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霞
·病例報告·
雙氯芬酸鈉腸溶片與格列苯脲合用致低血糖1例
李紅霞
低血糖;格列苯脲;雙氫芬酸鈉腸溶片
患者,女,70歲,主因發(fā)現(xiàn)血糖升高13年,左側肢體活動不利1 d入院?;颊?3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口干,多飲、多尿等癥狀,曾在當?shù)蒯t(yī)院就診,做“饅頭實驗”后診斷為糖尿病,開始給予“二甲雙胍”口服,并聯(lián)合飲食及運動治療,血糖自訴控制可,空腹6~8 mmol/L,餐后7~10 mmol/L,病情逐漸進展,先后加“服阿卡波糖、格列齊特片”等藥物,半年前,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改為“格列苯脲2.5 mg,2次/d”口服,自訴血糖控制可,無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癥狀出現(xiàn),入院前1 d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左側肢體乏力,曾跌倒在地并左膝著地,入院查體:BP 160/90 mm Hg, 神情,語言欠流利,頸軟無抵抗,胸稱,雙肺呼吸音清晰,未聞干濕性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齊,無雜音,腹軟無壓痛,左膝關節(jié)紅腫活動受限,左側肢體肌力Ⅳ級,肌張力正常。頭顱CT示:兩側基底節(jié)區(qū)及右側額葉腦梗塞,左膝關節(jié)X線片示:左膝關節(jié)退行性骨關節(jié)病,軟組織腫脹,化驗空腹血糖為7.2 mmol/L,以2型糖尿病、腦梗塞、高血壓病2級 極高危、左膝關節(jié)退行性骨關節(jié)病、軟組織損傷收入院。入院后繼續(xù)按原方案口服藥物降糖,同時給予擴血管、抗凝及改善循環(huán)等治療,患者血糖控制平穩(wěn),檢查空腹血糖波動在6.3~7.2 mmol/L,餐后2 h血糖波動在7.6~9.3 mmol/L,于入院第5天,患者因左膝疼痛請關節(jié)科會診,考慮疼痛為退行性性骨關節(jié)病并左膝軟組織挫傷所致,建議給予理療并給予芬酸鈉腸溶片止痛治療,遂給予雙氯芬酸鈉腸溶片50 mg,3次/d,口服,于服用雙氯芬酸鈉腸溶片的第4天清晨,患者突然出現(xiàn)頭暈、心慌、出汗等癥狀,立即測血糖為2.7 mmol/L,立即給予5%葡萄糖靜脈點滴,患者癥狀很快消失,囑其進食早餐,暫停服格列苯脲,同時停服雙氯芬酸鈉腸溶片,患者全天進食正常,監(jiān)測全天指尖血糖波動在7.1~8.9 mmol/L,于第2天凌晨4∶00,患者再次出現(xiàn)上述癥狀,急查指尖靜脈血糖為2.4 mmol/L,重復上述治療后患者癥狀消失,第3天清
晨測空腹血糖為8.2 mmol/L,仍未服降糖藥及雙氯芬酸鈉,停服5 d后空腹血糖上升為10.3 mmol/L,加服格列苯脲,用量仍為2.5 mg,2/d,口服,但未在服用雙氯芬酸鈉,繼續(xù)觀察6 d,未再發(fā)生低血糖。
討論雙氯芬酸鈉腸溶片是非甾體類抗炎藥,對于各種外傷及風濕等引起的疼痛均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但當它應用于口服格列苯脲的糖尿病患者時,要特別注意有引起低血糖的可能。
許多藥物在血漿內可與血漿蛋白結合,藥物與血漿蛋白結合形成的結合物為大分子,不能進入作用部位,因而藥物就失去了活性,只有不與血漿蛋白結合的藥物才具有活性,才能發(fā)揮藥理作用,但這種結合是可逆的,這種藥物蛋白結合物可分解,重新釋放出有活性的藥物,不同的藥物分子與蛋白結合的能力有差別,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時,結合力強的藥物分子占據(jù)了血漿蛋白,使結合力較弱的藥物減少了與血漿蛋白結合的機會,或者結合力較強者使弱者自結合物中置換出來,致使結合力較弱的藥物未結合型在血液內濃度升高而顯示較強的效應,這種藥物競爭血漿蛋白的作用發(fā)生在那些蛋白結合率較高的藥物間更有臨床意義,格列苯脲為磺脲類降糖藥,它與血漿蛋白的結合率為95%,僅5%為游離的并發(fā)揮強大的降糖作用,如結合率為90%,未結合型即為10%,未結合型的濃度即增加一倍,藥效將明顯增強。雙氯芬酸鈉為非甾體類抗炎藥,與血漿蛋白有較強的結合力,兩者共同應用,與血漿蛋白的結合勢必會發(fā)生競爭,使各自的藥物濃度升高,藥效增強,格列苯脲為磺脲類藥物中降糖作用最強的,其降解產物仍有降糖作用,因此,發(fā)揮生物學作用的游離藥物濃度增高,勢必會造成低血糖,且持續(xù)時間長,可達48 h,因此,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一定要了解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并引起高度注意,嚴防意外的發(fā)生。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4.077
050051 石家莊市,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三醫(yī)院內分泌一科
R 587.3
A
1002-7386(2014)04-0640-01
201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