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志標
(東北師范大學 文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17世紀英國政治家、詩人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 1608--1674)在其政論小冊子《論出版自由》(Areopagitica:A Speech for the Liberty of Unlicensed Printing to the Parliament of England,1644)中發(fā)展了“天賦人權”這一概念,提出主權在民的思想,主張實行“出版自由制度”,強調人人“與生俱來”的出版自由權利,呼吁公民自由。該書至今在西方仍被認為是關于出版自由理想的經典論述。下文將通過對《論出版自由》文本的深度解讀,以“天賦人權”概念為分析視角,考證相關詞源,結合國內傳播語境下翻譯和引進過程中的誤讀,試圖尋求彌爾頓“出版自由”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為自由主義經典融入當下理論語境服務。
最早提出“天賦人權”(Natural Right,或譯為“自然權利”)論的是荷蘭政治思想家格老修斯,其后,英國的霍布斯、彌爾頓和荷蘭的斯賓諾莎進一步發(fā)展了這種學說,英國的思想家洛克則通過其自然法思想予以全面系統(tǒng)地論證,法國的孟德斯鳩、盧梭,狄德羅、愛爾維修、霍爾巴赫和羅伯斯庇爾,美國的潘恩、杰弗遜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天賦人權”論?!疤熨x人權”論強調:人的生命、自由、財產是人人享有的不可剝奪、不可轉讓的權利,自由與平等合乎人的天性,是一種自然與人的本性賦予人的權利。[1]
清末嚴復伊始,中國思想家引進了西方啟蒙思想家的這一對人存在合理狀態(tài)的解釋模式,就已經使用了“天賦人權”這種譯法,梁啟超、譚嗣同等近代中國啟蒙思想家均未表現(xiàn)出異議。追溯英語詞源,大約在17世紀中期,英語中開始出現(xiàn)“native rights”和“natural rights”的概念,直到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所通過的“人權與公民權宣言”發(fā)表后,“Rights of Man”這一概念才流行開來,至于當代西方所用的人權思想的核心概念“human rights”,據說是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于1947年提交給聯(lián)合國人權委員會并運用于《世界人權宣言》的。而在《論出版自由》的英文原著中,實際上并未出現(xiàn)過“native rights”“natural rights”,更不必說“Rights of Man”“human right”了,只有一個“birthright”的詞最接近附加在彌爾頓“出版自由”思想上的“天賦人權”概念,其原文如下:
“that while bishops were to be baited down, then all presses might be open; it was the people’s birthright and privilege in time of parliament, it was the breaking forth of light.”[2]
吳之椿先生作如下譯:人們說主教制被推翻之后,一切出版事業(yè)就將開禁,在議會執(zhí)政期間這將被認為是人民與生俱來的權利與特權,這是光明的降臨。[3]
對比理解,彌爾頓提出“天賦人權(birthright)”的同時便很好地闡釋了其“出版自由”思想,“一切出版事業(yè)就將開禁(all presses might be open)”是“出版自由”思想社會化的結果,當然,在彌爾頓的論述中,這種狀態(tài)還只是一種理想,是對人權解放的希冀。
“出版自由”思想歷經歐洲18世紀資產階級啟蒙運動、19世紀“西學東漸”初次傳入中國、20世紀前期歐洲社會責任新聞理論對現(xiàn)代自由至上主義新聞理論的發(fā)展和20世紀五六十年代后國內學術界積極引入西方著作等中西文化交流過程,在當下的中國主流學術認識中,尤其是在我國多部外國新聞史教材中,“將彌爾頓定位為西方自由主義新聞思想的鼻祖,反復強調其‘天賦人權’觀念”[4]的學術定論業(yè)已基本形成。
分析《論出版自由》的英文原版,約翰·彌爾頓共使用了6次“printing”(出版),1次“presses”(出版事業(yè)),13次“l(fā)iberty”(自由權),2次“l(fā)iberty of printing”(出版自由),還有“press”出現(xiàn)了7次,但意義多樣不確定。因此不難發(fā)現(xiàn),彌爾頓“出版自由”思想最直觀的原文出處只有兩處:“l(fā)iberty of printing must be enthralled again under a prelatical commission of twenty”[2]和“for what magistrate may not be misinformed, and much the sooner, if liberty of printing be reduced into the power of a few”,[2]吳之椿先生分別譯為“出版自由又必須用主教式的20人委員會加以鉗制”[3]“試問哪一個官員又能保證不聽錯消息?尤其當出版自由被少數(shù)人操縱的時候就更容易如此了”。[3]
