元璋反復強調的。下鄉(xiāng)巡查的任務就落在典史的身上,典史手下有自己的胥吏和一些衙門捕快,他們可以下鄉(xiāng)到縣屬各處去辦公事,出入鄉(xiāng)里,威風八面。在第三回中,典史下鄉(xiāng)去捉拿錢巖,耕田的農夫連忙丟了鋤頭鐵耙,近前磕頭,不明就里為何下鄉(xiāng)。
莊上人見典史親來捉獲犯人,感覺是天大事情,都怕惹火燒身,于是趕緊把余琳以及馮氏都交送出來。莊人還殺雞宰羊盛設款待了典史一行。可見老百姓是非常怕官的,見到“四爺”典史都會喊老爺,誠惶誠恐。相比縣官,典史更接近下層民眾,他們把官的權勢直接施加給底層百姓。
“州縣上司衙門的佐貳首領官,除了一些正選,如府同知、通判、推官等,其級別比州縣正官高之外,其余的級別都不如州縣正官。級別大小不能決定權力輕重,只要是身在上司衙門,就難免要管到下面的事?!盵11]以府推官而論,在府中排位老四,號稱“四府”,在《醉醒石》第十一回中,張四府在任上“不過照例到府縣衙門,查一查倉庫,點一點人役,把罪囚過一過堂。憑吏書簡幾個矜疑的,聽代巡開釋。向府縣正官,討一討佐二雜職賢否,并不好書吏應戒飭的,造冊以候代巡獎戒”。
第十一回中作者寫到魏推官為官的不易。他本來想公正執(zhí)法,拿倒強盜陳箎 ,掙個好名聲,但是他的夫人卻擅自收受陳箎的銀子。魏推官告誡夫人不要急,官久會自富。夫人急了眼:“官久自富!已兩年進士,一年推官,只得這樣。見錢不搶,到老不長,任你怎么,我只要這宗銀子?!弊罱K,魏推官屈服了,對盜賊一案只是照前問擬,包庇犯人。
“官久自富”、“見錢不搶,到老不長”,也是那個時代對為官、弄錢的普遍性看法??梢娫诿鞔疱X至上、貪賄成風的政治環(huán)境下,想做個清官很難,即使自己想保持廉潔的本性也會受到很多外部勢力影響。
小說流露出為政摸爬滾打的不易心態(tài),有了錢完全可以過逍遙自在的生活。首回,察院為了報恩姚一祥,最好的辦法就是想為他弄一筆養(yǎng)老費,察院勸他:“君將此銀歸家怡老,逍遙林泉之間可也,何必為五斗粟折腰?”
通過對官府機制與行政的描寫,小說作者立場非常明顯,作者期待社會多一些好的地方官出現,因為基層的法治、執(zhí)政好壞直接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
《醉醒石》在對晚明官場吏治的描寫,豐富了話本小說的內容,加強了擬話本小說的創(chuàng)作的現實性和批判性,作者提出了殷切的期盼,反思國家亂想的原因,并寄寓了作者良好的重建儒家倫理的愿望。
(一)反思國家亂象
關于戰(zhàn)場上的腐敗,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國事之敗,只緣推諉者多,擔當者少;貪婪者多,忠義者少。居尊位者,以地方之事,委之下寮。為下寮者,又道官卑職小,事不由己,于是多方規(guī)避,茍且應命。古人有云:不敢以賊遺君父。其誰知之?為文官者則云:我職在簿書,期會而已,戎馬之事,我何與焉。為武將者則云:武夫力戰(zhàn)而殉諸原,儒生操筆而議其后,功罪低昂,不核其實,徒令英雄氣短耳,朝廷誤人,何苦以身為殉。古人有云: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則天下太平。又誰知之?”
