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歆
(黃山學院 外國語學院,安徽 黃山 245041)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詩詞翻譯原則探討
胡歆
(黃山學院 外國語學院,安徽 黃山 245041)
詩詞是語言的精華和靈魂,是一個民族文化中最精粹的載體,具有音樂性、思想性和形象性多種組合所形成的,是一種唯美的文學體裁表現(xiàn)形式。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和語言規(guī)律,文化的差異給詩詞的翻譯造成了重重的困難。文章主要從三方面入手對不同背景下的詩詞翻譯原則進行探討,即中英詩詞的文化背景差異、詩詞可譯性的可能性、詩詞的翻譯原則。
中西;文化;詩詞;翻譯;原則
中西文化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在文學方面變現(xiàn)的尤其突出,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詩詞是語言的精華和靈魂,是一個民族文化中最精粹的載體,具有音樂性、思想性和形象性多種組合所形成的,是一種唯美的文學體裁表現(xiàn)形式。詩詞的形式具有多方面的內容,它包括修辭手段、韻律以及節(jié)奏等很多方面,通過詩詞的意向傳達出所要表達的信息。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和語言規(guī)律,不同的詩人也有著不同的特點,因此,文化的差異給詩詞的翻譯造成了重重的困難。
不用的文化背景下,不論是英文詩歌還是中國的詩詞,都有著各自美的表現(xiàn)形式,有著美的意韻構成的獨特的方式。[1]中西文化的差異,翻譯者很難在另一種語言中,再現(xiàn)原文中的那些含義豐富并且十分形象的音韻和形式,這些完美的音韻和形式都是作品中所傳達出來的一些精神實質,是詩詞必不可少的符號。由于語言和文化的差異以及翻譯者主體性的差異,在翻譯的時候不可能具有絕對對等的譯文,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只能根據(jù)原文的一些交際功能、文體特征等選擇某個角度來進行譯文的評判。對于詩詞的翻譯,不像一些使用文一樣,進行一板一眼的翻譯,要注重詩歌的審美,在翻譯的時候要創(chuàng)造出與原文所要表達出來的意象。例如,對于中國的詩詞而言,詩詞用簡約的形式、謹嚴的格律以及凝練的語言代表著中國詩歌的美學成就,在翻譯的過程中,很難對其表達的意象與精煉的語言進行表述。而西方文化中的一些浪漫的詩詞,充滿活力的音樂美,在漢語中也是很難再現(xiàn)的。[2]例如英國浪漫主義詩人Robert Southey的一首描寫瀑布的詩,其中 “And thumping and pumping,And bumping and jumping,And dashing and flashing and ,Splashing and dashing”,這幾句詩描寫除了瀑布從陡崖上飛瀉下來的壯觀景象,詩人用“ashing”以及“umping”把瀑布描寫的栩栩如生。但是,如果把它翻譯成漢語,這種音樂美與充滿活力的景象很難再現(xiàn),原因之一是由于英語使音節(jié)文字,后面可以加上“ing”來表示現(xiàn)在時,構成語法意義,但是,漢語是象形文字,后面不能加上這種語法結構,很難體現(xiàn)出這種音樂的美感。
對詩詞翻譯的主要目的就是來傳遞信息,詩詞是高級的文學文本,它含有很多內在的意韻和內在的涵義,例如詩詞中含有很多詩性、詩意以及詩質很多的東西,這些在翻譯的過程中進行傳遞,并非是易事。從翻譯的現(xiàn)實來說,對于詩詞進行翻譯只能達到近似,不可能完全讓人滿意,一些詩詞的形式在進入到另一種沒有相同的文化以及文學歷史中就癱瘓了,把中國的古典詩詞進行英譯,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3]中國的詩詞的語言的運作方式與英文詩歌中的結構、表達和形式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要傾向于呼應,超越自身語言的障礙,使一些不可譯的詩歌變得可譯,原文的形式特征不可能安全的進行保留,可以通過“變異”的手段對詩原來的形式、表達和結構做一些改變,來實現(xiàn)詩的意境表達。
以漢詩英譯為例,在漢語詩的翻譯中,意境是漢語詩詞的靈魂,意境是否再現(xiàn)這關系到翻譯的成敗,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譯文不論是否對詩詞的結構、表達和形式進行了再現(xiàn),只要是對詩詞的意境進行了再現(xiàn),那么就可以說實現(xiàn)了翻譯的價值,也可以稱得上是一篇成功的譯文。在進行詩詞翻譯的過程中,翻譯者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它是詩詞的闡釋者,這就需要翻譯者要對詩詞原文有一個出神入化的理解,在詩詞翻譯的過程中,可以運用“譯者化入原詩”的方法,使原詩的意境進行重現(xiàn)。例如,拿李商隱《夜雨寄北》為例,“君為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边@句詩主要描寫的是詩人思念友人,并幻想與友人享受久別遇故的歡愉和喜悅。許淵沖把這一首詩翻譯為 “You ask me when I come back,but I don’t know;The pools in western hills with autumn rain overflow.When by our window can we trim the wicks again,And talk about this endless,dreary night of rain?”[4]從他的翻譯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翻譯忠實了原文,運用了“譯者化入原詩”的翻譯的手法,符合了英語讀者的句式結構習慣以及思維的習慣,使英文讀者更能夠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實現(xiàn)了原詩的價值。
