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延風,彭舉鴻
(1.重慶市北碚區(qū)檔案局,重慶 400700;2.重慶師范大學,重慶 400047)
教育萬能,抑或教育無能?這是一個在世界教育史上爭論了二三百年的恒久話題。本文擬從對“教育”的內涵及外延剖析入手,力圖站在哲學的高度,對該問題做出回答。
教育家對于教育功能的認識,主要有“教育萬能論”、“環(huán)境決定論”和“教育無能論”,三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敖逃f能論”的歷史,可追溯到古希臘的柏拉圖。柏拉圖既重視教育對個人發(fā)展的決定作用,又把教育作為實現理想國家的唯一道路。“教育萬能論”的代表人物,18世紀法國的唯物主義者愛爾維修則強調,教育不僅可以塑造人,而且可以塑造社會,“人受了什么樣的教育,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教育是改造社會的最重要手段”。19世紀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不僅發(fā)展了這一理論,而且進行了社會實踐。他于1825年在美國創(chuàng)辦了以“新和諧村”為名的共產主義公社。但由于當時的社會現實及其自身內部的矛盾,公社以失敗而告終。但歐文從實踐和理論上把教育萬能論推向了發(fā)展的頂峰。[1]到了20世紀,“教育萬能論”演變?yōu)椤碍h(huán)境決定論”?!碍h(huán)境決定論”以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為代表。華生認為,行為是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加以控制的,只要確定了刺激和反應(即S-R)之間的關系,就可以通過控制環(huán)境而任意地塑造人的心理和行為。他在《行為主義》一書中有一句名言:“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并在我自己設定的特殊環(huán)境中養(yǎng)育,那么我可以擔保,在這一打嬰兒之中,我隨便拿出一個來,都可以訓練其成為某方面的專家——無論他的能力、嗜好、才能及父母的職業(yè)和種族怎樣,我都能夠任意訓練他成為一個醫(yī)生,或一個律師,或一個藝術家,或一個商界領袖,甚至也可以訓練他成為一個乞丐或盜賊”?!碍h(huán)境決定論”否認人性的存在,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僅僅源于所受的教育和待遇的不同。[2]此外,以優(yōu)生學創(chuàng)始人英國的高爾頓和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霍爾為代表的學者,強調先天遺傳對人的發(fā)展的決定性作用,部分乃至完全否認后天教育所起的作用。這實際上是一種“教育無能論”觀點。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對于“教育”,論述頗豐。儒家思想家強調,“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3];原北大校長蔡元培認為,“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fā)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主張,教育是依據生活、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養(yǎng)有行動能力、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人。[4]外國對“教育”也有許多精彩、精辟的論述。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教育是促進“個人的獨創(chuàng)的自由發(fā)展”;康德認為,教育是由個體自我設計、自我選擇、自我構建、自我評價的過程,是自我能力的發(fā)展,它體現著社會意志和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審慎嚴肅地共同探究的機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讓繭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違心屈從;蒙臺梭利主張,“教育就是激發(fā)生命,充實生命,協(xié)助孩子們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幫助他們發(fā)展這種精神”。[5]
概括起來,中外學者對“教育”的認識,大致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涵。首先,“教育”的主體和對象都是“人”。其次,“教育”的手段是“幫助、培養(yǎng)、促進、激發(fā)”。再次,教育的核心在于“思想、人格、精神”。其四,“教育”的終極目的是“人的發(fā)展”。據此,我們對“教育”的本質和規(guī)律做出如下剖析。
