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新,沙吉會
(中共大連市委黨校, 遼寧 大連 116013)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
王元新,沙吉會
(中共大連市委黨校, 遼寧 大連 116013)
在紀念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之際,我們共同緬懷這位世界偉人,回顧他在改革開放前后不同時期所引領的關于實踐標準、生產力標準,以及“三個有利于”標準大討論所推動的全社會思想解放,有利于深刻認識解放思想對推動當前全面深化改革所具有的重大意義。
深化改革;解放思想
1976年10月, “四人幫”被粉碎,但 “以階級斗爭為綱”并沒有退出歷史舞臺。1978年的5月10日和5月11日,中央黨校 《理論動態(tài)》和光明日報頭版分別發(fā)表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理論文章。一石激起千層浪,就是這樣一篇文章引發(fā)了全國性的真理標準大討論,對中國當代歷史進程產生深刻而長遠的影響。
真理標準大討論逐步進入高潮,但中央最高層對此沒有明確表態(tài)。為了徹底打破人們的思想禁錮,1978年9月13日上午,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在圓滿結束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訪問后,乘專列回國。下午抵達本溪,先后到大慶、哈爾濱、長春、沈陽、鞍山等地開始在東北地區(qū)為時5天的視察,回京途中視察了唐山、天津,沿途發(fā)表了一系列講話,史稱北巡講話。
鄧小平在考察期間,核心是講兩個問題:一是關于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問題,二是關于解放發(fā)展生產力問題。關于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問題。他講, “現(xiàn)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關鍵還是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一切從實際出發(fā)。這是政治問題、是思想問題,也是我們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的現(xiàn)實問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馬克思主義,是毛主席經常講的。 “兩個凡是”不是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這樣搞下去,要損害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的基本點就是實事求是,就是把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就是這四個字[1]379?!标P于解放發(fā)展生產力問題。他講, “馬克思主義認為,歸根到底要發(fā)展生產力。我們太窮了,太落后了,老實說對不起人民。我們現(xiàn)在必須發(fā)展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條件。一個是實事求是,一個是怎樣高舉,一個是怎樣發(fā)展生產力。我們的思想開始活躍,現(xiàn)在只能說是開始,還心有余悸。要開動腦筋,不開動腦筋,就沒有實事求是,不開動腦筋,就不能分析自己的情況,就不能從實際出發(fā)提出問題,解決問題[1]380?!?/p>
鄧小平北巡所發(fā)表的一系列講話,正確闡述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重要意義,對 “兩個凡是”進行了猛烈抨擊,用他的話講,就是到處 “煽風點火”,目的就是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廣泛開展真理標準大討論,沖破 “兩個凡是”的禁錮,正確樹立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這為國家工作重心轉向經濟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思想準備,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成功召開,為在重大歷史關頭勝利實現(xiàn)偉大轉折,為開啟新的歷史時期和開辟新的發(fā)展道路,奠定了理論基礎。
重新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作為黨的思想路線,是對毛澤東思想精髓的理性回歸。這一思想路線的確立,并不意味著 “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政治路線能順利轉變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治路線上來。鄧小平提出,判斷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標準是生產力標準,必須把生產力標準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主要政治標準。生產力標準是對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的回歸。他講,我們黨在現(xiàn)階段的政治路線,概括地說,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個現(xiàn)代化。政治路線 “不管怎樣表述,實質是搞四個現(xiàn)代化,最主要的是搞經濟建設,發(fā)展國民經濟,發(fā)展社會生產力[2]276?!彪x開發(fā)展生產力,政治就變成空頭政治,就離開了黨和人民的最大利益。1980年鄧小平在會見外賓時多次闡述對生產力標準問題的認識。他講, “社會主義經濟政策對不對,歸根到底要看生產力是否發(fā)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這是壓倒一切的標準[2]314。” “搞社會主義,一定要使生產力發(fā)展,貧窮不是社會主義?,F(xiàn)在雖說我們也在搞社會主義,但事實上不夠格[3]225?!?/p>
鄧小平關于生產力標準是衡量一切工作的主要政治標準、價值判斷標準的認識,使各級干部和廣大群眾認清了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 “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關系,思想得到進一步解放,自覺把是否有助于發(fā)展生產力和促進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作為衡量各項改革措施成敗、各項事業(yè)是否確有成效和價值的根本尺度,這極大促進了改革開放事業(yè)大發(fā)展。
1988年我國出現(xiàn)嚴重的通貨膨脹,因國內小氣候和國際大氣候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國發(fā)生了嚴重的政治風波。隨后,又發(fā)生了蘇東劇變和前蘇聯(lián)解體的重大國際政治事件,國際社會主義事業(yè)出現(xiàn)了低潮。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人出于對社會主義事業(yè)前途和命運的憂慮,對80年代確立的生產力標準一度產生懷疑。某些對改革不滿的 “理論家”、“政治家”把出現(xiàn)的經濟政治動蕩歸罪于改革,指責 “取消計劃經濟,實現(xiàn)市場化”就是 “改變社會主義制度,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于是就出現(xiàn)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二次思想辯論。特別是1989年1月召開的十三屆五中全會重提計劃經濟。與十三大報告相比,這些提法都是嚴重的倒退,是改革開放之后舊路線、舊體制的又一次回潮。
在如何評價改革開放的問題上, “姓資姓社”的抽象爭論使人們猶豫狐疑、止步不前。這實際上也是提出了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即應當是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如既往地搞改革開放呢,還是改弦易轍,走封閉僵化的歷史老路?1992年1月18日,鄧小平踏上南巡之路。小平同志在南方講話中,針對國內種種 “左”的思想認識和爭論尖銳地指出: “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要害是姓 ‘資’還是姓 ‘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372?!比齻€有利于標準的基礎和核心仍是生產力標準, “增強綜合國力”和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兩條,既拓展了生產力標準的內容,也指明了發(fā)展生產力的目的,進一步深化了生產力標準的內涵。
