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美英
(南通市通州區(qū)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江蘇 南通 226300)
腦干梗死因其部位特殊,CT檢查易漏診,但隨著MRI以及磁共振彌散加權(quán)成像(DWI)技術(shù)在臨床上的廣泛普及,大量的腦干梗死患者得到了早期明確的診斷?,F(xiàn)將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72例腦干梗死病例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住院的72例腦干梗死病史資料,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全國腦血管第4次會議關于腦干梗死的診斷標準[1],均經(jīng)CT或MRI明確診斷為腦干梗死。本組資料男49例,女23例,年齡37至92歲,平均年齡67.6歲。
1.2研究方法 記錄患者性別年齡、臨床癥狀、體征以及常見危險因素與輔助檢查資料。常見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病、糖尿病、心臟病、房顫、腦卒中史、高脂血癥。預后評估:出院時按改良的Rankin殘障量表(mRs)分值評估預后,≤2分預后良好,>2分為預后不良。
2.1危險因素 本組患者72例,有高血壓病50例(66.7%),高脂血癥29例(40.3%),糖尿病26例(36.1%),冠心病、房顫10例(13.9%),腦卒中史10例(11.1%)。
2.2病變部位分布情況 本組患者單純腦干梗死55例,其中單純延髓梗死4例,均為單側(cè);單純腦橋梗死43例(59.7%),其中單側(cè)41例(56.9%),雙側(cè)2例,位于腦橋基底部旁正中區(qū)32例(44.4%);單純中腦梗死5例,均為單側(cè);腦干與中腦交界處梗死3例;腦干合并前循環(huán)梗死4例;腦干合并后循環(huán)其它部位梗死9例;腦干合并后循環(huán)其它部位及前循環(huán)梗死4例。
2.3臨床表現(xiàn) 本組患者真性球麻病4例,同側(cè)面部感覺障礙4例,周圍性面癱2例,中樞性面癱39例(54.2%),復視5例,構(gòu)音障礙40例(55.6%),四肢癱8例,共濟運動障礙7例,意識障礙8例。具腦干病變交叉性體征15例(20.8%),其中延髓3例,腦橋7例,中腦7例;未其交叉性體征57例(79.2%),其中31例(40.3%)貌似大腦半球梗死的表現(xiàn),均為橋腦梗死。
2.4CT與MRI對腦干梗死診斷情況 本組腦干梗死患者CT檢查66例,檢出腦干梗死7例,陽性率10.6%,MRI檢查68例,檢出腦干梗死68例,陽性率100%。
2.5預后 本組預后良好57例(79.2%),包括48例(66.7%)輕度殘障,9例(12.5%)無殘障;預后不良15例(20.8%),其中死亡5例(6.9%),嚴重殘障9例(13.9%)。
腦干位于脊髓和間腦之間,是維持生命活動最重要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臨床上,腦干梗死雖然只占腦梗死總數(shù)的9%,但其病死率卻高達25%[2],因此對腦干梗死病因和臨床特點的探討有著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相關研究表明[3],高血壓為前后循環(huán)腦梗死的第一危險因素,高脂血癥在前循環(huán)梗死組中的比例要低于后循環(huán)組;前后循環(huán)腦梗死患者在糖尿病等其它危險因素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本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腦干梗死常見的危險因素高血壓占66.7%、高脂血癥占40.3%、糖尿病占36.1%,與相關研究資料[4]相一致。本組資料顯示:腦干梗死中橋腦梗死多見,占59.7%,且多位于腦橋基底部旁正中區(qū)(占44.4%),也與有關文獻[5]報道的腦橋是腦干梗死的最好發(fā)部位等資料相符合。故腦干梗死中腦橋多見,且多位于腦橋基底部旁正中區(qū)。腦干梗死的臨床表現(xiàn)取決于其梗死的部位,其典型的表現(xiàn)為同側(cè)顱神經(jīng)核性或核上性損害及對側(cè)肢體中樞性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即交叉體征。本組具交叉性體征僅占20.8%,與文獻[6]報道相似。未具交叉性體征的占79.2%,提示腦干梗死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者多。腦干梗死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分析與下列因素有關:(1)腦干梗死多位于腦橋基底部旁正中區(qū),一側(cè)區(qū)血管阻塞時未傷到被蓋部顱神經(jīng)核,僅表現(xiàn)對側(cè)中樞性的面癱、對側(cè)偏癱及偏身感覺障礙為主的類半球病變;(2)腦干梗死腔隙性梗死多見。小腔梗灶未波及顱神經(jīng)橋和神經(jīng)纖維時僅表現(xiàn)為腦干腔隙綜合癥,不會出交叉性體征;(3)如果部分腦干梗死合并有前循環(huán)或后循環(huán)其它部位的梗死,那臨床表現(xiàn)就更加不典型,也更復雜。MRI在對腦干梗死的檢出率明顯優(yōu)于CT,特別對早期腦干梗死的檢出,縮短了臨床觀察期,大大提高了治愈率。本組資料顯示,CT診斷腦干梗死陽性率為10.6%,MRI診斷腦干梗死陽性率為100%。腦干位于后顱窩,受顱骨偽影影響,CT顯示不清晰,漏診率較高,而MRI具有較高的組織分辨率,不受顱骨偽影影響,特別是DWI在急性期顯示最敏感,呈明顯高信號,可明確病變部位、新舊、大小[7]。雖然腦干梗死致殘率、病死率極高,但隨著MRI和DWI技術(shù)的推廣、早期診斷率的提高,腦干梗死的治療預后已經(jīng)大大提高[8]。本組資料示:腦干梗死預后良好占79.2%,預合不良占20.8%,死亡占6.9%,提示:腦干梗死患者大部分預合良好。
綜上所述,腦干梗死最常見的危險因素是高血壓;腦干梗死以腦橋部梗死最多見;腦干梗死的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者居多;腦干梗死MRI檢出率高,有利于臨床的及時治療;腦干梗死大部分預合良好。隨著醫(yī)學影像學的發(fā)展對腦干梗死檢出率的提高,和預防醫(yī)學的進步對腦干梗死危險因素的控制,以及臨床醫(yī)學的深入對腦干梗死的及時有效治療,筆者相信腦干梗死的預后會越來越好。
[1] 中華醫(yī)學會.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379-380.
[2] 郭 娟,習智凱,牟成勇,等. 小腦、腦干梗死的臨床與影像學診斷研究[J].中華現(xiàn)代影像學雜志,2010,7(9): 37.
[3] 趙建明.前后循環(huán)腦梗死危險因素、TOAST病因分型及預后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3,40(15):19-21
[4] 張衛(wèi)斌,姜然. 急性腦干梗死49例臨床分析[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19:32-33.
[5] 朱丹,楊春曉,梁慶成.腦干梗死的研究進展[J].國際腦血管病雜志,2007,15(11):862-863.
[6] 于雪.腦干梗死46例臨床分析[J].中年醫(yī)藥導報,2008,5(1):58.
[7] 李保權(quán)、趙林、李林方,等.MR彌教加權(quán)成像(DWI)診斷急性、亞急性腦梗死及相關參數(shù)的應用[J].腦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6,14(3):210-212.
[8] mead GE,Wardlaw Jm,Dennis MS,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tern of intracranial artery abnormalities on transcranial doppler and 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of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00,31(3):71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