對于詩詞進行翻譯的過程中,要盡量傳達出詩詞的意美、音美以及形美,在這三美之中,[5]意美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音美和形美。中西雙方在文化以及語言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要想百分之百的對原詩的意美、音美以及形美進行傳達,是不可能做到的。漢語與英語存在著很大的不同,漢語的聲調以及音節(jié)具有音樂美,漢語主要是單音節(jié)詞,組成成千上萬的詞組,但是英語是多音節(jié)詞,沒有聲調,要想保證詩詞翻譯與原文的音美和形美相一致,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對于意美,這是很容易做到的,不管人們的思維方式、文化背景、語言習慣有多大的差異,但是人們對于自身以及世界的認識過程是共通的,相似的,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要首先遵循意美原則。
(一)意美原則
詩詞的美學價值,在于意境,它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也是讀者對于詩詞的印象,是詩詞的精神和靈魂所在。意境美,就是指詩詞或者是文學作品中,所描繪的一些生動的場景與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形成的藝術境界,是一種美的體現(xiàn)和藝術的升華。要想中國古詩詞意境的含蓄之美,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對于漢語古詩詞的翻譯,首要的任務就是要理解詩詞的內涵以及詩詞中所要表達出來的意韻和思想感情,還要選擇最美的詞匯,對于原文的意境美要盡可能的是表達,讓西方的讀者也能感受中國古詩詞的韻味、情調和格調,讓西方讀者也能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神秘曼妙,增強對于中國詩詞的學習興趣。例如,李清照的《點絳唇》,這首詩詞刻畫的是一個情竇初開、貴族少女的形象,其詞的上闋描寫的是少女蕩秋千之后的嬌美神情,下闋描寫的是少女看到來客后,慌忙躲避的神態(tài)?!耙娪腥藖?,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對于這個下闋,進行翻譯,許淵沖把他譯為 “Seeking a guest come,she feels shy;Her stockings coming down,away she tries to fly.Her hairpin drops;She never stops.But to look back.Leaning against the door,She pretends to sniff at mume blossoms once more.”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與原作一樣,也運用了一些富有口語色彩的詞匯,很好的保留了原詞的格調,用英文再現(xiàn)了少女看到翩翩少年后的緊張羞澀以及欲走還留的心情,外國讀者在進行閱讀的時候,也會獲得同樣的情感體驗,從中領略到優(yōu)美的意境,與詩詞內容產生感情的共鳴。
(二)音美原則
押韻也是要達到音美的一個重要的手段,翻譯者在進行英譯的過程中,必須要適當?shù)难喉?,要想達到音美的原則,譯者要掌握有關英語押韻的知識。對于英語的押韻,分為全韻、輔音韻、頭韻、反向韻等,如果譯詩能夠做到押韻,尤其是壓全韻,這會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卻是非常的困難。要想壓全韻,兩個詞重度音節(jié)中元音需相同,相同元音前的輔音不能相同,而且若是元音之后還有一些音節(jié)或者是輔音,那么這個元音和輔音必須相同。因此,要想實現(xiàn)意美基礎上的音美,對于翻譯來說,會增加翻譯的難度。例如,李清照的《聲聲慢》中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翻譯成英文就是 “O n parasol——trees leaves a fine rain drizzles,As twilight grizzles.”譯文中的drizzles與grizzles.兩者押韻,這與于文中的“滴”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音韻與詩詞的情感基調渾然教師,是外國讀者也能感受到作者哀婉悲傷的情懷和思想感情,營造出了哀傷的情境。[6]
(三)形美原則
形式美式中國詩詞藝術魅力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在翻譯的過程中也講究形式美,“三美”原則把形美放到了最后,是因為在詩詞翻譯中,要保持意美以及音美,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要想實現(xiàn)形美,是更加的難,但是,在翻譯的過程中要兼顧形美的傳遞,使讀者也能得到與原詩同樣的審美體驗。
總之,對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詩詞進行翻譯時,要遵從“三美”的原則,努力實現(xiàn)意、音、形三美的和諧統(tǒng)一,更好的實現(xiàn)詩詞翻譯。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一般項目“安徽旅游詩詞跨文化闡釋及應用翻譯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SK2012B458)
[1]劉宓慶.翻譯美學導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 104-174.
[2]徐鈞.當代美國翻譯理論[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9.
[3]熊晶晶.中國古詩詞意向英譯探討[J].文教資料,2008,(4).
[4]崔素華,杜耀文.從李白《月下獨酌》的英譯看詩詞翻譯規(guī)律[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5,(3).
[5]徐艷婷.論中國古詩詞英譯的“三美”處理[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07,(19).
[6]張孜婷.許淵沖的“三美”理論在李清照的英譯中的再現(xiàn)[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與教學,2011,(7).