鄧小平南方談話提出的 “三個有利于”標準,回答了人們思想上的迷惘和困惑,為科學判斷改革開放是非得失提供了客觀標準。1997年十五大報告正是循著三個有利于標準的思路,提出兩個 “一切”作為所有制改革的總原則: “一切符合 ‘三個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guī)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都可以大膽利用”。事實證明,三個有利于標準確立對于我們繼續(xù)消除 “姓資姓社”的疑慮,并且進一步使思想從 “姓私姓公”的抽象爭論中解放出來,對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發(fā)揮了重要影響和巨大推動作用。
習近平同志就十八屆三中全會 《決定》向全會作說明時指出: “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解放思想是首要的。思想不解放,我們就很難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所在,很難找準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很難拿出創(chuàng)造性的改革舉措?!睕]有思想解放,全面深化改革就不可能實現(xiàn)大膽突破。我國36年改革開放歷程就是一個思想不斷解放的過程。每當改革發(fā)展處在關鍵時期,是思想解放廓清了認識誤區(qū),是思想解放引領了改革潮流。思想解放及其形成的先進理念和認識,為社會變革和歷史發(fā)展提供了精神動力、方向指導和理論武裝,從而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當前中國改革已進入深水區(qū)和攻堅期,我國經濟也正處在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 “三期”疊加階段,有效解決發(fā)展與轉型、政府與市場、公平與效率等根本性問題,必須繼續(xù)解放思想。
1.以解放思想引領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不動搖、不偏離。解放思想,必須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它要求我們要把思想從不和適宜的觀念、做法和制度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錯誤的、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當前,面對全面深化改革所面臨的諸多困難和矛盾,一些黨員和干部在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方面還存在一些必須引起注意的問題。如,不下基層,不接地氣;本本主義,唯上、唯書、不唯實;固步自封、因循守舊;不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急功近利,唯GDP論英雄,對資源逐步枯竭、環(huán)境持續(xù)惡化等斷子絕孫的問題可以不管不顧;假話空話連篇,弄虛造假;沒有擔當精神,為不做錯事,寧可不做事;瞻前顧后,不主動推進工作的實踐創(chuàng)新,坐等頂層設計,等等,這些都違背了實事求是的要求,要加以重視、警惕并堅決糾正。
2.以解放思想引領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要做到 “破、立”結合,破除錯誤思想,切實把思想統(tǒng)一到黨中央的正確決策上來。當今世界正在發(fā)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fā)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我們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面對的挑戰(zhàn)前所未有。全面深化改革將是一場除舊布新的革命,必然會遇到來自陳舊意識形態(tài)的阻力,面對來自既得利益者設置的重重障礙,解決在舊體制和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下積累起來的種種困難。而且當前影響廣大干部群眾思想的因素和渠道越來越復雜多樣,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差異性明顯增強。繼續(xù)解放思想,要求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和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在繼續(xù)解放思想中把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思想統(tǒng)一到 “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上來,統(tǒng)一到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上來,統(tǒng)一到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工作要求上來,統(tǒng)一到努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上來。
3.解放思想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思想觀念問題,最根本的是要解決中國當下的發(fā)展問題,貴在落實??照務`國,實干興邦。解放思想是為了真正解決問題,推動發(fā)展。鄧小平講, “思想解放不能停留在講現(xiàn)成話、講空話上,而是要仔細地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切實地想辦法使我們的步伐快一些,使生產力發(fā)展快一些,使國民收入增加快一些,把領導工作做得更好一些。解放思想本身不是目的,解放思想的目的是通過破除各種障礙,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的發(fā)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了大大小小360多項涉及體制機制改革問題。面對涉及中國改革深層次的體制障礙,唯有解放思想,形成新思路、拿出新辦法,才能解決體制機制問題,把中國改革發(fā)展推向一個新高度。光講解放思想不行,必須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 “三嚴三實”的工作要求,把解放思想與推動工作、深化改革、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fā)展結合起來,做到 “知行合一”。
4.解放思想要向小平同志學習,要有一股敢于擔當?shù)挠職狻⒄螝馄呛妥裱?guī)律的實干精神。敢于擔當既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價值追求,也是正確認識世界、有效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要求。擔當要有勇氣、有能力,要有激情、有韌勁。發(fā)揚實干精神既要體現(xiàn)在工作上有能力、有水平、有辦法,更要體現(xiàn)出科學思維的能力。要系統(tǒng)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觀察事物、分析問題,具備辯證思維、戰(zhàn)略思維、底線思維能力,按照客觀規(guī)律來科學決策、推動工作,充分發(fā)揮科學思維對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根本作用。要加強對全局性、長遠性、政策性問題的研究,加強對深層次矛盾問題的研究,不斷完善工作的思路、措施和辦法。
[1]鄧小平年譜一九七五—一九九七 (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鄧小平文選: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鄧小平文選: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責任編輯:李成林]
A849
A
1671-6183(2014)07-0027-04
2014-07-10
王元新,中共大連市委黨校校長兼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沙吉會,中共大連市委黨校規(guī)劃與科研工作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