此段說教評議非常透徹到位,將官吏的為官心理揣摩的淋漓盡致;作者感嘆官卑職小不利執(zhí)政,但這非理由,國家的興旺發(fā)達要靠文武百官共同努力,若一味敷衍塞責、相互排擠、鉤心斗角,國家將難有作為,無論官職大小,只要是愛國愛百姓的,民族才不至于墮落。
關于判案:
故古斷獄所戒,曰:惟官、惟反、惟內、惟貨、惟來,其罪惟均。官是官宦勢力,反是報復恩仇,惟內是妻子、或私人請托,貨是賄賂,來是干謁書札??傊鞣⑷艘灰玻椽z者慎之懔之。(第十一回)
作者對官員的不負責任的審案憂心忡忡,它用“官”、“反”、“內”、“貨”、“來”五個很簡練的字,就將古人斷獄所能遇到的種種情況概括的極其全面、準確,發(fā)人深省,也令今人受益。古代“官錢糧”生意,這在中國小說史中是難得一見的。此文對這類描寫頗為詳盡。青樓女穆瓊瓊本是個出身名門的良家女子,只因夫家做“官錢糧”失敗而弄得家破人亡,下面我們可從穆瓊瓊的遭遇來審視當時的“官錢糧”生意過程:
解當借貸已竭,官府迫比不休,遂至典田賣產,累眷扳親,一身斃獄,妻子零落……穆瓊瓊家,也只為錢糧所誤。至丈夫終日穿綾著綺,食美吃肥,吃錢糧穿錢糧的,也不免累死于錢糧。產盡,親友累盡,人亡家破。把個嫁來不年余,受享無幾時的穆瓊瓊,也從官賣。(第十三回)
官商勾結,民不聊生;普通百姓想在這里面分一杯羹,也無異于鏡花水月,到頭來只弄得家破人亡,這只是上層官員剝削下層的游戲,普通人參與只能引火自焚。
(二)重建儒家倫理
韓南在闡述《醉醒石》的作者“東魯古狂生”的道德觀時指出:“古狂生對行政法律制度不像凌濛初那樣持諷刺挖苦態(tài)度,他相信只要人人負起自己的職責,行政法律制度還是有用的。他的道德世界的中心形象是官員,不是商人。他的道德觀也是官員的道德觀?!薄皩懽鞯哪康氖前慈寮宜枷霌P善責惡,尋求重振儒家的責任感,也就是說,提倡人們要實現社會職責……他認為惡不是人性生而有之的,而是不遵循正確思想規(guī)范的結果。因此他的小說就要說教。”[8]16韓南提到了東魯古狂生重建儒家倫理道德的歷史責任感,他寫小說的目的正是在此,這首先要從規(guī)范官員的道德規(guī)范入手。
“三言”里,“情”占據的比重很多;“二拍”里,“奇”的成分濃,而到了《型世言》、《醉醒石》、《石點頭》里,說教就成了關鍵詞,他們不得不把說教當成一大任務,因為儒家傳統(tǒng)倫理綱常已被人踐踏,作為負責任的下層文人,他們義無反顧。
明朝自立朝以來,就始終尊孔崇儒。朱元璋視儒家倫理綱常為“生民之休戚系焉,國家之治亂關焉”,故特別重視,并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踐行。他深知底層民眾苦難,故重視“安民”、“恤民”,所以要選拔最優(yōu)秀的官員治理國家。他非常注重州縣官的選拔及任用,曾說:“昔在民間時,見州縣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貪財好色,飲酒廢事,凡民間疾苦,視之漠然,心實怒之?!盵12]29還談到:“朕向在民間,常見縣官由儒者多迂而廢事,由吏者多奸而弄法,蠹政厲民,無所不至?!盵12]72因此他經常制定形形色色的條例來規(guī)范處置州縣官吏,這從其頒布的《大誥》中可見一斑。明初的“洪武之治”,后來“永樂盛世”都是在儒家倫理道德規(guī)范下出現的 國家強盛繁榮的和諧局面。
但是越到后來,弊竇從生,尤其明中葉之后,官場腐敗,賄賂成風,經濟崩潰,邊防告急?!?587年申時行說的‘自古國家未有如此而能長治久安者’,已經把這個道理說得非常清楚了”[13]講的也就是這個道理。到了明末,國家如病入膏肓,表現在科舉考試上,如同第七回呂孝廉千金買知縣時仰天大笑說:“讀甚么書,讀甚么書!只要有銀子,憑著我的銀子,三百兩就買個秀才,四百是個監(jiān)生,三千是個舉人,一萬是個進士?!笨瓶嫉臒o原則可一窺政治的腐敗。
與《醉醒石》同時代的作品如《石點頭》、《型世言》、《醒世姻緣傳》以及清初的《鴛鴦針》、《八洞天》成書宗旨都有相似之處,都是為了勸世醒世,但在反映晚明官場吏治以及作者的社會責任感方面還是稍遜一籌的。東魯古狂生的頭腦是非常清醒的,晚明的官場可直接影響民族的敗落,若重振儒家倫理道德,還是有可能實現民族復興的。
綜上所述,東魯古狂生應該對官場不陌生,更準確地說對基層官員非常了解。不論是對官員的揭貪揚善,還是評議時局,解析為官“智慧”,作品展現了一幅生動的官場生存圖景。書中保存的寶貴的科舉、吏治史料,對認識晚明社會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作者懲惡揚善,弘揚儒家倫理,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這些都充分展現了當時有識之士的一種文化救國精神,也是值得后人深思的。
[1]東魯古狂生.醉醒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39.
[2]張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3]杜婉言,方志遠. 中國政治制度通史(明代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22.
[4]江盈科.雪濤諧史[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8.
[5]關文發(fā),嚴廣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281.
[6]李詡.戒庵老人漫筆[M].北京:中華書局,1982:307.
[7]郎瑛.七修類稿[M].上海:上海書店,2001:183.
[8]韓南.中國白話小說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9]陳義鐘.海瑞集[M].北京:中華書局,1962:147.
[10]吳晗.朱元璋傳[M].北京:三聯書店,1949:174.
[11]柏樺.明代州縣政治體制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243.
[12]余繼登.典故紀聞[M].北京:中華書局,1997.
[13]黃仁宇.萬歷十五年[M].北京:中華書局,2007:137.
責任編校:汪孔豐
2013-09-02
安慶師范學院校級青年社科基金項目“擬話本小說集《醉醒石》研究”(SK201313)。
方盛漢,男,安徽太湖人,安慶師范學院文學院講師,碩士。
時間:2014-4-18 17:23 網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4.02.005.html
I207.41
A
1003-4730(2014)02-0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