傳播學集大成者美國學者威爾伯·施拉姆在其經典著作《傳媒的四種理論》(1956)中指出:彌爾頓“為自由至上主義傳統(tǒng)寫下了主張思想自由的莊嚴一筆”;“從彌爾頓的思想出發(fā),發(fā)展出了‘觀點的自由市場’(open market place of Ideas)和‘自我修正(self-righting process)’兩個概念?!盵5]施拉姆對彌爾頓的這個評價奠定了學術界將彌爾頓與自由至上主義(libertarianism)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基礎。
傳播權利起源于17、18世紀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天賦人權”和“主權在民”的思想, 傳播權是構成社會每個成員所享有的基本權利之一,在傳統(tǒng)上稱為表現(xiàn)自由或言論自由的權利,彌爾頓于17世紀所呼吁的“出版自由”便是當時的傳播權利。
但是,按照法國學者高科·科利所提出的“高度語境化”來解讀彌爾頓“天賦人權”和“出版自由”思想,實際上其稍晚時期由洛克創(chuàng)立、19世紀的密爾發(fā)揚光大的自由至上主義不可類比,彌爾頓的自由主義帶有強烈的宗教色彩與共和色彩,雖強調“無需許可”的出版自由但其界限在于不能瀆神、不能誹謗,雖反對事先約束卻并不反對“事后追懲”,雖呼吁個人自由但卻認為作為社會精英人物的個體應承擔“公民自由”的義務,而洛克則以實證主義為基礎,要求限制君權,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人民的權利,保障個人自由;密爾則著眼于“群己權界”,特別提出要防范公眾輿論對個人自由的吞噬。臺灣學者林子儀則如下指出學界一直以來對約翰·彌爾頓的誤讀:“以追尋真理而強調言論自由之論點雖源始于約翰·彌爾頓,但其所主張之言論自由,事實上,與自由主義下的現(xiàn)代言論自由的理念,尚有一段距離。”[6]
彌爾頓強調的真理和呼吁的自由均受神學色彩和共和意識的局限,實際上是一種“公民自由”,它是古典人文主義的公民傳統(tǒng),在這種高尚公民自由的引導下,彌爾頓的“出版自由”思想實際上達到了相當成熟的高度,他論述的“出版自由”是一種法律內的自由,受限于出版登記法制的規(guī)定。他說:“關于出版管制問題,任何人所能給諸位提出的意見都沒有諸位自己在目前這條法令之前所制定的那一條法令那樣好,那項法令規(guī)定:‘除出版者與作者或至少印刷者的姓名已登記備案以外,任何書籍不得付印。’一切不遵守這一法令所出的書籍如果有毒素或進行誹謗,查禁或焚燒它就是人們所能拿出的最有效的辦法了”。[3]這段論述的重點有二:第一,對比“目前這條法令”即出版許可制和“之前所制定的那一條法令”即出版登記制,明確批判出版許可制;第二,基于神學真理和共和自由之上,肯定“出版登記制”的事后追責對于社會的作用。由此不難看出,彌爾頓所倡導的“出版自由”是一種相對的自由,他對出版登記法制的肯定是以“觀點的公開市場”為前景,信仰“真理的自我修正”,為社會進步培養(yǎng)“自由而負責”的言論。
“天賦人權”概念在精神實質上貼近近代西方的人權理念,在內涵上貼近近代西方曾具有的理性與信仰以及毫不妥協(xié)的革命精神。彌爾頓“天賦人權(birthright)”概念下闡釋的“出版自由”思想,雖然由于彌爾頓自身及其所處歷史環(huán)境的影響而不免帶有濃厚的神學色彩和非民主主義自由等歷史局限性,但實際上已達到了相當成熟的高度:在不違背“天賦人權”這一概念在人權解放歷史進程中體現(xiàn)出的“人權的不可剝奪性和革命性”的前提下,他論述的“出版自由”思想以法治為前提,他對出版登記法制的肯定更是契合了現(xiàn)代社會對“自由而負責”的社會的建構要求,在這一點上,其“出版自由”思想正是現(xiàn)代社會自由觀的核心價值“法治下的現(xiàn)代自由”的理論表征,具有顯著的現(xiàn)代意義。
[1]史彤彪.“天賦人權”論簡析[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2(3):108.
[2]John Milton. Areopagitica:A Speech for the Liberty of Unlicensed Printing to the Parliament of England. Eugene: University of Oregon Press,1997:18,19,29.
[3][英]約翰·彌爾頓.論出版自由[M]. 吳之椿,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39,59,60.
[4]馬凌.闡釋與語境:彌爾頓影響[J].新聞大學,2007(4):37.
[5][美]施拉姆,等.傳媒的四種理論[M]. 戴鑫,譯.展江,校.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36.
[6]林子儀.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M].臺北:月旦出版公司,199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