其一,“教育”是一個貫穿人的一生的活動,教育具有終身性。我們驚奇地發(fā)現,古今中外大多數思想家、教育家,都把教育的對象,定位于“人”,而非我們現在大多數人所認識的“青少年學生”、“孩子”。這無疑是符合“人”身心發(fā)展基本規(guī)律的。因此,“青少年學生”、“孩子”,只能說是教育的重要對象;學校教育,僅僅是整個“教育”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其二,“教育”是一個貫穿人的一生的充實精神、活躍思想的過程,教育具有塑造性。中外教育學家,都主張把人格塑造、能力發(fā)展,作為教育的首要任務。在如何正確處理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人格塑造三者的關系上,大多主張以知識傳授為載體,以能力培養(yǎng)為重點,以人格塑造為目標。正如愛因斯坦所說,“什么是教育?當你把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這里“忘記的”,就是知識;“剩下的”,就是思維方法和個體人格。
其三,“教育”是一個貫穿人的一生的由引導幫助,到自我認識、自主發(fā)展的過程,教育具有自主性。教育者對被教育者的引導和幫助,最終需要被教育者個體,從其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實踐出發(fā),轉化為內在的、自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管理。
其四,“教育”因其終身性、塑造性和自主性,而具有極端復雜性。“人”,本身就是擁有復雜思維(邏輯思維)和豐富情感的高級動物,再加上每一個個體的“人”,遺傳基因的根本不同,生活環(huán)境的千差萬別,生活實踐的經歷迥異,生活狀態(tài)的不斷變化,因此,“教育”,體現在每一個被教育者個體身上,就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復雜甚至是對立的結果。教育科學是世界上最難把握的科學,這絕非孤芳自賞。
綜上所述,我們對教育的本質概念,得出如下結論:教育,是貫穿人的一生,由外界力量、外部環(huán)境引導、幫助、激發(fā)、影響,進而到由個體的人自我感悟、自我引導、自我管理、自我發(fā)展,極其復雜的思想活動和行為活動過程。
其一,教育對人的發(fā)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功能。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人是高度智能化的動物,這是近代遺傳生物學和歷史唯物主義哲學的一個代表性論點。任何種類的動物,其知識和經驗的獲得,都離不開學習。而學習,則主要通過行為模仿來完成。著名的“印度狼孩”案例,是這一論點非常有力的佐證。一個毫無任何教育背景的嬰兒,常年在成年母狼的呵護下成長,其學習模仿的最終結果,就是食生肉、飲獸血,就是狼嚎和爬行。行為學習模仿的過程,就是接受教育的過程。[6]然而,人類畢竟是與其他動物有著本質區(qū)別的高級動物。我們認為,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在于能否通過復雜的抽象邏輯思維,認清客觀世界的規(guī)律,并根據規(guī)律制定出若干行為規(guī)范,且以此約束自身行為。抽象邏輯思維,其成果主要表現為語言和文字。因此,人類獲得教育的渠道,除了行為學習模仿,還有語言和文字。我們可以作一個大膽的假設:如果把一名新生嬰兒置于一個完全封閉的環(huán)境中,僅僅供給其生長所必需的食物和飲料,沒有任何行為學習模仿的對象,也沒有任何文字和語言,那么,我們所得到的,必定是一個毫無思想、毫無情感的“植物”和“工具”。[7]教育,包括行為模仿學習和語言文字學習在內的教育,對“人”的發(fā)展、“人”的塑造,無論是積極的、正面的,還是消極的、反面的,其作用是顯而易見、毋庸置疑的。
其二,教育功能的實現過程,充滿了教育主體和教育客體的矛盾。在實現教育功能的整個過程中,有三對天生的、不可分割的矛盾體,一是教育主體(教育者)和教育客體(受教育者)之間的矛盾;二是教育主體(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與教育客體(教育環(huán)境)之間的矛盾;三是教育主體(自我教育者)與教育客體(教育環(huán)境)之間的矛盾。在第一對矛盾中,教育者,主要借助語言和文字的方式,引導、幫助、啟迪、激發(fā)受教育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育者是教育主體,受教育者是教育客體。這一對矛盾的根本沖突,在于理性化與人性化的矛盾,即人性本能與對人性本能約束的矛盾。相對于后兩對矛盾而言,解決這一對矛盾的方式方法較為簡單。教育者,可以運用手中的權威,以及被大量教育科學實踐所證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受教育者施加足夠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不敢說是萬能,至少也是有能的。[8]在第二對矛盾中,我們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看作一個整體,即教育主體,而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看作教育客體。在第三對矛盾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同一個對象(自我教育的教育對象),我們稱其為教育主體,仍然把自我教育者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稱之為教育客體。第二、三對矛盾的根本沖突,既在于理性化與感性化的矛盾,也在于語言文字教育,與行為模仿學習教育的差異矛盾,即理想化與現實化的矛盾。距今100多年前,從哲學中分離出來的心理學,有一條著名的“思行不一規(guī)律”。心理學研究認為,人的知、情、意、行,有時是統(tǒng)一的、一致的,但更多的時候是相悖的、矛盾的。[9]因為“知、情、意”,大多是后天教育,尤其是語言文字理性教育的成果;而“行”,則有相當一部分,是出于一種先天的動物本能。當“知、情、意”,處于一個與外界隔離的理想狀態(tài)時,對“行”的影響,作用是巨大的。然而,人具有社會性。生活在并非真空的社會之中的人,無時無刻不在有意或無意,對教育客體(社會環(huán)境)現象,進行模仿學習,而這種學習,又往往與先天的動物本能有關。這個時候,感性的、本能的行為模仿學習,其作用力,就往往大于理性的、科學的語言文字學習?!靶小?,反過來對“知、情、意”,產生巨大影響。當代教育學上著名的“5+2=0”和“7+7=0”兩個等式,就充分說明了這一觀點。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不能說是無能的,至少也是無奈的。
其三,教育功能的實現,既有可知性,也具有不可預知性。作為一門有明確研究對象,且有規(guī)律可循的科學,教育的功效如何,是可以部分預知的。換一種說法,如果一個人,從小生活在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中(家庭環(huán)境和可以感知的周邊社會環(huán)境),長期接受良好的語言和文字教育,那么,教育功能的實現,再差也有三分。然而,作為對教育功能產生重大能動作用的環(huán)境(受教育者的模仿學習對象),是有可能發(fā)生巨大變化,甚至是滄海桑田變遷的。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生活狀態(tài)的巨大落差,完全可能顛覆受教育者的心智,極大地影響教育的功效。由于環(huán)境的變化具有不確定性,因此,教育的功效如何,具有一定的不可預知性。[10]
其四,受教育者的社會和生活實踐,是檢驗教育功能的唯一標準。當前,對受教育者的考試評價制度,是一種“非科學”的科學評價方法,是“無可奈何”的科學評價體系。一方面,考試,只能考出受教育者,在某一個階段知識掌握和部分能力發(fā)展的狀況,而不能“考”出受教育者整個人生的知識掌握和能力發(fā)展狀況,更不能“考”出受教育者的“人格”和“道德”。因此,現行的考試評價制度,是“非科學”的。[11]另一個方面,以我們當代人的智慧,又很難找到一個比現行考試評價制度更為合理、更加科學的,評判教育功效的科學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講,現行考試評價制度,又是科學的。
我們暫時做不到科學評價教育功能,那么,我們是否可以意識到,檢驗、評價教育功能的科學態(tài)度和標準?答案是肯定的。檢驗、評價教育功能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受教育者終身的社會實踐和生活實踐。也就是說,我們評價教育功能,不是看受教育者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寫”,而是看他(她)怎么“做”,“做”的效果如何;不是看受教育者在某一階段、某一時期怎么“做”,而是看長期乃至終身怎么“做”。蓋棺定論,以受教育者的社會實踐和生活實踐來定論,是理想狀態(tài)下檢驗評價教育功能的最科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周洪宇.教育經典導讀(外國卷)[C].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
[2]張詩亞.教育哲學講稿[C].重慶:西南師范大學教育系內部印刷,2001.
[3]張維志.大學中庸[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4]周洪宇.教育經典導讀(中國卷)[C].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
[5]馬小平.叩響命運的門[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2.
[6]辭海(教育、心理分冊)[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
[7][日]鈴木鎮(zhèn)一著,劉孟洲,張鎖柱譯.早期教育與能力培養(yǎng)[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8]林格.教育是沒有用的[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9]王衛(wèi)紅.心理學通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10]庫少雄.人類行為與社會環(huán)境[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11]鐘啟泉.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 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